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大国崛起与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32081600000028

第28章 路易十四的扩张与拿破仑的争霸——帝国时期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作为欧洲大陆强国之一,法兰西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封建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纵观历史,法兰西的命运跌荡起伏,既有称雄欧洲大陆的荣耀,也有挫折和磨难。15世纪,法兰西民族国家在反抗外族侵略和政治统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16~17世纪,法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太阳王”路易十四和拿破仑一世凭借武力曾使法国两度成为欧洲大陆的第一强权,但法国霸权战略与欧洲均势体系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导致了法国从国家发展的顶峰跌落。拿破仑三世带领法国在维也纳体系中横冲直撞,不仅没有给法国带来任何实质利益,反而间接造成德意志的统一,法兰西第二帝国在普法战争的战火中灭亡。新生的第三共和国积极争取盟友改变法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但终因错失苏联盟友和对德绥靖政策导致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战后,法国第四共和国依靠美国的保护逐步恢复国力,戴高乐建立起第五共和国后,法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安全、争取大国地位的道路。冷战结束后,法国在延续独立自主战略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倡导欧洲联合,以欧洲领头羊的姿态在国际舞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6~17世纪,法国一跃成为欧洲强国。法国的崛起是在强大的邻国重重包围下利用各种战略手段而得以实现的。但是,法国在国家实力最雄厚的时候,却失去了对欧洲形势清醒的认识,在穷兵黩武中从欧洲霸主的宝座中跌落下来。

一、打败哈布斯堡王朝,建立欧洲均势体系

16~17世纪,法国处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三面包围之中,面临非常险恶的国际环境:南边是西班牙王国,北边是西属尼德兰,西南边的意大利北部城邦大多为西班牙掌控,东边的法朗奇康德地区也在西班牙的控制之下。即使是少数不为西班牙所控制的边疆,也受制于哈布斯堡王朝家族奥地利。洛林公国和莱茵河沿岸地区,当时均效忠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皇帝。只有北德意志尚未落入哈布斯堡王朝的掌控之下。当时的欧洲强国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对法国虎视眈眈,两国间龃龉不断。亨利四世在位时就断言,法国同西班牙的战争将是不可避免的。

与此同时,欧洲形势极为复杂混乱,欧洲许多国家都卷入了封建王朝与诸侯的领土纷争和宗教教派斗争之中。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与新教势力旗鼓相当,矛盾尖锐对立;诸侯在宗教的掩饰下经常发生冲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依靠哈布斯堡王朝家族控制着欧洲大部分领地,力图实行中央集权,以反对异端为借口,用武力限制新教诸侯,激起了新教的反抗,从而导致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即“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

17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宗教思想狂热的时代。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首相黎塞留红衣主教提出了国家至上的观念,主张把国家的利益置于教会之上,不惜用任何手段来促进国家的强盛,把打击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作为法国对外政策的主要战略目标。在三十年战争中,法国作为信仰天主教的国家,在国家安全战略选择上,没有从宗教立场出发,没有认同与哈布斯堡王朝的共同宗教利益,更没有支持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二世为纯洁宗教而发动的战争,而是抛弃了宗教道德准则,从国家利益出发,站到了新教诸侯的一边,把斗争矛头直指同是信奉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王朝。

在战争初期,法国认识到无力同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和西班牙直接抗衡,遂采取隔岸观火、从中渔利的策略。它一方面支持并资助德国新教诸侯同神圣罗马帝国斐迪南二世对抗,名义是维护新教诸侯的自由,实则是阻挠神圣罗马皇帝建立一统欧洲的霸权;另一方面,积极策划、纠集反哈布斯堡王朝的联盟,煽动其他国家参战,支持信奉新教的瑞典国王与哈布斯堡王朝家族奥地利交战,支持意大利、尼德兰与哈布斯堡王朝家族西班牙作战。法国先是与新教国家结盟,后来甚至同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联盟,企图借他人之力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

与此同时,法国大力整顿军备,扩充军事力量。1626年,法国陆军仅有1.2万人,到1635年增加至13万人。法国是一个海洋陆地型国家,背靠欧陆,面向海洋,仅有陆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扩建海军。经过10年努力,法国的大西洋舰队达到38艘军舰,其中500吨级以上的军舰有12艘;地中海舰队则拥有25艘舰艇。当时的法国陆车和海军已成为欧洲屈指可数的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法国的战略意图是让交战双方尽可能地长期打下去,等到哈布斯堡王朝耗尽实力、民穷财尽时,法国再出来收拾残局,从中获利。为此,法国不惜援助敌人的敌人以挑起新的战事,令参战国家和诸侯陷入一种欲罢不能、欲进无路的窘境。这种策略极为成功。始于1618年的三十年战争,最初因宗教问题引起,但随着战争的持续发展,宗教分歧已不再是交战双方的理由,战争已经演变成一场争权夺利、扩疆夺土的欧洲混战,成为法国波旁家族与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之间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斗争。

1635年,战争进入了第17个年头。当参战各方疲惫不堪、有停战求和迹象时,法国战略策划者黎塞留认为,直接参战、给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击的机会已经成熟。同年5月,法国正式参战。当时各国和各诸侯势力谁都决定不了战争的结局,于是战争的支配权就落入法国之手。1637年继位的斐迪南三世被迫求和,哈布斯堡王朝和天主教联盟走向失败,而法国则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1648年,欧洲“三十年战争”终于结束。在法国的主导下,交战各国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根据条约,法国获得原属哈布斯堡王朝的阿尔萨斯的大部,法国原已占领的梅斯、图尔、凡尔登的领土所有权得到承认,并享有永久驻防菲利普斯堡和部分莱茵河右岸的权利。由于西班牙拒签《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法西之间的战争又持续了10年。1659年,西班牙在军事上连遭失败后,被迫同法国签订了《比利牛斯条约》。这两个条约使法国的领土在南北两个方向大大扩展。同时,《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首次确认了近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建立了近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形成了新的欧洲均势格局。

通过“三十年战争”,法国不仅打败了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战胜了夙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而且一跃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首先,法国疆域进一步扩大,这为法国以后在欧洲大陆争霸中增添了资本,特别是一些战略要道的取得,使法国处在十分有利的战略地位。其次,战争彻底粉碎了神圣罗马帝国企图建立欧洲霸权的企图,迫其退守奥地利一隅。第三,更重要的是,德意志300多个诸侯小国,成为主权独立的政治实体,结果导致德意志内部纷争连绵不断,无法向外发展,德意志的统一因此推迟了200多年。中欧的分裂是法国成为欧陆霸权国的基本前提。曾是欧洲大国之一的西班牙,战后一蹶不振,永远退出了国际强权政治的舞台。“三十年战争”后的欧洲大陆,强大的法国与分崩离析的德意志和积弱不振的西班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推行欧洲争霸战略,导致霸权国家的衰落

早在17世纪初,法国波旁王朝第一位国王亨利四世,就开始考虑为法国获取“天然疆界”,恢复查理曼帝国的辉煌,让法国称霸于基督教世界。为此,亨利四世提出了宏伟的战略规划:第一步是削弱法国在欧洲的主要敌人,也就是奥地利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第二步是把土耳其赶回亚洲,在土耳其欧洲领地上重建依附于法国的拜占庭帝国;第三步是重划欧洲政治版图,将欧洲分成六个世袭君主国家,五个选择的君主国家和五个共和国,在这些国家之中,设置唯一的议政府,负责维护普遍和平并审理国与国之间、国君与其臣民之间的所有纠纷。基督教国家的精神首脑是教皇,其首相则是法国的代表。而法国在“三十年战争”和法西战争中的胜利,只是完成了这一宏伟战略规划的第一步,也就是打破哈布斯堡王朝对法国的包围,削弱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的权势,维护在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欧洲均势。

亨利四世之后,路易十三及其宰相黎塞留积极推行现实主义外交政策,“为高卢收回大自然为它指定的疆界,为高卢人找回高卢人的国王,将法国置于高卢的位置上,在原属古代高卢人的一切地方建立新的高卢”。黎塞留的继承人马扎然更是致力于在欧洲建立法国的霸权,极大地扩展了法国的地理疆界,为法国问鼎欧洲大陆霸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1661年,路易十四亲政。这位“太阳王”把法国的争霸欧洲战略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他不仅推行其先辈的霸权政策,而且霸权野心更加膨胀,扬言要夺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皇冠,立志充当“全欧”的主宰。他鼓吹,“他的政权源出比鄂图帝国更古更大的强国,即查理大帝帝国”,他还毫不掩饰地“命令在一个纪念碑上把易北河画为自己领土的东部边境”。

亲政伊始,路易十四面对糟糕的国内政治经济状况,启用善于理财、重视经济的柯尔培尔,大力兴办工商业,发展对外贸易和海外殖民地,经过七八年的时间使法国经济繁荣起来,财政收入增加,国力大为增强。同时,路易十四不断扩充军备,建立了一支能威慑欧洲和世界的军事力量,不仅拥有一支有众多战舰的海军,而且还拥有包括骑兵和炮兵在内的数量庞大的陆军。1690年,法国陆军人数为30万人,到1703年增至40万人,海军人数到1677年已达4万人,拥有近200艘战舰,7000门大炮。

在经济好转和国力增强后,路易十四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穷兵黩武,连年发动对外战争,迫不及待地推行其争霸欧洲战略。

(一)发动对西班牙的战争,抢夺西班牙领地

路易十四认为,法国应当乘西班牙和奥地利两个哈布斯堡王朝遭到削弱之机,夺取其领地,其中夺取德意志尤为迫切;但西班牙领地南尼德兰和弗朗什孔泰挡住了法国通往德意志的道路,因此必须首先夺取西班牙这两个领地。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路易十四借机根据古老的法律,提出其妻子玛丽·特蕾莎系西王之长女,有优先继承权,向西班牙索取遗产;并向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公开提出瓜分西王遗产,索取弗朗什孔泰、佛兰德斯、纳尔瓦、那不勒斯等西属领地。为了拿到这些领地,1667年,路易十四亲率大军,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亦称“遗产战争”或“权利转移战争”。由于西班牙对南尼德兰没有设防,路易十四的军队如入无人之境,很快进入布拉邦特并占领了里尔、弗朗什孔泰,夺取南尼德兰指日可待。然而,此时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荷兰、瑞典和英国建立起反法联盟,反对法国进攻西班牙。三国联盟出面调停法西冲突。路易十四考虑到继续打下去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只好接受调停,于1668年与西班牙签订了《亚琛和约》,被迫暂时放弃扩张领土的企图,把已占领的弗朗什孔泰退还给西班牙,但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南尼德兰部分领土,其中包括里尔、列日、沙勒尔瓦、库特莱等12城。

(二)发动对荷兰的战争,打破三国反法联盟

夺取欧洲霸权是路易十四的既定战略方针,决不会因讯遗产战争受阻而放弃其争霸欧洲的计划。路易十四积极备战,准备再次发动对外战争,而且把进攻的矛头直接指向他极端仇视的被蔑称为“小铺掌柜”、的荷兰。这不仅是因为荷兰是三国反法联盟的主角,而且还有商业上和政治上更深刻的原因。为了避免再犯在战争中疏忽外交的错误,路易十四在战前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攻势。他认为,只有拆散三国反法联盟,孤立荷兰,才能在战争中赢得战略上的主动。为此,他利用英国与荷兰在海洋争夺上的尖锐矛盾,于1670年同英国秘密签订了《多佛尔密约》,两国同意联合对荷作战。1672年,他利用瑞典的孤立处境,向瑞典提供40万埃古,以金钱换取瑞典帮助法国对荷兰作战。与此同时,他还与神圣罗马皇帝签订了密约,皇帝保持中立,并与科伦等城邦订立了同盟。一切准备就绪后,路易十四毫无顾虑地向荷兰宣战。1672年3月,法国12万大军侵入南尼德兰,并很快进入荷兰境内;同时与英国组成联合舰队,从海上进攻荷兰,大有一举拿下阿姆斯特丹之势。荷兰在危急情况下,一方面利用低地有利条件,掘堤放水,阻止法军地面进攻;另一方面,利用法国同哈布斯堡王朝的矛盾,与奥地利和西班牙结成军事同盟,迫使法国分兵进入德意志,同时利用英国国内矛盾,与英国议和,使英国背弃与法国的盟约,退出战争。从1674年起,形势变得对法国越来越不利。虽然法军是战场上的胜者,占领了西属尼德兰大片土地,但由于奥地利和四班牙的参战和英国的退出,法国陷入外交上的孤立。路易十四为了保住已取得的战果,见好就收,遂同意与荷兰媾和。经过谈判,1678年8月,法国与荷兰签订了对法国有利的《奈梅根和约》。路易十四虽未达成原定的战略目标,但却谋得了更多的领土和权利,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使法国力量显赫欧洲大陆。路易十四更加耀武扬威,目空一切,以欧洲主宰自居;欧洲国家出现了恐法病,忍气吞声,听其摆布。《奈梅根和约》的签订大大推进了法国的欧洲争霸战略,成为“法国在欧洲最强盛时期的标志”。

(三)全面出击扩张领地,登上欧洲霸主的宝座

路易十四凭借《奈梅根和约》确立法国的欧洲大国地位之后,立即展开了向外扩张领地的行动,以尽快建立法国的欧洲霸主地位。1681年,法国兼并了蒙贝利亚尔伯爵领地、萨尔的几座城市、斯特拉斯堡和半个卢森堡,占领了曼图亚地区波河畔的卡萨要塞,同时向海外扩张,加强了在印度的殖民势力,扩大了北美和西印度的势力范围。此外,路易十四利用匈牙利反抗奥地利皇室之机,调唆土耳其反对皇帝并进攻奥地利,促使奥土战争爆发。法国终于建立起欧洲霸权,夺得了欧洲霸主的地位。在法国称霸欧洲的同时,欧洲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法浪潮,英国、荷兰、奥地利、瑞典、勃兰登堡、西班牙和德意志一些邦国,以及罗马教皇等,组成反法“奥格斯堡同盟”。法国面临空前的孤立,处在联盟的战略包围之中。然而,路易十四并未收敛其扩张政策,制定了先发制人的战略计划:首先以突然袭击打垮奥地利军队,斩断同盟的左臂,一举消灭反法的德意志国家,在东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后集中兵力打垮英国、荷兰、西班牙的陆上兵力,在海上摧毁英荷舰队,夺取战争的全面胜利。1688年,路易十四向神圣罗马皇帝等同盟国家发起进攻,开始了历时9年的奥格斯堡战争。法国在南尼德兰、莱茵区、意大利和英吉利海峡以及海外西印度群岛、纽西兰、阿卡迪亚等多条战线上同多国作战,虽初期在陆战中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但在海上却遭到惨败。最后,双方精疲力竭,胜负未分,被迫议和,于1697年签订了《里斯维克和约》。法国虽保留了先前夺占的边界领土,但实际上是恢复了战前原状,一无所获。该和约大大削弱了法国的欧洲霸权,使法国处于政治上孤立,其国际地位逐步下降。

(四)挑起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从欧洲霸主的宝座上跌落下来1700年初,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去世,在西班牙宫廷亲法势力的影响下,其遗嘱将王位传给路易十四的孙子安茹公爵。当时,路易十四面对两难选择:遵循西王遗嘱就意味着背离先前与英、荷签订的瓜分西班牙的条约并同英、荷、奥开战;维护“瓜分条约”又意味着同英、荷一起反对自己的孙子继承西班牙王位。路易十四选择了让其孙子继承西班牙王位,以实现并吞西班牙遗产和重振法国的欧洲霸权。1701年初,法王孙子到西班牙接受了王位,成为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法国波旁王朝取代哈布斯堡家族在西班牙的统治。不仅如此,路易十四宣布腓力五世有权继承法国王位,这意味着有朝一日法国将并吞西班牙。路易十四的贪婪野心及其专横独行的对外政策,不仅遭到英、荷、奥的极力反对,而且遭到欧洲其他国家、特别是受法国凌辱国家的反对。1701年9月,以英、荷、奥为主的欧洲反法大同盟正式形成,展开了一场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战争。法国在南尼德兰、莱茵区、意大利、西班牙、海上和海外殖民地等6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接连遭到惨败,最后不得不与英、荷、普等国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与奥皇签订了《拉什塔特和约》。战后,英国是最大的受益者,一跃成为欧洲头等强国;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又恢复了昔日欧洲强国的地位。法国虽避免了彻底毁灭的命运,但却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殖民地和海上贸易权利,钱财耗尽,民不聊生,国势衰微,其昔日建立起来的欧洲霸权不断受到削弱。

《乌得勒支和约》签订后,欧洲形成了新的国际格局。欧洲列强之间的权利角逐与战争冲突此起彼伏,从未停止。法国依然同英、荷、西、奥等列强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海外殖民地。法国不断变换联盟,有时与英荷等国结盟,有时又与西奥等国结盟,以维护其欧洲列强地位。1716年,法国与英、荷、奥结盟反对西班牙。1733年,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法国为恢复波兰在其“东方栅栏政策”中的作用,与瑞典联合反对俄、奥、普等国。1739年,法国支持西班牙与英国开战,并在战争中改善了自己的国际地位。1740年,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法国支持巴伐利亚和普鲁士,并于1744年组成法普西等国参加的反奥联盟,与以英国为主导的英奥荷等国组成的反普联盟发生了大规模战争。1749年以后,法国与英国在北美、西印度群岛、印度、地中海和非洲西海岸展开的争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斗争愈演愈烈,同时列强在欧洲的争夺也更加白热化,最终导致“七年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欧洲列强争夺霸权的新格局。英国是战争的胜利者和最大获利者,不仅扩大了其在西印度、北美、印度和西非的殖民地,赢得了世界殖民地霸权,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其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其国内正在进行的工业革命,增强了其综合国力。在这场战争中,法国不论在欧陆战场上、海战场上,还是在北美和印度等海外殖民地战场上,均遭到惨重失败,它不仅丧失了海外众多的殖民地和商业据点,而且完全丧失了欧洲霸主地位,“降低到二流,甚至三流国家的地位”。但法国并不甘心失败,没有放弃对英复仇的打算,当北美反英斗争一开始,就乘机谋划从英国手中夺回失去的美洲殖民地。

三、摧毁欧洲封建君主制度,企图建立法国治下的“欧罗巴合众国”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是继尼德兰革命、英国革命、北美独立战争之后的更为深刻、更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国际关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提出资产阶级革命的对外政策主张,打退武装干涉者保卫革命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后,将“主权在民”、“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普遍和平和正义原则”、“不干涉原则”和“国家主权原则”,作为法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1791年12月通过特别法令规定:“法兰西民族永远放弃以侵略为目的之一切战争,永不使用自己的武力去反对任何其他民族的自由。”法国运用“自愿合并”和“主权在民”原则宣布有关兼并领土的法令。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为扩大法国的势力和市场,主张把法国革命推向欧洲,提出“对茅屋和平,对宫廷战争!”的著名口号。这使得欧洲的各封建君主国家惊恐万状。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称法国制宪会议是“长着1200个脑袋的多头怪物”,是“一帮狂人和暴徒”。她想对法国发动战争,以便制止革命,但俄土战争和俄瑞战争束缚着俄国的手脚。英国利用法国大革命出现的欧洲形势和列强之间的矛盾,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欧洲的国际关系从此转入了英国领导的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和英国同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

1792年8月10日,法国人民不满王室通敌和前线军事失败,发动起义,逮捕了国王,推翻了君主政体,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国雅各宾派政权制定了把革命战争进行到底、直到彻底战胜反法同盟的对外原则。为了摆脱经济和政治上的孤立状态,打败反法同盟,分化瓦解敌人,雅各宾派政权采取的战略和策略:一是在国内通过土地法令,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加强革命专政,严厉打击投降派和不法奸商;二是打击英国,禁止英国船只进入法国;三是同瑞士、美国、丹麦、汉萨同盟保持良好关系,扩大粮食进口;四是为了分化反法联盟,试图与瑞典、丹麦、热那亚和土耳其结盟,但未取得进展;五是利用波兰民族起义牵制了欧洲反动势力,减轻对法国革命的压力。在这些政策和战略的指导下,法国42万革命军队先是打败了普奥反法同盟普鲁士军队,肃清了境内的干涉者,占领了萨伏依、尼斯、莱茵河西岸和比利时;尔后又打败了英国、俄国、普鲁士、荷兰、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诸侯国、撒丁王国、那不勒斯等国组成的全欧性的反法联盟。

然而,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局限性,并未坚持法国革命后制定的对外政策原则。1795年10月25日,热月政变后,法国督政府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战争已不具有革命初期反对干涉的纯粹防御性质,而是具有同英国争夺欧洲霸权和对外扩张的性质。战场已不限于比利时等周边国家,而是深入到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领土。法国督政府决定首先打击英国的同盟者奥地利,并采取两路进攻奥地利的战略方针:一是从德意志西部、西南部进攻奥地利;二是从法国南部进入意大利北部,先打败皮蒙特,然后翻过阿尔卑斯山,通过奥属伦巴底,进入奥地利本土。1796年4月,法军翻越了阿尔卑斯山,打败了奥地利和皮蒙特的联军;1797年1月,法军集中优势兵力在利沃里进行决战,打败了奥地利军队,占领了意大利北部,直接威胁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法国迫使奥地利签订了《坎波·佛米奥和约》,承认法国在意大利北部建立的内阿尔卑斯共和国,把比利时、卢森堡、莱茵河左岸、伦巴底割让给法国等。1793年建立的第一次反法联盟宣告瓦解,为法国开辟了通往东方市场的方便途径,为法国在意大利和德意志称霸奠定了基础。

(二)实行对外扩张战略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上台执政以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政府,残酷镇压了雅各宾党人和保皇党人,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之后,为了瓦解第二次反法联盟,拿破仑采用了拉拢沙俄、进攻奥地利的策略,企图夺回意大利和其他领土。1799年秋,法国军队在荷兰和瑞士打败了英军和俄军。1800年5月,拿破仑率领法军再次越过阿尔卑斯山,打到意大利北部,再次打败奥军,接着向维也纳进发,奥地利被迫退出反法联盟。1801年1 O月,拿破仑及时调整对俄政策,与俄国签订《巴黎和约》和《巴黎秘密协定》并做出重大让步;同时与土耳其签订和约,答应将英国控制下的埃及归还土耳其,从而拆散了第二次反法联盟,使英国失去了欧洲大陆上最后的两个盟国——土耳其与俄国,不得不同法国议和。1802年3月,双方签订《亚眠和约》,迫使英国归还战争期间所占的法国及其盟国的殖民地,撤出地中海及亚得里亚海上的各个港口及岛屿等。

1804年11月6日,拿破仑·波拿巴加冕为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制定了更加庞大的殖民帝国扩张计划:企图在欧洲恢复至莱茵河和阿尔卑斯山的法国天然疆界,在海外恢复18世纪法国丧失的殖民地,尤其想要收复法国在“七年战争”中失去的印度殖民地,建立以法国为母国的欧罗巴合众国。这个合众国不仅包括欧洲的附属国,还应包括埃及、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西印度群岛、北美洲的路易斯安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等。法国在18世纪所失去的殖民地大多为英国所得,因此,拿破仑的扩张计划首先针对英国。面对英国不惜重金组织的第三次反法联盟,拿破仑改变在英国境内进行“帝国战争”的原计划,调整新的作战部署:不是进攻英国,而是进攻奥地利和俄国。1805年10月,拿破仑打败奥地利麦克将军率领的主力部队,长驱直入进入维也纳。1805年12月2日,拿破仑战胜俄奥联军。奥地利被迫求和,签订《普莱斯堡和约》,割让威尼斯、伊斯特里亚、达尔马提亚提罗耳、拿骚、奥格斯堡等地,交付4000万弗罗林战争赔款,被迫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第三次反法联盟宣告瓦解。

1806年9月,英、俄、普、西、瑞典等国组成第四次反法联盟。当时拿破仑20万军队集中在莱茵河西岸的阿尔萨斯、洛林和莱茵联盟各国,普鲁士要求法国军队撤出莱茵区。拿破仑拒绝撤兵,兵分三路进攻普鲁士,直捣柏林,迫使普鲁士国王逃亡。进入柏林以后,拿破仑实行对英国经济封锁战略,宣布“不列颠诸岛处于封锁状态”,“禁止与不列颠诸岛的任何贸易和任何关系”。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确实给英国以沉重打击,但并不能达到窒息英国的战略目的,因为法国的经济水平远远赶不上英国,不能取代大量物美价廉的英国商品而占领整个欧洲市场。与此同时,拿破仑把军队开赴东线准备同俄国军队作战。1807年6月14日,12万法军在东普鲁士打败俄军,直逼涅曼河,迫使俄普签订《提尔西特和约》,放弃反法方针,同意参加大陆封锁体系。第四次反法联盟随之宣告瓦解。

(三)征服整个欧洲,从极盛走向垮台

《提尔西特和约》以后,拿破仑几乎控制了除西班牙、葡萄牙以外的整个维斯瓦河以西的欧洲。拿破仑考虑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羊毛同英国的纺织业是密不可分的,不控制这两个国家,对英国实行经济封锁是不可能的。因此,1807年10月,拿破仑法国向葡萄牙宣战,分两路取道西班牙进攻葡萄牙,占领了其首都里斯本;同时利用西班牙的混乱和王室纠纷,于1808年3月占领马德里,推翻了西班牙波旁王朝。拿破仑把葡萄牙、西班牙并入法国势力范围,从而加强了针对英国的大陆封锁体系。

英国一方面支援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民族抵抗力量,一方面组织第五次反法联盟。1809年1月,奥地利发动对法战争,但没有得到英国的有效支援,不得不孤军作战。1809年7月,法国战败奥地利,迫其签订了苛刻的《维也纳和约》,使其失去了1/3的领土和450万人口。第五次反法联盟宣告失败。

到1810年前后,拿破仑帝国达到了极盛时期。以维斯瓦河为界,拿破仑控制了大部分欧洲。拿破仑不仅是包括比利时、德意志西部、皮蒙特、热那亚在内的法兰西帝国的皇帝,而且兼意大利的国王、莱茵联盟的保护者。波拿巴家族直接统治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和西班牙。在伦巴底、热那亚和瑞士建立了附属于法国的巴登诺佩、利古里亚、赫尔维等三个共和国。波兰建立了听命于法国的华沙大公国。罗马教皇国于1809年5月并入法国。普鲁士和奥地利都遭到极大地削弱。至此,整个欧洲大陆只有俄国是法国需要认真对付的敌人,因此,打败奥地利之后,拿破仑将下一个征服目标瞄准俄国。

法俄关系迅速恶化,双方都在加紧战前的外交活动。在争取同普鲁士、奥地利、土耳其、瑞典结盟的外交争夺战中,法国屡陷被动,国际形势发牛了不利于法国的变化。在这种不利的国际形势下,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率42万大军进攻俄国。9月14日,法军进入存大火中化为灰烬的莫斯科空城。拿破仑急欲寻找俄军主力决战,但俄军统帅序图佐夫避免正面决战,采取战略防御、诱敌深入的策略,使法军伤亡惨重。10月19日,法军不得不撤离莫斯科。

拿破仑进攻俄国失败,加速了拿破仑帝国的崩溃,与法国结盟国家众叛亲离。1813年6月,英国、俄国、普鲁士、瑞典、西班牙和葡萄牙组成第六次反法联盟,总兵力超过100万人。拿破仑不甘心丧失法国的霸权,组织了40万军队准备与反法联盟军队决战。1813年10月,法军与反法联盟军队在莱比锡附近的平原上展开决战,结果拿破仑军队遭到大败。1814年3月30日,反法联盟军队攻入巴黎。拿破仑被迫于1814年4月6日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1814年5月30日,法国与奥地利、俄国、英国和普鲁士签订《第一次巴黎和约》,法国放弃了1792年以后侵占的一切领土。这标志着拿破仑扩张战争的失败,拿破仑帝国称霸欧洲计划的破产。这场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最终耗尽了法国的力量。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在四分之一的世纪内连年战争而力量消耗殆尽的国家,已不可能单独抵抗整个武装起来的世界对它的进攻。”

四、挑战维也纳体系,力图打破欧洲均势格局

拿破仑帝国覆灭后,1814年9月,反法联盟英、俄、奥、普、瑞典、西、萄等7个战胜国和法国以及其他中小国家代表召开了维也纳会议。这次会议是19世纪欧洲国际关系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国际会议,它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建立了一个新的欧洲均势体系,形成了欧洲大国之间政治军事力量的一种新的战略平衡。同时,战胜国对法国心有余悸,深恐其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因而增加法国周围国家的力量,堵塞法国向外扩张的通道,企图在法国周围构筑起一道堤坝,防止法国武力外溢,将法国禁锢于欧洲均势体系之中。然而,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欧洲列强之间力量对比大致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在之后一个时期,法国作为维也纳体系五大国之一,依然同英、俄、奥、普等列强在欧洲大陆和海外殖民地进行顽强的争夺。

1848年,路易·拿破仑当选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1852年改称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执掌法国政权20多年间,拿破仑三世始终奉行再度称霸欧洲和世界的战略:一是力求打破1815年形成的维也纳欧洲均势体系,重组政治格局,洗刷拿破仑战争失败的耻辱,重振其欧洲强国地位;二是力求在欧洲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支持欧洲大陆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三是积极进行海外殖民地扩张,与其他欧洲列强争夺海外市场和殖民领地。为了实现这种争霸战略,法国在欧洲大陆上与主要战略对手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进行了多场战争,在海外多个战场上与英国等其他欧洲列强进行殖民贸易和领地的争夺。

一是参与进行了针对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为了争夺近东和黑海两海峡的霸权,阻止俄国势力南下,法国与英国组成联军,进攻俄国控制的克里米亚半岛,最后攻陷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取得了对俄战争的胜利,显示了拿破仑三世的帝国权威,使法国再次成为欧洲最大强国和欧洲外交中心,使拿破仑三世成为新的欧洲仲裁者。

二是发动对奥地利的战争。1859年,为了将奥地利势力从意大利赶出去并取而代之,法国与撒丁王国结成同盟,对驻守在意大利北部的奥军发起进攻,经过激战攻克了奥军占据的索尔费里诺和圣马尔提诺等地区,重创奥军。就在即将彻底打败奥军之时,拿破仑三世与奥皇媾和签约,撇开了其盟友撒丁王国,以非同寻常而又引人注目的方式突然结束了战争,获得了萨瓦和尼斯。拿破仑三世之所以背信弃义,出尔反尔,是因为害怕意大利真正实现统一,在法国身边又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法国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却因打乱英俄如意算盘而惹恼和激怒了英国和俄国,并且既未削弱奥地利也未能阻止后来意大利的统一,反而引起了欧洲列强对法国普遍猜疑与不信任,使法国重新陷入被孤立状态。

三是加紧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拿破仑三世在欧洲不断挑战维也纳体系的同时,在亚非拉地区也发动了一系列殖民战争,以扩大其势力范围。在非洲,法国大肆扩展其原先夺占的阿尔及利亚领土,控制突尼斯经济命脉,入侵摩洛哥;不顾英国反对执意开凿埃及苏伊士运河;侵占加蓬、几内亚、达荷美和科特迪瓦,把撒哈拉大沙漠的很大一部分并人法国领地,并不断将法国领地向非洲腹地深入。在美洲,法国入侵加勒比海,干涉古巴事务;乘美国内战无暇他顾之机,与英国和西班牙联合远征墨西哥,占领了墨西哥城。在亚洲,参与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在北京八里桥打败清朝军队,与英军一同洗掠圆明园,通过1858年中法《天津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获得了大量赔款和经商传教特权;接着又侵占了柬埔寨和越南,建立印度支那殖民地,等等。通过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到1870年前,法国占有的殖民地已达9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650多万,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殖民帝国。

四是发动普法战争,阻止德意志统一。从中世纪起,法国与德意志地区的矛盾和冲突就一直存在,到了第二帝国时期,则更为尖锐复杂。拿破仑三世的战略构想是:维持德意志的分裂状态,阻止德意志成为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拿破仑三世把奥地利视为大德意志地区内最具威胁的强国,对普鲁士采取任其发展的政策,寄希望于在德意志地区奥普两强相争甚至两败俱伤,法国则渔翁得利。但是,拿破仑三世又犯了与对待意大利统一相同的错误,低估了普鲁士的实力,尤其是在普奥战争中没有直接参战打击普鲁士,错过了削弱普鲁士的有利时机,以致德意志统一进程不断加快。因此,拿破仑三世决心阻止德意志的最终统一。1870年7月19日,法国正式向普鲁士宣战。然而,法国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而仓促开战。拿破仑三世亲率26万大军进攻普鲁士,而普王威廉一世亲率普军42万兵力迎敌,双方展开了殊死搏斗。8月4日,普军以优势兵力迅速侵入法国境内,经过一系列战役交战,将法军包围在梅斯要塞和色当附近地区;9月2日,法军全线溃败,拿破仑三世下令投降。包括拿破仑三世在内的39名将军和10多万法军官兵成为普军的俘虏。普军乘胜追击,分两路直驱巴黎,围困巴黎长达132天之后发起强大攻势,最终迫使法国签署了凡尔赛预备和约和《法兰克福和约》,割地赔款,允许普军对法国1/3领土实行占领。这场战争埋葬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促进了德意志国家的统一。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竟然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宣告成立,普王威廉一世则在凡尔赛宫镜厅举行加冕称帝典礼。德意志一跃成为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帝国,欧洲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改变,维也纳欧洲体系开始被逐步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