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中,总会遇到某些不得已的情况而不得不“放得下”的时候。比如,一个人到了年迈体衰时,就有突然遭遇“被剥夺”辉煌的可能,这当然也是考验人如何对待“拿”和“放”的时候。
美国第一位总统、开国元勋华盛顿连任一届总统后便坚持不再连任。他离任时,坦然地出席告别宴会,坦然地向人们举杯祝福。次日,他又坦然地参加了新任总统亚当斯的宣誓就职仪式。然后,他挥动着礼帽,坦然地回到了家乡维农山庄。这一瞬间,给历史留下了永恒的光彩。
英国著名科学家赫胥黎,因其卓越的贡献而享有崇高的声望,然而,到了80岁,赫胥黎不得不考虑放弃所担任的工作,他毅然辞去了所任的教授、渔业部视察官等职务。最后,他还辞去了一生中最高的荣誉职务——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不难设想,此时赫胥黎的心情何其沉重、心绪多么难平,他甚至在发表了辞职演说后对友人这样说:“我刚刚宣读了我去世的官方讣告。”尽管如此,他毕竟“放下”了,在没人强迫的情况下如此“放下”了。
一个职务,一种头衔,自然意味着一个人在社会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地位,它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华盛顿和赫胥黎都有“拿”上了自身地位最高的辉煌,可他们又都主动“放”下去了。一位名人说得好:“重要的并非是你拥有了什么,而在于你忍受了什么。”以坦然和克制的态度去承受离任或离职之“放”的人,便活出了一份潇洒与光彩,便活出了一种落落大方的风范。
有些东西,在别人看来或许是同等重要,或者一个比另一个重要,而你却是另一种想法,这个时候你如果想要坚守自己的理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要能拿得起放得下。任何一个成功者,不仅要敢于梦想,敢于追求,敢于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敢于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去努力进取,还要懂得权衡利弊,熟知人生的潜规则,懂得拿得起,还要放得下。
一个会做人的人,或者一个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渴望成功的人,之所以放得下那些在旁人看来是来之不易的东西,是因为他们真正地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拿得起”指的是人在踌躇满志时的心态,而“放得下”则是指人在遭受挫折、遇到困难或者办事不顺畅以及无奈之时应采取的态度。
一个人来到世间,总会遇到顺逆之境、迁调之遇、进退之间的各种情形与变故。北宋政治家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了这样一种心境,就能对大悲大喜、厚名重利看得很小很轻很淡,自然也就容易“放得下”了。“冀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将“戏事”与“真情”区分得十分分明。
按照我们的理解,所谓“戏事”,就是指那些能拿得起、也该放得下的事;能做到如此随和且随缘地看待人生旅途中的一切利害得失与祸福变故,一个人岂会不有“道我赢”之理?
几年以前,莫桑去了怀俄明州的提顿国家公园,和他一起去的是怀俄明州的一位学者查尔斯·西费德,还有其他几位朋友。他们本来要一起参观洛克菲勒建在公园里的那栋房子,可是莫桑坐的那部车子转错了一个弯,迷了路。等到抵达那座房子的时候,已经比其他人晚了一个小时。西费德先生没有开公园大门的钥匙,所以只能等莫桑来了以后才能进园。当时,他们身处一个又热、蚊子又多的森林里,其他人都急躁地用衣服驱赶蚊子。可那些能令圣人发疯的蚊子,并没有办法赢过查尔斯·西费德。在等待莫桑的期间,他折下一段白杨树枝,一心一意地制作着笛子,当莫桑赶到时,不禁被他的举动惊呆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不是忙着赶蚊子,而是在做笛子。后来,莫桑请求西费德将那个制作好的笛子,当作礼物送给他留作纪念,纪念一个可以忽略小事的人。
做一个明智的人,既然“拿得起”那颇有分量的光环,也同样应当“放得下”它,从而使自己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做出另一种有意义的选择。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的十字路口,每走到一个十字路口,都将面临着选择,而且每一次的选择很可能关系着前途和命运,所以就很难做出决断,放弃什么,坚持什么?这其中甚至充满了辩证关系。此时此刻,需要的就是清醒的头脑,和拿得起也放得下的勇气。
乐在取舍
拿得起、放得下是一种良好的生活心态,它告诉你要将人生中不如意的事通通抛到九霄云外,快乐地迎接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