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中国古语也有“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说法,都是在强调方法的重要性。在学习的各种要素中,很多父母认为努力大于方法,大于智商。父母们把智商放在最后一位,应该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父母们把努力放在方法之前的做法就有待商榷了。
我们先说说智商。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智商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如果有两个智商分别为150和110的孩子,只要110智商的孩子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后天的努力,两者的学习效果其实差异不大。与大脑的巨大潜能相比,无论其智商是150还是110,在学习过程中都是绰绰有余的。
既然智商的问题我们已经没有争议,下面我们再讨论一下努力与方法的关系。很多父母认为在男孩学习中努力要大于方法,这个观点听上去虽有一定道理,但是又过于片面。
曾经有这样一位母亲,他的儿子在小学时成绩非常优秀,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孩子有这样的成绩,的确要得益于他母亲严格的教导。母亲从小就严格要求儿子,学习上必须一丝不苟,刻苦努力,儿子也是这样做的。别的孩子做一道数学题,他就做十道;别的孩子写一篇生字,他就写三篇……但是,他的好成绩并没有保持到中学毕业。从上初中起,他的成绩就开始逐步下滑,刚开始母亲以为是儿子在学习上有所松懈,便更加严格地督促儿子努力学习。但是不久后母亲发现,无论儿子多么勤奋,他的成绩都上不去。
其实,这个男孩在学习上只是缺乏正确的方法而已,出现问题的原因关键还是在于母亲不合适宜的教育方式。小学阶段的课本,知识都较为浅显,所以学习努力的孩子通常都能名列前茅,但中学阶段则不一样。经常听一些上中学的孩子抱怨为什么课本知识我都熟悉,考试成绩却不尽人意呢?中学课本中大多是基础的知识点,考试中却是对知识点的深度扩展。即使你把课本倒背如流,考试也打不了几分。所以,随着学习难度的加深,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
一个男孩如果不讲究方法,只知道一味地努力,那便是死读书、读死书,很难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一个男孩懂得学习方法,却不付诸努力,那么一切也只是空谈。所以,努力和方法是同等重要的,父母千万不能厚此薄彼。
那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又该如何引导男孩在学习时使用正确的方法呢?
方法一:让男孩自己探索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天,小诚在做数学题时遇到一道求三角形面积的题,产生了疑问。他跑去问妈妈:“妈妈,今天我们老师讲的求三角形面积公式,都是以锐角三角形为例,而这道题求的是钝角三角形面积,公式还能用吗?那钝角的底边应该是多少呢?是否需要延长呢?”妈妈笑着说:“你为什么不试着验证一下呢?”小诚听从了妈妈的意见,可做出了两个答案,心想其中一定有一个是正确的,又拿给妈妈看。妈妈给小诚指出正确答案,然后问他:“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了吗?”小诚高兴地说:“哦,我知道了,三角形面积公式适用于所有的三角形。”
学习最忌讳的就是死记硬背。孩子无论学什么内容,最重要的是要弄清道理,凡事多让他问为什么。特别是父母在指导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急于告知其答案,而要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寻找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方法二:发散思维,养成联想思维的好习惯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果一个男孩能够将新旧知识、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那么就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而想要拥有这种能力,就必须要求孩子具有发散性思维。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鼓励孩子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和独创性。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王金战老师曾说过:“其实好学生和所谓的差学生、好成绩和坏成绩之间,就隔着一层窗户纸。”对此,王老师给父母们提出的建议是:
1.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因为它直接决定着学习的结果。
2.学习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请为孩子准备个错题本。
3.告诉孩子学习时要会抓本质找规律,善于联想和想象,争取做到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