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学第二版
32257000000019

第19章 内科常见病(1)

一、感冒

感冒是感受外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其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全身不适,咳嗽为其特征。感冒有轻重不同,病情较轻者,又称为“伤风”,病情较重者,称为“重伤风”,有流行趋势者,称为“时行感冒”。

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季为多见。

感冒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一般很少有传变,病程短而易愈,但时感重证、老人、婴幼、体弱者,亦可变生它病。因本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易感季节发病率高,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本篇包括现代医学的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的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感冒是由于六淫(风邪为主因)、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发病。风邪为六淫之首,由于季节气候不同,往往与当令之时气相合而伤人,如冬季多属风寒,春季多属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气,一般以风寒、风热为多见。若非其时而有其气,寒暖失常,非时之气夹时行病毒,更易引起发病,且不限于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互为传染流行。

感冒与人体的正气强弱,有一定的关系。如体质偏弱,卫外不固,或起居不当,寒温失调,以及过度劳累,导致肌腠不密,皆易感邪为病。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外邪从口鼻或皮毛入侵,肺卫首当其冲,感邪之后,卫阳被遏,营卫失和,肺气失宣,故出现卫表不和及上焦肺系等症状。

“辨证论治”感冒初起,一般多见鼻塞、流涕、喷嚏,继则恶寒、发热、头痛、身酸胀、咽痒、咳嗽等,病程在5~7天左右。一般伤风,全身症状较轻,少有传变。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症状较重,常突然恶寒,甚则寒战高热,周身酸痛,且化热入里,变生它病。

本病为邪在肺卫,故辨证多属于表证。临床必须根据病情,辨其病邪的性质,区分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在治法上,应采用解表达邪的原则,风寒治以辛温发汗;风热治以辛凉清解;暑湿夹杂,又当清暑祛湿解表。若体虚感邪,属表虚证者,治宜扶正与解表兼施,不可专行发散,再伤正气。

1.风寒证

证候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清涕,咳嗽痰稀,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分析

感受风寒,邪束肌表,卫阳被遏,故见恶寒,发热,无汗。清阳不展,络脉被阻,故头痛,肢节酸痛。肺气失宣,故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寒为阴邪,故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紧,为表寒之征。

治法

辛温解表。

方药

荆防败毒散。若表寒重者,可加麻黄、桂枝以加强辛散之力。

2.风热证

证候

发热重,微恶寒,汗出不畅,头胀痛,咳嗽,吐痰黏或黄稠,鼻塞流浊涕,口渴欲饮,或咽喉红肿作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分析

风热袭表,热郁肌腠,表卫不和,故见身热,微恶寒,汗出不畅。风热上扰,故头痛。风热伤肺,肺系受损,则咽痛,鼻流浊涕;肺失清肃,则咳嗽痰黏或黄。热邪伤津,故口渴欲饮。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侵犯肺卫之征。

治法

辛凉解表。

方药

银翘散。若头胀痛甚者加桑叶、菊花以清利头目,咳嗽痰稠加贝母、杏仁、瓜蒌以清化痰热;咽痛加元参、山豆根以解毒利咽;时行热毒症状明显,加大青叶、蒲公英、蚤休等清热解毒。

3.暑湿证

证候

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分析

夏季感受暑邪,暑多夹湿。暑湿伤表,卫气失宣,故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痛。暑湿上扰清空,故头重胀痛。暑湿犯肺,肺失清肃,故咳嗽痰黏,鼻流浊涕。暑热伤津,故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暑湿中阻,气机不畅,故胸闷,泛恶,渴不多饮。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为暑热夹湿之象。

治法

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

新加香薷饮。暑热偏甚者加黄连、青蒿、荷叶、芦根以清暑泄热;湿困卫表加藿香、佩兰芳化宣表;里湿偏盛者加苍术、白蔻仁、半夏、陈皮以和中化湿;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茯苓以清热利湿。

至于体虚感冒之证,为体弱卫外不固,以致反复感邪,经常感冒,证属本虚标实,治疗应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临床以气虚、阴虚为常见,现简述于下:

气虚感冒,为卫气不固,抗邪无力,感受风寒,邪不易解,症见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酸痛,神倦怠,咳嗽咯痰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无力。治宜益气解表,方用参苏饮加减;药用人参、苏叶、葛根、前胡、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桔梗、枳壳。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寒者,可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以防感冒。

阴虚感冒,为阴津素亏,易感风热或秋燥,除有风热表证外,并见阴虚之症,常有心烦,咽干口燥,干咳,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解表,方用加减葳蕤汤。咽干口渴明显,可加沙参、麦冬以养阴生津。

“其他疗法”

1.中成药疗法

风寒证,可选午时茶、通宣理肺丸;风热证,可选银翘解毒片、速效银翘片、桑菊感冒冲剂;暑湿证,可用藿香正气丸;时行感冒,可用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

2.单方验方

三桠苦、大枫、马鞭草各90g,加水4000mL,煎至2000mL,供成人10人饮用,可治疗或预防时行感冒。

3.针灸疗法

风寒证,可选列缺、风门、风池、合谷;风热证,可选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

4.大蒜液滴鼻

10%大蒜液与适量甘油混合,每次1滴,每日滴3次也可防治感冒。

“预防调摄”

1.注意生活起居方面,注意休息,保持足够睡眠;避免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

2.饮食方面,宜清淡,多饮水,常食用葱、蒜、姜。

3.时行感冒期间,可选用药物预防,如贯众、大青叶、板蓝根、荆芥、佩兰、藿香、薄荷等煎服。

4.食醋熏蒸法:选食醋10mL/m2,加水2倍稀释,每日或隔日1次熏蒸2h,作空气消毒可预防时行感冒。

二、咳嗽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根据其发生原因,临床上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外邪侵袭于肺;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素问·咳论篇》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认为咳嗽不仅为肺的病变,脏腑间的影响也可发生。

本篇讨论范围,重点是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其他疾病兼见咳嗽者,可与本篇互参。咳嗽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病因病机”

外感咳嗽: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多因肺的卫外功能减弱或失调,以致在天气寒暖失常,气温突变的情况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使肺气不宣,肃降失司而引起咳嗽。由于四时主气的不同,因而感受外邪亦有区别,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外感咳嗽有风寒、风热和燥热之分。

内伤咳嗽:内伤致咳的原因甚多,有因肺的自身病变;有因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所致。它脏及肺的咳嗽,可因嗜好烟酒,过食辛辣,熏灼肺胃;或过食肥甘,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致咳;或由情志刺激,肝失条达,气郁化火,火气循经上逆犯肺,引起咳嗽。因肺脏自病者,常因肺系多种疾病迁延不愈,肺脏虚弱,阴伤气耗,肺主气及宣降功能失常,而致气逆为咳。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还可相互影响。外感咳嗽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易反复感邪,咳嗽屡发,肺气日损,渐转为内伤咳嗽;而内伤咳嗽患者,由于脏腑虚损,表卫不固,易受外邪而使咳嗽加重。

“辨证论治”

咳嗽的辨证论治,首先辨外感与内伤。外感咳嗽多是新病,发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属于邪实,治疗当以宣通肺气,疏散外邪为主,并根据脉象、舌苔、痰色、痰质及咯痰难易等情况,辨明风寒、风热、燥热之不同,治以发散风寒,疏散风热,清热润燥等法。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见其他脏腑病证,多属邪实正虚,治疗当以调理脏腑,扶正祛邪,分清虚实主次处理。

1.风寒咳嗽

证候

咳嗽声重,咽痒,咯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分析

风寒袭肺,肺气壅塞不得宣畅,故咳而声重;风寒上受,肺窍不利,故咽痒,鼻流清涕;寒邪郁肺,气不布津,凝聚为痰,故咯痰稀薄色白;风寒束于肌表,腠理闭阻,阳郁不达,故寒热无汗,头痛身酸楚。舌苔薄白,脉浮或紧,为风寒在表之征。

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

三拗汤合止嗽散。如夹痰湿,咳而痰黏,胸闷,苔腻者,加半夏、厚朴、茯苓以燥湿化痰。如热为寒遏,外寒内热,咳嗽声嘶,气促,痰黏稠,口渴,心烦,或有身热者,加石膏、桑白皮、黄芩以解表清里。

2.风热咳嗽

证候

咳嗽,气粗,咯痰不爽,痰黄而稠,口渴,咽喉燥痛,鼻流黄涕,身热,汗出恶风头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分析

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故咳而气粗;肺热内郁,灼津成痰,故咯痰不爽,稠黏色黄,鼻流黄涕;肺热津伤,故口渴,咽喉燥痛;风热犯表,表卫不和,故身热,汗出恶风,头痛。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征。

治法

疏风清热,肃肺化痰。

方药

桑菊饮加牛蒡子、前胡。发热较重,加银花、黄芩以清泄肺热咽痛甚,加大青叶、玄参以清热利咽;口渴甚,加沙参、石斛、天花粉以清热生津。

3.燥热咳嗽

证候

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难出,或痰中带有血丝,鼻燥咽干,咳甚则胸痛,初起或有恶寒,身热,头痛等表证,舌苔薄黄,舌质红,脉浮数。

分析

燥热伤肺,肺失清润,故见干咳;燥热灼津,则鼻燥咽干,痰黏难吐;热伤肺络,故痰中夹血;肺气不利,故咳甚胸痛。初起或见表证,乃属燥热外客,卫气不和。舌苔薄黄,舌质红,脉浮数,为燥热之象。

治法

清肺润燥。

方药

桑杏汤。初起有表证者,可加前胡、牛蒡子以增强解表宣肺;如热重者,加石膏、知母以清泄肺热;津伤甚者,加麦冬、玉竹滋养肺阴;痰中夹血者,加白茅根清热止血。

4.痰湿咳嗽

证候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色白而黏,胸脘作闷,或有胃纳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分析

脾虚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故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湿中阻,则胸脘痞闷;脾气虚弱,故食少,神倦,大便溏。苔白腻,脉濡滑,乃痰湿之候。

治法

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

二陈汤加苍术、厚朴、杏仁、苏子。如寒痰较重,痰白黏而量多,形寒肢凉者,加干姜、细辛以温肺化痰;如痰浊不化,郁而化热,咳痰黄稠,舌苔黄腻,前方去苍术、厚朴,加黄芩、桑皮、瓜蒌、贝母以清热化痰。病情稳定后,可服六君子丸,以资调理。

5.肝火犯肺

证候

气逆作咳,咳时面红,引胸胁作痛,口苦咽干,痰黏难出,甚则痰中带血,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分析

肝气郁结化火,上逆侮肺,肺失清肃,故气逆作咳;肝火上炎,故咳时面红,或口苦咽干;木火刑金,煎液成痰,甚则络伤,故痰黏难出,或痰中带血;胸胁为肺肝经脉络属之区,故咳而引痛。苔薄黄少津,脉弦数,为肝火肺热之征。

治法

清肝泻火,润肺化痰。

方药

黛蛤散合泻白散加黄芩、陈皮、茯苓、沙参、知母、枇杷叶。如胸胁痛甚者,加郁金、丝瓜络以理气通络;痰黏难出或夹血者,加瓜蒌、贝母、白茅根以清热化痰止血。

6.肺虚

咳嗽肺阴虚和肺气不足,均可引起咳嗽。肺气虚者,多气喘兼咳,可参阅哮喘篇,此处介绍肺阴不足所引起的咳嗽。

证候

起病缓慢,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或声音嘶哑,口干咽燥,午后潮热,两颧红赤,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形体日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分析

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则干咳少痰或声嘶;肺燥络伤,故痰中夹血;阴虚津少,则口干咽燥,手足心热,颧赤盗汗;阴虚不能充养,故体瘦神疲。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

养阴清热,润肺化痰。

方药

百合固金丸。如潮热甚者,加沙参、银柴胡、地骨皮、青蒿。咯血者,加白及、藕节、仙鹤草止血。盗汗甚者,加五味子、浮小麦收敛止涩。

“其他疗法”

1.中成药疗法

麻黄止嗽丸、小青龙糖浆适用于风寒袭肺咳嗽;桑菊感冒片、蛇胆川贝液适用于风热咳嗽;秋燥感冒冲剂、二母宁嗽丸适用于风燥咳嗽;半贝丸、陈夏六君丸适用于痰湿蕴肺咳嗽;琼玉膏、玄参甘桔冲剂适用于肺阴虚损咳嗽;千金化痰丸、三蛇胆川贝末适宜用于肝火犯肺咳嗽;双黄连口服液、清金止嗽丸适用于痰热郁肺咳嗽。

2.针灸疗法

(1)可选肺俞、脾俞、合谷、丰隆等穴,以平补平泻手法,每日一次,适用于脾虚痰湿咳嗽。

(2)可选肺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针用补法,每日一次,适用于肺阴虚损咳嗽。

(3)可选肺俞、列缺、合谷等穴,毫针浅刺用泻法,每日一次,适用于外感咳嗽。

(4)可选肺俞、尺泽、太冲、阳陵泉等穴,以平补平泻手法,每日一次,适用于肝火犯肺咳嗽。

3.饮食疗法

(1)生薏苡仁、山药各60g,百合、柿饼各30g,同煮米粥,每早晚温热服食。适用于脾虚痰湿咳嗽。

(2)大雪梨1个、蜂蜜适量,去梨核入蜂蜜,放炖盅内蒸熟,每晚睡前服一个,适用于肺阴虚损咳嗽。

(3)新鲜芦根(去节)100g,粳米50g同煮粥,每日二次温服,适用于肺热咳嗽。

(4)百合30g、糯米50g、冰糖适量,煮粥早晚温服,适用于肺燥咳嗽。

“预防调摄”

1.平素应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2.易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

3.加强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4.咳嗽患者不宜过于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饮食。

5.内伤久咳者,应戒烟酒,应坚持“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补虚固本,以图根治。

三、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损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清·秦景明《症因脉治·内伤发热》最先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名,且将其分为气分发热、血分发热;《脾胃论》气虚发热,其中治疗“唯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并创造了甘温除热的代表方补中益气汤。《证治证外·发热》将外感之外的发热分为十一类,较为详尽:郁火发热、阳郁发热、骨蒸发热、内伤发热(气虚)、阳虚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痰症发热、伤食发热、淤血发热、疮毒发热。

西医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均可参照本证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本病主要由情志、饮食劳倦等内因所引起,也有少数始为外感、久则导致脏腑亏虚而引起者。发生内伤发热的共同病机是气血阴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肝经郁热:情志抑郁,肝气不能条达,气郁化火而发热;或因恼怒过度,肝火内盛,以致发热。其病机正如《丹溪心法》概括的“气有余便是火”,又因这种发热与情志有关,故也称“五志之火”。

淤血阻滞:由于情志、劳倦、外伤、出血等原因导致淤血的产生,淤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壅遏不通,因而引起发热。

湿郁发热:湿困中焦,气机升降不畅而引起发热。

中气不足:过度劳累、饮食失调,或久病失于调理,以致脾胃气虚,中气不足,阴火内生而引起发热。即现今通称的气虚发热。

血虚失养:久病心肝血虚,或脾虚不能生血,或因失血过多,以致血虚失于濡养。血本属阴,阴血不足无以敛阳而引起发热。

阴精亏虚:素体阴虚,或热病日久,耗伤阴液,或误用、过用温燥药物等,导致阴精亏虚,阴衰则阳胜,水不制火,阳气偏盛而引起发热。

以上病因病机所致的发热中,气郁、血淤、湿郁属实,气虚、血虚、阴虚所致者均属虚。临床往往虚实夹杂,互相转化。气虚发热日久,病损及阳,阳气虚衰,也可发展为阳虚发热。

“辨证论治”内伤发热,首先应辨明病因病机及证候虚实,再辨明病情的轻重。一般病程长久、经治不愈、胃气衰败、正气虚甚等,均为病情较重的表现。内伤发热一般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起病徐缓,且多低热或自觉发热,其热时作时止,且多感手足心热,常伴有头晕、神倦、自汗盗汗、脉弱无力等症。临证应与外感发热鉴别。

临床要针对不同证候的病机进行相应的治疗。实火宜泻:解郁、活血、除湿,适当配伍清热药。虚火宜补:益气、养血、滋阴、温阳,适当配清退虚热药。本病慎用发散、苦寒之剂。

1.气郁发热

证候

低热或午后潮热,热势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胸胁胀满,或月经不调,乳房发胀,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分析

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故身热或午后发热;肝郁不舒,故急躁易怒;叹息则肝气暂得舒展,故喜叹息;肝火上逆,则口苦。舌苔黄、脉弦数,为肝郁化火之象。

治法

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方药

丹栀逍遥散。胸胁疼痛者,加郁金、香附、青皮。热甚,舌红、便秘者,去白术,加黄芩、龙胆草。月经不调者,加泽兰、益母草。若有眩晕、头痛者,加菊花、钩藤。

2.血淤发热

证候

午后或夜间发热,或自觉身体局部发热;口干咽燥,但不多饮,躯干或肢体有固定痛处或肿块,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晦暗;舌青紫、淤点、淤斑,脉弦或涩。

分析

淤血在血分属阴,故发热常在下午或夜间;淤血停留之处,则疼痛不移或有肿块;淤血内阻,新血不生,肌肤头面失养,以致面色萎黄或黯黑、肌肤甲错;舌质青紫或有淤点、淤斑,脉涩,是血行不畅、淤血内停的重要征象。

治法

活血化淤。

方药

血府逐淤汤。发热甚者,加丹皮、地骨皮、白薇。若夹食滞者,加山楂、谷麦芽、鸡内金。

3.湿郁发热

证候

低热、午后热甚,胸闷、脘痞、全身困重;纳呆、渴不欲饮,甚或呕恶,便溏;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分析

饮食不节、忧思过度,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水湿蕴积化热而发热,午后热甚。湿性重浊致胸中闷脘痞及全身困重。湿困脾胃,失其健运则纳呆且渴不欲饮。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是湿郁之象。

治法

利湿清热。

方药

三仁汤。呕恶者,加竹茹、藿香、陈皮。胸闷、苔腻者,加郁金、佩兰。热势较甚,舌红,苔黄腻,脉数,加茵陈、黄芩。若纳呆、便溏者,加白扁豆、白莲子、茯苓。

4.气虚发热

证候

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伴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感冒,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

分析

脾胃气衰,中气下陷,虚火内生,故发热。本已气虚,劳则更耗,故发热多在劳累后发生或加重;脾胃虚衰、气血生化不足,脏腑经络无以充养,以致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舌质淡,脉细弱。气虚卫表不固,则自汗,易于感冒。脾虚不能健运则食少便溏。

治法

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方药

补中益气汤。自汗明显者,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时冷时热、汗出恶风者,加桂枝、白芍。胸闷、脘痞、苔白腻,加苍术、厚朴、云苓。食少便溏者,加淮山药、芡实、谷麦芽。

5.血虚发热

证候

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淡,脉细弱。

分析

血本属阴,阴血不足则无以敛阳,因而引起发热;血虚不能上荣头面,故头晕眼花、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血不养心则心悸不宁;血虚不能充养肢体,故身倦乏力。舌质淡,脉细弱,为血虚征象。

治法

益气养血。

方药

归脾汤。临证时加熟地、枸杞、阿胶以加强滋阴补血之力。发热甚者,加银柴胡、白薇。若兼淤血者,加丹参、鸡血藤。本证亦可选用当归补血汤。

6.阴虚发热

证候

午后及夜间发热、手足心热、骨蒸潮热;烦躁、失眠、盗汗、口干咽燥、多梦;舌红、裂纹、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分析

阴虚阳胜,虚火内炽,故见午后夜间发热、手足心热、骨蒸潮热;虚火上扰心神,则心烦、少寐多梦;内热逼津外泄则盗汗;阴虚火旺,津亏失润,故口干咽燥、便干尿少。舌红无苔,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

滋阴清热。

方药

清骨散。盗汗者,去青蒿,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阴虚较甚者,加玄参、生地、制首乌。气阴两虚者,加党参、麦冬、五味子。血虚者,加枸杞子、黄精、桑椹子。肝肾阴虚明显者,改用知柏地黄丸。

7.阳虚发热

证候

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纳少便溏、腰膝疲软、面色苍白;舌淡胖或有齿印,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分析

久病、素体不足、过服寒凉,脾肾阳气亏损,火不归原,虚阳外浮而发热。舌淡胖或有齿印,苔白润,脉沉细无力为阳虚征象。

治法

温补阳气,引火归原。

方药

金匮肾气丸。临证时,加巴戟、仙灵脾、鹿角胶以加强温肾壮阳。短气、懒言者,加人参;便溏、腹泻者,加白术、炮姜。

“其他疗法”

1.中成药疗法

气郁发热者,可选加味逍遥丸、柴胡疏肝丸;血淤发热者,可选田七片、大黄虫丸;湿郁发热者,可选益元散、甘露消毒丹;气虚发热可用参芪膏、黄芪建中丸;血虚发热者,可用阿胶补血膏、当归补血丸;阴虚发热者,可选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阳虚发热者可用右归丸、附子理中丸。

2.饮食疗法

(1)金橘30g、芦根30g,煎水去渣,入粳米50g煮粥,每日一次温服,适用于气郁发热。

(2)田七6g、黄芪20g、田鸡100g,炖至烂熟,隔日一次温服,适用于血淤发热。

(3)生薏苡仁30g、紫背天葵10g,煎水代茶,每日一次,适用于湿郁发热。

(4)生晒人参10g、老母鸡一只(去内脏),炖至烂熟,每周二次温服,适用于气虚发热。

(5)黄芪、党参各30g,大枣5枚,乌鸡肉250g,水煎汤加盐调味服食。适用于气血虚发热。

(6)地骨皮30g,猪瘦肉适量,水煎,饮汤食肉。适用于阴虚发热。

(7)肉桂3g、干姜10g、陈皮6g、狗肉250g,加盐油调味,炖至烂熟,每周2次温服,适用于阳虚发热。

3.针灸疗法

(1)针刺大椎、内关、间使等穴,或灸气海、关元、百会、神厥、足三里等穴。适用于治疗气虚发热。

(2)针刺期门、行间、三阴交等穴。适用于肝郁发热的治疗。

“预防调摄”

1.加强护理,发热体温较高者宜卧床;长期低热者可作适当户外活动。

2.保持精神愉快情绪,避免过度操劳;进食清淡,富于营养易消化之品,避免油腻荤腥。

3.注意保暖、避风,防止感受外邪。

4.及时治疗外感发热及其他有关疾病,防止久病伤正。

四、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历代文献中,有将胃痛称为“心痛”,“心下痛”的,但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痛证是完全不同的,如《灵枢·厥病篇》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说明真心痛与胃痛的心痛不同,而且是一种危急证候。

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癌、胃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胃痛的形成,除胃腑本身的病变外,常与肝脾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

寒邪犯胃:外感寒邪,内客于胃,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致胃气不和;若素体脾胃虚寒者更易感受寒邪而痛发。

饮食伤胃:饮食不节,过饥过饱,致胃失和降,或恣食肥甘辛辣,过饮烈酒,造成湿热中阻,而致胃热作痛。

肝气犯胃:忧郁恼怒伤肝,肝气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致气机不畅而发生疼痛。

脾胃虚弱:脾胃主受纳和运化水谷,若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等,均能引起脾阳不足,中焦虚寒,或胃阴受损,失其濡养而发生疼痛。

胃为仓廪之官,与脾以膜相连,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脾主饮食精微的运化转输,以上升为常,生理上二者相互配合,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肝为刚脏,性喜条达,主疏泄,肝气横逆,则木旺乘土;或中土壅滞,则土壅木郁。故胃脘痛的病位在胃,但与脾、肝有密切关系。其病因虽有前述种种不同,但其病机确有共同之处,即所谓:“不通则痛”。病邪阻滞,或肝气郁滞,可使气机不利,气滞而作痛;脾胃阳虚,胃络失于温煦,或胃阴不足,胃络失于濡养,致脉络拘急而作痛;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邪犯胃,可致火郁而痛;气滞日久导致血淤,淤血内结,可致血淤而痛。

“辨证论治”胃痛的辨证,主要辨别是病邪寒、热、食滞等阻滞,还是脏腑失调(肝气郁结,脾胃虚弱)所引起;是实证(如病邪阻滞,肝郁,肝火),还是虚证(如脾胃阳虚,或胃阴不足),属气滞,还是已成血淤。病邪阻滞者,多为急性疼痛;脾胃虚寒,胃阴不足,多为慢性疼痛。对胃脘痛的治疗,“理气止痛”为临证常用之法,并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证属病邪阻滞者,当辨之以祛其邪,如属肝气郁滞者,当以疏肝理气;属食滞胃脘者,当消导和中。证属脏腑失调者,亦当细辨以调理之,脾胃虚寒者,应温中散寒,胃阴不足者,当益胃养阴。

1.寒邪犯胃

证候

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则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分析

寒邪犯胃,或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能舒展,致气机阻滞,故胃痛暴作。寒邪得阳则散,遇阴则凝,故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口淡喜热饮,苔白,脉弦紧,均为寒盛之象。

治法

散寒止痛。

方药

轻症可局部热敷或服生姜汤即可;重者可用良附丸加吴茱萸、荜。痛剧加延胡索、砂仁;挟食者,加枳实、神曲、鸡内金。

2.肝气犯胃

证候

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连两胁,嗳气频作,心烦易怒,大便不畅,苔薄黄,脉弦。

分析

肝主疏泄,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不得疏泄,而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故胃脘胀满而痛。气多走窜,胁为肝之分野,故疼痛攻撑连两胁。气郁不舒,胃失和降,则胸闷嗳气。若气郁日久化火,则见烦躁易怒。苔黄、脉弦均为肝郁化火之象。

治法

疏肝理气。

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青皮、郁金、木香。若嗳气较重加降香、旋复花;气郁日久化火,心烦易怒,泛酸嘈杂者,加黄芩、黄连。

3.脾胃虚寒

证候

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泛吐清水,手足不温,神疲纳差,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

分析

胃痛日久不愈,脾胃阳虚,纳运不健,中寒内生,故胃脘隐痛,喜暖喜按。脾虚中寒,水不运化而上逆,故泛吐清水。脾胃虚寒受纳运化失常,故食少,乏力。脾主四肢,阳气虚衰,不能达于四肢,则手足欠温。脾虚生湿下渗肠间,或因运化失司,故大便溏薄。舌淡脉沉细,均为脾胃虚寒,中气不足之征。

治法

温中健脾。

方药

黄芪建中汤加味。若泛酸者,可去饴糖,加黄连、山茱萸,泛吐清水较多者,可加半夏、陈皮、茯苓以化饮降逆。痛止后用香砂六君子汤调理。

4.胃阴不足

证候

胃痛隐隐,口燥咽干,烦渴思饮,食少,便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分析

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络失养,故隐隐胃痛;阴虚津少,无以上承,则口干咽燥,阴液耗伤,无以下溉,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燥,舌红脉弦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

益胃养阴。

方药

一贯煎加白芍、甘草。或加黄连、竹叶以增清火泄热之功。纳差者加少量陈皮及神曲、麦芽之类以助胃气通降;吞酸加煅瓦楞子;兼有淤滞者加丹参、桃仁活血化淤。

5.饮食停滞

证候

胃脘胀满,甚则疼痛,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分析

暴食多饮,停积于胃,致胃中气机阻塞,故胃脘胀痛;健运失司,腐熟无权,谷浊之气不得下行而上逆,故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之食物。呕吐之后,积滞得去,故痛减。胃中饮食停滞,导致肠道传导受阻,故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为食滞停留之象。

治法

消食导滞。

方药

保和丸。若腹胀甚,可加枳实、砂仁、槟榔或大黄、厚朴、木香、香附;若舌苔黄燥便秘,再加芒硝。

6.淤血停滞

证候

胃脘痛如针刺,痛处固定,拒按,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淤斑,脉涩。

分析

胃痛日久,导致气滞血淤,淤血阻络,故胃痛如针刺刀割;因淤血有形,故痛有定处而拒按;淤痛日久,损伤脉络,血不循经,淤停于胃则吐血,淤停于肠则便血;舌质暗脉涩,均为淤血之象。

治法

活血化淤,理气止痛。

方药

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大黄、甘草。若见呕血、便血,宜辨寒热而治之。呕血鲜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者,属肝胃郁热,迫血妄行,可用泻心汤;呕血紫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淡脉细无力,属脾胃虚寒,脾不统血,可用黄土汤。

“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山楂15g、香附9g,水煎服,适用于食滞胃痛。

(2)干姜10g、砂仁6g(后下)、炙甘草3g,适用于虚寒胃痛。

(3)桃仁、五灵脂、香附各10g,水煎服,适用于淤血胃痛。

(4)乌贼骨8.5份、贝母1.5份,每次1.5~3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胃痛泛酸者。

2.针灸疗法足三里、中脘、内关能有效的缓解胃痛。

3.外治法推拿、敷贴、穴位压迫、穴位注射等疗法。

4.饮食疗法

(1)高良姜适量、南粳米50g、红枣2枚、砂糖适量、葱白2根,共煮稀粥,每日早晚温服,适用于脾胃虚寒者。

(2)沙参10g、玉竹10g、大枣6g、粳米60g。共煮稀粥,每日一次温服,适用于胃阴亏虚。

(3)黄芪20g、当归10g、鲤鱼1条,共煮至烂熟,每日一次,服汤,适用于淤血停滞者。

“预防调摄”

1.情志

饮食胃痛初起,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有关。因此,在预防上要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患者要保持精神愉快,饮食上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匀;一般可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舌苔黄腻,久而不化者,应限制肥甘厚味,烈性酒尤当禁忌。

2.生活起居

如胃痛持续不已,疼痛较剧烈者,应卧床休息。出现大量黑便或吐血,便血者,应及时住院。内服汤药,对虚寒性胃痛,宜温服,并宜在疼痛发作前服。如患者呕吐,可在服药前用鲜生姜擦舌面,汤药改作多次分服。

五、泄泻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呈水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泄泻有暴泻和久泻之分,外邪侵袭或饮食所伤,多发为暴泻;泄泻日久,或反复发作,脾肾阳虚,则成为久泻。

泄泻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肠结核、消化不良等疾病。

“病因病机”泄泻的发病原因,有感受外邪,伤于饮食,情志不和及脏腑虚弱等。其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其中又以脾胃的功能障碍为关键。因脾胃受病,胃不能腐熟水谷,脾不能运化精微,则水谷不能消化吸收,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微之气不能运化,清浊混杂而下,遂成泄泻,故有“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的说法。至于肝肾所引起的泄泻,也多在脾虚的基础上而产生。导致脾胃功能障碍而发生泄泻的因素,有如下几种。

感受外邪: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均可引起泄泻,其中以湿邪最为常见,因湿邪最易伤脾,脾伤水湿不运则泄泻。而寒暑热往往与湿邪合病,因此湿邪致泻,又有寒湿,暑湿和湿热之别。

伤于饮食:饮食过量,致宿食停积;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影响运化功能,均可引起泄泻。

情志失调:平时脾胃素虚,复因情志影响,如恼怒伤肝,肝气横逆,克制脾胃,或忧思伤脾,使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运化失常,因而发生泄泻。

脾胃虚弱: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或病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清浊相干,混杂而下,发生泄泻。

肾阳虚衰:由于久病或久泻,损伤肾阳,或老年体弱,阳气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失常,而致泄泻。

“辨证论治”泄泻病情有暴泻、久泻之分,辨证有寒、热、虚、实之别。一般来说,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多属寒证;大便黄褐,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热证;病势急骤,脘腹胀痛,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但病变过程中,亦有虚实兼夹,寒热互见,应细加分辨。在治疗上,寒湿宜疏解,湿热宜清化,伤食宜消导,湿盛则应分利。虚证治以扶正为主,脾肾阳虚宜温补,中气下陷宜升提,情志不调宜疏理,久泻不止宜固涩。泄泻初起,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固闭邪气,久泻不止,不可分利太过,以免重伤阴液。

1.寒湿困脾

证候

起病急骤,泄泻稀薄,或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并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分析

外感寒湿或风寒之邪,侵袭胃肠,或进食生冷,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清浊不分,饮食不化,传导失司,故大便稀薄。寒湿内盛,胃肠气机阻滞,故腹痛肠鸣。寒湿困脾,则脘闷食少。风寒外束,故见恶寒发热等表证。苔白腻,脉濡缓,为寒湿内盛之征。

治法

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方药

藿香正气散。若表证偏重,加荆芥、防风;湿邪偏重,肠鸣辘辘,加苍术、车前子等。

2.湿热伤中

证候

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秽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分析

湿热之邪,或夏令暑湿,伤及胃肠,传化失常,发生泄泻。湿热下注,气机受阻,故腹痛,泻而不爽。肠中有热,故泻下急迫,粪色黄褐而肛门灼热。湿热蕴结,故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为湿热内盛之征。

治法

清热利湿。

方药

葛根芩连汤加泽泻、车前子。如湿偏重,胸闷腹胀,口不渴,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陈皮以燥湿宽中。泄泻发于暑天,心烦口渴甚者,加藿香、香薷、扁豆衣、荷叶以清暑化湿。

3.食滞胃肠

证候

起病较急,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痞满,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脉滑数。

分析

饮食不节,食滞胃肠,传化失常,故腹痛肠鸣,脘腹痞满。宿食不化,浊气上逆,则嗳腐吞酸。宿食下注,则泻下臭如败卵。泻后则腐浊外泄,故腹痛减轻。舌苔厚腻,脉滑数,为宿食停滞之征。

治法

消食导滞。

方药

保和丸。如食滞较重,腹胀,泻而不爽者,可因势利导,用枳实导滞丸以消导积滞,清利湿热。

4.脾胃虚弱

证候

大便时溏时泻,反复无常,饮食不化,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加,食欲不振,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分析

脾胃虚弱,腐熟和运化功能失常,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大便溏泄。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故食少,脘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大便次数即增。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故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脾胃虚弱之象。

治法

健脾益胃。

方药

参苓白术散。如虚而偏寒,腹中冷痛,四肢不温,宜用附子理中汤加吴茱萸、肉桂以温中散寒。如久泻而致气虚下陷,脱肛不收,可用补中益气汤以益气升清。

5.肾阳虚衰

证候

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分析

泄泻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黎明之前,阴盛而阳未振,故腹痛肠鸣即泻,又称为“五更泻”。泻后则腑气通利,故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均为脾肾阳气不足之征。

治法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方药

四神丸加附子、干姜。如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合桃花汤以固涩止泻。

6.肝旺乘脾

证候

常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发生腹痛泄泻,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脉沉细。

分析

情志所伤,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乘脾,脾失健运,故腹痛泄泻。肝失疏泄,故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脉弱,为肝旺脾虚之象。

治法

疏肝扶脾。

方药

痛泻要方加柴胡、郁金、木香。

“其他疗法”

1.中成药疗法

寒湿泄泻者,可选用午时茶冲剂、四正丸;若为湿热泄泻者,可选六一散、六合定中丸、暑热感冒冲剂;食滞证,可选沉香化滞丸、枳实导滞丸;肝郁证选戊己丸、逍遥丸;脾虚证选四君子丸、人参健脾丸;肾阳虚证选十味石榴丸、附子理中丸。

2.针灸疗法

(1)选肝俞、脾俞、足三里、期门等穴,针用平补平泻,每日一次,适用于肝郁脾虚泄泻。

(2)艾灸关元、涌泉、上脘、足三里等穴,每日一次,适用于肾虚泄泻。

(3)选中脘、天枢、足三里、阴陵泉等穴,针用泻法,每日一次,适用于急性泄泻。

3.饮食疗法

(1)脾虚泄泻:淮山药60g、粳米100g,煮粥,每日一次。

(2)肾虚泄泻:芡实30g、胡桃肉30g、粳米100g,共煮稀粥,每日一次温服。

(3)肝郁泄泻:山楂20g、陈皮9g、大枣6枚,每日一次煎水温服。

4.敷脐法

肉桂、鸡内金各3g,硫黄、枯矾、五倍子各6g,白胡椒1.5g,共研细末,鲜葱头3根捣烂与药未拌匀,加适量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纱布覆盖,每次敷2h,每日1次,6次为1疗程。适用于肾虚泄泻。

“预防调摄”

1.加强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此外,在治疗的同时,泄泻病人要注意饮食,忌甜冷肥腻的食物,饮食要清淡、易消化。

2.起居适宜,参加一定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使脾气旺盛,不易受六淫之邪侵袭。

3.急性泄泻,保护肛门黏膜,防感染。

5.重度泄泻,应防止脱水,及时补充液体。

六、黄疸

黄疸是以面目发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黄疸的病因病机、分类、治法、方药作了全面的论述,使黄疸病的理法方药渐臻完备。《诸病源候论》提出“热毒”所致的“急黄”,宋代韩祗和《伤寒微旨论》又提出阴黄的证治,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则将阳黄和阴黄的辨证论治系统化。《景岳全书》明确指出黄疸是因“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所致。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指出:“又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尔人最急。”已认识到此类黄疸险急危重,且有传染性。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钩端螺旋体病等出现黄疸,以及溶血性黄疸,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黄疸的病因有内外两个方面,外因多由感受外邪,饮食所伤,肝胆郁阻;内因多与脾胃虚寒有关。

感受外邪:外感湿热之邪,内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干肝胆,不能泄越,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淫肌肤,下流膀胱,使身目小便俱黄。若湿热夹时邪疫毒伤人,其势暴急,热毒内入营血,损及肝肾,内陷心包,则发为急黄。

饮食所伤:饮食不节,嗜酒过度或饥饱无常,损伤脾胃,使其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熏蒸于肝胆,胆汁浸淫肌肤而发黄。

肝胆郁阻:情志不舒,惊怒所伤,肝失条达,胆失疏泄,气机郁滞,郁而化热,热煎胆液,结成砂石;或蛔虫钻窜;或气滞血淤,形成积聚,均可阻滞胆道,使胆汁外溢而发为黄疸。

脾胃虚寒:素体脾虚,或劳伤太过,使脾胃虚寒。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湿从寒化,寒湿阻滞中焦,胆液排泄受阻,渍于肌肤而发黄。

总之,黄疸的病因,以湿邪为主。湿邪不得泄越,湿与热合,引致湿热发黄;湿与寒合,引致寒湿发黄;湿热夹疫毒,引致急黄。此外,砂石、虫体积聚阻滞,亦可引发。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脾胃肝胆。基本病机是脾胃运化失常,肝胆疏泄失司,胆汁外溢。

“辨证论治”辨证首先应根据临床表现区分黄疸的类型。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多为阳黄;起病缓,病程长,黄色晦暗或黧黑,舌淡,苔白腻,脉濡细或沉迟,多为阴黄;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身黄如金,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滑数,多为急黄,属阳黄重证。其次为辨病机病性,阳黄多属湿热蕴蒸(又有热重、湿重之别)、肝胆郁热;急黄属热毒炽盛;阴黄多属寒湿阻遏、淤血停积和脾虚血亏。阳黄属实证、热证,阴黄多虚证、寒证。再次应辨病势转化,黄疸逐渐加深,表明病情加重;反之,为病情好转。黄疸色泽鲜明,神清气爽,为顺证,病轻;黄色晦滞,烦躁不宁,为逆证,病重。阳黄失治,迁延日久,脾阳不振,可转为阴黄;阴黄不愈,重感时邪,复加热毒,可致虚中夹实,加重病情。

治疗以祛湿利小便为基本原则。阳黄以清热利湿,阴黄以温中化湿。必要时,阳黄应配以解毒、解表、通下,阴黄应配以健脾温中、益气养血、疏肝活血。急黄则以清热解毒,凉血养阴为治。

1.阳黄

(1)湿热蕴蒸,热重于湿

证候

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食欲减退,或心中烦,口干而苦,恶心欲吐,腹部胀满,大便秘结,小便短少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分析

湿热蕴蒸,热重于湿,因热为阳邪,故身目黄色鲜明。热邪内盛,灼伤津液,故发热口渴。湿热蕴结中焦,运化失常,故食欲减退。胃失和降,胃浊和胆汁上逆,故心中懊忄农,口干而苦,恶心欲吐。胃腑热盛,腑气不通,故腹部胀满,大便秘结。湿热下注,邪扰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短少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蕴结热盛之象。

治法

清热利湿。

方药

茵陈蒿汤加车前子、茯苓、猪苓、黄柏、郁金。如恶心欲吐,加竹茹、橘皮、黄连;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加枳实、厚朴;胁痛较甚,加川楝子、延胡索、柴胡;心中懊忄农,加豆豉、黄连。若黄疸初起,表现畏寒发热、头重身痛、脉浮之表实证,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现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喜呕、脉弦之少阳证,可用小柴胡汤。

(2)湿热蕴蒸,湿重于热

证候

身目俱黄,但不甚光亮,身热不扬,头重身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渴不多饮,胸脘痞满,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或弦滑。

分析

湿热蕴蒸,湿重于热,因湿为阴邪,故身目俱黄而不鲜明。湿甚于内,热为湿遏,不能外透,故身热不扬。湿邪内阻,清阳不升,故头重身困。湿困脾胃,浊邪不化,脾胃运化升降失常,故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渴不多饮,胸脘痞满,便溏不爽。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短黄。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或弦滑,为湿重热轻之象。

治法

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方药

茵陈五苓散去桂枝加藿香、白蔻仁、薏苡仁。如恶心呕吐,加半夏、陈皮;腹胀较甚,加苍术、厚朴、大腹皮;食滞不化,加枳壳、神曲。

(3)肝胆郁热

证候

黄疸鲜明,发黄较快,胁痛引背,寒热往来,口苦咽干,恶心呕吐,纳呆腹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

分析

砂石、虫体阻滞胆道,胆汁外溢,故发黄较快。肝胆疏泄失司,气机不畅,郁而化热,故黄疸鲜明,胁痛引背。少阳胆经受病,故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肝胆郁热,影响脾胃升降运化失常,则恶心呕吐,纳呆腹胀。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为肝胆热盛之征。

治法

疏肝利胆,清热导滞。

方药

大柴胡汤加金钱草、茵陈、郁金。如胁痛较甚,加川楝子、延胡索;纳呆腹胀,舌苔黄厚,加苍术、厚朴。若属蛔虫阻滞胆道,可加乌梅、使君子、苦楝根皮,或用乌梅丸。

(4)热毒炽盛

证候

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高热烦渴,胁痛腹满,小便深黄,神昏谵语,衄血便血,或肌肤出现淤斑,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滑数或细数。

分析

湿热夹毒,热毒炽盛,其势暴急,熏灼肝胆,迫使胆汁泛溢肌肤,湿热下注膀胱,故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小便深黄,即为急黄。热毒内炽,灼津耗液,故高热烦渴。肝胆疏泄失司,气机失调,故胁痛腹满。热毒内陷心包,则神昏谵语。热毒侵入营血,迫血妄行,则衄血、便血,或见淤斑。舌质红绛,为热毒内陷心营之征;苔黄燥,脉弦滑数或细数,为热毒内炽,灼伤津液之象。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

犀角散合黄连解毒汤,可选加生地、丹皮、玄参、石斛以增强清热凉血之力;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功。如神昏谵语,可配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清心开窍。如衄血、便血或肌肤淤斑重者,加白茅根、地榆炭、侧柏叶。

2.阴黄

(1)寒湿阻遏

证候

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纳少脘闷,或见腹胀,大便溏薄,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分析

寒湿内阻,阳气不宣,土壅木郁,胆汁外泄,因寒、湿均为阴邪,故黄色晦暗。寒湿困睥,运化失常,故纳少脘闷,腹胀便溏。寒湿久留,阳气虚弱,气血不足,故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为阳虚湿浊不化之象;脉濡缓或沉迟,为寒湿留于阴分之征。

治法

温中健脾化湿。

方药

茵陈术附汤加茯苓、泽泻。如湿盛,舌苔厚腻,加苍术、厚朴。

(2)淤血停积

证候

身目发黄而晦暗,面色黧黑,胁下有癥块胀痛,皮肤可见赤纹丝缕,大便黑,或有腹水,舌质紫或有淤斑,脉弦涩或细涩。

分析

病久气滞血淤,结为癥块,积于胁下,胆汁运行受阻,故身目发黄。久病脾肾两虚,故黄色晦暗,面色黧黑,或有腹水。淤血停积,气机不畅,故胁下胀痛。淤血滞塞脉络,故皮肤可见赤纹丝缕。淤血阻滞脉道,血不归经,则大便黑。舌质紫、有淤斑,脉弦涩或细涩,为气滞血淤之象。

治法

活血化淤,疏肝利湿。

方药

膈下逐淤汤加茵陈、栀子。如有腹水,加车前子、大腹皮、泽泻。若胁下痞块久积,亦可用鳖甲煎丸消癥化积。若肾虚有热,兼有淤血,证见身黄面色黧黑,少腹满,膀胱急,足心热,大便黑溏,可用硝石矾石散清热消淤。

(3)脾虚血亏

证候

面目及肌肤发黄而不泽,黄色较淡,肢软乏力,心悸气短,纳呆便溏,舌质淡,苔薄,脉濡细。

分析

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血败而不华色,不能营养于外,故面目肌肤发黄而不泽。脾气不足,故气短乏力。血虚心失所养,故心悸。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故纳呆便溏。舌淡苔薄,脉濡细,为气血俱虚之象。

治法

健脾温中,补养气血。

方药

黄芪建中汤。如气虚甚,加党参;血虚甚,加当归、熟地;阳虚甚,加附子。

“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虎杖、茵陈、红枣各30g,煎成100mL,加糖适量,连服至黄疸消退。

(2)茵陈60g、大枣18枚浓煎,每日一剂,早晚服。

(3)茵陈30g、板蓝根30g、龙胆草15g,水煎服,连服15天。

以上方法用于阳黄证。

2.中成药疗法

黄疸湿重于热者,或选茵胆平肝胶囊、茵虎冲剂;湿重于热者选黄疸茵陈冲剂、茵陈五苓丸;胆腑郁热证选龙胆泻肝丸、乌梅丸等;疫毒发黄者可选用片仔黄、安宫牛黄丸等;寒湿证可选用胃苓丸、附子理中丸;脾虚证可选用香砂六君丸、资生丸。

3.吸鼻法《证类本草》

瓜蒂、丁香、赤小豆各7枚,共研细末,吸少许入鼻,少时黄水流出,隔日一次,用于阴黄。

4.饮食疗法

党参20g、淮山药30g、大枣10枚、瘦猪肉100g,隔水炖服,每周2次,适用于脾虚证。

“预防调摄”

1.情志方面:保持情绪乐观,心情舒畅,忌忧思郁怒。

2.饮食调理:宜高糖、高维生素、低脂饮食,饮食以新鲜清淡、易消化为宜;忌食辛热、酒、油腻、煎炸之食物。

3.起居调摄:起居有节,充分休息,勿妄作劳,顺应时令,适当体育锻炼。

4.疫毒所致者,应隔离治疗,食具、用具、排泄物应消毒处理,杜绝传染。

5.经治疗后黄疸消退,不可立即停药,根据病情适当治疗。如肝郁脾虚,表现胁肋胀痛,食少体倦,大便不调,可用逍遥散疏肝健脾;如脾胃气虚,湿滞中焦,表现脘腹胀痛,呕恶嗳气,体倦乏力,食少便溏,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胃。

七、心悸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证候。临床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同时并见。

现代医学的各种心脏病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各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官能症等出现以心悸为主症时,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心悸的形成,常与精神因素、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淤血阻络等有关,临床上常见的病因病机有如下几类。

心虚胆怯:心主神,为精神意识活动的中枢。胆性刚直,有决断的功能。若心气不虚,胆气不怯则决断思虑,均能正常进行,凡各种原因导致心虚胆怯者,一旦遇事有所大惊,如闻巨响,突见异物,或登高涉险等即可动撼心神,而发惊悸。

心气血不足:心主血,血赖心气的推动才能运行周身,营养脏腑四肢百骸。心脏本身也需要血液的奉养方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若禀赋不足,脏腑虚损;或病后失于调养,或思虑太过,伤及心脾,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失血过多等,均可导致心气血亏虚,心失所养而发为心悸。

阴虚火旺:久病体虚或房劳过度;或遗泄频繁,伤及肾阳,或肾水素亏,水不济火,虚火妄动,上扰心神,亦能导致本证。

心阳不振:大病久病之后,阳气衰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悸不安。

水饮凌心: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而为饮,饮邪上犯,心阳被抑,引起心悸。

心血淤阻:一是由心阳不振,阳气不能鼓动血液运行;或因寒邪侵袭,寒性凝聚,而使血液运行不畅,甚而淤阻;一是痹证发展而来,即由于风寒湿邪搏于血脉,内犯于心,以致心脉痹阻,营血运行不畅而心悸。

“辨证论治”本证的辨证,应着重区别心悸的性质,是实证还是虚证,是心阳气虚还是心阴血虚,是挟痰还是挟淤。还要掌握惊悸与怔忡的区别,惊悸之症,临床因惊而悸者,初起虽由外因引起,以实证为多,但也有内虚的因素存在;怔忡之症则以虚证为多,并无外因,经常心悸,胸闷不舒,发则悸动不安,不能自控,甚则心痛阵发,总起来说,本证以虚中夹实最为多见。

治疗时,虚证当以养血安神为主。如心阳不足或阳虚饮逆,当补养心气,温通心阳为主。实证如因淤血所致,当以活血化淤为法。如因痰热引发,则又当从清热化痰着手。若久病虚中夹实,宜标本兼治,攻补兼施。

1.心虚胆怯

证候

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

分析

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发为心悸,心不藏神,心中惕惕,则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脉动数或虚弦为心神不安,气血逆乱之象,病情轻者,时发时止;重者怔忡不宁,心慌神乱,不能自主。

治法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

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若心悸而烦,善惊痰多,食少泛恶,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者,系痰热内扰,可用黄连温胆汤加枣仁、远志。

2.心气血不足

证候

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舌质淡红,脉细弱。

分析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故面色不华,心血不足,不能养心,故而心悸,心血亏损不能上营于脑,故而头晕,血亏气虚故倦怠无力。舌为心苗,心主血脉,心血不足,故舌质淡红,脉细弱。

治法

补血养气,益气安神。

方药

归脾汤。如心动悸,脉结代宜用炙甘草汤。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致心悸者,用生脉饮。

3.阴虚火旺

证候

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质红,脉细数。

分析

肾阴不足,水不济火,以致心火内动,扰乱心神,故心悸而烦,不得安寐。阴亏于下,则见腰酸,阳扰于上,则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均阴虚火旺之征。

治法

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方药

天王补心丹。如心火偏旺者,加黄连、淡竹叶、连翘心。如五心烦热,梦遗腰酸者,加知母、黄柏、山萸肉、黄精。

4.心阳不足

证候

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

分析

久病体虚,损伤心阳,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安。胸中阳气不足,故胸闷气短。心阳虚衰,血液运行迟缓,肢体失于温煦,故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质淡白,脉象细弱或沉虚而数,均为心阳不足,鼓动无力之征。

治法

温补心阳,安神定惊。

方药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如病情严重,汗出肢冷,面青唇紫,喘不得卧者,可另服黑锡丹。

5.水饮凌心

证候

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弦滑。

分析

水为阴邪,赖阳气化之,今阳虚不能化水,水邪内停,上凌于心,故见心悸,阳气不能达于四肢,不能充于肌表,故形寒肢冷。饮阻于中,清阳不升,则见眩晕。气机不利故胸脘痞满。如气化不利,水液内停,则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饮邪上逆,则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亦为水饮内停之象。

治法

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方药

苓桂术甘汤。如水饮上逆,恶心呕吐者,加制半夏、陈皮、生姜。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症见心悸咳喘,不能平卧,小便不利,浮肿较甚者,宜用真武汤。

6.淤血阻络

证候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涩或结代。

分析

心主血脉,心血淤阻,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安。血淤气滞,心阳被抑,则胸闷不舒。心络挛急,则心痛时作。脉络淤阻,故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涩或结代,皆为淤血蓄积,心阳阻遏之征。

治法

活血化淤,理气通络。

方药

桃仁红花煎加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其他疗法”

1.中成药疗法

心虚胆怯者,可选用磁朱丸、朱砂安神丸;气血不足者,可选用人参养荣丸、养血安神丸;阴虚火旺者可用安神补心丸、麦味地黄丸;心肾阳虚的可用蛤蚧大补丸、金匮肾气丸;痰火扰心证可选牛黄清心丸、竹沥达痰丸;心血淤阻证可选用丹七片、活心丸等。

2.单方验方

(1)苦参煎剂:苦参、益母草各20g、炙甘草15g,水煎服,适用于心悸而脉数或促者。

(2)珍合灵:每片含珍珠粉0.1g,灵芝0.3g,每次服2~4片,每日3次,适用于各型。

(3)莲子芯6g,大枣4枚浓煎后,冲服川贝末3g,适用于痰热扰心证。

3.针灸疗法

(1)可选心俞、神门、内关、合谷等穴,针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一次,适用于心虚胆怯证。

(2)可选心俞、肾俞、神门、关元、涌泉等穴,艾灸,每日一次,适用于心肾阳虚证。

(3)可选心俞、神门、内关、膻中等穴,针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一次,适用于心血淤阻证。

4.饮食疗法

(1)怀山药20g、黄精20g、瘦猪肉50g,炖服,隔日一次,适于气血不足心悸者。

(2)怀山药、玉竹、杞子各15g,乌龟一只(去内脏),隔水炖服,每周2次,适于阴虚火旺心悸者。

(3)生晒人参10g、猪心一个。切开猪心,将人参放入,加水适量,隔水炖,连汤带肉一起服食,每周2次,适于心虚胆怯证。

(4)肉桂3g、酸枣仁10g、瘦猪肉50g,炖服,隔日一次,适于心阳虚弱心悸者。

“预防调摄”

1.在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精神刺激,保持身心愉快。

2.给予良好的安静环境,保证充分休息,避免劳倦过度;轻证患者,适当的体育锻炼,以不觉劳累为度。

3.应注意起居有常,注意寒暑变化,避免外邪侵袭。保证饮食有节,避免刺激性食物,低脂低盐。

4.心悸初起,治疗及时,比较容易恢复,若失治误治,病情亦可由轻转重,由实转虚。如年迈体衰,心病伤肾,真气亏损,则治疗较难,恢复也慢。应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坚持长期治疗。

5.掌握心悸发生的时间长短以及服药后病情的转归。心悸病情严重时,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救治的方法。

八、胸痹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证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灵枢·厥论》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种真心痛是胸痹的重证。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并且进行了专篇论述,治疗强调以宣痹通阳为主。后世医家总结前人的经验,又提出了活血化淤的治疗方法。

现代医学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肋间神经痛等以胸痛为主要症状者,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肾、脾诸脏的盛衰有关。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气滞、血淤、痰阻,痹遏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大多先实而后致虚,亦有先虚而后致实者。但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或以实证为主,或以虚证为主。

寒邪内侵:由于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痹阻胸阳,而成胸痹。

饮食不当: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生冷,或嗜酒成癖,伤及脾胃,致使运化功能失常,痰浊内生,痹阻脉络,则气滞血淤,胸阳失展,而成胸痹。

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虚气结,气结则津液不得输布,遂聚而生痰;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无论气滞或痰阻,均可使血行失畅,脉络不利,而致气血淤滞,或痰淤交阻,胸阳不运,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为胸痹。

年迈体虚:肾气不足,肾阳虚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可引起心阴内耗。心阴亏虚,心阳不振,又可使气血运行不畅。凡此均可在本虚的基础上形成标实,导致气滞、血淤,而使胸阳失运,心脉阻滞,发生胸痹。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淤血闭阻心脉,可使心胸猝然大痛,而发为真心痛。

“辨证论治”本病的主要特征是胸部憋闷疼痛。一般说来,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故应首先辨其虚实,分清标本。标实应区别阴寒、痰浊、血淤的不同;本虚又应区别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在治疗上,应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先从祛邪入手,然后再予扶正;必要时可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兼顾同治。祛邪治标常以活血化淤、辛温通阳、泄浊豁痰为主,扶正固本常用温阳补气、益气养阴、滋阴益肾为法。

1.心血淤阻

证候

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沉涩。

分析

气郁日久,淤血内停,络脉不通,故胸部刺痛。血脉凝滞,故痛处固定。血属阴,故夜间痛重。淤血阻滞,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沉涩,为淤血内停之候。

治法

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方药

血府逐淤汤。若胸痛甚可酌加降香、郁金、延胡索,以增强活血理气止痛之功效。若血淤轻者,可改用丹参饮。

2.痰浊壅塞

证候

心胸窒闷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苔浊腻,脉滑。

分析

痰为阴邪,其性黏滞,停于心胸,致胸阳失展,故窒闷而痛。阻滞脉络,则痛引肩背。气机痹阻不畅,故见气短喘促。脾主四肢,痰浊困脾,故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苔浊腻,脉滑,均为痰湿壅盛之象。

治法

宣痹通阳,豁痰化浊。

方药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干姜、陈皮、白蔻仁以通阳豁痰,温中理气。痰浊与血淤往往同时并见,因此,通阳豁痰和活血化淤法经常并用,但必须根据两者的偏盛而有所侧重。

3.寒凝心脉

证候

卒然心痛如绞,形寒,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重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脉沉细。

分析

诸阳受气于胸中而转行于背,寒邪内侵,致阳气不通,气机阻痹,故见胸痛彻背,感寒则痛甚。胸阳不振,气机受阻,故见胸闷气短、心悸,甚则喘息不能平卧。阳气不足,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脉沉细,为阴寒凝滞,阳气不运之候。

治法

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方药

当归四逆汤加枳实、檀香、丹参。若胸痛彻背,背痛彻心,痛剧而无休止,身寒肢冷,喘不得卧,宜用乌头赤石脂丸和苏合香丸。

4.气阴两虚

证候

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加重,舌嫩红或有齿印,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分析

胸痹日久,气阴两虚,气虚则无以行血,阴虚则脉络不利,均可使血行不畅,气血淤滞,故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脉失养,故见心悸。气虚故见短气、倦怠懒言,面色少华。阴虚阳亢故见头晕目眩。虚不耐劳,故遇劳则甚。舌嫩红有齿印,脉细弱无力或结代,均为气阴两虚之征。

治法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若脉结代,可用炙甘草汤。

5.心肾阴虚

证候

胸闷且痛,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酸膝软,耳鸣头晕,舌红或有紫斑,脉细数或细涩。

分析

病延日久,长期气血运行失畅,淤滞痹阻,故见胸闷且痛。心阴虚,故见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肾阴虚,故见耳鸣,腰酸膝软。水不涵木,肝阳偏亢,故见头晕。舌红或有紫斑,脉细数或细涩,均为阴虚血亏,心脉痹阻之征。

治法

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方药

左归丸。若心阴亏虚而见心悸盗汗,心烦不寐,加麦冬、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胸闷痛加当归、丹参、川芎、郁金。

6.心阳亏虚

证候

胸闷气短,胸痛彻背,自汗心悸,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暗,脉沉细或沉微欲绝。

分析

阳气虚衰,胸阳不运,气机痹阻,血行淤滞,故见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彻背。心阳不振,故见心悸汗出。肾阳虚衰,故见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暗,脉沉细或沉微欲绝,均为阳气虚衰,淤血内阻之征。

治法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方药

参附汤合右归丸。若见面色唇甲青紫,四肢厥冷,大汗出,脉微欲绝者,可重用红参、附子,并加龙骨、牡蛎。

“其他疗法”

1.中成药疗法

(1)心痛发作时可服速效救心丸;另外根据辨证可选用相应的中成药,如苏合香丸用于寒凝气滞胸痹;寒证心痛气雾剂用于寒凝胸痹;热证心痛气雾剂用于热证胸痹;麝香保心丸用于气虚、寒凝、血淤型胸痹。

(2)复方丹参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2mL,每日1~2次,或2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mL内静脉注射,或4~8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各型胸痹发作。

2.针灸疗法:心痛发作时,针刺内关、膻中、心俞、厥阴俞、足三里等穴,留针20~30min,捻转3~5次,有一定效果。

3.饮食疗法

(1)鸡蛋一个,米醋60g、红糖适量。将鸡蛋打入碗中,加米醋、红糖调匀饮用,每周2~3次,适用于气滞阴虚者。

(2)山楂、薏苡仁、荷叶各30g,葱白25g,煎水代茶饮,适气虚痰阻者。

(3)薤白15g、田七5g、桂枝9g共煎水适量,去渣加黄酒适量,每日分两次服,适用阳虚淤血者。

(4)毛冬青根50g、肉桂6g、红糖适量,煎水分两次服,适用于心阳暴脱者。

“预防调摄”

1.根据胸痹发病特点,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理平静愉快。

2.坚持适当体育锻炼,调摄起居、寒温适宜。

3.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酒、少肥甘勿过饱、多食水果及纤维食品,保持大便通畅。

4.保证充分休息,戒劳累过度,不妄作劳。

5.病情危重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采用中西医综合救治。

(潘俊辉)

九、不寐

不寐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不寐在《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认为是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能入阴所得,如《素问·逆调论》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将其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至今临床仍有应用价值。后世以《景岳全书》对不寐病机的论述最为中肯,认为不寐的病机“一是邪气之扰,一是营气之不足耳”。

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不良、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症等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生理情况下人之寤寐由心神控制,而营卫阴阳的正常运作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基础。病理条件下,每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及病后、年迈体虚等因素,导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不能由动转静而至不寐。

1.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宿食停滞,导致脾胃受损,酿生痰热,壅遏于中,痰热上扰,扰动心神,而不得安寐,《素问·逆调论》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此外,饮用浓茶、咖啡、酒之类饮料也是造成不寐的因素。

2.情志失常

情志过极均可导致脏腑的功能失调,从而发生不寐。如由于情志不遂,暴怒伤肝,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神不安而不寐;或由五志过极,心火内炽,扰动心神而不寐;或由喜笑无度,心神激动,神魂不安而不寐;或由暴受惊恐,心虚胆怯,神魂不安,夜不能寐。

3.劳逸失调

劳倦太过则伤脾,过逸少动亦致脾虚气弱,运化不健,气血生化乏源,不能上奉于心,以致心神失养而不寐。或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

4.病后体虚

久病血虚,产后失血或年迈血少,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正如《景岳全书·不寐》中说:“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

5.年迈体虚

年迈之人常见无邪之不寐,由于年迈脾肾亏虚,营血虚少不足,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亦可因年迈体虚,阴阳亏虚而致不寐。若素体阴虚,兼因房劳过度,肾阴耗伤,阴衰于下,不能上奉于心,水火不济,心火独亢,火盛神动,心肾失交而神志不宁。

不寐的因素很多,但其基本病理变化属于阴阳失调,阴不纳阳,阳不入阴,阴阳失交,心神不安。其病位在心,并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因心主神明,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而水谷精微所化阴阳气血上奉于心,则心神得养;受藏于肝,则肝体柔和;统摄于脾,则生化不息;调节有度,化而为精,内藏于肾,肾精上承于心,心气下交于肾,则神志安宁。若肝郁化火,或痰热内扰,神不安宅者,以实证为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或由心胆气虚,或由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导致心神失养,神不安宁,多属虚证,但久病可表现为虚实夹杂,或为淤血所致。

“诊断”

1.诊断要点

(1)病史

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影响正常生活。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病后,体虚等病史。

(2)临床特征

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寤而不寐,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精神萎靡等症。

(3)辅助检查

临床采用多导睡眠图来判断:①测定其平均睡眠潜伏期时间延长(长于30min);②测定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不足6.5h);③测定觉醒时间增多(每夜超过30min)。

2.类证鉴别

不寐应与一时性失眠、生理性少寐、它病痛苦引起的失眠相区别。不寐是指单纯以失眠为主症,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若因一时性情志影响或生活环境改变引起的暂时性失眠不属病态。老年人少寐早醒,亦多属生理状态。若因其他疾病痛苦引起失眠者则应以祛除有关病因为主。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首辨

虚证多属阴血不足,心神失养,阴阳失交,阳不入阴。临床特点为体质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实证多属邪热扰心,临床特点为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

(2)次辨

病位主要在心。由于心神的失养或不安,神不守而不寐,且与胆、脾、胃、肾相关。如急躁易怒而不寐,多为肝火内扰;脘闷苔腻而不寐,多为胃腑宿食,痰热内盛;心烦心悸,头晕健忘而不寐,多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而不寐,多属脾虚不运,心神失养;心烦不寐,触事易惊,多属心胆气虚等。

2.治疗原则

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实证泻其有余,如疏肝泻火,清化痰热,消导和中;虚证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在此基础上安神定志。

3.分型论治

(1)肝火扰心证

症状

不寐多梦,急躁易怒,可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重证者彻夜不眠,伴见头痛欲裂,舌苔黄燥,脉象弦滑。

治法

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镇心安神。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加香附、郁金、佛手、绿萼梅以疏肝解郁;若头晕目眩,头痛欲裂,不寐躁怒,大便秘结者,可用当归龙荟丸。

(2)痰热扰心证

症状

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重证可见彻夜不寐,伴大便不通。

治法

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方药

黄连温胆汤加减。方中可加生龙骨、珍珠母、磁石镇惊安神。不寐伴胸闷嗳气,脘腹胀满,大便不爽,苔腻脉滑,加用半夏秫米汤和胃健脾、交通阴阳;若饮食停滞,胃中不和,嗳腐吞酸,脘腹胀痛,加神曲、焦山楂、莱菔子以消导和中。

(3)心脾两虚证

症状

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方药

归脾汤加减。心血不足较甚者,加熟地、芍药、阿胶以养心血;不寐较重者,加五味子、夜交藤、合欢皮、柏子仁养心安神,或加生龙骨、生牡蛎、琥珀末以镇惊安神;兼见脘闷纳呆,苔腻,重用白术,加苍术、半夏、陈皮、茯苓、厚朴以健脾燥湿,理气化痰。若产后虚烦不寐,或老人夜寐早醒而无虚烦者,多属气血不足,亦可用本方治疗。

(4)阴虚火旺证

症状

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而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方药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心阴不足为主者,可用天王补心丹以滋阴养血,补心安神;心烦不寐,彻夜不眠者,加磁石、龙骨、龙齿重镇安神。

(5)心胆气虚证

症状

虚烦不寐,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治法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

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心肝血虚,惊悸汗出者,重用人参,加白芍、当归、黄芪以补养肝血;肝不疏土,胸闷太息,纳呆腹胀者,加柴胡、陈皮、山药、白术以疏肝健脾;心悸甚,惊惕不安者,加生龙骨、生牡蛎、朱砂以重镇安神。

“针灸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宁心安神,清热除烦。取手少阴经、八脉交会穴为主。

主穴

神门、四神聪、安眠、照海、申脉。

配穴

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三阴交;心胆两虚者加心俞、胆俞;心肾不交者加太溪、涌泉、心俞;肝火上扰者加行间、侠溪;痰热内扰者加丰隆、内庭;脾胃不和者加太白、公孙、足三里。神经衰弱者加足三里、关元、气海;失精者加关元、志室;梦多者加魄户、厉兑;头昏健忘者加印堂、风池。

操作

神门、四神聪等穴,用平补平泻法;对于较重的不寐患者,四神聪可长留针;照海用补法,申脉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皮质下、心、肾、肝、神门。毫针刺,或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2)皮肤针法

自项至腰部督脉和足太阳经背部第1侧线,用梅花针自上而下扣刺,扣至皮肤潮红为度,1次/d。

(3)电针法

选四神聪、太阳,接通电针仪,用较低频率,每次刺激30分钟。

(4)拔罐法

自项至腰部足太阳经背部侧线,用火罐自上而下行走罐,以背部潮红为度。

“预防与调护”

1.重视心理情志调养

根据《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的原则,治疗不寐首要的是进行心理情志调整,克服过度紧张、兴奋、焦虑、抑郁、惊恐、愤怒等不良情绪,做到喜怒有节,保持精神舒畅,尽量以放松的、顺其自然的心态对待睡眠,反而能较好地入睡。

2.重视睡眠卫生

建立有规律的作息制度,从事适当地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持之以恒,促进身心健康。

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晚餐要清淡,不宜过饱,更忌浓茶、咖啡及吸烟。睡前避免从事紧张和兴奋的活动,养成定时就寝的习惯。

4.注意睡眠环境

睡眠环境要安宁,床铺要舒适,卧室光线要柔和,并努力减少噪音,去除各种可能影响睡眠的外在因素。

十、头痛

头痛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而引起,导致脉络不畅或失养,清窍不利,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

头痛之记载源于《内经》,在《素问·风论》中称之为“脑风”、“首风”,提出外感内伤均可导致本病发生,如《素问·风论》曰:“新沐中风,则为首风”;《素问·五藏生成》云:“是以头痛颠疾,下虚上实。”并指出六经病变皆可导致头痛。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头痛的见证,创立了不同头痛的治疗方药。李东垣在《东垣十书》中将头痛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还在《内经》和《伤寒论》的基础上,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为头痛分经用药奠定了基础。

部分医著中记载的“头风”,实际上仍属于头痛。如《证治准绳·头痛》说:“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休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头痛》中论述血府逐淤汤证时说:“头痛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证,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提出淤血导致头痛的学说。

本节主要讨论内科范畴的头痛,如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后头痛、神经官能症等,其他各科头痛也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头痛的发生是因外感或内伤导致邪扰清窍,或脉络失养而为病。外感者以风邪为主,内伤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1.感受外邪

多由起居不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邪壅经络,气血受阻而发为头痛。因风为百病之长,“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巅高之上,惟风可到”,故六淫之中以风邪为主。风邪致病,常兼挟寒、热、湿之邪。所以,风寒、风热、风湿病因不同,故可产生不同类型的病证,但其病机总属邪气上犯,清阳之气受阻,不通则痛。

2.情志内伤

情志不遂,忧郁恼怒,肝失疏泄,郁而化火,上扰清窍,可发为头痛;若火郁日久,火盛伤阴,肝失濡养,肾精被伐,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也可引发头痛。

3.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

先天禀赋不足,或纵欲过度,可使肾精亏虚。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精亏损日久,可致髓海空虚而为头痛。少数肾虚头痛与阴损及阳、清阳不升有关。

4.饮食劳倦或久病体虚

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可使中焦脾胃受伤,脾胃为气血生化源,脾虚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不能上荣脑髓脉络,则发为头痛。久病、产后、失血等也可形成营血亏损,脑髓失充,脉络失荣而头痛。若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浊闭阻清窍,清阳不升,又可形成痰浊头痛。

5.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

跌仆闪挫,头部外伤,或久痛不解,均可导致气滞血淤,脑络闭阻,不通则痛;久病淤血不去,新血不生,常在淤血之中夹有血虚,形成虚实错杂之证。

总之,头痛的病位虽在头,但病变涉及脾、肝、肾等脏腑,风、火、痰、淤、虚为致病之主要因素,脉络阻闭、清窍失养为其主要病机。

“诊断”

1.诊断要点

(1)病史

常有感受外邪、情志不遂、劳倦过度、头部外伤等诱因,或有反复发作病史。疼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疼痛轻重等常与病程有关。病程长者多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疼痛重;病程短者多偶尔发作、持续时间短、疼痛轻。

(2)临床特征

突然发病或反复发作,以前额、额颞、巅顶、顶枕部或全头部疼痛为主症,多表现为跳痛、胀痛、昏痛、刺痛、隐痛等。有突然发作,持续无休止者;也有反复发作,时痛时止者;头痛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或数周不等。

2.辅助检查

外感头痛可伴有血常规异常,内伤头痛常有血压改变,必要时作脑脊液、脑电图检查,有条件者可作经颅多普勒、颅脑CT和MRI等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

3.类证鉴别

(1)真头痛

突然剧烈头痛,持续性疼痛阵发加剧,甚至呈喷射状呕吐不已,以致肢厥、抽搐,是临床急重症之一。

(2)眩晕

眩晕与头痛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眩晕以头晕眼花,站立不稳,甚则天旋地转为主要特征,多为虚证,以内伤为主要原因;头痛以头部疼痛为主,多为实证,其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之分。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疼痛轻重

一般来说,以外感者疼痛较重,内伤者疼痛较轻;寒厥头痛、偏头痛较重,气虚、血虚、肝肾阴虚头痛较轻;气虚头痛早晨加重;血虚头痛午后加重。

(2)辨疼痛性质

痰湿头痛多重坠或胀;肝火头痛多跳痛;寒厥头痛多刺痛伴有寒冷感;阳亢者头痛而胀;气血、血虚、肝肾阴虚者隐痛绵绵或空痛。

(3)辨疼痛部位

前额为阳明头痛,后部为太阳头痛,两侧为少阳头痛,巅顶为厥阴头痛。一般气血亏虚、肝肾阴虚以全头作痛为多;阳亢者痛在枕部,多连颈肌;寒厥者痛在巅顶;肝火者痛在两颞。

(4)辨影响因

素气虚头痛与过劳有关;肝火头痛与情绪有关;寒湿头痛与气候有关;肝阳上亢头痛与饮酒、饮食有关;肝肾阴虚头痛与失眠有关;偏头痛者常遇风寒则痛发。

(5)辨外感、内伤

外感头痛起病急,一般疼痛较重,多表现为跳痛、灼痛、重痛、掣痛、胀痛、痛无休止,多有感邪病史,属实证;内伤头痛起病缓,一般疼痛较轻,多表现为隐痛、昏痛、空痛、痛势悠悠,时作时止,遇劳或情志刺激加重,属实证或虚实错杂证。

2.治疗原则

本病的发生是因脉络痹阻或清窍失养而成,因此治疗时须以缓急止痛为基本原则。外感者宜祛邪活络,内伤者宜调理脏腑气血阴阳;实证者攻邪为主,虚证者补虚为要。

3.分型论治

(1)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症状

起病较急,头痛剧烈,连及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淡不渴;舌苔薄白,脉多浮紧。

治法

疏风散寒。

方药

川芎茶调散加减。若风寒表证明显,重用川芎,加苏叶、生姜、减薄荷;鼻塞者加苍耳子、辛夷;素体阳虚,恶寒较重者,加制川乌、麻黄、桂枝。

若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甚则四肢厥冷,苔白,脉弦,为寒犯厥阴,治当温散厥阴寒邪,宜用吴茱萸汤加半夏、藁本、川芎。若头痛背冷,脉沉细或弦紧,为寒邪客于少阴,治当温散少阴寒邪,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白芷、川芎。

2)风热头痛

症状

头胀痛,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

方药

芎芷石膏汤加减。热盛者去藁本,改用黄芩、薄荷、蔓荆子、山栀子辛凉清热;若热盛伤津,症见舌红少津,加知母、麦冬、石斛、天花粉清热生津;若大便秘结,口舌生疮,腑气不通者,合用黄连上清丸,以苦寒通腑泄热。

3)风湿头痛

症状

头痛如裹,四肢困重,胸闷纳呆,腹胀或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

祛风胜湿。

方药

羌活胜湿汤加减。若症见胸闷纳呆、便溏者,加苍术、厚朴、陈皮等燥湿宽中;恶心呕吐者,加生姜、半夏、藿香等化浊降逆止呕;身热汗出不畅,胸闷口渴者,宜用黄连香薷饮加藿香、佩兰等清暑化湿。

(2)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症状

头胀痛,眩晕,心烦易怒,或兼肋痛,夜寐不宁,口干口苦;舌红苔薄黄,脉沉弦有力。

治法

平肝潜阳清火。

方药

天麻钩藤饮加减。眩晕重者加生龙牡以加强重镇潜阳之力;若头痛朝轻暮重,或遇劳加剧,脉弦细,舌红苔薄少津,属肝肾阴虚,酌加生地、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滋养肝肾;失眠重者,加枣仁、柏子仁,配合琥珀粉冲服。

2)痰浊头痛

症状

头痛昏蒙,病程长,反复发作;胸脘痞闷,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沉弦或沉滑。

治法

化痰降痰,降逆止痛。

方药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若痰郁化热显著,症见舌苔黄腻、口干苦,加竹茹、枳实、黄芩清热燥湿化痰;胸脘痞闷重,加厚朴、枳壳、瓜蒌;呕恶痰涎,加生姜、砂仁、藿梗。

3)淤血头痛

症状

头痛如刺,痛势较剧,固定不移,经久不愈,或头部有外伤史;舌紫或有淤斑、淤点,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涩。

治法

活血化淤通窍。

方药

通窍活血汤加减。头痛日久酌加全蝎、蜈蚣等虫类药搜逐风邪、活络止痛;病久多伴气血两虚,可加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另加当归养血活血,以助活络化淤之力;若因受风寒而头痛加重,可加细辛、桂枝,待痛缓再予调理。

4)血虚头痛

症状

头痛而晕,心悸不宁,失眠多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

养血疏风止痛。

方药

加味四物汤加减。临证可酌加阿胶、龟板胶、鸡子黄等血肉有情之品;本证常有食少纳呆等脾虚见症,可酌加山楂、麦芽、神曲等助运化,以促气血化生。

5)气虚头痛

症状

头痛绵绵,遇劳则重,神疲乏力,自汗,气短,畏风,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

益气升清。

方药

顺气和中汤加减。以补中益气汤加细辛、蔓荆子、川芎组成,有益气升清止痛之功,为气虚头痛的有效方剂。自汗、气短、畏风者加五味子、煅牡蛎,或配合玉屏风散常服;若心悸失眠,属气血两虚,可加龙眼肉、枣仁、茯神,待痛减以归脾丸善后。

6)肾虚头痛

症状

头空痛,眩晕,耳鸣少寐,腰痛酸软,遗精,带下,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治法

滋补肾阴或温补肾阳。

方药

大补元煎加减。眩晕重者加菊花、枸杞子、钩藤;遗精或带下者加芡实、煅牡蛎、益智仁;耳鸣重者加磁石、生龙骨、珍珠母;待病情好转,可常服用杞菊地黄丸或六味地黄丸补肾阴、潜肝阳以巩固疗效。

若肾虚头痛属肾阳不足者,多伴有畏寒冷肢,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细,可用右归丸加减以温补肾阳、填精补髓。若兼见外感寒邪者,可予麻黄附子细辛汤。

临证应根据头痛部位而选用不同的引经药,如太阳头痛选羌活、防风;少阳头痛选用川芎、柴胡;阳明头痛选白芷、葛根;太阴头痛选用苍术;少阴头痛选用细辛;厥阴头痛选用吴茱萸、藁本等。

若临床见头痛如雷鸣,头面起核或憎寒壮热,名曰“雷头风”,多为湿热挟痰所致,宜用清震汤加味以清宣升散、除湿化痰。若见偏头痛,其病暴发,病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如常人,此多为肝经风火所致,治宜平肝熄风为主,可予天麻钩藤饮或羚角钩藤汤。

“针灸治疗”

1.基本治疗

(1)外感头痛

治法

祛风通络,止痛。取督脉及手太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太阳、风池、列缺。

配穴

阳明头痛者加印堂、合谷、内庭;少阳头痛者加率谷、外关、足临泣;太阳头痛者加天柱、后溪、昆仑;厥阴头痛者加四神聪、太冲、内关;风寒头痛者加风门;风热头痛者加曲池、大椎;风湿头痛者阴陵泉。

操作

毫针泻法。头痛剧烈时,阿是穴可采用强刺激和长留针。

(2)内伤头痛

治法

疏通经络,清利头窍。取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头维、风池、足三里。

配穴

肝阳上亢者加太冲、侠溪;痰浊头痛者加丰隆、阴陵泉;淤血头痛者加阿是穴、血海、膈俞;血虚头痛者加肝俞、脾俞;肾虚头痛者加太溪、肾俞。

操作

风池用平补平泻法;头维平刺,用捻转补法;其余穴位采用虚补实泻法操作。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枕、颞、额、脑、结节。每次选2~3穴毫针刺,或埋针或贴压王不留行籽。对于顽固性头痛可在耳背静脉点刺出血。

(2)皮肤针法

用皮肤针扣刺太阳、印堂及阿是穴,每次5~10分钟,出血少量,适用于外感头痛。

(3)穴位注射法

选风池穴,用1%的利多卡因或100μg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0.5~1mL,每日或隔日1次;或足三里穴,用当归注射液,每穴1mL,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顽固性头痛。

“预防与调护”

1.保持精神舒畅。避免精神刺激,注意休息。

2.适寒温,慎起居,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外感头痛由于外邪侵袭所致,故平时当顺应四时变化,寒温适宜,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免风寒外袭。起居定时,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抵御外邪侵袭。

3.加强饮食调理。肝阳上亢者,禁食肥甘厚腻、辛辣发物,以免生热动风,而加重病情。肝火头痛者,可用冷毛巾敷头部。因痰浊所致者,饮食宜清淡,勿进肥甘之品,以免助湿生痰。精血亏虚者,应加强饮食调理,多食脊髓、牛乳、蜂乳等血肉有情之品。各类头痛患者均应限制烟酒。

十一、眩晕

眩晕是因清窍失养而引起以头晕目眩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头晕目眩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站立困难,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见仆倒。

关于眩晕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发病与肝关系密切。汉代张仲景认为眩晕发病的原因是痰饮,如《金匮要略》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提出:“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而兼其标。”龚廷贤《寿世保元》中记载的治疗眩晕有半夏白术汤证、补中益气汤证、十全大补汤证等,至今临床仍在运用。

西医学的高血压、低血压、耳源性眩晕、脑性眩晕、神经衰弱等病,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情志不遂

情志不遂,由于恼怒太过,常导致肝失条达,疏泄失司,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上炎,上扰清空而眩晕;气郁化火,肝阴耗伤,或素体肝肾阴亏又加情志刺激,风阳易动,上扰头目,发为眩晕;或心肝气郁,郁而化火,灼津为痰,肝阳夹痰上扰清窍而发为眩晕。

2.年高肾亏

《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懈怠安卧。”引起髓海不足的原因多由于肾精亏虚,如《内经》中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肾精自然消减,加之青壮年时不慎养护,容易导致肾精亏虚,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无以充盈于脑;或平素体弱多病,损伤肾精肾气;或房劳过度,阴精亏虚,肾虚不能养髓,导致髓海空虚、脑失所养而发为眩晕。

3.久病体虚

久病不愈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特别是胃脾系统疾病常导致胃脾虚弱,或饮食不节,使脾失健运,后天生化乏源而气血亏损;失血之后耗伤气血,或忧思劳倦,均可导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清窍失养,均可使脑窍失于濡养而发为眩晕。

4.饮食不节

生活无规律,饮食失其常,嗜酒无度,过食肥甘,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之精微而成痰浊;不能运化津液,水湿内停,聚湿成痰,痰浊阻于中焦,升降失司,清阳不升,脑窍失养,发为眩晕。

5.跌仆损伤,淤血内阻

跌仆坠损,头脑外伤,淤血停留,阻滞经脉而致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目,故眩晕时作。或由于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导致气滞血淤、气虚血淤、痰淤交阻,使脑络痹阻,亦可使脑窍失养而发为眩晕。

6.外感风邪

眩晕虽多由内伤所致,但外感风邪常与当令之时气相合,夹寒、夹湿、夹热上犯巅顶、扰动清窍,亦可发为眩晕;或肝肾素亏之人,邪犯少阳,引动内风而上扰清空而发生眩晕。

眩晕之病因虽有上述多种,但其基本病理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淤扰乱清空。本病的病位在于头窍,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风、火、痰、淤是眩晕的常见病理因素。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如张景岳所言“虚者居其八九”,气虚血亏、髓海空虚、肝肾不足所导致的眩晕多属虚证;因痰浊中阻、淤血阻络、肝阳上亢所导致的眩晕属实证。

“诊断”

1.诊断要点

(1)病史

慢性起病或反复发作的头晕目眩,常有情志不遂、年高体虚、饮食不节、跌仆损伤、气滞血淤等病史。

(2)临床特征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严重者可伴有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表现。

(3)辅助检查

①测血压、查心电图、超声心动、检查眼底等,有助于明确诊断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危象和低血压、心源性脑缺血;②颈椎X射线片、经颅多普勒、颈动脉高频彩超检查有助于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脑动脉硬化,必要时作CT及核磁共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③检查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等,有助于诊断美尼尔综合征;④血常规、血液系统、肾功能等检验有助于诊断贫血。

2.类证鉴别

(1)眩晕与中风

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甚者相似,眩晕之甚者亦可仆倒,但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诸症。也有部分中风病人以眩晕、头痛为其先兆表现,故临证当注意中风与眩晕的区别与联系。

(2)眩晕与厥证

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特征,发作后可在短时间内苏醒。严重者可一蹶不复而死亡。眩晕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的表现,但眩晕病人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虚实

新病急者多实,久病缓者多虚;体壮者多实,体弱者多虚;邪干清空为实,脑失濡养为虚;发作期多实,缓解期多虚;病久常虚中夹实、虚实夹杂。

(2)辨脏腑

肝阴不足、肝郁化火均可导致肝阳上亢,其眩晕兼见头胀痛,面潮红,急躁易怒、口苦脉弦等症状。脾虚气血生化乏源,眩晕兼见呕恶,纳呆,面白,食少,乏力等;肾精不足之眩晕多兼腰膝酸软,健忘,耳鸣如蝉等。

(3)辨标本

眩晕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淤为标。其中阴虚多见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气血不足则见舌淡嫩,脉细弱。标实又有风性主动、火性上炎、痰性黏滞、淤性留着之不同,临床须加辨识。

2.治疗原则

眩晕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急则治标,即熄风、清热、祛痰;缓则治本,即益气、补血、填精。临床应权衡标本缓急轻重,酌情论治。

3.分型论治

(1)肝肾阴虚证

症状

头晕目眩,耳鸣,健忘,久发不已,烦劳恼怒则加剧,面部潮红,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少或无,脉细数。

治法

滋补肝肾,养阴填精。

方药

左归丸。若阴虚生内热,表现为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者,可加炙鳖甲、知母、黄柏、丹皮等滋阴清热;心肾不交,失眠、多梦、健忘症者,加夜交藤、阿胶、鸡子黄、酸枣仁、柏子仁等交通心肾、养心安神;若子盗母气,肺肾阴虚,加沙参、麦冬、玉竹等滋养肺肾;若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者,可加清肝、平肝、镇肝之品。

(2)风阳上扰证

症状

眩晕欲仆,耳鸣,头痛且胀、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腰膝酸软,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遇劳、恼怒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治法

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方药

天麻钩藤饮。若见阴虚较甚,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较为明显者,可选加生地、麦冬、玄参、首乌、生白芍等滋补肝肾之阴;便秘者可选加大黄、芒硝或当归龙荟丸以通腑泄热;心悸、失眠多梦较甚者,可重用茯神、夜交藤,加远志、炒枣仁、琥珀以清心安神;眩晕欲仆,呕恶,手足麻木或震颤者,有阳动化风之势,加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羚羊角等镇肝熄风之品。

(3)气血亏虚证

症状

眩晕,劳累即发,动则加剧,面色无华,心悸少寐,唇甲色淡;气短,疲乏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脉细弱。

治法

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方药

归脾汤。偏于血虚者,宜补气以生血,但要兼顾养肝;偏于气虚者,补而兼升。益气升阳药同用。张景岳说:“气虚者宜补其上”。只益气不升阳,气无以上达;只升阳不益气,无气可升。人参、黄芪有补益中气之功;升麻、葛根、蔓荆子具有升发清阳之效;芍药酸收养肝;黄柏苦降。

(4)痰浊中阻证

症状

眩晕,头重昏蒙,视物旋转,胸闷恶心,甚则呕吐痰涎,纳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

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

半夏白术天麻汤。若呕吐频繁,加代赭石、竹茹和胃降逆止吐;脘闷、纳呆、腹胀者,加白蔻仁、砂仁等理气化湿健脾;肢体沉重,苔腻者,加藿香、佩兰、石菖蒲等醒脾化湿;耳鸣、重听者,加葱白、郁金、石菖蒲等通阳开窍。

(5)淤血阻窍证

症状

眩晕时作,常伴头痛,面色黧黑,口唇紫暗,肌肤甲错,健忘,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舌质紫暗,有淤点淤斑,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

祛淤生新,通窍活络。

方药

通窍活血汤。若见神疲乏力、少气自汗等气虚证候者,加用黄芪,可用到30~60g,以补气固表、益气行血;若兼有畏寒肢冷,感寒加重者,加附子、桂枝温经活血;若天气变化加重,或当风而发,可重用川芎,加防风、白芷、荆芥、天麻等以理气祛风。

“针灸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

平肝化痰,定眩。取足少阳经、督脉及手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风池、百会、内关、太冲。

配穴

肝阳上亢者加行间、侠溪、太溪;痰湿中阻者加头维、中隆、中脘、阴陵泉;高血压病患者加曲池、足三里;耳源性眩晕者加合谷、太阳、曲池;颈性眩晕者加风府、天柱、颈夹脊。

操作

毫针泻法。风池向对侧眼球刺,约1寸深;百会沿皮向后刺,令针感向四周扩散,直至整个头顶发胀;内关直刺1寸,针感向下放射至中指;太冲斜刺,针感传至足背。

(2)虚证

治法

益气养血,定眩。取足少阳经、督脉、足阳明经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

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

配穴

气血两虚者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者加太溪、悬钟、三阴交;贫血者加膏肓、膈俞;神经衰弱者加神门、内关、三阴交。

操作

风池、百会用平补平泻法,肝俞、肾俞向棘突斜刺1~1.5寸施以捻转补法,足三里直刺1.5~2寸,用补法,令针感放射。

2.其他治疗

(1)头针法

选顶中线,沿头皮刺入,快速捻转,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

(2)耳针法

选肾上腺、皮质下、额。肝阳上亢者加肝、胆;痰湿中阻者加脾;气血两虚者加脾、胃;肾精亏虚者加肾、脑。毫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预防与调护”

1.病室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噪声,室内光线以柔和为宜,不要太强。

2.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少做或不做旋转、弯腰等动作,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

3.对重症病人要密切注意血压、呼吸、神志、脉搏等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4.患者要保持心情愉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忌烟酒、油腻、辛辣之品,少食海腥发物。虚证眩晕者应适当增加营养。

十二、中风

中风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反以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斜等症状。

中风又名卒中,古人形容其发病犹如“暴风之疾速,矢石之中的。”具有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故取名中风。被传统地列为“风痨鼓膈”四大难证之首。唐宋以前,多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论。代表性的医籍如《内经》、《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以来,突出“内风”,是中风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

当代学者在中风病因学与辨证论治规范的研究方面做了继往开来的工作,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及《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等行业文件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对中风病研究,特别是在中风病辨证诊断的客观化、定量化方面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根据中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与之相近,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其他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局限性脑梗塞、原发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本病多是在气血阴阳亏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失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触发,引起脏腑阴阳失调,血随气逆,肝阳暴张,内风旋动,夹痰夹火,横窜经脉,蒙蔽神窍,从而发生猝然昏仆、半身不遂诸症。

1.内伤积损

素体阴亏血虚,阳盛火旺,风火易炽,或久患消渴、眩晕之病或年老体衰,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复因将息失宜,致使阴虚阳亢,气血上逆,上蒙神窍,突发本病。正如《景岳全书·非风》所言:“卒倒多有昏聩,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2.劳欲过度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烦劳则张”,人身之阳气若扰动太过,则亢奋不敛,烦劳过度,形神失养,耗气伤阴,易使阳气暴张,引动风阳上旋,气血上逆,壅阻清窍;纵欲过度,房劳不节,引动心火,汲伤肾水,水不制火,则阳亢风动。

3.饮食不节

饮食无节制,嗜食肥甘厚味、辛香炙煿之物,或饮酒过度,致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生热,热极生风,导致风火痰热内盛,窜犯络脉,上阻清窍而发病。此即《丹溪心法·论中风》所言:“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

4.情志所伤

五志过极,心火暴盛,可引动内风而发卒中,临床上以郁怒伤肝为多。平素忧郁恼怒,情志不畅,肝气不舒,气郁化火,肝阳暴亢,引动心火,气血上冲于脑,神窍闭阻,遂致卒倒无知。或长期烦劳过度,精神紧张,虚火内燔,阴精暗耗,日久导致肝肾阴虚,阳亢风动。此外,素体阳盛,复遇抑郁,阳亢化风,以致突然发病。

5.气虚邪中

气血不足,脉络空虚,尤其在气候突变之际,风邪乘虚入中,气血痹阻,或痰湿素盛,形盛气衰,外风引动内风,痰湿痹阻经络而致僻不遂。

6.气候变化

本病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常与气候骤变有关,一是入冬骤然变冷,寒气入侵,寒伤阳气,凝滞血脉,至气血逆乱,脑脉失养、脑络痹阻而发病;二是春季厥阴风木主令,内应于肝,风阳易动,气血逆乱而易导致本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