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中国现有清真寺3万多座,分布于全国各地,尤其在穆斯林聚居区星罗棋布,清真寺的管理工作必须与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因此,1996年11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召开的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上发出“关于开展创建模范清真寺评比活动”的倡议,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模范清真寺评比活动,以促进各地伊斯兰教协会和清真寺配合国务院关于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的实施,使清真寺达到“民主管理好,宗教教职人员好,正常开展宗教活动好,兴办自养好和环境卫生好”的模范清真寺的标准,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迈向21世纪。”倡议发出后,全国各地掀起了评比热潮,经过一年时间评出了县、州、省三级的模范清真寺,在省级模范清真寺的基础上,又评出全国的模范清真寺,最后评出了全国百座模范清真寺。这项活动深入到基层,凡有清真寺的地方都受到了一次五好标准的检验和教育,从而使清真寺各方面的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
此外,为配合中国对外出口贸易工作,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对清真肉食品进行监制,并开具证书,并且取得了伊斯兰国家认可,效果较好,已从原来的几家客户发展到现有的七十多家,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创汇作出了贡献。
二
(一)接待来访,增进友谊和相互了解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穆斯林接待的第一个伊斯兰代表团是1955年应邀访华的纳赛尔总统特使巴库尔长老一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派张杰秘书长陪同访问了西北穆斯林聚居区和一部分工业基地。所到之处受到了中国人民和穆斯林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特别是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两次接见和宴请。通过参观等活动,巴库尔长老了解了新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经济建设情况,他带着中国人民和中国穆斯林的深情厚谊回国。翌年,埃及政府便宣布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大国。1956年,巴基斯坦伊斯兰教学者代表团应邀访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派专人陪同访问了西北穆斯林聚居区,受到各地穆斯林的热烈欢迎,还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次年也门巴德尔王太子应邀访华期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当时的办公驻地北京东四清真寺内自制宴席款待了王太子,巴德尔王太子表示他深感荣幸和高兴,就像在自己家中一样。1958年叙利亚大穆夫提、叙利亚伊斯兰事务最高委员会主席阿比丁博士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邀请访华,并参加国庆观礼,在天安门城楼上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刘少奇委员长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63年有“西非长老”之称的塞内加尔著名伊斯兰人士易卜拉欣·尼牙斯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邀请访华,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文化大革命”前,还有黎巴嫩、阿曼、泰国、埃及、印度尼西亚、苏丹、肯尼亚等国穆斯林代表团和个人及香港穆斯林观光团等12个国家和地区17起近80人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邀请,先后访问了中国,受到中国人民及穆斯林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由于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来访,他们除了看到中国的稳定和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亲眼看到了新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平等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许多朋友回国后写文章在报刊上介绍了新中国的建设情况,赞扬了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四人帮”的破坏,伊斯兰教方面的对外交往被迫停止。直至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一次接待了来自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的穆夫提扎巴拉一行。由于在“文化大革命”中宗教受到了冲击,国外对“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持怀疑态度。扎巴拉长老是伊斯兰世界有影响的人物,他曾于1960年至1990年之间8次访华。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文化大革命”后他第一个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邀请访华。他带着问题到中国各地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宗教政策确实遭到破坏,但经过落实政策后重又得到恢复。他感叹地说:“知感真主。”回国后,他写文章在也门的报刊上介绍了中国“文化大革命”后的宗教情况和建设情况。此举在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对外友好往来活动逐渐增多。1980年以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共接待60起21个国家和地区640多人次的伊斯兰代表团和个人,还有临时来访外宾近千人。其中有国家级的重要贵宾,如:利比亚国家元首卡扎菲到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同协会领导、工作人员及伊斯兰教经学院学生在一起礼了主麻拜,前苏丹总统尼万里,前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1998年至1999年先后来访的沙特阿拉伯王储阿卜杜拉亲王和苏来曼亲王。这些国家领导人的来访受到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全体人员和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作为中国穆斯林的最高组织机构给贵宾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访的代表团中有曾任巴基斯坦代总统、伊斯兰世界联盟亚洲协调会秘书长吉玛先生,世界穆斯林大会秘书长伊纳木拉汗先生等,他们的多次访华对增进中国穆斯林同各国穆斯林的友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来访的代表团还有摩洛哥宗教基金部代表团,以及阿尔及利亚、索马里、尼日尔、文莱的伊斯兰代表团和埃及、利比亚的诵经团。利比亚宣教协会主席谢里夫长老一行,以阿亚图拉者那提为首的伊朗伊斯兰代表团和孟加拉、马来西亚、伊拉克、叙利亚等国伊斯兰代表团,阿联酋电视记者团,香港、台湾地区伊斯兰代表团等。值得提出的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初,沙特阿拉伯王国前工商大臣、《古兰经》出版发行委员会主席加姆朱姆率伊斯兰世界联盟代表团访华。1984年以后,伊斯兰世界联盟副秘书长阿布迪多次访华,特别是伊斯兰世界联盟秘书长纳绥夫博士1987年来华访问了西北穆斯林聚居区。这些来自圣地的贵宾受到了中国各地穆斯林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对中沙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走出国门广交朋友,进行学术文化交流
走出国门应邀到一些伊斯兰国家进行友好访问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对外交往的另一个方面。1956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包尔汉主任和李恕分别率团访问了亚非十余个国家,这是新中国成立不久第一个出访的中国穆斯林代表团,所被访国家几乎是未建交国家。该团的访问起到了宣传自己、了解对方、增进友谊的人民外交作用。1966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张杰副主任率穆斯林代表团访问了苏丹、叙利亚、黎巴嫩、科威特、伊拉克、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地区。受到了这些国家政府和人民的热情款待,其中,除两个未建交国家外,其他国家领导人均会见了中国代表团。安士伟副会长于1983年率5人代表团访问了苏丹、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国,受到了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沈遐熙会长率团访问了索马里、阿联酋、科威特和卡塔尔。1989年6月,马贤副会长应邀专程前往伊朗参加霍梅尼的葬礼。1994年,宛耀宾副会长兼秘书长率团参加马来西亚世界伊斯兰联欢节的活动,受到了马来西亚国家元首的会见。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领导人和中国各地学者还先后访问了利比亚、索马里、埃及、尼日尔、约旦、伊朗、巴基斯坦、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伊拉克、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其中,有的国家是多次去团访问,如伊朗、巴基斯坦、阿联酋、马来西亚等国。改革开放以来共有25起140余人次访问了34个国家和地区。许多代表团在访问中受到了所在国领导人的亲切会见和热情款待,广交了朋友,发展了友谊,增进了相互了解,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为开展中国穆斯林的对外文化学术交流活动,早在1957年,牙生胡达·拜尔迪、张杰秘书长等人应邀赴巴基斯坦拉合尔参加了有23个国家188人出席的国际伊斯兰座谈会。中国代表团就“伊斯兰教对世界和平的可能贡献”发表了论文,赢得了与会者的好评。1980年,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和宛耀宾副秘书长等出席了阿尔及利亚第14届伊斯兰思想讨论会,会上发表了《中国穆斯林的历史贡献》一文,引起了大会的重视。1981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张秉铎出席了日本国际伊斯兰讨论会,并发表论文《伊斯兰对世界和平与安宁、对保障人权的尊严与权利》。1981年,中国著名阿拉伯语专家纳忠教授参加巴基斯坦国际穆斯林学者大会,发表了《伊斯兰教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论文。马贤副会长和马忠杰副秘书长还出席了在阿曼召开的伊斯兰教法研讨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有关领导人和中国穆斯林学者还先后出席了印度尼西亚亚非伊斯兰会议、东京世界宗教徒和平会议、巴基斯坦穆圣生平事迹纪念和《古兰经》研讨会、伊朗阿里·利大国际学术研讨会、摩洛哥苏菲主义学术研讨会、伊朗世界穆斯林团结大会,以及伊斯兰会议组织成立25周年大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有关领导人和部分穆斯林学者多次出席摩洛哥哈桑国王二世斋月讲学会和埃及伊斯兰事务最高理事会。
1987年12月4日~12月8日,伊斯兰世界联盟首次在北京召开了国际伊斯兰宣教讨论会,有8个国家的39位中外穆斯林学者出席了会议。伊斯兰世界联盟秘书长阿卜杜拉·欧麦尔·纳绥夫博士前来主持会议。参会的代表有:沙特前新闻大臣、前卫生大臣、高教大臣顾问、世界伊斯兰青年联合会总书记、麦加翁姆古拉大学伊斯兰研究系主任、伊斯兰堡国际伊斯兰大学校长、巴基斯坦前代总统。北京伊斯兰教界和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学生共200人列席了会议。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名誉会长包尔汉、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任务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黑伯里和伊斯兰国家驻华使节出席了开幕式。会上中外与会者发表了多篇论文。该会的召开在伊斯兰世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认为此举证明了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真正得到了贯彻落实,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印证。在会议结束的当天,沙特的一位记者对国务院宗教局的负责人说:“我相信不久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将在利雅得上空飘扬,同样沙特王国的国旗也将在北京上空飘扬。”沙特记者传达的这一信号,果然在两年后的1990年7月通过中沙正式建交得到了证实。人们普遍认识到,中国穆斯林同沙特之间的交往对中沙关系的发展乃至建交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培养人才,提高素质
为培养中国穆斯林青年人才,通过中埃两国文化交流协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自1982年以来先后共向爱资哈尔大学组派留学生78人,向巴基斯坦国际伊斯兰大学和利比亚宣教学院共组派30人。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在职青年阿訇的宗教学识和阿拉伯语水平,近年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向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先后组派7批共35名阿訇,向巴基斯坦国际伊斯兰大学派遣一批2名阿訇。为提高中国穆斯林按规则诵读《古兰经》的水平,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应邀组派中国“嘎里”出国比赛,几年来有50余名选手分别赴沙特阿拉伯、埃及、马来西亚、伊朗、阿联酋等国参赛,上述无论留学或比赛,我们都是本着培养人才、提高业务素质和文化交流为目的,现已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46年,既漫长又短暂。在这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展望未来的21世纪,我们憧憬伟大祖国的未来将是无比光明、辉煌,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满。我们坚信长期不变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仍将给信教的人们带来保障。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工作在新形势下将继续开拓进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原载于《中国穆斯林》1999年第5期)
伊斯兰教:倡导和平的宗教
伊斯兰教主张和平、正义、公道,早在1400多年前的《古兰经》中,就有明文记载,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录——“圣训”中亦可见到诸多阐述。凡了解伊斯兰教的人都会知道,伊斯兰教是主张走中道的宗教,反对走极端、搞恐怖。
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古兰经》、“圣训”和穆斯林的处世待人方法,方方面面均有事实可作依据。《古兰经》云:“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全体入在和平教中”(2:208)。《古兰经》又云:“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16:125)。《古兰经》明文指出伊斯兰教是一个和平的宗教,因而穆斯林的理想是和平,维护人类和平是穆斯林的职责。细说起来,“伊斯兰”一词就是“顺从”“和平”之意,“穆斯林”一词是“顺从者”“和平者”之意。穆斯林最理想的后世是进入八座乐园,其中一座就叫“和平乐园”;穆斯林履行五功之一朝觐的天房(位于麦加禁寺)有若干道门,其中最著名的一道门就叫“和平门”。可见和平在穆斯林的心目中有着神圣的地位。
先知穆罕默德终身都为实现和平而努力。有人问他:“伊斯兰教最宝贵的是什么?”先知说:“就是用自身的力量和语言使穆斯林得到和平,使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得到安全。”又问:“伊斯兰教最高的行为是什么?”先知说:“你供人以食物,并向你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祝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