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学第二版
32257000000022

第22章 妇科常见病

一、痛经

妇女在经前、经期或经后,出现的小腹疼痛为主证,或痛引腰骶,或痛引胁肋,甚者恶心呕吐,冷汗淋漓,面色苍白,严重者晕厥,并随月经周期发作的,称为“痛经”。

痛经在古代医书中,也称“经行腹痛”。大部分妇女在经行前后,会有小腹部轻微酸坠胀疼不适,或腰骶部坠胀感,或伴轻微恶心呕吐、乏力嗜睡,或伴行经前后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等现象,但不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的,为生理现象,不作痛经论。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主要机制在于经行前后气血变化急剧之时,受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引起冲任胞脉淤阻,经血流通不畅,不通则痛或冲任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常见病因病机如下:

1.气滞血淤长期抑郁,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气机阻于冲任,血行受阻,经行不畅,不通则出现痛经。

2.寒湿凝滞经期冒雨涉水或过食寒凉,或久居湿地,感受寒湿,导致寒湿之邪伤于下焦,客于胞宫,经血被凝,运行不畅,不通而出现痛经。

3.肝肾亏虚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或后天房劳多产,损伤肝肾;或久病大病日久及肾,因此精亏血少,冲任不足,胞脉失养,经行之后精血更虚,冲任胞脉失养,不荣而痛经。

4.气血虚弱素体虚弱或久病大病耗伤气血致气血不足,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血海空虚,胞脉失养而致痛经。

5.湿热蕴结湿热内蕴或经期产后感受湿热之邪,与血相搏结稽留于冲任胞宫,以致气血凝滞不畅,不通而出现痛经。

总之,本病的发生不外虚、实二端,虚证多责之于肾,实证多责之于肝,病位在胞宫,变化为气血,表现为痛证。

“诊断”

1.主要症状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以小腹疼痛为主症。

2.伴有症状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面色苍白,或出现腹泻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晕厥。

3.辅助检查妇科检查、尿妊娠试验、超声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异位妊娠异位妊娠多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妊娠实验阳性,妇科检查时宫颈有摇举痛且着色,子宫变软增大,超声检查发现在宫腔外有孕囊或包块存在,后穹隆穿刺可穿出不凝血,内出血严重者可出现休克,面色苍白,意识模糊。本病之疼痛、出血与痛经有相似之处,但疼痛的部位及各种妊娠征象与痛经迥然不同。

2.胎动不安胎动不安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阴道不规则出血,小腹疼痛或坠胀不适或伴见腰骶部酸痛,妊娠实验阳性,妇科检查时宫颈着色,子宫软,超声检查:宫腔内有孕囊存在或可见有血管搏动。其出血和腹痛与痛经相似,但痛经却不伴妊娠征象。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本病在临床上应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出现的时间,月经的期、量、色、质变化及伴见症状等来辨别虚实寒热。

2.治疗原则本病根据“通则不痛”的理论,治疗以“调理气血”为主,重在调血通经,气血调和则痛自除。

“分型论治”分气滞血淤、寒湿凝滞、肝肾亏虚、气血虚弱、湿热蕴结五种证型论治。

1.气滞血淤证

(1)症状

经前或经期,小腹部剧烈疼痛,拒按,经量少或经行不畅,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伴胸胁乳房胀痛,烦躁,舌质紫暗,舌边或舌尖有淤斑或淤点,苔薄,脉弦或弦涩。

(2)治法

理气活血,祛淤止痛。

(3)方药

血府逐淤汤。方中以桃红四物汤活血行淤;四逆散疏肝理气;加桔梗开胸膈之气与导淤血下行之牛膝一升一降配合成方。

胸胁乳房胀痛者,加香附、郁金、青皮以加强疏肝止痛之力。若痛经剧烈伴恶心呕吐者酌加吴茱萸、半夏。肝郁日久化火者加丹皮、川楝子。淤而兼寒者加乌药、小茴香、艾叶。血淤甚者可用三七粉,3g/次,3次/d,冲服。

(4)中成药

七制香附丸6g/次,3次/d,经前一周服。

(5)针灸

针刺三阴交、足三里、太冲、血海、中极、期门,平补平泻,每天1次。

2.寒湿凝滞证

(1)症状

经前、经期小腹冷痛,喜暖拒按,得热痛减,经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舌暗,苔白或白腻,脉沉紧。

(2)治法

温经散寒,祛淤止痛。

(3)方药

少腹逐淤汤。方中肉桂、小茴香、干姜温经散寒;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祛淤;元胡、五灵脂、蒲黄、没药化淤止痛。全方共奏寒邪散、经脉通而痛自止之效。

若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甚者,加艾叶、制附片。腰痛者加杜仲、狗脊、续断。

(4)针灸

本症疼痛剧烈可取三阴交、足三里、关元,强刺激,先针后灸。

亦有经期经后,小腹绵绵冷痛,喜暖喜按,得热痛减,经量少,色淡质稀,畏寒肢冷,面色淡白,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无力者,为虚寒所致痛经。治宜温经养血止痛,方选大营煎。

3.肝肾亏虚证

(1)症状

经期或经后,小腹部隐隐作痛或空痛、坠痛,喜按,经量少或经期错后,色淡质稀,伴腰膝酸软无力,头晕耳鸣或健忘失眠,舌淡,苔薄,脉沉细。

(2)治法

补益肝肾,养血止痛。

(3)方药

调肝汤。方中山茱萸、巴戟天补肾填精;山药、阿胶滋阴补肾;当归、白芍养血敛肝缓急止痛。全方共奏补肾养肝、缓急止痛之效。

若经量少者,为脾胃虚寒,加鹿角胶、枸杞子、熟地黄。若腰膝酸软疼痛甚者,加桑寄生、杜仲、狗脊。

(4)针灸

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内关、肾俞、关元、命门穴,用温针。

4.气血虚弱证

(1)症状

经期或经后,小腹部绵绵作痛,喜按,经量少,色淡质稀,伴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无力,倦怠懒言,头晕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治法

补气养血,止痛。

(3)方药

圣愈汤加白芍、元胡、香附。方中人参、黄芪补益中气;当归、川芎活血调经;熟地养血,香附调血中之气。更加白芍、元胡加强止痛之功。若血虚甚者加鸡血藤、阿胶、枸杞子。腹部绵绵作痛而胀者乃虚中有滞,酌加乌药、小茴香。

(4)针灸

针刺气海、足三里、归来、肾俞、太溪、血海、三阴交穴,用补法。

5.湿热蕴蒸证

(1)症状

经前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即有小腹部疼痛,经前经期加重,经色暗红有块,平素白带量多,色黄质稠,或伴低热,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2)治法

清热除湿,化淤止痛。

(3)方药

清热调血汤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方中黄连、生薏苡仁清热除湿;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丹皮活血祛淤通经;莪术、香附、元胡行气活血止痛;生地黄、白芍凉血清热,缓急止痛。全方共奏清热除湿,缓急止痛之效。

若月经量多,经期延长者加槐花、地榆。平素白带量多,色黄质稠者酌加黄柏、土茯苓清热除湿止带。

(4)针灸

针刺行间、隐白、公孙、太冲、三阴交、关元穴,泻法,1次/d。

诊治痛经,在辨证论治的同时,选择适当的止痛药非常重要。如行气止痛药常用的有香附、元胡、木香、青皮、沉香、枳壳;活血止痛药如川芎、三七、蒲黄、五灵脂、乳香、没药等;散寒止痛药如艾叶、吴茱萸、肉桂、炮姜、乌药、小茴香;清热止痛药如川楝子、丹皮、赤药等。

“预防”

(1)注意经期卫生,经期禁房事。

(2)经期忌生冷之品,注意保暖,忌冒雨涉水。

(3)经期勿过度劳累,忌剧烈体力劳动,调畅情志,消除紧张情绪。

(4)经前一周开始服中药,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要足疗程以防复发,虚证更应注意平时的治疗。

二、崩漏

妇女在非行经期间阴道大量下血,暴崩如注,或淋漓出血持续不止者称为“崩漏”。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崩下”。久崩不止可致成漏,漏下不止亦可成崩,二者在临床上相互转化,故古有“崩为漏之甚,漏为崩之渐”之说。

西医学的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与本病描述颇多类似,可参考本篇论治。

“病因病机”本病发生的机制,主要在于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所致。其病机主要有气虚、血淤、血热和肾虚等。

1.脾虚

素体脾虚,或思虑过度,或饮食劳倦均可伤脾,脾气亏虚则统摄无权,冲任失约,不能制约经血而致崩漏。

2.血淤

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或感受外邪,或情志内伤,以致淤血停滞,旧血不去则新血不得归经,形成崩漏。

3.血热

素体阳盛,肝火内炽,或嗜食辛辣助阳之品,或外感热邪,或久病大病耗伤阴血,阴虚生内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冲任失约,经血非时而下。而成崩漏。

4.肾虚

先天肾气不足,早婚房劳多产,或老年肾气渐衰,终致肾虚。若耗伤精血则肾阴虚损,阴虚生内热,热扰冲任,精血失守,而成崩漏;若命门火衰,肾阴虚损,封藏功能失常,冲任失摄,而致崩漏。

“诊断”

1.主要症状

月经周期、行经时间、经量均发生严重紊乱。

2.伴有症状

贫血、不孕、盆腔感染的表现。

3.辅助检查

妇科检查、卵巢功能测定、超声波、定时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基础体温、宫颈刮片对明确诊断有帮助。

“鉴别诊断”

1.月经先期

月经过多伴有经期延长月经先期是周期缩短,月经过多者出血量多似崩,经期延长者似漏,这种期、量的改变与崩漏有相似之处,但上述出血均有一定周期性,经量的增多与经期的延长应在2周内自然停止,周期缩短应在7d以上2周以内,而与崩漏的出血无定期、持续出血不能在一定时间内自然停止不同。

2.月经先后不定期

本病以月经时或提前,时或错后7d以上但不超过2周,而行经时间正常为特征,而崩漏则周期、行经时间均发生严重紊乱。

3.经间期出血经间期出血以有正常期量的月经,但两次月经中间出血、量较月经明显减少为特征,与崩漏不难鉴别。

4.胎漏

胎漏与漏下均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而胎漏则有早孕反应或停经史,妊娠试验阳性,超声波提示宫内可见妊娠囊、心管搏动等妊娠征象。漏下却无上述阳性结果。

5.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以停经、出血和腹痛为特征,妊娠试验阳性,超声波提示一侧附件区可见妊娠囊等征象。而崩漏却无上述阳性结果。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崩漏以无周期性的阴道出血为辨证要点,临证时以出血量的多少、血色的紫淡、血质的稀稠,还应结合全身症状及腹痛情况、舌脉等明辨虚实寒热。

2.治疗原则

根据“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原则,“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简称塞流、澄源、复旧三法。

(1)塞流

即是止血,是止崩的重要手段。即指在阴道大量出血时,止血防脱以挽救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止血的方法,采用逐淤止血、益气止血、凉血止血、养血止血、温经止血等方法,不可专事收敛固涩。

(2)澄源

即是澄本清源,治病求因的意思,是治疗崩漏的重要环节。即在止血救急,出血量减少或出血将至时,找出引起出血的原因,采用补肾、健脾、养血、清热等使崩漏得到根本上的治疗。

(3)复旧

即调理善后。为治疗崩漏,防止复发的重要阶段。宜调理脾胃,化生气血,补益肝肾,调固冲任,才能使崩漏得到有效治疗。

在临床上,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必须结合具体病人、具体病情、病程阶段灵活运用。

“分型论治”分脾虚、血淤、血热、肾虚四种证型论治。

1.脾虚证

(1)症状

量多如注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面色萎黄或虚浮,神疲体倦,纳少便溏,少气懒言,头晕心悸,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或濡。

(2)治法

健脾益气,固冲止血。

(3)方药

固冲汤。方中黄芪、白术健脾益气以摄血;龙骨、牡蛎、海螵蛸固摄冲任;白芍、山茱萸益肾养血并可收敛止血;五倍子、棕榈炭收涩止血;茜草根活血止血。全方使脾气健,冲任固,出血止。

若血虚甚者,加阿胶养血止血。腹部绵绵作痛或空坠者酌加山药。出血量多,加人参、升麻,也可用仙鹤草、血见愁、旱莲草,水煎服,3次/d。

(4)中成药补中益气丸,8粒/次,3次/d口服。

(5)针灸取脾俞、肾俞、气海、三阴交、太溪、百会、命门、断红穴(在第2、3掌骨间,指端下1寸)等穴,毫针刺,用补法。可加灸。

2.血淤证

(1)症状

量或多或少,淋漓不断,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块下痛减,舌质紫暗,有淤斑或淤点,脉弦涩或涩。

(2)治法

活血化淤,固冲止血。

(3)方药

逐淤止崩汤。方中五灵脂、没药活血祛淤止痛;三七、丹皮炭、炒丹参活血化淤止血;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阿胶、艾叶养血止血;乌贼骨、龙骨、牡蛎收涩止血。全方化淤而止血,止血而不留淤。

(4)针灸

取关元、隐白、三阴交、地机、太冲、血海等穴,毫针刺,用泻法,隐白穴用灸法。

3.血热证

(1)症状

出血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色深红,质稠,烦热口渴,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2)治法

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3)方药

清热固经汤加沙参。方中黄芩、生地黄、地骨皮清热凉血;焦栀子、地榆凉血止血;血热日久伤及阴血,阿胶养血又可止血;龟板、牡蛎育阴潜阳,固摄冲任;耦节、棕榈炭涩血止血;以甘草调和诸药。

4.肾阴虚证

(1)症状

经量或多或少,淋漓不断,色红,质稠,头晕耳鸣,口燥咽干,五心烦热,两颧潮红。腰膝酸软,舌绛少苔,脉细数。

(2)治法

滋肾养阴,固冲止血。

(3)方药

左归丸去川牛膝加旱莲草、地榆。方中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滋肾阴而填精血;山药、菟丝子、鹿角胶、滋肾阳而补肾气;龟板、旱莲草、地榆滋阴凉血而止血。全方共奏滋肾养阴,固冲止血之效。

(4)针灸

取肾俞、脾俞、气海、三阴交、太溪、内关等穴,毫针刺,用补法,并可加灸。

5.肾阳虚证

(1)症状

经量或多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腰痛膝冷,畏寒怕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弱。

(2)治法

补肾助阳,固冲止血。

(3)方药

左归丸去肉桂、当归。方中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山药滋肾阴而填精血;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壮肾阳而固冲任;制附子助阳止血。全方共奏补肾助阳,固冲止血之效。

阳虚明显者上方加巴戟天、紫河车、紫石英。若出血较多,色暗红夹血块,小腹痛甚者加乳香、没药、五灵脂以化淤止痛。

(4)针灸

针刺、肾俞、脾俞、气海、三阴交、百会、命门,用补法,可加灸。

“预防”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合理的饮食。

(2)避免经期劳累,注意善后调理,治疗要足疗程,以预防其复发。

(3)调畅情志,避免精神刺激。

三、闭经

女子年逾18岁月经尚未初潮,或已行经而又中断达6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青春期前、哺乳期、妊娠期、绝经期后无月经来潮,为生理现象,不做疾病论。

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女子年龄超过18周岁,月经尚未初潮者,称为原发性闭经;而初潮以后行经一段时间而又中断达6个月以上的称继发性闭经。西医学中的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症、多卵巢综合征、席汉综合征等出现本证的皆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气滞血淤

精神抑郁或暴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机不利,血行受阻,胞脉闭塞,经血不得下行,导致闭经。

2.寒凝血淤

经产之时血室正开,冒雨涉水或过食寒凉,或居于湿地当风受寒,导致寒湿之邪伤于下焦,客于胞宫,致寒凝血淤,经血不得下行,而致闭经。

3.痰湿阻滞

素体肥胖,痰湿内盛或脾气虚弱,运化失常,痰湿内停,阻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血不得下行,而致闭经。

4.气血虚弱

素体虚弱,久病大病耗伤气血,或思虑过度伤脾,化源乏力或产后失血伤阴致气血不足,血海空虚,冲任胞宫不能依时由满而溢,无血可下而致闭经。

5.肝肾不足

若先天不足,肝肾亏虚;或早婚房劳多产,损伤肝肾;或久病大病日久及肾,精亏血少,冲任不足,血海不充,无血可下而致闭经。

总之本病的发生,不外虚、实两个方面,虚者气血虚弱,肝肾不足,冲任胞宫不能依时由满而溢,无血可下;实者气滞血淤、寒凝血淤、痰湿阻滞,胞脉闭塞,经血不得下行,而致闭经。

“诊断”

1.主要症状

月经中断达6个月以上或年龄超过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

2.伴有症状

伴肥胖、多毛、不孕、泌乳、烘热汗出等。

3.辅助检查

妇科检查、内分泌六项检查、超声波、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闭经应与妊娠相鉴别。妊娠亦有停经的表现,但它有早孕反应,妊娠试验阳性,妇科检查时宫颈着色,子宫软,超声波检查:宫腔内有孕囊存在或可见血管搏动,而闭经却不伴妊娠征象。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闭经须明确是经病还是他病所致,因他病所致闭经者当先治他病而后调经或经自调。

辨证时根据全身症状、既往月经的量色质、舌脉综合分析。

2.治疗原则

以通为主,虚者补而通之,或滋肾补肾,或益气养血;实者泻而通之,或活血化淤,或化痰除湿;寒者温而通之,如温经散寒;热者清而通之如清热除湿。总之本病虚证多而实证少,切不可不分虚实妄行攻破或一味峻补,以免犯虚虚实实之戒。

“分型论治”分气滞血淤、寒凝血淤、痰湿阻滞、气血虚弱、肝肾亏虚五种证型论治。

1.气滞血淤证

(1)症状

月经闭止,数月不行,小腹胀痛拒按,伴见面色青黯,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肋乳房胀痛,善太息,舌质正常或紫暗,舌边或舌尖有淤斑或淤点,脉沉弦或沉涩。

(2)治法

活血化淤,理气通经。

(3)方药

血府逐淤汤。

若烦躁胸胁乳房胀痛甚者,加郁金、栀子、青皮、香橼。若日久挟热,口干便秘者加知母、黄柏。若面色青黯,淤血较重者加文术、三棱以加强破淤通经之功。

(4)针灸

针刺肝俞、脾俞、关元、气海、三阴交、太冲,平补平泻,1次/d。

2.寒凝血淤证

(1)症状

月经闭止,数月不行,小腹胀痛拒按,得热痛减,伴形寒肢冷,面色青白,大便溏薄,舌紫暗,苔白或白腻,脉沉紧。

(2)治法

温经散寒,活血通经。

(3)方药

温经汤。方中肉桂温经散寒,通调经脉;人参补气助肉桂散寒;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调经;丹皮、牛膝活血祛淤;甘草、白芍缓急止痛。全方共奏温经散寒,活血通经之效。

(4)针灸

针刺天枢、气海、血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补法,温针灸。1次/d。

3.痰湿阻滞证

(1)症状

月经数月不行,带下量多,形体肥胖或神疲体倦,胸闷纳呆,呕恶痰多,头晕目眩或头重如裹,心悸气短,四肢困重乏力。舌体胖,苔白腻,脉缓滑。

(2)治法

化痰除湿,活血通经。

(3)方药

苍附导痰汤合佛手散。方中二陈汤燥湿化痰,和胃健脾;苍术燥湿健脾;香附、枳壳理气行滞;胆南星燥湿化痰;生姜温中和胃。全方化痰除湿、活血通经,加当归、川芎共奏痰湿化、经脉通之效。

若痰湿郁久化热,带下色黄酌加黄连、黄柏。若痰湿内盛,胸脘满闷者加厚朴花、瓜蒌、枳壳。肢体浮肿明显者加益母草、泽兰。

(4)针灸

针刺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太冲,补法,1次/d。

4.气血虚弱证

(1)症状

月经量少、延后,渐至闭经,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体倦,少气懒言,头晕心悸,纳少便溏,爪甲色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治法

健脾补气,养血调经。

(3)方药

八珍汤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当归、川芎、地黄、芍药养血。全方补气血,使气足血充而经自通。

若血虚日久渐至阴虚血枯经闭,症见形体羸,五心烦热,咳嗽吐血,两颧潮红,舌绛少苔,脉细数,可酌加玄参、知母、青蒿、鳖甲。

(4)中成药乌鸡白凤丸。

(5)针灸针刺脾俞、肝俞、足三里、阴陵泉、天枢、平补平泻,每天1次。

5.肝肾亏虚证

(1)症状

月经初潮迟,经量少或经期错后,渐至闭经,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健忘失眠。偏阴虚者身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两颧潮红,舌绛少苔,脉细数;偏肾阳虚,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绛少苔,脉沉迟。

(2)治法

补养肝肾调经。

(3)方药

左归丸加龟板、阿胶、鸡血藤。方中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补养肝肾;杜仲、菟丝子补益肾气;山药、茯苓健脾以助生化之源;当归、鸡血藤养血调经;龟板、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加强养血之效。全方使精充血足,胞宫依时由满而溢则经自调。

偏肾阳虚者上方加巴戟天、紫河车、鹿角霜。

(4)针灸

针刺太溪、关元、三阴交、肾俞、肝俞、膈俞穴。平补平泻。

“预防”

(1)经前经期调畅情志,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或过度刺激。

(2)经期避免过度劳累。

(3)若出现月经后期、量渐少时应引起注意,及时就诊。

四、妊娠恶阻

妊娠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或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

妊娠恶阻在古代医书中,也称“子病”、“病儿”、“阻病”、“妊娠呕吐”。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妊娠剧吐”。

妇女在妊娠6周左右开始有轻度恶心、呕吐、厌食、择食、乏力、嗜睡等现象,晨起或饭后明显,一般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于孕12周后症状自然消失,无须特殊治疗。

“病因病机”主要机制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常见分型有脾胃虚弱、肝热犯胃、痰湿中阻型。

1.脾胃虚弱孕后冲脉气盛,而冲脉隶属阳明,若素体脾胃虚弱,或孕后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胃失和降,随冲气上逆犯胃而致恶心、呕吐。

2.肝热犯胃平素烦躁易怒,肝郁化热或肝阳偏亢,孕后阴血下聚以养胎元,则肝血愈虚,肝火偏旺且冲脉气盛,冲脉附于肝,冲气加肝火上逆犯胃而致恶心、呕吐。

3.痰湿中阻素有停痰蕴湿或素体脾气虚弱,运化失常,痰湿内停,孕后冲脉气盛,冲气夹痰湿上逆犯胃而致恶心、呕吐。

“诊断”

1.主要症状

恶心、呕吐、厌食、甚或食入即吐。

2.伴有症状

精神萎靡、眼眶下陷、体重下降等。

3.辅助检查

尿妊娠试验。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恶心、呕吐、厌食、食入即吐。

辨证应着重了解呕吐物的色、质、味以辨虚、实、寒、热。如呕吐酸水或苦水,或黄稠痰涎气味酸臭者,多属实证、热证;呕吐物清稀,无气味者,多属虚证、寒证。结合全身证候、舌脉等进行综合分析,审证求因以辨证论治。

2.治疗原则

以“调气和中,降逆止呕”为主,禁用升散之品,并应注意饮食和情志的调节,对病情严重的应及时终止妊娠。

“分型论治”分脾胃虚弱、肝热犯胃、痰湿中阻三种证型论治。

1.脾胃虚弱证

(1)症状

妊娠早期,呕恶厌食,或食后即吐,呕吐物质稀,无特殊异味,伴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头晕,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2)治法

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3)方药

香砂六君子汤。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和中;砂仁、生姜、半夏降逆止呕;陈皮、木香理气和中。全方补脾胃、降逆气,使脾胃健、呕吐止。

若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苔白而润,脉迟者,为脾胃虚寒,加丁香、白豆冠、炮姜以加强温中散寒降逆之力。若呕吐日久,胃阴被伤,口干便秘者去木香、砂仁、茯苓酌加麦冬、玉竹、石斛、郁李仁养阴和胃润便。

(4)针灸

取中脘、内关、公孙、足三里等穴,毫针刺,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

2.肝热犯胃证

(1)症状

妊娠早期,呕吐酸水或苦水,伴胸胁胀满,嗳气叹息,头晕目眩,口苦咽干,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数。

(2)治法

抑肝和胃,降逆止呕。

(3)方药

苏叶黄连汤加半夏、竹茹、炙枇杷叶、陈皮。方中苏叶和胃止呕;黄连清热抑肝半夏降逆止呕;竹茹、枇杷叶清热和胃降逆;陈皮理气和胃,全方使肝热清,肝胃和,逆气降呕吐止。

若患者头晕头胀明显者,去苏叶加菊花、钩丁、草决明、夏枯草清热平肝。若呕甚伤津,舌红口苦者,酌加麦冬、沙参、石斛养胃阴。若胸胁乳房胀满不适,加橘叶、炒川楝子、合欢皮、玫瑰花疏肝理气。

(4)针灸

取中脘、内关、足三里、膻中、太冲等穴,毫针刺,平补平泻。

3.痰湿中阻证

(1)症状

妊娠早期,呕吐痰涎,色白黏腻,伴胸闷纳呆,不思饮食,头晕目弦或头重如裹口淡无味,心悸气短,四肢困重乏力。舌体胖,苔白腻,脉缓滑。

(2)治法

化痰除湿,降逆止呕。

(3)方药

二陈汤加砂仁、藿香。方中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理气止呕;茯苓、甘草健脾渗湿和中;砂仁温中止呕;藿香芳香化湿,和中止呕。

脾胃虚寒者,加党参、干姜以健脾温胃。若痰湿郁久化热,酌加黄连、竹茹清热化痰。若痰湿内盛者,加苍术、白术健脾燥湿。痰湿内盛,胸脘满闷者,加厚朴花、瓜蒌壳行气散结、宽胸除湿。

(4)单验方

鲜芫荽1把,加苏叶、藿香各3g,陈皮、砂仁各6g,煮沸后倾入茶壶内,对准患者鼻孔吸入其蒸汽。

(5)针灸

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丰隆等穴,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

“预防”

(1)饮食清淡富有营养,少吃多餐,忌生冷油腻。

(2)保持心情愉快,解除顾虑。

五、产后发热

产褥期内,出现以发热为主证,并伴有全身其他症状者,称为产后发热。

产妇分娩时大量耗伤阴气,在产后一二日以内,由于阴血骤虚,无以制阳,阳无所附,浮越于外,常有轻微发热,不伴其他症状者为生理现象。

“病因病机”引起本病的机制主要是产后阴血骤虚,阳气浮散,腠理不固,易感外邪,而致发热。常见的原因不外血虚、血淤、外感、感染邪毒几个方面。

1.血虚

素体气血不足,产时失血过多,阴血骤虚,阳无所附,以致虚阳附越于外,而令发热。

2.外感

产后百脉空虚,腠理不密,卫阳不固,以致风寒之邪,袭表犯肺,营卫不和,因而发热。

3.血淤

产后情志不遂,或摄生不慎,感受寒邪,血为寒凝,淤阻冲任,恶漏不下,败血停滞,阻碍气机,营卫不和,而致发热。

4.感染

邪毒产后百脉空虚,血室正开,或产时接生不慎,或护理不当,或不禁房事,致使邪毒乘虚而入,稽留于冲任胞脉,正邪交争,营卫失调,而令发热。

“诊断”

1.主要症状

产后发热,或低热不退,或乍寒乍热,或高热寒战。

2.伴有症状

恶露不绝,色如败脓,质稠有臭味,小腹部剧烈疼痛。

3.辅助检查

妇科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液及阴道或宫腔排出物病菌培养、超声波检查等对明确诊断有一定帮助。

“鉴别诊断”

1.乳痈

乳痈以乳房胀硬、经肿、热痛,甚至溃腐化脓,伴见发热为其特点。与产后发热不同。

2.产后小便淋痛

产后小便淋痛虽也可伴有恶寒发热,但以尿频尿急尿痛为特征。与产后发热不难鉴别。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产后发热有虚有实,辨证应根据发热的特点、恶露的量色质味、小腹部有无疼痛及疼痛的性质、全身症状、舌脉等综合分析。

2.治疗原则

在产后多虚多淤的基础上,以“调气血,和营卫”为主,但应注意清热勿过于寒凉,疏风勿过于辛散,化淤勿过于攻破,消导必兼扶脾。感染邪毒型是产后危急重症,危及产妇的健康,应果断处理,必要时结合西医进行治疗。

“分型论治”分血虚、外感、血淤、感染邪毒四种证型论治。

1.血虚证

(1)症状

产后失血过多,微热汗出,头晕目眩,心悸少寐,神疲体倦,爪甲色淡,恶露量少,色淡质稀,小腹绵绵作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治法

补气养血,和营退热。

(3)方药

八珍汤加减。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当归、川芎、地黄、芍药养血。全方补气养血,调和营卫使热自除。

若见午后热甚,两颧潮红,头晕耳鸣,口燥烟干,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为阴虚内热,治宜滋肾养阴,养血清热,方用加减一贯煎。

(4)针灸

取曲泉、三阴交、足三里、关元、复溜等穴,毫针刺,用补法,可加灸。

2.外感证

(1)症状

产后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咳嗽流涕,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治法

疏风养血,散寒解表。

(3)方药

荆防四物汤。方中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扶正,荆芥、防风祛风散寒解表。全方共奏疏风养血,散寒解表之效。

若外感风热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汗出,头身疼痛,咳嗽,流浊涕,口渴,咽喉疼痛,舌红苔薄白,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

若外感暑热,症见身热多汗,口渴心烦,倦怠乏力,舌红少津,脉虚数。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用清暑益气汤。

若寒热往来,胁痛咽干之邪入少阳者,治宜和解少阳,方用小柴胡汤。

(4)针灸

取合谷、大椎、风池、外关、曲池穴。

3.血淤证

(1)症状

产后乍寒乍热,恶露不下或量少,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口干不欲饮,舌紫暗,有淤斑或淤点,脉弦涩。

(2)治法

活血化淤,和营除热。

(3)方药

血府逐淤汤。血淤甚者可酌加益母草。

(4)取支沟、曲池、血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毫针刺,用泻法。

4.感染邪毒证

(1)症状

产后恶寒发热,或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恶露或多或少,色紫暗,或如败脓,质稠有臭味,心烦不宁,口渴喜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数而有力。

(2)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化淤。

(3)方药

解毒活血汤加银花、黄芩。方中金银花、连翘、黄芩、葛根、柴胡、甘草清热解毒;生地黄、赤芍、当归凉血和血;桃仁、红花活血行淤;枳壳理气行滞。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凉血化淤之效。

若高热不退,烦渴引饮,大便燥结,恶露不畅,秽臭如脓,小腹疼痛拒按,甚者滿腹疼痛,神昏谵语,舌紫暗,苔黄而燥,脉滑数者为热结在里,应急下存阴,方用大黄牡丹皮汤。

若高热汗出,心烦不宁,斑疹隐隐,舌红絳,苔少或花剥,脉弦细数者为热入营血,应清营解毒,散淤泻热,方用清营汤。

若壮热不退,神昏谵语者为热入心包,可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或以西药对症治疗以抢救产妇生命。

更有新产后不节饮食,食积发热者,症见不思饮食,嗳腐呑酸,脘腹胀滿,舌苔厚腻,脉濡滑,治宜健脾和胃,消导化滞,方用保和丸。

(4)针灸

取曲池、尺泽、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风池等穴,毫针刺,用泻法。

“预防”

(1)注意产后卫生,产后禁过早房事。

(2)产后适寒温,饮食有常。

(3)心情舒畅以防肝气郁结而致淤血内停。

(李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