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科学发明家
32161200000038

第38章 成为企业家

胶炸药的发明,的确是炸药发明史上的又一场革命,1878年一经发表,立刻在英、美、德等国取得了专利权。这种炸药不怕砸也不怕摔,遇火也不燃烧,所以无论运输或操作都非常安全。同时,它的爆炸力比达纳炸药更强,不但可以很容易地用于任何重大工程,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它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这个成功也将诺贝尔的事业推到了顶峰。

事实证明:诺贝尔不仅是一个埋头搞实验的发明家,还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

诺贝尔从小就立下大志:“我一定要在火药发明上,创下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经过他多年努力,甘油炸药终于取得了成功,但他很快声明:“甘油炸药虽具有强大的威力,但对我而言,却没有多大益处,我只是一个单纯的发明家罢了!”

他开始把自己的发明与经济问题联系起来,因为他明白,他虽然取得专利,使甘油炸药得以普及,但他成了那些唯利是图的火药商人的研究工具,正是那些火药商在获得暴利,而自己却左右不了火药的销售。

之后,每当进行实验时,诺贝尔都会想到:“我自己的发明,争取由我自己来领导它走向正确的途径,不应让其他人来取而代之。”

于是他为自己立下了一个原则:凡是由他自己发明的物品,都在自己创办的工厂中制造,并且由自己开辟它们的销售市场。

要从事这么大的一项事业,就需要购地皮、设厂房、添设备、置器材,这需要大批经费,所以借贷也成为系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诺贝尔懂得用借得的资金经营事业,等到获利以后,还本付息。再向银行或其他债主继续借款,问题的关键是必须要取得对方的完全信任,使他们了解自己对这项事业稳操胜券,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使借贷顺利进行。

诺贝尔有聪明的头脑、过人的口才和值得别人信任的品格。这些有利因素,使他在筹款的途径上,大多能通行无阻。

另外,由于贸易的顺利以及诺贝尔这响当当的名字,人们总是愿意购买诺贝尔公司的股票,他的股金也就不断地增长。这也为诺贝尔发展中的事业,增加了大量的资金投入。

诺贝尔妥善计划他所做的每一个行动,以免在商场上失利。

有一次,诺贝尔计划在意大利建立工厂。但当时意大利对于假冒伪劣产品打击不够严厉,诺贝尔于是首先向政府提出了保护他的产品的申请,将建工厂的事往后推迟了。

他的律师认为他顾虑太多了:“诺贝尔先生,您也未免太多顾虑了!我们已经取得专利权,别人奈何我们什么?”

“商业之道,到处都是陷阱,虽然我们已取得专利,但别人仍可乘隙而入。他们可以模仿我们的产品,改头换面来侵犯我们的权利。尤其是因为我们的事业以全世界为对象,更不能太过大意!”诺贝尔认真地回答道。

正是由于这样谨慎,再加上诺贝尔过人的智慧和全身心的投入,诺贝尔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炸药工业系统,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英国格拉斯哥,诺贝尔炸药公司;

德国汉堡,达纳炸药公司;

德国科隆,莱茵达纳炸药制造公司;

德国德累斯顿,德累斯顿达纳炸药制造公司;

英国,联盟炸药有限公司;

英国,南威尔士炸药有限公司;

墨西哥城,国立墨西哥诺贝尔达纳炸药公司;

里约热内卢,国立巴西诺贝尔达纳炸药公司;

南美洲,南美太平洋海岸炸药商务公司。

这些公司为他赢得了数以百万计的大笔财产。

试想,如果诺贝尔只是一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搞纯科学的学者,那么,他的绝大部分利益,就将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这样的话,后来那数额巨大、造福于世人的诺贝尔奖就不可能诞生了。

1879年,诺贝尔为了帮助两个哥哥发展事业,投资成立了“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总部设在俄国圣彼得堡,股金资本300万卢布,10名股东持有。路维希用了他的全部资产,成为最大的股东;诺贝尔出资占全部股票的1/30;罗伯特由于是发现者和创始人而被给予10万卢布。

对于两个哥哥,诺贝尔资助的不仅是金钱,在帮助他们建立在里海附近的炼油厂时,诺贝尔还充分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他建议铺设了从油田到港口的输油管道,解决了石油运输难的问题,还帮助设计了一种适合海上航行的油轮。在他的帮助下,诺贝尔的两个哥哥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帝国!原油提炼和蒸馏方面的几次革新,以及利用石蜡进行照明等技术,也源于诺贝尔的发明。

企业的成功并没有降低诺贝尔对发明的兴趣。

在19世纪80年代,欧洲各国政府出于政治目的,急需适合武器使用的威力更大、冒烟更少的无烟炸药。为此,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设法解决该问题,但都未获得成功。

诺贝尔的思路与其他人完全不同,他是从赛璐珞着手进行研究的。他认为赛璐珞一般都含有硝化棉,硝化棉的含量约占赛璐珞总量的2/3,但是由于含有增塑型樟脑,而且赛璐珞的密度又很大,即使将它做成细粒状,赛璐珞的燃烧速度仍然太慢,因而不适合作为子弹的推进力。

接着,他考虑到,如果硝化甘油全部或部分地取代樟脑,则有可能产生一种这样的赛璐珞:它具有足以形成颗粒状的必需密度,将它用来代替黑色火药,装填在火器内,它就会以适中的燃烧速度进行燃烧。

诺贝尔的实验结果表明,赛璐珞比黑色火药具有更多的优点,它可以产生很大的推动力,不会留下任何沉渣,而且几乎不产生烟雾。

诺贝尔经过长达8年的研究,终于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炸药——混合无烟炸药。它能产生巨大的爆炸力,不留渣滓,无烟,而且价格便宜,可无限期保存,非常安全。几乎只是在密集的岩石中,用非常精确的方法点燃它才会爆炸。它甚至可以用热滚子碾磨,可以在热气下压制成条状、管状或其他形状而不会爆炸。

“无烟炸药”的最大优点就是爆炸时不会产生浓烟,可以做成大炮里的飞行炮弹、鱼雷等等。

这样一种威力强大而又不冒烟的火药,自然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购买它的生产权。

而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令诺贝尔非常愤慨的事。

一天,诺贝尔在阅读一份英文杂志时,看到一则消息:它报道了英国的化学家阿贝尔,也做出了和无烟炸药类似的一种炸药。

实际上阿贝尔是诺贝尔的朋友,他们长期保持着联系,经常商讨一些化学方面的问题。

“无烟炸药”发明以后,阿贝尔给诺贝尔写信,请教他用的什么配方。

心地善良的诺贝尔不懂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他居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阿贝尔,还告诉他可以将配方中的樟脑换成凡士林。

但是,这份英文杂志却强调阿贝尔对火药棉的特殊贡献,说是他将火药棉和硝化甘油以及少量凡士林混合制成胶质炸药的。“是啊!怎么可以这样呢?”诺贝尔十分愤慨。

阿贝尔和诺贝尔很早就有往来,在火药研究方面常有意见的交换,阿贝尔对飞行炮弹的成分自然非常清楚,如今竟敢窃为己有,真是太不应该,太没有道义了!

诺贝尔气愤之余,立刻向英国政府提出控告和抗议,要讨回公道,说明阿贝尔的所谓“戈戴特”炸药,事实上应属于他发明的“无烟炸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双方经过多次商洽,没有结果。诺贝尔只好把这个争议推上法庭。但是,诺贝尔怎么也没想到,法院竟会判他败诉,并赔款2.8万英磅。其实原因很简单,阿贝尔在英国是受人尊敬的化学家,英国政府怎么会支持一个外国人而否定自己国家的科学家呢?

这件事情成为诺贝尔一生中最严重的创伤,被朋友出卖了,令他遗憾而痛心;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更令他气愤不已。

但是,诺贝尔所制造的无烟火药还是因为它的最佳性能,使得各国竞相采用,为诺贝尔带来了可观的财产。

当诺贝尔发明的飞行炮弹拿去申请专利时,受到了法国专利部门的否定。

虽然,法国军界对诺贝尔的新火药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诺贝尔显赫的声望遭到司令官的忌妒,他不愿购买新火药来助长诺贝尔的声望,所以决定只采用法国人制造的火药(所谓B火药就是法国教授韦爱乐研制的几乎不冒烟的胶炸药。韦爱乐把它命名为B火药。但这种火药的威力,实际上远远敌不过诺贝尔所发明的无烟炸药)。

与此同时,意大利政府正在大力采用“无烟炸药”,并希望立即取得它的生产权。于是,诺贝尔就把专利权卖给了意大利政府。

这件事在法国上下引起轩然大波。新闻界开始对诺贝尔进行猛烈抨击,指责他犯了不亚于间谍罪的罪行。

在一般民众的愤怒与混乱的局面下,他被法国当局判处两个月的监禁。

接着在法军陆军总司令的正式命令下,以违反法国火药专卖法的罪名,派巡警搜查并封闭了诺贝尔的实验室。

同样,诺贝尔在法国的工厂,禁止制造一切“巴立斯梯”,一些做实验用的炸药被罚充公,实验设备也被没收了。

法国政府的这些恶劣行径,对于一个一生视事业为生命的发明家来说,是断然难以接受的。

诺贝尔勃然大怒:“我多年来一直从事炸药行业,它曾给法国带来了无穷的利益,可现在竟来封闭我的工厂,简直是无理取闹!”诺贝尔太伤心了,他决定离开久居的法国。

他希望能回到自己的故乡瑞典去,但是在意大利的工厂已经建成了,而且,意大利是个气候温暖、风景宜人的国家。

经过再三考虑,他终于决定前往意大利定居。

事实上,法国人没有捡到任何便宜,诺贝尔的飞行炮弹炸药也并没有因法国的破坏而一蹶不振,反而更加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与重视。后来,诺贝尔被推举为瑞典皇家科学协会会员,又成为了伦敦皇家学会的会员,甚至巴黎的技术学会也邀请他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