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超值金版——男人的资本大全集
3222200000046

第46章 男人的人脉资本——借人拳头打天下(7)

这种帮助所起到的作用不可能像资金支持和提拔升职那样立竿见影、显而易见。相反,这种帮助是耳濡目染、长期浸润的,能让人在无形之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并往往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清朝的名臣曾国藩早年在京城留心结交了倭仁、吴廷栋、何桂珍、何绍基、梅曾亮、汉学家邵懿辰、刘传莹等朋友。他结交的这些朋友,都是在当时有一定声望,但是还没有真正登上政治舞台的人。由于他们的出身、地位、名声相差不大,没有互相利用、互相倾轧的必要,所以反而结下了互相激励、互相促进的真正友谊。曾国藩后来办大事,这些人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曾国藩的师友中,以当时的名儒唐鉴地位最高,对曾国藩的影响也最大。唐鉴曾经教导曾国藩治学方法,告诫他读书要专一,要先进入门径,并指导他精读《朱子全集》,从而给曾国藩的理学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曾国藩虽然没有正式拜师,但一直对唐鉴以师礼相待。后来唐鉴去世,曾国藩不但为他向朝廷请求赠谥号,还给他写了铭文。

在这些师友中,理学大师倭仁对曾国藩也有很大的影响,但和唐鉴不同,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修身方法上。曾国藩原来也有写日记的习惯,但是记的主要是生活琐事。经过倭仁的教导,他开始主要记自己一天的得失,时刻反省自己,强化对自己的要求。正是从这时开始,曾国藩的人格发生了巨大变化。

综观古今成功人物的成长历程,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贵人给人的帮助和指点是至关重要的,有的时候,他们能够改变人的一生。

金铁霖是我国著名歌唱家,听过他讲课,接受他临时辅导的大概有两三万人。这些学生里头有很多都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歌唱家、歌唱演员,像彭丽媛、宋祖英,还有戴玉强、张也等等。金老师第一次见宋祖英的时候,他就觉得这个孩子潜质很好,特别是教了她一段时间后,逐渐发现,这个从山里走出来的苗妹子闪光点很多,嗓音条件好,刻苦,对自己要求严格。宋祖英在没有成名以前,一直住在学校的地下室。宋祖英每次录音,金铁霖只要有空就会帮她听,宋祖英也从不懈怠。在恩师的指导下,宋祖英终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那次演出,金铁霖老师现在还记忆犹新。当时,现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一种震撼,大家非常激动。尤其是最后她演唱《爱我中华》的时候,观众都站起来了,不停地鼓掌。她让所有在场的中国人都感觉到——我们中国的音乐这么棒,震撼了世界!这么美的音乐,是我们中国人唱出来的。

“师长”越多的人,越有可能获得更大的进步,而且如果你在老师面前能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精神,那么老师必定也愿意将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

如果你刚刚涉足某一领域,那么你一定要努力接近这个领域的元老,让他们成为你的贵人。“元老”有自己独特而又丰富的经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们会为自己的一生作总结,会觉得自己一生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传授,那是他们经受人生挫折和享受人生快乐之后的黄昏哲学。我们学习它们,也能读出夕阳西下的璀璨与壮美。

研究一下任何一个伟人,就会发现在他们的生命中都出现过一个或多个元老级的贵人。罗曼·罗兰22岁时,总觉得自己富有文学艺术的素质,所以倾向于选择文学作为自己的事业。可是按照世俗的理解,文学事业又有什么用处呢?于是他决定给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写封信,寻求指点。

在写这封信时,他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的,做好了收不到回信的准备。没想到几个星期以后,他收到了托尔斯泰长达58页的亲笔回信。在信中,托尔斯泰向这位从未谋面的异国青年谈了选择个人道路的原则。他热情地鼓舞罗兰,并指出:“搞文学艺术,非要明确为人类不可!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罗兰感到这封信像一扇开向无穷宇宙的门,使他得到了生活的启示。

罗曼·罗兰下定决心从事文学事业,终于成为世界著名作家,并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托尔斯泰是罗曼·罗兰成功路上的贵人。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位贵人的鼓励和指引,可能就不会有罗兰日后的成就,不会有闻名世界的伟大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

每个人都需要一位教练,任何人都不例外。这位教练就是可以向你传道授业的“元老”,他们的经验就像黑夜里的明灯,可以为你指引方向。在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曾出现过这样一个人:他可能没有直接对你传道授业,然而他能够眼洞察你的潜力。在你失落时,他让你看到希望在你得意时,他为你敲响警钟,使你不会偏离轨道。他让你深信你一定会成功。在平时,他是你学习的典范:在特别的时刻,他会助你一臂之力。他就是你生命中永不可忘怀的贵人。你要学习掌握他们所有的资源和秘密,见到他们所有的关系,学习他们所有学过的、正在学的和将要学的东西。要学习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学会像他们那样去思考,以便取得他们取得的成果。

前辈的经验就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智慧,如果你汲取了这些精华,就会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很多的弯路。如果你能接受长辈的良言和指导,就会缩短创业的时间,快速踏上成功的道路。长者都是有着丰富阅历的人,正是许多的阅历和沧桑练就了他们洞明世事的眼睛。“师长”是拥有智慧的人,他们不一定特指学院里的专家和教授,可能是某一领域有精深造诣的能人和智者,这些人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他们都存在于普通人的身边。他们并非无所不能,但在某一时刻,他们的一句话、一种行为,却可以如醍醐灌顶般让人在瞬间彻悟一些深奥的道理。他们是人们某种未成形的思想和观念的“点睛人”,也是人们在精神塑造和道路指引方面的贵人。

俗话说:“千点,万点,不如高人一点。”但这宝贵的“高人一点”不是等来的、求来的而是向高人请教得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这样的体会:当你还是高中生的时候,你会遇到初中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向你请教各种问题,充满敬仰地要求你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等。这时,无论你多么不高兴,多么忙,都会带着一丝骄傲去解答他们每一个稚嫩的问题,并从他们的目光中得到某种心理满足。可见,请教是一种让交际双方“双赢”的方法,一方面,求教的人可以学到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授教的人会从帮助中体会到一种心理满足。请教还是赞美的一种最贴近人心的方式,是最高超的赞美。

向师长请教,不仅可以让你知晓从前不知道的知识和道理,还可能为你开启另一种新的思路,因此是一举数得之事。许多成大事者的成功,都是凭借“请教”问出来的。多问、勤问、善问、乐问,你才能从师长那里学到更多的东西。

和师长交往要注意方法,要得体有礼,尊重谦恭。一般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对方,严谨有致

与尊贵者发展友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双方关系,给其以相应位置,充分表现出你对他的尊重。这是对双方关系的确认和定位,也是对对方的一种渴望受尊重愿望的满足,必须严谨有致,不可苟且。

小许很得一教委领导的赏识,这位领导很平易近人。他与小许并未谋面,但他赞赏小许的才华,便约请小许与他聊聊。小许在领导面前并没有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言谈举止,都严谨得宜,很有分寸,注重距离。领导虽性情开朗,多次表示要小许随意些,但还是对小许的举动发自内心的高兴,他觉得没有看错人。就这样,小许与那位领导逐步建立了友情。

2.切忌奉承,不卑不亢

尊重是有原则、见真情的。如果不顾原则,另有目的,人格沦丧,不知廉耻,对师长就会表现出阿谀奉承,虚情假意,夸大其辞,别有用心,只能让他们反感、嫌恶、痛恨。本来可以建立友情,但因双方失去真情而无法发展下去。

3.态度自然,不必拘谨

师长无论地位,还是阅历、学识,都高我们一筹。与他们交往,常令我们肃然起敬,有时我们还有一种威压感而噤若寒蝉。我们作为平常人,尤其是未见过世面的青年人,在这种情势下往往显得动作走形,言语嗫嚅,特别别扭、生硬。其实尊贵者也是我们平等的交际对象,也是一种自然的交往关系,我们一方面要尊重于彼,另一方面也立足于自己,守住方寸,保持本色,自然而正常的交往,不必拘谨。这反倒能显示自己的交际魅力,会赢得对方的认可和尊重,师长会乐意与我们发展友情。

小斌是有才华求上进的青年人,他很想与一些德高望重的前辈交往,可最终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小斌太拘谨了,一副窝窝囊囊、委委琐琐的样子,当然让前辈大失所望,怎会与他发展友情呢?

4.别碰师者的“逆鳞”

“逆鳞”的说法源自《韩非子·说难篇》中对龙的描述:龙是虫(动物)类的一种。它的性情非常柔顺,人们可以和它亲近,甚至可以把它作为自己的坐骑。然而,它的喉下有一块长约尺许的逆鳞,如果有人触摸了它,那么它必然会发怒,伤人致死。

与师长交往时注意避讳,这不是冷淡、隔膜,而是体贴关心、善解人意的表现。不拘小节,不知避讳,只图自己痛快,不管师长的难堪和反感,是不足取的。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为了保持和维护与贵人之间的关系,请你千万注意,在说话时不要只顾自己一时尽兴而触犯贵人的“逆鳞”。

只有这样,才能令对方身心舒适,又能让自己与师长的交往顺利进行。

与人树敌,就是与自己树敌

有人说:交十个朋友也不能弥补树一个敌人所带来的损害。尤其是年轻人,在社会上还立足未稳,要做的是广结善缘,多交朋友,才能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宽。要懂得,在社会上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树敌。让我们先看一个古代的故事。

战国时代有个名叫中山的小国。有一次,中山国君设宴款待国内名士。当时正巧羊肉羹不够了,无法让在场的人全都喝到,有一个没有喝到羊肉羹的叫司马子期的人怀恨在心,后来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国。楚国是个强国,攻打中山国易如反掌。中山国被攻破,国王逃到国外。他逃走时发现有两个人手拿戈跟随他,便问:“你们来干什么?”那两个人回答:“从前有一个人曾因获得您赐予的一壶食物而免于饿死,我们是他的儿子。臣的父亲临死前嘱咐,中山有任何事变,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以死报效国王。”

中山国君听后,感叹地说:“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肉羹而失国矣。”给予不在乎数量多少,而在于别人是否需要。施怨不在乎深浅,而在于是否伤了别人的心。中山国君因为一杯羊肉羹而亡国,却由于一壶食物而得到两位勇士的帮助。

这段话道出人际关系的微妙。一个人最重视的通常是他的自尊,甚至比金钱看得还重。一旦自尊心受到损害往往不是轻易就可弥补的。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句无意的话伤害别人,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种情况甚至可能为自己树立一个敌人。我们应该记住中山国王因一杯羊肉羹而失国的深刻教训。

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君子之交绝不出恶声”。就是说一个有修养的人,无论持何种理由,即使中断来往,也不会说难听的话,批评对方。为什么这样呢?如果说了绝交者的坏话,等于承认自己识人不清。既然双方已经绝交,作为“陌路之人”也就罢了,何必反目成仇呢?树敌过多,会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应有的麻烦。

世上的万事万物有其本来面目和自然之理。一个女人过日子,必然孤凄;一个男子度时光,必然寂寞。鱼儿必定成群游荡,大雁飞行必定成队成行……这就是事物的道理。

自然的法则就是这样,和为贵,合则全。所以,了解和为贵、合则全的人,争而不离,争而和合,因而强者更强,吵而更亲,心心相交,不打不相识,事业更繁荣。不争不吵,不斗不鸣,本来不可能。嘴唇与牙齿也有互相冒犯的时候。争而和,争而合,事业便发达,人口便兴旺,事情本来如此。所谓和气生财,“和为贵”,商场上很忌讳结成仇敌,长期对抗。商场上很容易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执不下,甚至争斗不休。或者因为—笔生意受到伤害,从而耿耿于怀。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反目成仇、结成死敌的必要。

有位商界老手说过:“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朋友。”今天可能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争吵,或者为争一笔生意搞得两败俱伤;然而,说不定明天携手,有可能共占市场,互相得利。

所以,有经验有涵养的老板总是在谈判时面带微笑,永远摆出一副坦诚的样子,即使谈判不成,还是把手伸给对方,笑着说:“但愿下次合作愉快!”因为,商场上树敌太多是经营的大忌,尤其是当仇家联合起来对付你,或在暗中算计你时,你纵有三头六臂,你也难以应付。况且,做生意的主要精力应用于如何开拓市场,如何调动资金,如何做广告宣传等方面,如果老是用在对付别人的暗算与报复,难免会顾此失彼。

中国有句老话:生意不成人情在。商人一般都较圆滑,这也是多年积累的经验所得。

要避免树敌,就要记住一点,就是绝不要去指责别人。指责是对人自尊心的一种伤害,它只能促使别人和你争辩,以维护自己的荣誉,即使当时不能,他也会记你的仇,日后可能寻机报复。对于他人明显的谬误,你最好不要直接纠正。因为这样好像在显示你比别人高明,也会伤别人的自尊心。在生活中一定要记住,对于非原则性的问题,要多给对方以取胜的机会。对于原则性的错误,你也要尽量含蓄地进行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