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达国家集中整治污染时期,形成的有效管理方式就是,强化环境管理机构能力,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目前,我国正处在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的发展阶段。如果对环境问题防范不足,先污染后治理,必然造成投入成本过高,付出代价过大。如果边治理边污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的危害,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环境问题。
所以,我们要在有效防范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治理成果,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为此,我们要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环境管理经验,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
要建立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要加强环境综合管理,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环保工作合力。继续完善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环保统一监管、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目标任务“齐下达、齐推进、齐考核”,层层分解落实。各级政府要定期向人大政协汇报环保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要进一步加强环保部门综合管理职能,统一环境规划、执法监督和信息发布。市级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环境保护职责任务,设立相应的机构或人员。制定《市级部门环境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动协调。制定《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强化公众参与力度。
二、进一步规范环保行政管理,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精简办事程序,创新审批方式,提高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配备与环保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编制,进一步规范环保部门领导干部双重管理,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将领导干部作为行为引导的重点,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开设的各类进修、培训课程中强化环保内容,开展环境保护知识普及和环境警示教育,及时宣传先进典型,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参与全民环境保护行动。
四、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和问责制,真正把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落到实处。要建立完善环保目标任务制定下达、协调推进、检查考核等制度。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市委市政府环保工作年度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的部门和重点单位,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和措施。要进一步完善总量控制和环境质量改善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总量减排目标责任制度、“批项目核总量”审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和区域限批制度,完善总量减排调度督查制度。建立完善督查督办与目标考核制度,修订《环保“四大行动”督查工作暂行办法》;建立完善环保议事制度,制定《环境保护“四大行动”调度会暨环境形势分析会暂行办法》;实施主城空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制度,制定《重庆市主城空气环境预警与应急暂行规定》;建立完善环保联动执法及监管制度,制定《环保“四大行动”联动执法工作管理办法》。修订完善《重庆市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在主要媒体上公布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和干部政绩考核,促进环保目标任务的落实。
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追究机制。由市政府制定出台《环境保护违法违纪处分暂行规定》,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不履行环境保护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突出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完成环保目标任务不好的,因决策失误、监管不力或发生污染事件处置不力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以及环保工作受到上级有关部门通报批评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评优创先、干部选拔任用中,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问责和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要加快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努力建成科学、高效的决策支持系统。要建立全面的防范体系。
七、要加强环保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推进管理机构向基层延伸,强化地方环保部门的基础能力,形成政令畅通、高效有力的决策执行系统。
八、要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探索科技含量高、投入资金少、环境效益好的治理模式。要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大的实际出发,积极研发高效实用、丰富多样的环保治理技术。要抓好环保科研和技术示范工作,不断推进环保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环保科技产业,培育环保人才。加强环保中介服务,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环境污染治理机构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九、要把环保产业作为扩大内需的推动力,以环境治理拉动环保产业发展,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要建立健全多元化环保投融资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调节机制,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经营。加大各种政府性资金投入的力度,建立稳定的环保投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