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真正的教育必须从尊重开始,但是生活中很多父母却做不到。
你是否还在代替儿子做决定?
你是否还会翻看儿子的日记?
你是否还在以你的视角帮儿子择友?
……
尊重男孩,就要从做民主型父母开始。
如何才能做个男孩喜欢的民主型父母呢?这也是本章将要告诉你的!
很多传统型父母都持有“我是老子,你是儿子”的观点,对男孩实施“威严式”的教育,男孩对自己必须言听计从。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完全没有尊重男孩的人格和个性,容易让其形成有意违反父母意愿的逆反心理。因此,男孩长大后,没有规划中的那样出色,不是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就是脾气暴躁,叛逆不听话。
小强最近的举动令父母非常担心。父母都是有学识的人,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既定的方向发展,因此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非常严格。可是他们发现,小强开始逃学上网,并学会了撒谎骗人。这件事令小强的父母十分生气,他们开始限制小强的零用钱,并每天接送他上下学。一段时间后,小强不再逃学了,但他的学习成绩却直线下滑,回家后他也不愿意和父母说话,父母问一句,他才答一句。
家是孩子的避风港,是最温馨的地方,如果一个孩子害怕回家,害怕面对家中的严父厉母,教育就更难入手了。所以,你应该检讨自己的教育方式。
那么,如何改变你与孩子的关系呢?很简单,学会与男孩做朋友,分享他的喜怒哀乐。男孩的心理很难琢磨,他们喜欢跟自己的伙伴玩,跟自己的朋友谈心,那么,父母就跟孩子做朋友好了。朋友的职责是分担对方的哀愁,分享对方的快乐。无论工作有多忙,生活有多累,都应该抽出时间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当然,你不能以大人的视角去揣测他的想法,不能以长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问孩子今天都做了什么,而是以朋友的身份让孩子自己去讲今天的趣事或心中的疑问。当你俯下身姿走进男孩的世界时,你会发现这里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
方法一:做一个“哪壶先开提哪壶”的父母
一天,王女士和邻居闲谈时了解到儿子经常拉着一个小女生在学校附近溜达,王女士知道后很是着急。孩子刚上初中,不会是交上小女朋友了吧,心中满是疑惑的王女士急忙回家质问儿子。她冲进儿子房间问:“你是不是交女朋友了?”儿子很是惊讶,但故作镇定地说:“没有,我才多大啊!”王女士继续追问,不过儿子一口咬定没有,最后还把王女士推出房间,把门锁了起来。
父母们喜欢掌控男孩的一切,于是总是竭尽全力询问男孩周遭所有的事。教育专家指出,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你时,那么就不要再逼问。当男孩不愿意和父母坦诚相见时,任何说教式教育都是无意义的。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式就是暂时回避或委婉地引导,让孩子主动说出来。
做一个“哪壶先开提哪壶”的父母,男孩也愿意主动跟你沟通。有些男孩自尊心很强,不希望把自己失败的一面展现给父母,那么,就不要去揭孩子的伤疤。当男孩想与你分享喜怒哀乐时,自然会主动找你。
方法二:拥有一颗“未泯的童心”
一位男孩的妈妈分享了她的教子经验:
我的儿子性格内向,以前不愿意和我们交流他内心的想法。为了能拉近与儿子之间的关系,我在家里准备了一本“交换日记”。我告诉儿子,当你有什么心事时,可以写在上面,然后我和爸爸就会在下面留言,以朋友的身份鼓励他,开导他。
有一次他在日记中写道:“爸爸今天说的话很令我生气,叫人家写字给你看,还说写得不好看,又说我笨,以后我再也不写给你看了……”爸爸看后扑哧笑了,我在下面留言:“宝贝,你是最聪明可爱的孩子。爸爸说你笨是他的错误,但是他是希望你的字能写得更漂亮,以后妈妈教你写一手漂亮的字,让爸爸无话可说。”儿子第二天看过后,就缠着我教他写字。
与男孩交流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父母保持一颗“未泯的童心”,寻找到男孩感兴趣的事情与话题,就一定能成为男孩亲密无间的朋友。
方法三:与淘气儿子做朋友,要掌握好尺度
很多父母认为,如果真把儿子当朋友看待,男孩就不会再畏惧自己。当父母的威信没有了,严厉教育时的效果也就不明显了。其实,这种担心也不无道理,对于一些特别淘气的孩子,父母要掌握好做朋友的尺度。首先,要学会和男孩讲清道理,摆明“家规”。告知孩子自由并不是无限度的,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需要遵守的一些原则。而你也要明白,对孩子进行合理的限制并不意味着剥夺他的自由,而是让你更好地把握教育的分寸。其次,要时刻监督男孩的言行尺度。当孩子的言行已经超出他应有的规范时,父母要暗示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让孩子自己领悟父母的警戒线。最后一点,当男孩犯错时,需要接受适当的惩罚。孩子有时犯错,父母可能会给予原谅,但是这会给孩子一种侥幸心理,他们会认为只要犯错都有可能被谅解。这时,要把握好惩罚尺度,当男孩犯严重错误时,就要毫不留情地指出错误并给予相应的批评,让他心服口服地接受惩罚。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卡尔·威特认为,孩子即使没有同龄的小伙伴也不会失去童趣,只要父母能成为孩子的好朋友,他一样能快乐成长。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教子经验:
1.父母可以尝试与孩子玩角色互换的游戏,让孩子体验一下做父母的滋味。
2.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言行,尽量了解孩子的想法。
3.父母可以把孩子带到上班的地方,既能让孩子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又能避免孩子陷入孤独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