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变法先锋:商鞅
32223400000024

第24章 目标锁定魏国

秦国变法期间,中原上空战云密布,争雄愈烈。新兴的逞强一时的魏国,深入改革以后再度崛起的齐国,还有不甘寂寞的赵国,各自紧张地展开活动,或拉拢争取盟国,或迫使小国附庸,各谋扩张势力。在这个背景下,周显王十五年(秦孝公八年、公元前354年),一场中原列国争强大战便爆发了。

秦国远在西鄙,并不是斗争的中心。依据商鞅计谋,秦国坐山观虎斗,把伺机出击的战略目标,始终锁定在魏国。

秦国变法期间,中原上空战云密布,争雄愈烈。新兴的逞强一时的魏国,深入改革以后再度崛起的齐国,还有不甘寂寞的赵国,各自紧张地展开活动,或拉拢争取盟国,或迫使小国附庸,各谋扩张势力。在这个背景下,周显王十五年(秦孝公八年、公元前354年),一场中原列国争强大战便爆发了!

如果把这场大战比作几匹猛兽之间的搏斗,那么事情的起因则是夹在当中左右都不敢得罪、却又动辄得咎的一只小羔羊——卫国。卫国原是入朝于它的西邻魏国的,但当北方的强邻赵国向它发起进攻的时候,势单力薄的卫国没奈何只好转而入朝于赵国。魏国一听到这消息,正好找到一个可以伐赵的借口,立刻派出精锐部队兼程奔袭赵国,重重围住了它的国都邯郸。赵国挣扎到了第二年,终于不得不向东邻齐国发出呼救。齐国在自己发兵的同时,又迫使卫、宋两国联合出兵攻魏的襄陵。与此同时,楚国也派出了救赵的部队。这样到同年十月,魏国攻破了赵国国都邯郸,齐军也在桂陵打败了魏军,楚军则趁机攻取了魏的睢水、濊水之间的一片土地。第三年,魏国调用韩国的军队在襄阳打败了齐、宋、卫联军。至此,这场持续了三年的战争,因各方都觉得需要有一段喘息时间而议和、结盟,魏国也把它攻取的邯郸还给了赵国。

读者诸君可能已经注意到,按照以上记述,这场旷日持久的争强大战是在东方列国之间进行的,秦国不是没有参加吗?

是的,秦国并没有正式参加;但商鞅的机巧和才干恰恰表现在这里:他使没有正式参战的秦国,获得了比东方列强任何一国更大的实利。

依据商鞅计谋,秦国坐山观虎斗,把伺机出击的战略目标,始终锁定在魏国。

这是因为商鞅曾对秦孝公这样说过:

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即秦并魏。何者?魏居领阨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叛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秦据河山(指黄河、崤山)之固,东向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

第一次,正当魏军围困邯郸以为胜利在望时,秦军趁其边境防御虚弱突然轻兵插入,在元里打败了魏国驻军,斩首七千,占据了少梁。

第二次,魏军与齐军在襄陵相互咬住,苦战不休。商鞅又抓住这一大好时机,亲统轻骑长驱直入,包围了魏国旧都安邑,迫其归秦。

第三次,魏正与齐、赵等国议和,商鞅来一个冷不防,率领精兵进袭正在修筑长城以防秦的固阳,迫使守军投降。

说起来,魏国还是有所预见并作了一点防备的。早在中原大战前夕,为了集中力量对付东线,便向秦国示好结盟,以求稳住西线。秦孝公七年(公元前355年),魏惠王与秦孝公在杜平(今陕西澄城东)会盟。这一事件对秦国与中原诸国都具有历史意义:中原诸国从此结束了不与秦国会盟的时代;而秦国,则从此与山东诸国不再存在时间空间上的差距,它已作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新成员出现在群雄角逐的疆场上。

不过商鞅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看重的不是什么历史意义而是眼前实利。在他的策略观念中,盟约只能用来麻痹对方,决不可使之束缚自己手足,一切只要可以得利的机会都决不能白白放过。所以盟约甫成,他就接连组织了上述三次袭击。只是由于当时秦国内部的改革还在初始阶段,主要精力还得集中于下一阶段规模更大、内容更深刻的改革,因而不得不暂时控制大踏步东进的欲望,就这么做一些见缝插针的偷袭之举。

当然魏国作为一个新兴的东方大国,也是决不会轻易咽下接连被西方蛮子偷袭这口恶气的。仅仅由于考虑到与东方列强打了三年争夺战元气还没有恢复,只好暂时隐忍。秦国自然也深知这一点,对应的策略是见好就收,适可而止,不仅主动将攻取的部分土地退还给魏,并遣使表示愿意与魏重修前好。魏惠王也乐意以此作为缓兵之计。这样到第一次秦魏盟约后的第五年,即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再次相会于彤(今陕西华县西南),确认了双方的盟友关系。

又过了六年,即到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已拥有地方千里、带甲三十六万的魏国,开始紧张地日夜操练军队,同时派出大批使节穿梭往来于宋、卫、邹、鲁、陈、蔡等国家之间,准备以带领十二诸侯朝天子的名义,对秦国来一次大规模讨伐行动。

一向对秦国没有好感的齐、楚、燕、赵、韩等列强,对魏国的这一讨伐行动,纷纷作壁上观。

秦国已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函谷内外人们在纷纷传言:咸阳亡在旦夕!

关于秦国如何应对这场迫在眉睫的大战,《史记》无录,而《战国策·齐策五》所载苏秦说辞则有详细引述,且生动有趣。以下介绍主要取材于这篇说辞。

秦孝公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已有几天。他通宵达旦接连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一道道紧急命令下达到全国各地。所有城池的雉碟全都配备上攻守战具。各地边境要塞都选派壮士坚守。全军将士同仇敌忾,誓死保卫故土,严阵以待魏军来犯。

魏军即将兴兵的消息还在不断传来,大战的阴云越逼越近。

这一日商鞅来见孝公。

孝公心情沉重地说:若秦、魏能以黄河为界,抵挡起来就要容易得多。不想寡人至今未能实现先君临终嘱咐,魏国依然占据着我穆公河西之地,敌人随时都可以向我发起进攻,这威胁实在太大啦!

商鞅说:不仅如此。此次魏以带领十二诸侯朝天子的名义,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者必然众多。纵使我据有河西之地,恐也难久持。

孝公说:依卿之见,如何才能解救此次之困?

商鞅说:看来,单靠秦国一国,纵使全力以赴,万幸而能存国,也定然损失惨重,只能是下策。若能说动齐、楚来救,是为中策。但齐、楚皆有借魏以亡我之心,即使答应出兵,也必在我损兵折将接近危亡之时。他们出兵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分赃。臣熟思三日,以为解困的上策,是齐、楚等国不由我请而自行怒而奋起反魏,如此,则秦国边境非但可以不费一兵一卒而固若金汤,而且还可趁安邑受困难以自保之机,迅速出击,收复河西之地。

孝公立刻转忧为喜说:卿若真有此妙策,即需万镒黄金,千斛珠宝,寡人也可立刻命人取来!

商鞅说:何用金银珠宝,只需空言一句。

空言一句?——孝公惊惑不解。

但当商鞅附耳向他说出这句“空言”时,他不由朗声大笑起来。

“空言一句”唤来千军万马。

商鞅轻车简从,急赴魏国国都安邑。

这座中条山下的古城,同样处在大战前夕的紧张气氛中。

此时的魏国国君,仍然是那位当初根本不把商鞅放在眼里的魏惠王。这一年已是他在位第二十六年。

一场奇特的智力较量即将展开。我得趁此间隙,先插说几句关于“王”这个称号。

西周之时,王是周天子专称,因而那时的王就意味着“王天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诸侯则或称公,或称侯;称王将被视为最大的僭越,无人敢冒这个险。但到周夷王时,楚国国君熊渠,自认为我是蛮夷,你中原那套礼制管不到我,硬是立了他的三个儿子为王。不过到了暴虐的周厉王一即位,熊渠也怕了,主动去掉了三个儿子的王号。又过了一百多年,到周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楚国国君蚡冒卒,其弟熊通不仅杀蚡冒之子而自立,还公然宣称自己为楚武王。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敢于称王的诸侯,自然要激起中原列国的一片抗议声。但因此时周天子已威权尽丧,对熊通的此种僭越行为也只好开只眼闭只眼,最后不了了之。

至于我们面前这位魏惠王,他是诸侯中第二个称王者,时间在二十六年前他即位那年,即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

不过楚王也好,魏王也罢,他们实际仍然只是一个封国之君,谈不上“王天下”。

商鞅的所谓“空言一句”,文章就做在这个“王”字的含义上。

当初,惠王没有听从公孙痤的话,既没有重用、又没有杀掉商鞅;如今,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变得日益强盛而可畏,惠王自然不免有些后悔。特别是商鞅几次乘虚袭魏后,更恨不得生擒商鞅杀之而后快!

如果商鞅还是当年公孙痤相府那中庶子,此时的魏惠王定然会手起剑落,一刀结果这小子性命的;可人家现在已是秦国派来的使节,碍着“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惯例,他还是按下心头怒火,保持一个大国国君应有的风度,按照国使礼节来接待这个当年的中庶子。

惠王在阼阶前拱手一揖说道:先生别来无恙乎?此来又有何赐教寡人?

未及惠王降阶,商鞅便由西阶趋步而上,作揖施礼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敝邑寡君特命小臣前来拜贺大王,愿大王万寿无疆,洪福齐天!

惠王说:寡人安坐安邑,未及与上国大君会猎河西,却不知喜从何来,福又安至?

商鞅说:大王的大喜大福,许多人都已知道,臣从咸阳一路来,就有好些人都在津津乐道,难道大王自己反而一无所知?

惠王说:嗬,还有这样的事?有劳先生说与寡人听听!

商鞅说:这又何用臣说呢?大王的功业,如今早已超过当年齐桓、晋文之辈;大王的号令已经可以遍行天下,最多只有一二不识时势之君,尚需大王宣示一下圣威,而大王做到这一点犹若探囊。故依小臣之见,大王不如现在就着手准备帝王的冠冕印玺,敝邑寡君愿做拜贺大王称王天下的第一人!

惠王听了喜出望外,于座上跽身一揖说:先生所言,正是寡人终身大愿。但不知如何去登临此位,还望先生赐教。

商鞅说:有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易如折枝,另一种办法难于挟泰山以超北海。任凭大王选择。

惠王说:寡人自然选择容易的一种。

商鞅说:可依臣看来,大王已经选择的,却偏偏是挟泰山以超北海那一种。

惠王说:此话怎讲?

商鞅说:如今大王所联合的,不是宋国、卫国,就是邹、鲁、陈、蔡一类。此等原是大王马鞭子一挥便能驱使的蕞尔小国,靠它们怎么能与齐、楚那样的列强对阵呢?而如果不征服齐、楚,又怎么能称王天下呢?所以说用大王现在用的这个办法而要想成就帝王之业,无异于挟泰山以超北海。臣有一易如折枝之策,愿大王择取。其法为:向北联合燕国,向东讨伐齐国,则赵国必然臣服于魏而听侯大王调遣;向西联合秦国,向南讨伐楚国,则韩国必然臣服于魏而听候大王调遣。若如此,大王便能上应朝天子之命,下顺天下人之心,成就帝王之业不是指日可待了吗?

惠王一听大喜,当即下令撤销了向秦宣战的成命,会盟诸侯的主旨也由原来的伐秦改为称王。同时紧急鸠工扩建宫殿,装饰朝堂,赶制王冠、王袍,以及作为帝王出行时的乘辇、卤簿等等。

经过一番紧张筹备,魏惠王约集诸侯到逄泽(今河南开封东南)举行称王典礼,接受各国诸侯的祝贺。秦孝公也特地派出公子少官率军队参加,以示庆贺。会上,惠王自称为“王”,纵然与会者除秦外,大多是为伐秦而联合的那些小国,但他多少还是过了一下口头上“称王天下”的瘾,会后又带领大家去朝见周天子。

魏惠王的这些做法,简直已是公开的谋反行为,尽管此时蛰居于雒邑的周天子早已形同傀儡,谈不上有任何实际制裁实力,但其他原来就窝了一肚子火的列强,却正好据此打出“勤王”旗号,借口卫护周天子而大兴讨伐之师了。其结果便是《战国策·齐策五》下面这样一段活:

于是齐、楚怒,诸侯奔齐,齐人伐魏,杀其太子,覆其十万之军。魏王大恐,跣行按兵于国,而东次于齐,然后天下乃舍之。当是时,秦王垂拱受西河之外,而不以德魏王。

这里所说的便是发生在秦孝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41年)的“马陵之战”。先是魏攻赵,韩助赵,最后是齐救韩,与魏军大战于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这次战役的结果便是上面引文中说的:“杀其太子,覆其十万之军。”

马陵惨败消息传到大梁,魏惠王狼狈得光着脚板东奔西跑,赶紧下令全线停战,最后顾不得体面,去向齐国求和。而秦国恰好趁此机会,在垂衣拱手之间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河西之地,还用不着向魏国道一声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