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有的人经常将烦恼的事情牢记在心,整天为之黯然伤神、唉声叹气。瑞典著名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心里存在毒素的人是永远不会感到生活的美好,而排除毒素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会遗忘。”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挫折、伤害、打击等不顺心的事,由此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心灵感受就是毒素,它会毒害人的心灵,让人丧失信心。一颗烂掉的牙齿的下场只能是被拔掉,善于遗忘就是拔掉内心深处烂掉的牙齿,驱除整日残害心灵的毒素。
愚蠢者才会把过去的劣迹翻掘出来,给现实徒增烦恼;聪明者会在过去的坟墓上重生,绿色的青草将会茁壮生长,新生的希望将会开花结果。
佛经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小和尚和老和尚一起去化缘,小和尚毕恭毕敬,什么事都看着师父,走到河边,一个女子要过河,老和尚背起女子过了河,女子道谢后离开了,小和尚心里一直想着,师父怎么可以背那个女子过河呢?但他又不敢问,一直走了20里,他实在憋不住了,就问师父,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那女子过河呢?师父淡淡地说,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可你却背了她20里还没放下。
老和尚的话充满禅意,其中蕴含着深奥而又简单的人生道理。人的一生像是一次长途跋涉,不停地行走,沿途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风景,历经许许多多的坎坷,如果把一路走来看到的都牢记心上,就会给自己增加很多额外的负担,阅历越丰富,压力就越大,还不如一路走来一路忘记,永远保持轻装上阵。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时光不可能倒流,除了记取经验教训以外,大可不必耿耿于怀。
在世界上的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通常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这就是二八定律。每个人的人生犹如一次长途旅行,旅行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准备一个常用的背囊,它里面会有许多东西。根据二八定律,对于人生真正有意义的只有一小部分,它们只能增加旅行的负担。所以将它们统统扔掉,包袱才会减轻,才能腾出更多的空间,人生才会变得轻松。
有一次,著名作家阿里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
马沙于是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伯跟马沙为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
马沙跑到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当他们旅游回来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上,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我会记住的。至于他打我的事,我只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牢记别人对你的帮助,忘记别人对你的不好,这才是做人的本分。
身处喧嚣纷杂的社会,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并非易事。只有自己首先尊重别人,记住他人的优点,才会让别人关注你。
人们之间相互打交道难免有矛盾,而重要的是学会遗忘别人的过失;如果老将别人的过失耿耿于怀,那么便会使双方的关系一直处于僵局,甚至导致分裂,成为仇敌。另外,学会遗忘,就是要将自己暂时取得的成绩抛之脑后,不要因一点微不足道的小成绩就沾沾自喜,居高自傲,这只会导致一个人满足现状,缺乏进取。有些人能够忘记失意时的尴尬和窘迫,却对顺境时的得意津津乐道,岂不知成功和失败一样会留在过去,老是沉湎于过去不能释怀,常常说我年轻那会儿如何如何,拿昨日黄花当眼前美景,让过眼烟云在心头永留,陷自己于虚妄之中,不思进取,裹足不前。成绩已经成为过去,现在一切要从零开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跨越人生新的境界,攀登人生新的高峰。同时,自己对于别人的帮助,完全没必要一直挂在嘴上,一直希望别人回报。要学会遗忘,这样的处世之道方能获得他人的赞许。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每个人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过去,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每个人要学会坦然接受,学会适当遗忘。关键是要从茫茫历史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善于遗忘,心无挂碍,陶冶人的情操,用理智过滤去思想上的杂质,保留真诚的情感,人生才能保留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