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WTO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
32270800000012

第12章 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机制与国际环境

第一节 国际竞争力提升机制的内涵和形成基础

一、国际竞争力提升机制的内涵

机制(Mechanism)一词过去主要是用来描述产生自然现象等方面的物理过程或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后来被应用到生理学、心理学、哲学和经济学等多门学科之中,如生理学中的生理机制和机理、心理学中的心理机制、哲学中的机械论和经济学中的运行机制等专门术语都是来源于同一词汇。机制这一通用术语的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具有相互联动或影响的结构部分。②遵循一定方式作相对运动。③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④相对运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构成部分的数量及其联系或影响方式。

由上,我们可尝试将提升机制定义为:由多个结构部分或变量组成、循一定方式对提升行为和提升现象产生相对运动或影响,并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相互联动过程及其运行机体。一般来说,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机制可理解为:能够直接导致产业(产品)形成创汇额更多、产品更新换代更强、附加值更高、市场应变能力更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的产业(产品)升级的一系列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制度背景。其结果是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相竞争时,本国产品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二、国际竞争力提升机制的形成基础

(一)国家应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体制和政策支持

1.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是指在经济运行中,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导向的。它不仅表现在商品交换是通过市场行为来完成的,而且表现在建立与市场调节生产交换相适应的一整套企业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迅速,市场经济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一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是衡量该国经济繁荣和发展快慢与否的重要指标。具体由以下因素决定:

(1)当一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在国内外价格体系、企业行为以及竞争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兼容性时,各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才具有较平等的竞争基础,才能更加真实地体现出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小。若实现这一系列的兼容性,要求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均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世界政治和经济变幻莫测,世界市场也复杂多变。一国产品能否长久地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对世界市场需求的快速应变能力。而市场经济体制所特有的快速应变能力是商品占领世界市场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3)当今的国际市场竞争已不再单纯注重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企业内部管理的提高和完善,而是更加关注于国家整体的管理问题,偏向于各种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才能被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才有可能达到最高效率,最终获得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实行政府的竞争政策。

一般而言,竞争政策是促进竞争而不是限制竞争的政策,主要通过控制和清除一国国内市场限制性行为,以保证市场机制有效运作和资源配置的流畅顺达。管制企业的限制性商业行为(简称RBP)和政府的补贴行为是竞争政策的核心。RBP是指企业在经济贸易活动中背离公平竞争原则,通过公开或隐蔽的手段谋取经营利益的行为,包括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政府补贴,是政府为扶植某个产业或地区而实施的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只要这种政策造成了歧视和差别待遇,阻碍了竞争,都被视为竞争政策的管辖范围。

竞争立法是实现竞争政策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竞争法律制度。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制定了本国的竞争法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趋势的日益明朗,国家与地区间竞争政策的协调及对企业市场行为的规范,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也成为世贸组织和区域经济组织的重要议题。竞争政策的实施,可以减少不正当贸易和市场壁垒,促进投资自由化的发展,使各国企业和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相对平等的竞争地位,有助于迅速提升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实力。

3.国家为支持产业发展而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

产业政策,是一国政府为鼓励发展特定产业的国内干预政策。产业政策不同于宏观经济政策。一般来说,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税率、货币政策利率等)不区分特定的公司和产业类型。产业政策措施(如研究与开发补贴、减免税优惠、优惠贷款和信贷分配等)作用于特定的公司和产业。

技术传递理论认为,即使资本可以跨国界自由流动,技术跨国界的流动也是不完善的。国家干预需要确保有关产业中本国公司的“技术首创者优势”或使本国企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高新技术。

在高技术产业中,高新技术的首创者开发了处于领先地位的成果,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这种高新技术很难在别处再生产,这可能是由于其技术很难模仿,也可能是由于开发这种技术非常昂贵。为确保或尽可能维持市场支配地位,就需确保和维持技术垄断地位。因此,与特定高技术产业相联系的一套核心技术很难跨越国界而流动,并且只有与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公司的市场战略相一致时才会流动。由于技术跨国界的流动不完善,一国要有自己的高技术产业就必须以产业政策来支持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国家可以通过贸易与产业政策的结合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国家的目的是维持和提升关键产业的国内技术基础和开拓高技术产品的国内外市场,以使本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得以提升。

(二)企业为实现国际竞争力提升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美国学者加里·哈梅尔在1994年出版的《竞争大未来》一书中,提出获得国际市场经济优势的基础是企业拥有某一领域的核心专长(Core Competencies)。核心专长的培植取决于企业知识与服务的创新能力。而知识革新和服务的创新变化根源于文化观念和产权制度的变化,并且通过管理创新,建立起与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战略、组织形态、运作机制、管理模式和营销体系等。

企业的核心专长是能够长期产生独特竞争优势的能力。一般来说,企业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指企业资源中可见和可量化的部分,如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改造能力等。无形资源指不可量化的企业资源,如专有技术、商标和专利权等。企业的核心专长可以从产品信息渠道、组织开发能力、营销流通网络和企业管理效率等多方面得到体现。对于流通型的外贸企业来说,可将核心专长集中于综合服务上,即服务的有效性、及时性和技术性,它们决定企业的最终竞争力水平。

1.实现规模经济优势。规模经济是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最早明确提出的,指由于经济资源聚集在同一生产者处,形成大量生产和流通的产销体制,从而在生产的某一区间单位平均成本的递增或下降。这里所说的规模,是指资源的聚集度,即产销能力的大小;而经济,则是节省、效益、好处的含义。在西方经济学中,将规模经济表述为规模的“收益递增现象”,即规模经济反映了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配置比例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说明大规模生产通常具有优越性。规模经济主要是考察一个企业或行业的长期状况,是指因生产规模的改变而引起的收益的变动。它反映了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从长期来看,企业生产的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将随产量的变化呈U型曲线,即在一定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或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的现象被称为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所形成的企业整体优势有利于减少竞争对手,或减弱竞争对手的威胁程度。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来自本行业内部现有的竞争者和行业外部的潜在竞争者的威胁,将不可避免地存在。而发展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低、结构优化等整体优势,可以使企业在与同行经营者进行竞争时获胜。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联合、兼并等形式,吸引同行业内优势或劣势企业加入,从而减少现实竞争对手,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采取资源控制、价格协调等方式,对于行业外部潜在竞争者造成更高的行业进入壁垒,以阻止更多的生产者进入同一个行业。

追求规模经济,形成规模效益,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只有企业规模扩大了,才会在技术开发、产品更新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才会有大量的优质产品占领市场。同时,企业规模扩大后,吸纳科技成果及优秀人才的空间也将随之扩大,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将直接导致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企业大了,各种生产就能专业化了,就会降低成本,获得显著规模效益。

2.科学技术方面占有竞争优势。发展经济学认为,当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工业产业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反映极为敏感。尤其是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和核心因素。一般来说,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工业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工业品的质量和性能,使产品获得品牌优势,促进新产品的开发。成本的下降是工业品保持和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新产品的开发可以改善工业品市场份额供给结构,保持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此外,科技进步还是工业管理和组织制度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对工业管理和组织制度创新也具有促进作用。通过管理和组织制度创新,企业可以保持和扩大工业品国际竞争优势、资本实力优势和市场营销优势,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面临当前的全球性竞争,企业要获得长期性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寻求自己的竞争优势。而企业的R&D(研究与开发)水平是其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曾指出:“在所有改变竞争规则的因素中,技术变革是最显著的一种。”企业的R&D活动与竞争战略之间是一个双向的作用过程,一方面,当企业的竞争战略确定之后,要求相应的R&D职能扩张。另一方面,R&D活动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又会成为企业制定竞争战略的依据,并依此形成以企业技术战略为主导的整体竞争战略。

3.实现产业(产品)的结构升级。产品结构是考察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质产品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产品结构是产业政策研究的最深层次内容,产业部门结构、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布局结构是否合理,最终都会通过产品结构体现出来。从根本上说,产业结构转换问题,归根到底是产品结构问题,是产品的种类、规模、水平、质量和市场问题。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科学地配置生产要素,有效地引导资产存量重组,提高宏观和微观效益。

现代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别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以结构的加速转换为重要特征。当前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引发了新一轮国际产业重组。从对外贸易的角度讲,产业结构的调整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产业间贸易从技术水平较低的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渐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方向发展。②产业内贸易的比例不断上升。产业内贸易主要归因于规模经济。当企业规模不断增大,国际分工便由产业间分工深入到产业内分工。

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和特征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使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巨变。计算机、电信、卫星传播、多媒体、通讯网络等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加速调整,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并日益成为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推动力。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伴随着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换代的快速展开,国际贸易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精深加工产品的比重越来越大。

4.实现产品的品牌竞争优势。一般而言,品牌是产品的识别标志,是指产品的商标,尤其是产品的注册商标。但当人们论及产品的品牌时,所指的多为产品的质量、性能、满足效用的程度,以及产品品牌的市场定位、文化内涵、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程度等。此时,品牌所代表的是产品的市场形象。产品及生产产品的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均在产品的品牌竞争力上体现出来。品牌具有溢价效应和规模效应,这是品牌战略产生效益的直接来源。溢价效应是品牌商品的价格超过一般商品价格水平所产生的效益;规模效应是通过品牌的规模经营和扩大市场销量所获取的经济效益。用品牌来扩大产品的影响力以期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跨国公司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武器。一种品牌甚至可以直接代表某一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国际市场优势。

著名的品牌即为名牌,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在相同价格水平下,名牌产品的需求量更大,在相同的需求量下,名牌产品的价格更高。名牌产品使自己与其他同类产品区别开来,产生一种特有的竞争力。名牌是企业形象的代表,名牌本身具有无形资产的特性,能够给企业带来巨额商业利润。可以这样理解,跨国公司所生产的主要不是产品,而是品牌,因为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其固有的生命周期,最终必将被其他新产品所替代,但品牌尤其是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名牌则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对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是长期的。

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促使产品的生产商采用品牌战略。随着新的生产厂商不断加入,行业内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利润趋于平均化,这使得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其他行业渗透。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不少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老字号”商品,以及不断开发的新产品,这些都有做大做强、提高附加值的可能。但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品牌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最终还将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5.建立国际市场营销网络。彼得·德鲁克认为,营销所涵盖的范围远远超过单纯的销售,因此营销不应该被视为一种特定的活动。他认为真正的营销应该是公司整体的努力,是从顾客观点出发的全方位事业。以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舒尔兹等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提出的整合营销理论认为,传统的以4P(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促销)为核心的营销框架,重视的是产品导向而非真正的消费者导向,即制造商决定制造某一产品后,设定一个能够收回成本且达到一定目标利润的价格,经过制造商为主控的销售通路,然后对企业销售进行相当程度的促销。也就是说,传统营销是一种由内向外的营销,制造商的经营哲学是“消费者请注意”。面对20世纪90年代市场环境的新变化,企业在营销观念上要逐渐淡化4P、突出4C(顾客需求与欲望、对顾客的成本、便利、传媒)。整合营销是经营有利品牌关系的一种交互作用过程,通过带领人们与企业共同学习来保持品牌沟通策略上的一致性,加强公司与顾客、其他关系利益人之间的积极对话,以便完成推动增进品牌信赖度的企业任务。

第二节 影响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国际环境

目前,世界机电产品市场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促进了全球高新技术机电产品贸易比重和增幅明显提高。这对中国扩大机电产品出口构成了新一轮冲击。为达到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我们应针对世界机电产品市场特点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应对政策,不断开拓新的世界机电产品市场份额。概括而言,当前国际机电产品市场出现以下的新变化:

一、机电产品贸易增长始终保持高于世界贸易增长的发展速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动了世界机电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1990~2000年,世界机电产品贸易平均增长8.15%,而同期世界贸易增长了6.26%,机电产品贸易平均增长高于世界贸易增长1.89个百分点。由于世界机电产品发展主要依托于欧洲、北美、亚洲机电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因此上述三个地区机电产品贸易增长速度反映了整个世界机电产品贸易发展的全貌。1996~2000年,欧洲国家机电产品出口贸易额年平均递增6%,北美和亚洲地区机电产品出口贸易额年平均递增幅度在9%以上。1998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世界许多国家机电产品贸易增长减缓或停滞。其中,亚洲地区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由上年的增长4%转为下降6%。北美地区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增长受亚洲地区进口需求减弱影响,也由上年度的增长13%降至3%。但是,由于欧洲区域内贸易所占比重居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机电产品贸易的冲击,2000年欧洲机电产品出口增幅达5%以上,高于上年的3%增幅。随着许多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经济逐渐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这些国家对机电产品需求旺盛的潜力渐渐显现出来,2000年日本的一般机械、电气机械、运输机械和精密机械的库存指数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13.8%,0.6%,36.1%和9.8%,说明机电产品贸易供大于求的矛盾有所缓解。

二、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高新技术机电产品贸易比重、增幅明显提高

近10年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不仅加快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而且也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摆脱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机电产品贸易提供了机遇。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促成了全球机电产品产销格局发生新的变化。根据WTO统计,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代表的办公和电讯设备类产品,1990~2000年,平均年增长率达11%,远高于世界贸易同期平均增长6%的水平,在世界货物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8.8%上升到12.9%。2000年,世界各国信息技术部门的生产扩张,使得个人电脑及半导体的销售额分别增长了22%和18%,而增长最强劲的是移动通讯产品,比1998年增长了2/3。现在全球每年信息技术产品的世界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大大超过农产品贸易额和矿产品贸易额。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统计,2000年全球计算机及软件、半导体、集成电路、通讯设备和信息技术、光纤光缆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前20年增长了28倍。美国、日本在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速度和占全部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发展最快,美国为28%和44%,日本则为32%和39%。从产品结构看,汽车、办公及通讯设备仍是当今世界机电产品贸易的主导,分别占世界机电产品贸易额的34.2%和41.5%。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分工也加快了传统机电产品技术升级和附加值提高,以增强本国在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目前,全球技术和服务贸易约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量的1/4强,随着数字化经济的兴起,信息技术革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影响着世界贸易的主要内容,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将与货物贸易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大转变,促进国际贸易向技术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双高产品,尤其是信息技术产品正成长为增长最快、贸易规模最大的产品。近年来美国的经济增长有2/3来自于IT产业,其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已占出口总额的40%,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张永安:《21世纪初世界经济基本状况》,《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年第一期。]其他国家也呈现出同样的发展势头,货物贸易的增长空间主要依托于信息产品这一新的增长点。

三、跨国公司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方式趋强

“二战”以来,国际贸易变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即不同国家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其原因是跨国公司为主体的机电产品生产全球化,加快了全球机电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改变了许多国家传统的“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制成品”的贸易模式,出现了众多同一产业既出口又进口的产业内贸易。它不仅使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大大增加,同时也使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贸易不断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蓬勃发展,使得越来越多机电产品的中间产品成为世界贸易的主流。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的观点来分析,机电产品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而高科技机电产品的投产需要大量的R&D(研究开发),这种研究开发则要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来支撑。跨国公司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机电产品贸易在跨国公司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推动下,呈现出产业内贸易扩大的趋势。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对家用耐久机电产品的消费需求指数中,对“模仿产品”的需求指数,由20世纪80年代的0.45下降到90年代末的0.29;对“创新产品”的需求指数,由80年代的0.224上升到90年代末的0.566。日本、美国、德国跨国公司研发新型汽车的商品化率年均在40%,独有技术专利实施率在45%,新型车出口量超过汽车出口量的50%。据美国《财富》杂志预测,到2010年和2030年光电子信息技术装备及产品、新兴和再生能源技术装备及产品、海洋开发技术装备及产品、空间技术装备及产品、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等五大类高科技机电产品将占世界机电产品出口额的20%和40%。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型机电产品相继被开发并陆续投入国际市场,它带动了世界机电产品市场上需求长线看好,其中通讯、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在近期仍旧成为世界机电产品市场发展的主导产品。

四、WTO贸易规则不可能完全避免世界机电产品贸易的冲突和摩擦

作为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多边贸易组织——WTO,虽然具备了比较完善的规则和约束各成员的贸易法规,并为其成员提供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共同标准。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在把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并未消除各国间的利益冲突。它使得各国在国家层面上和区域层面上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在机电产品贸易方面,主要表现的贸易摩擦为:

1.各国广泛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简称TBT),以保护人类健康和消费者安全为理由,对进口的机电产品设立了更为严格的技术性能标准和机电产品的品质标准,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继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行政措施)之后的新时代贸易壁垒。例如,欧盟最早设置针对机电产品的严格技术性贸易壁垒,CE标志是工业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证,从1996年1月1日起欧盟各国海关有权拒绝未贴CE标志的产品入关。美国则对电子产品进口设置了《控制放射性的健康与安全法》,对汽车制定《空气净化法》和《防污染法》,不达标的产品将被拒之门外。日本则制定了名目繁多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对机电产品的限制是JIS规格,其中许多是高于国际标准,不达标就不能进入日本国内市场。

2.加大对机电产品反倾销行动的力度,造成大量机电产品反倾销的使用率明显增加。发达国家以保护本国夕阳工业为主要目的的反倾销浪潮此起彼伏,如美国对中国的钢铁、欧盟对中国的彩电都曾提出过反倾销指控。

3.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以洁净技术和洁净产品能维护生态环境为由,制定相关的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贸易惩罚措施,如环境附加税,以限制低质廉价机电产品打进世界市场。涉及机电产品性能的条款还有,排污量限制、可回收率、节能性等多方面,欧盟启动ISO14000环境管理系统,要求进口产品从生产准备到制造、销售、使用及最后处理阶段都要达到环保标准。

4.发达国家迫于石油价格波动,汇率变化及国内劳工组织压力,把机电产品贸易同劳工标准、社会福利等非贸易壁垒相挂钩,针对发展中国家机电产品出口设置新的障碍。

近来,发达国家还将贸易与环境保护、贸易与竞争政策、贸易与劳工标准等新贸易问题,提上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议事日程。西方发达国家期望以抵制环境倾销、绿色补贴、不公平竞争等为由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制裁,而这些制裁无疑在形式上有其合理性及合法性,但由于其保护内容广泛、保护方式隐蔽,使得国际贸易在自由竞争的表象中或多或少带上了一些“贸易保护”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