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低碳博弈——低碳经济幕后的故事
32203600000096

第96章 选择低碳燃料

何谓低碳燃料?对各类燃油在生产、运输、储藏和消费等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量进行计算和加总,然后将这一结果与汽油等传统化石燃料油在其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比较,排放量较低的燃料油即为低碳燃料。

2009的4月23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通过了全美首个“低碳燃料”标准,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据此标准,到2020年,在加州销售的汽车燃料,不管是汽油、柴油等化工燃料,还是利用玉米提取的生物燃料,其“碳含量”都必须降低10%164,这要求产油公司、炼油厂、进口燃油者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从燃料的生产到加工、消费环节提高燃料“清洁度”,或者采购并销售其他清洁的可替代能源。

欧洲即将要通过新的燃料品质管理法规,要求燃料供应商在2010年至2020年之间,将燃料完整生命周期温室气体的废气排放量减少6%,即将执行6%低碳燃料标准。在2009年前后,日本、韩国等我国周边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车用汽柴油质量基本达到相当于欧5的质量标准,硫含量在10ppm(ppm为浓度计量单位,1ppm为百万分之一)以下。我国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要求,2010年1月1日,将全部使用国3标准车用汽油。

汽车在不断更新换代,汽油这一忠实伴侣按照“门当户对”的原则,从未停止质量升级的步伐。

试验表明,汽车的排放、油耗与油品质量密切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油品质量是保证车辆工况及排放长期稳定的前提和关键。一定排放标准的汽车,使用相应质量标准的油品,不但更利于汽车机件保护,也可使汽车的工况、排放、油耗达到最佳状态。

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车用汽油开始禁铅,到1996年全面禁铅,用了21年。

欧洲1987年通过相关标准禁止使用普通含铅汽油,1989年10月欧洲多数国家开始使用无铅汽油,2005年,含铅汽油开始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日本1975年开始推行无铅汽油,实现彻底无铅化大约用了17年。

我国从1997年推行汽油无铅化开始,拉开了油品质量升级的序幕,仅用10年就走完了欧美发达国家二三十年走过的油品质量升级道路。

欧美及国外部分发达国家汽柴油质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目前为止,不断升级优化,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油品质量从相当于欧1标准到目前相当于欧5标准,每次升级的间隔在缩短,步伐在加快,基本是3~5年升级一次。每一次升级重点首先是硫含量的降低,其次是降低苯含量,全球趋势基本一致。

我国汽柴油质量升级起步晚,速度却与国外相当,基本上3~4年实现一次质量升级,尤其是北京市陆续推出较严格的地方车用燃料标准。

中国汽油从2000年1月1日执行车用无铅汽油标准GB17930-1999,其中硫含量不大于1000ppm,北京、上海、广州于同年7月1日同时执行该标准,硫含量不大于800ppm,苯含量不大于2.5%,烯烃含量不大于35%,芳烃含量不大于40%。2004年10月1日开始执行车用汽油标准京标A,相当于欧2标准,汽油硫含量降至500ppm。2005年7月1日开始执行车用汽油标准京标B,相当于欧3标准,汽油硫含量降至150ppm,苯含量不大于1%,烯烃含量不大于18%,芳烃含量不大于42%。为迎接奥运,北京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车用汽油标准京标4,相当于欧4标准,汽油硫含量降至50ppm,苯含量不大于1%,烯烃含量不大于25%,烯烃和芳烃含量不大于60%。一项权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显示,由于油品质量升级,北京市汽车尾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将减少4000吨以上,二氧化硫每年也减少4000吨以上。

低碳生活方式,汽车油品质量升级,是现代人的正确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