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思想家,商鞅有他的历史观。
商君反对厚古薄今,反对把夏商周三代神化。他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一代不同于一代,因此,每一代人都会面临不同的情况,没有必要照老黄历办事。
然而,有人却不是这么看的,他们总觉得老经验可靠,老办法保险,既然老祖宗一直是那么做的,为什么要改变呢?
不用说,在中国,这样考虑问题的人真还不少。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武帝时代,出了一本书叫做《淮南子》,是其时淮南王刘安筹划并组织门客编写的。书中就指出当时一种“流行病”——“好古”:“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宣扬道学的人一定要假托神农或者黄帝才能立论成说,假如是当时人所写的书,要是说成说是孔、墨所著,就会有人毕恭毕敬地学。书中还举了一些令人发笑的例子,有人新创作了乐曲,说是古时的善作曲者李奇所作,就吸引了众多的人来学,一时非常流行,但当他们得知并非李奇所作时,就不再喜欢它了。一把剑,有很多缺损,但有人把它说成是楚国的顷襄王的宝剑,连那些很有社会地位的人也争着佩带。一架琴,简直是不成样子,但要是说成是楚庄王用过的,连很有身份的人物也会争着去鼓。
这正是说出了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病:无论做什么事,总是喜欢到经典史籍或者圣贤的语录中去找根据,如果没有可靠的依据,那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否则,没准会搞得头破血流,身败名裂。
你就看那王莽、王安石、张居正,这些历史上的改革家,有哪一个不是用尽心思,到古书、古人、古事中去为自己的作法找根据作证明?虽然这更多的是一种策略。
偏偏商鞅没有,他连策略地虚晃一枪也省略了。你看他说得多直接又有道理:“三代不同理而王”;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情况,只要因时制宜,都可以办好事情,为什么偏要死脑筋呢?自然,这一思想乃至做法的后果也是严重的,他自己死于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