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末之土地公的野望
32204400000008

第8章 迷失了方向的作者

曾几何时还有几分激情,曾几何时还有几分喜悦,但近日以来写作越来越让我感到力不从心,也越来越感到烦躁。事实上,最近这段日子以来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文思枯竭,难以动笔。这部小说要写成什么样子,要向哪个方向发展,我感觉非常茫然。

一开始写小说的时候,主要是觉得网上的原创小说看得差不多了,而很多我喜欢的好书更新速度跟不上我的阅读速度,所以就想自己动手写东西,聊以自慰。因为这个缘故,我写作的时候比较注重新意,其他合理不合理,读者多不多就不怎么考虑了。而且我也有自信,虽然我写得不见得怎么样,但绝对是非常有创意的,从文风到情节都跟现有的那些小说很不一样。

不过,用这种心态写作的通病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就是时时想着创新,难度较大,所以更新速度肯定不会很快,不能流水账似的一下子轻松流淌。第二个就是难以持久,一个小说写到一定程度,那些比较新鲜有趣的东西弄完了,就觉得乏味,不想继续写下去。第三个就是,文章结构不会很严谨,人物形象也比较模糊,归根结底我做不到随便写写就能写出精品的程度。

相对而言,“明末之土地公的野望”这部小说算是个异类,居然写到二十多万字,而且还基本能保持新意的不断涌现。不过也因此我面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我继续写下去,那么最开始那不严谨的开头会对后面故事情节的展开起到非常严重的不良效果;而如果就此中断,我心中也是很不甘心的,毕竟写到这个程度不容易啊,也许再走几步就能一步登天,虽然也有可能是一落千丈。所以,我需要做的就是做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花点时间把这部小说重新修改一遍,使之焕然一新;要么写一部新作品,重新找到那种单纯的写作乐趣。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恐怕我只能选择前者了。

如果重新修改这部作品,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恐怕就是要改书名了。其实一开始没想那么多,随便就起了一个书名,但最终的结果表明这个书名真是烂透的一个,不但没有起到吸引读者眼球的作用,反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作品的点击率,书评当中读者批评最多的就是这个书名了。所以,如果要修改,第一个要做的就是修改书名了。目前的打算是从“明末之土地公的yu望”、“大明龙将之冰火两重天”、“嗜血帝国之应龙传奇”这三个中选择一个,不见得很酷,但至少不会带来负面效果。

第二个就是改变情节的拖沓。本来呢,看到当前章节的朋友们应该能猜出来,这部作品为什么会称作土地公的野望,没错,我就是要主角成为明朝最大的地主,然后通过发展农业来使得明朝顺利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架空小说向来注重工业化,一回到古代就炼钢铁,炼玻璃,不过写农业发展的很少,可能认为农业周期太慢,无法快速提高生产效率吧。我就是想写个新鲜点的,写些用农业发展来提高国力,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算是个新闪光点吧。只是写了这么多,才慢慢进入题目的主题,呵呵,这个拖沓程度我也觉得汗颜。

另外,通过农业发展来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其实是相当可行的,而且会减少很多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苦难的。我查过资料,写到清朝末年的中国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大多数外国经济学家还是多加以肯定的,认为当时中国人的平均生活水平高于包括英国的所有欧洲国家,甚至亚当.斯密等大名鼎鼎而又对中国经济做过深入研究的人都表示“到了1853年虽然生活水平比1840年时显著降低,但是没有一个欧洲国家敢说自己国家中的困苦情况比清国更少”等话,很多现代经济学家的研究数据也表明1860年左右时中国人的平均经济实力和平均生活水平都很高,就算是老牌殖民国家英国也不见得比当时的清朝强。我当时觉得这很不可思议,但是仔细想想也应该是这样,当时的西方国家常见的就是整年在地下挖矿的矿工常年在井下工作,生活水平很低,就算是美国,当时正在进行西部开发,那些驰骋在西部草原的牛仔表面风光无限,但其实非常困苦,平均寿命不到四十岁,自然说不上是生活美满了。虽说当时的清朝发展潜力相当低,但作为传统农业国家,作为封建时期末期的国家,其生活水平还是稍高于那些处于资本主义初期的西方国家的。清朝的行政能力不见得就高于明朝,但是清朝开始大量引进玉米和土豆等耐旱高产植物,每亩粮食生产能力比明朝时多了很多,因此生活水平确实是还可以的。以前上历史课的时候觉得满人入关后中国的人口数量虽然降低了很多,但在几百年内就达到四亿多,所以清朝政府至少要比明朝强一些,但后来才知道其实这应该更多地归功于那些美洲植物的引进,有了这种引进,可耕作面积大量增加,粮食生产量大幅提高,所以华夏大地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也相应增加,其实跟政府的执政能力是关系有限的。

好像扯远了,继续按原来的话题讲。通过农业发展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其实是很有可能的,而且也是有实际例子的。说到亚洲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我们说的更多是明朝晚期的纺织工厂的林立和清朝时期一些手工作坊的发展等,但这并不是全部。至少说到韩国的时候,韩国也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但那是农业生产的进步而引起的,而不是工业。朝鲜末期新的种水稻的新方法被大量推广,农民可以用相同的人力种比以前多几倍的土地,而亩均生产量也比以前多了几倍,这种情况引起的便是农村社会的剧烈动荡和分化。当时朝鲜农民也是以佃户为主,能租到大量土地的农民很快就积聚了大量财富,成为富农;而在土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土地集中于少数能干的佃户手中,这使得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要么到城市谋生,要么到矿井成为矿工,成为最早期的无产阶级。跟欧洲的资本主义化类似的是,欧洲是大量放牧绵羊而使得农民离开土地,而朝鲜则是因为耕作技术的提高而使得农民离开土地,不管怎样,资本主义化的开始似乎就是从农民离开土地开始的。而跟欧洲不同的是,欧洲政府鼓励那种使农民离开土地的农业方式,而朝鲜政府则并不鼓励那种先进农业方式的推广,甚至颁布法令加以禁止。所以说亚洲的几个国家在这方面很奇怪,政府喜欢朝着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使力。

反正言而总之,总而言之,通过农业的发展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完全是可行的,而且应该比工业化进入资本主义更少些痛苦,至少饿死的人会相对少一些。现在说起欧洲的现代化好多人都很羡慕,其实其中的肮脏、苦难和黑暗也是数不胜数的,代价非常大。黑死病的流行以及大量人口的饿死,才使得欧洲的财富逐渐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并通过对这些财富的有效使用一步步艰难地发展科技。没有在这个过程中被外力所颠覆,甚至自己毁灭自己,只能说欧洲那些国家很幸运。事实上,如果没有地球上大量闲置土地和矿场的存在,以及数百年来没有一个野蛮不落真正席卷欧洲,那么欧洲国家的崛起是难以想象的。欧洲的崛起确实是了不起的,但只能说是必然的偶然,或偶然的必然,却不能说是必然的必然。

好像扯远了,再谈第三个。说到对这部作品的修改,还要修改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一开始的时候我都是信笔由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以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战争场面也很脱离实际(这个,应该说是古代的实际),所以这也是要注重修改的部分。

另外,第四点就是会注重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并对现有的情节做很大程度的补充和修改。这样改动的幅度较大,有些伤筋动骨,甚至会让有些读者感觉受不了,但应该是只会改好不会改差,毕竟我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还是很有些信心的。这样,现有的情节和后续的情节都加在一起,并其他一些很多科幻元素的增加(我的作品并不会仅仅止于明朝的内战,也并不会止于欧洲和亚洲的争斗,会不断出现新的敌人新的危机),会形成一个上百万字的数量相当庞大的作品。

在写作过程中,点击率和推荐票数是我非常关注的两点,毕竟在花费几个小时写完一章后,尤其考虑到小说的写作占用我80%以上的工作外业余时间,这两点给我的那种满足感和快感是推动我持续写作的重要动力。所以朋友们,砸票吧,狂点击吧,不要因为暂时的不更新而气馁,也不要因为暂时的不好看而放弃,要有信心,相信景致会越走越好。另外还要多收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