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32101700000075

第75章 谢纷华还天地正气,甘淡泊存乾坤清名

“原文”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

“释义”一个人,宁可摒除后天的聪明机诈,也要保持纯真、质朴的天性,这样就可以留一些正气还给世间;一个人,宁可过淡泊、清虚、恬静的生活,也不要贪婪世俗的荣华富贵,这样就可以留一个高尚纯洁的美名还给世间。

秉承自然,智巧不及

梁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

梁亭的亭卒非常勤劳,经常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比较懒惰,对瓜事很少过问,瓜秧又瘦又弱,与对面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人比较要面子,在一个无月之夜,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

第二天,梁亭的人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给县令宋就,准备把楚亭的瓜秧扯断作为报复。

宋就听了以后,对梁亭的人说:“楚亭的人这样做当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呢?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不过,你们这样做,一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

梁亭的人觉得宋就说得有道理,于是照办了。后来,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比一天好,觉得很奇怪。经仔细观察,他们发现瓜地每天早上都被人浇过。

于是,楚亭的人报告给了楚国边县的县令,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后,感到既惭愧又敬佩,于是又把这事报告给了楚王。楚王听说后,特备重礼送往梁国以示自责。就这样,两国之间成了友邦。

摒弃后天的聪明机智,淡泊、宽容、恬静处世,自会有意外的收获。

坚守忠义,浩气千古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想出兵攻打匈奴,匈奴迫于汉朝的强大,赶忙派使者来求和。为了向匈奴表示友好,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向单于送上礼物后,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事情发生了变故。

原来,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叫卫律的汉朝人投降了匈奴。这个卫律本是一个生长在汉朝的匈奴人,奉命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家人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虞常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这次,两人在匈奴见面之后,仍然很亲切,虞常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没想到虞常的计划失败了,被匈奴人抓了起来。单于大怒,命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事后,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了苏武。

苏武说:“事已至此,这件事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

虞常倒也讲意气,虽受尽种种酷刑,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始终不承认跟他同谋。

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掉苏武,被左右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说完,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卫律连忙把他抱住,但是苏武已受重伤,昏了过去。

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

单于听说这件事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

单于派卫律再审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那个张胜是贪生怕死之辈,见虞常被杀,索性投降了。

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

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

卫律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无奈,只好作罢,转过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不薄,封我为王,给我高官和数百只牛羊,我在这里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大怒说:“卫律!你是个无耻的小人,既然做了汉朝的臣下,就该忠于汉朝,你却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叛徒,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怎么逼我也没有用,我决不会投降。”

卫律灰溜溜的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通过这种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值冬天,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吃雪止渴;饿了,吃皮带、羊皮片充饥。

单于见折磨不了苏武,决定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去放羊,把他和部下分开,不许他们见面,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是不会生小羊的,这不过是要长期监禁苏武罢了。

苏武到了北海,这里什么人都没有,苏武丝毫不在意,他始终持着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人不给吃的,他就掘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部落。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派使者前来求和。这时候,汉武帝也已死去,继位的是汉昭帝。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称苏武已死。汉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此事。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事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愿意和汉朝和好,就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以苏武有神灵相助。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的确还活着,我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当年,苏武出使的时候,正值青壮年。如今,他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人们无不被他的忠义感动,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

智慧总结

人生重大的生与死其实也就是自然事物,所以有高尚修养的人遵循自然之道,出生时不知道欢天喜地,死时也需要知道恐惧痛苦。任何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认认真真地接受,无需用心智去损害自然界之道,也无需用人为的努力去改变自然规律,这样,便会留美名于人世间。

我们不必回避现代社会的纷华,在纷华中保持几分淡泊;不必追求极端的淡泊,而忽视社会的进步。离开社会讲清名和本性是空洞无实的,追求奢侈名利才会使人堕落。

人们总认为只有天地之间才有正气,实际上天地正气就在我们心中,只可惜自作聪明的人往往抹杀了这种正气,他们做事喜欢掩饰自己的罪行和奸诈,结果就使正气在堕落的人格中无法表现。这就好比学佛者一样,其实佛就在每个人的心中,见性即可成佛,何必苦苦追求呢?人生一世,难得糊涂,保持纯真的本性才合乎自然之道。富贵荣华如过眼烟云,对于人生来说都是虚妄的,过度追求富贵荣华是逆天道的,所以我们要有恬淡的处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