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舌尖上的狂欢
32101400000057

第57章 爱吃海鲜的女孩

北京是一座集饮食文化之大成的国际化都市,继欧风美雨之后,悄然登陆的韩国餐馆(以烧烤为特色)如雨后春笋般在街头巷尾涌现。跟朋友去吃韩国烧烤,朋友手指临街的落地玻璃窗上用彩纸剪贴的一行大字——“身土不二”,问道:“我见过不少韩国餐馆的橱窗上都写有这句话,不知是什么意思?”我无法解答,于是凭空猜测:肯定不是特色菜名,也不像招徕顾客的广告词,倒近似于一句有典故的成语、一条有警示意味的标语,经营者以此清心明志,同时给来往的人群以善意的提醒……

这谜一样的四个字使我浮想联翩。身土不二,仅仅从字面上理解,似乎揭示了人类自身与其依托的土地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土地孕育了我们的身体,同时也给予了我们灵魂——人类对故土的依赖与眷念,不见得比植物淡薄。尤其对于身若浮萍的游子而言,故乡的泥土在精神上甚至比黄金还要宝贵——那里面维系着我们生命中看不见的根。我们的血统、性格以及品质,几乎无不受到故乡抑或过去的生活深深的影响。这是我们最无法背叛的事物与信仰。选择遗忘(中国有句俗语叫“忘本”)就等于背叛记忆,做记忆的叛徒是可耻的。

从此我每路过风格独特的韩国餐馆便加倍留心,查找它们的门窗上是否写有“身土不二”的字样。我也曾向偶遇的韩国学生打听。说法不一。但大多接近于我的猜测。虽然未能寻找到最精确、最有依据的答案,但我坚信自己理解了它所寄托的涵义。这个耐人灵味的谜语使我感应到一种深不可测的文化传统,我联想到中国的“饮水思源”之类的座右铭。韩国人不远万里来到北京开餐馆,为谋生而忙碌,但内心依然供奉着古老的信条对故土的思念,对故国的膜拜。这本身就是他们的尊严。

我对北京城里的韩国餐馆印象一直很好,记得离我寓所不远的五四大街曾有一座较著名的“三千里”酒家,里面的服务员都是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的韩国女孩,我几年前多次在那里招待远道而来的老家亲戚。只是那时候我没有注意橱窗上是否写有“身土不二”字样,现在想去查验也来不及了:它的门面已改为生意兴隆的“四合装饰城”了。

每路过那幢雕栏玉砌的小楼,我总有一丝怅然:那些精于烹饪的韩国人去哪儿了?还继续开餐馆吗?莫非因为乡情催促而动身回国了?对于他们,北京再好,也毕竟是异乡,难免水土不服,而故国的炊烟每时每刻都会安慰着、呼唤着远方的游子……哦,天人合一,身土不二!

依稀记得张明敏曾唱过一首《故乡的泥土》:“听说你将远渡重洋,送你一把故乡的泥土……这把泥土,春雷打过,野火烧过,杜鹃花曾经开过,你我曾携手走过……”这证明了人对泥土的感情——它简直跟我们的血肉融汇在一起,构成我们幸福抑或忧愁的原因。像台湾诗人郑愁予所抒发的:“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动脉是长江,静脉是黄河,五千年的文明是生生不息的脉搏,提醒你,提醒我,——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

可见乡愁与乡恋是这座星球上所有游子普遍的感情,超越语言、文字、血统抑或肤色的隔阂。不管是黄土地、红土地、黑土地,都遗传着祖祖辈辈、世世代代播种、耕耘以及收获的“叶落归根”、“身土不二”的朴素真理。难怪许多游子远走天涯、背井离乡之际,都要怀揣一小袋故园滚烫的泥土——作为灵魂的守护,作为精神最原始的资本。乡土里包容着往事的缩影。望乡的迷惘折磨着游子的眼神。即使生命会像日落后的石头一样逐渐冷却,可供奉在心灵殿堂至高无上位置的一捧热土,却余温尚存。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艾青献给土地的颂歌,诗人还抒发了不朽的情愫:“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我相信,每个民族、每个国度都流传着类似的对土地的情歌——虽然土地本身是沉默的,在人类的记忆与现实中紧抿住坚强的嘴唇。

我仿佛看见,成千上万的游子像这个世界的候鸟一样,在梦境中,在想像中,在自己的航线上飞行,无论秋去春来,花开花落,都努力向故乡的面影靠拢。他们在一种永远的训诫里不知疲倦地飞行,经历了高山、河流、车站、码头、楼群乃至猎枪的反光,寻找早年的空巢。叶落归根,抑或“羽毛腐烂在土地里面”,也是一生中所期待的最后的幸福。

身土不二,灵魂与土地相厮守,如同骨肉交融。上帝赋予他们一对无形的翅膀——是为了流浪的,然而更是为了回归。他们永远渴望着在故乡的嘴唇上靠岸。应该说这是一种精神了——而且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之一。不仅仅出自生命的本能,更是一种高贵的信仰。

她是个在内陆城市长大的女孩,却喜欢吃海鲜。我和她相遇在北京。北京并不靠海,却有数不清的粤菜馆——用玻璃水柜饲养着空运来的生猛海鲜,供顾客挑选。那段时间我经济状况还凑合,写文章很顺手,汇款单也纷至沓来。有一次从邮局里刚取到钱,便乘兴领她拐进隔壁的“万家灯火”,点了青蟹、基围虾、炒蛏子等几道特色菜。她有点不好意思,但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她还在念大学,我想学生食堂的伙食应该挺糟糕吧?于是又添加了两杯鱼翅汤——不顾她的制止。

青蟹上来了,还附带有一套小巧玲珑的工具。她首先用钳子敲裂一只丰硕的蟹螯,搁在我面前的盘子里。然后才专心致志地对付自己的那一只。小女孩,还挺懂礼貌的。

剥基围虾时,她的动作也很熟练。我心弦一颤:经常有人这样请她吃饭吧?这也难怪,谁让她长得如花似玉、引人注目呢。在灯火通明的酒楼里,她像《罗马假日》里的公主——微服私访。她羞答答地冲我一笑:“我遇到自己爱吃的东西,就变得忘乎所以了。请原谅。”我也乐了:“我就喜欢你这副旁若无人的架式。”

结帐的时候,帐单上的数字令她咂舌,像犯了错误的孩子般疚愧:“都怪我,让你至少有几千字白写了。我给你讲个故事吧——让你写成小说,弥补弥补损失。可好?”

“你坐在我面前,就是故事了。”

话题旋即转移到海鲜的价格上。她说北京的海鲜咋这么贵呀,要是在沿海城市吃,肯定便宜不少。我说这价钱不只是海鲜的价值,还代付了空运海鲜的机票钱。她作异想天开状:“那还不如我们自己买张机票去海边,大吃特吃,过足了瘾再回来。会更划算一些。”

我把她的玩笑当真了:“可以呀。青岛就离北京挺近的。”

她考虑了一下:“那我们还是坐火车去吧,把机票钱省下来,多吃点海鲜。”

不知属于一时冲动还是期待已久,第二天我们就出发去青岛了。住在靠近栈桥的一家叫海湾风的旅馆里,门前就有叫卖新捕捞上来的海鲜的大排档。她告诉我,其实这是她第一次见到大海。她之所以爽快地同意了我旅行的方案,与其说是海鲜的诱惑,莫如说是大海的诱惑。她不会忘记一生中是谁最先陪伴她见到大海的,谁促成了一个女孩与大海的约会。凡是第一次见到大海的人,都会像初恋一样激动——我是她的证人。凡是初恋的人,都会像涓涓细流融入大海一样激动——大海是我们的证人。我和大海,使她体会到双重的激动。

游泳的人,终将从海水里回到陆地上。像一个短促的梦境——我们很快就远离了大海,恢复了平静。不知又过了多长时间,因为什么原因,我们又彼此远离了对方。一片记忆中的海,使我们会合了,又最终把我们隔开了。

这已是五年前的事情了。今年我又出差去过青岛,发现我们共住过的那家海湾风旅馆,已装修一新,变作歌舞厅了——店名也改叫金芙蓉了。这使我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好在门前卖海鲜的大排档仍在。我点了一盘炒牡蛎,不知为什么,吃不出当年的滋味。是我的味觉失灵了,还是海鲜不鲜了?赫赫有名的青岛啤酒,也变得有点苦了,有点涩了。

……这或许就是五年前在北京的一家海鲜酒楼里,她跟我讲述的故事——我们并未真的结伴去过青岛。她那时已经见过大海了,是由另一个男人陪伴的。她给我回忆的是一个男人带领她第一次见到大海的往事。自始至终我仅仅是个听众而已。这并不是什么惊险的小说素材——我当时听完也就完了。今天忽然想起来了。还是把这个内陆城市长大的女孩的故事写出来吧——以不辜负她的一片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