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6辑
32080100000062

第62章 中国对外贸易三十年回顾

(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及其理论讨论三十年回顾

李坤望认为,从贸易自由化的视角看,中国外贸体制改革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78-1991年。这一时期中国的外贸改革首先是从外贸管理体制入手,减少国家对外贸的直接控制,放宽外贸经营权,减少外贸领域中的计划经济成分。其次是实行一系列的鼓励出口措施,刺激出口增长,以带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第二阶段为1992-2001年。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发生了转变,主要集中于进口方面,其标志便是进口壁垒的不断下降。第三个阶段是加入W TO以来。中国按入世承诺对贸易制度和与贸易有关的国内政策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顺利融入到多边贸易体制中,并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张生玲、张丽平对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三十年的理论讨论进行了总结回顾,认为这三十年的理论讨论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1984年的对计划外贸体制的讨论和反思阶段,主要讨论内容涉及对外贸易的作用、发展战略、以及外贸体制改革。第二阶段是从1984-1992年的逐步破除计划外贸体制阶段,主要讨论内容涉及外贸体制改革方向、分权式改革、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第三阶段是从1992-2001年的市场外贸体制的确立阶段,主要讨论内容涉及汇率体制改革、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加工贸易。第四阶段是从2001-2007年的加入WTO与内外贸的融合阶段,主要讨论内容涉及建立有管理的自由贸易体制、外贸体制改革中的政府职能转变、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内外贸一体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二)三十年来对外贸易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王受文认为,30年来我国外贸规模持续扩大,地位日益重要;开放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外贸管理体制初步建立;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多边和区域经贸合作深化,市场结构呈现多元化;外贸出口行业和经营企业国际竞争力逐步提高。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通过两年多来的实践,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杨汝岱、朱诗娥考察我国1978-2006年对外贸易结构和国际竞争力的演变,分析表明,我国对外贸易产业和技术结构不断优化、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且均呈现较强的阶段性特征。1978-1985年处于以资源换外汇的阶段,竞争力很弱;1986-1993年,比较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据主导地位,竞争力不断提高;1994年以来,劳动密集型产品继续保持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但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相对地位不断下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三)三十年来对外贸易法制的建设与发展

余敏友、王追林提出我国对外贸易法制建设经历了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以内部规定红头文件为主的“初步建设阶段”、以法律法规公开透明为特征的“基本成型”阶段、与世界贸易组织接轨阶段,现已相对形成一个“结构合理、规范完备、内容丰富”的庞大法律体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型对外贸易法律体系构建的历程,指出我国建立了“三级法”和“五个层次”的对外贸易法律体系,基本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多边贸易规则,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情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同时,我国也成功实现了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外贸法制的创新,尤其在外贸经营权、货物技术服务等贸易的管理、贸易救济措施及贸易壁垒调查、对外贸易促进机制等方面立法的突破,成为外贸法创新的亮点。但目前诸如反倾销、“TBT/SPS”问题、以及其他壁垒等新老问题,无一不在挑战新形势下我国的对外贸易法制,作为和平发展的贸易大国需要不断创新外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