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会计业务十日通
32281000000019

第19章 固定资产实务指南

1理解固定资产的概念

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根据这一规定,对属于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只规定使用时间一个条件;对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同时规定了使用时间和单位价值标准两个条件。

固定资产应同时具有以下特征: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2]使用年限超过一年;

[3]单位价值较高。

由于企业的经营内容、经营规模等各不相同,固定资产的标准也不可能强求绝对一致,各企业应根据制度中规定的固定资产的标准,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及折旧方法,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企业制定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应当编制成册,并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同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以供投资者等有关各方查阅。企业已经确定并对外报送,或备置于企业所在地的有关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估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折旧方法等,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当按照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2购置固定资产的计价

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有些不需要安装即可投入使用,有些则需要安装后才能使用;购入的固定资产可能采用现购结算方式,也可能采用赊购结算方式。企业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1)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

企业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和净值均应根据实际支付的买价和包装运杂费计算,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采用赊购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一般来说,其价格要高于现购价格,这部分差额属于购买日至付款日之间企业应付的利息。这部分利息原则上不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而应作为购买日至付款日之间的利息费用处理。但是,由于赊购的时间一般不长,利息费用不多,计算赊购固定资产的现值也比较麻烦,因此,按照重要性原则,赊购固定资产的价格,一般按照其发票价格计算。企业采用赊购方式购入的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应按其发票价格和支付(或应付)的包装运杂费,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采用赊购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如果含有现金折扣,根据前述重要性原则,其价格也应按照发票价格计算(即采用总价法),当实际取得现金折扣时,将其视为提前付款而收取的利息,冲减财务费用。

例3-1 某公司购置一套设备,设备现价为30000元,由于企业资金紧张,缺少现款,决定赊购,于是开出一张期限为半年,年利率为5%的带息票据支付价款。该项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1]开出票据买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

贷:应付票据。

[2]半年后票据到期付款时:

借:应付票据。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例3-2 甲公司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置一台设备,现购价格为20000元,价款分5年付款,年利率为5%,则每年应付款项计算如下:

根据计算,每年的应付金额为4619元。

因此,5年分期付款的总额为23095元(4619×5),要大于购价款20000元,其差额部分3095元属于延期付款利息。企业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取得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

贷:应付账款。

[2]第一年末付款时:

借:财务费用(20000×5%)1000

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3]第二年末付款时:

借:财务费用[(20000-3619)×5%]819.5

应付账款(4619-819.05)3799.95

贷:银行存款4619以后各期依次类推。

例3-3 某公司购置一台电子计算机,发票价格为10000元,付款条件为2/10、n/30.作会计分录如下:

[1]购置时:

借:固定资产。

贷:应付账款。

[2]如果在折扣期内付款,少付的那笔冲减财务费用,即: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3]如果超过折扣期限付款,则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在安装过程中发生的实际安装费,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安装工程可以采用自营安装方式,也可以采用出包安装方式。采用自营安装方式……安装费包括安装工程耗用的材料、人工以及其他支出;采用出包安装方式,安装费为向承租单位支付的安装价款。不论采用何种安装方式,固定资产的全部安装工程成本(包括固定资产买价以及包装运杂费和安装费)均应通过“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根据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运杂费和安装费,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安装工程完工后,根据其全部安装工程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例3-4 某公司购入一台设备,价款45000元,支付运费1500元,安装费300元,保险费300元,调适费500元。开支票付款。购入该设备并投入使用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由于固定资产的价值较高,有时企业想购入固定资产,但一下子掏这么多钱又有困难,于是就有了赊购。其实一般赊购价钱高于现购,那是因为从赊购到付款这段时间有利息。但利息不能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而应作为利息费用。尽管赊购花钱相对多,但不用一下子掏这么多钱,所以对付现一时有困难,比如说缺少流动资金或一时资金周转不灵的企业有相当的吸引力。赊购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到期付款,-种是分期付款。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相当于设一个“基金”,每月掏一笔钱放那儿,等到固定资产报废时,这个“基金”已经有了相当于那个固定资产的价值的钱了,于是用这个“基金”再去购新的固定资产。

造成折旧的原因有两种,一种叫有形损耗,一种叫无形损耗。有形损耗就是那种自然的磨损……而无形损耗是因为科技进步、顾客爱好的变化等等带来的。比如说现在电脑更新换代那么快,可能一台电脑两年后就已跟不上时代潮流了,并且因此贬值。

折旧的核算问题,实际上就是固定资产的成本分配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每期摊多少,也就是把其价值在一个会计期摊多少作为费用,计入成本,也就是折旧额。

4折旧的方法和计算

(1)直线法

在解释直线法之前,我们要先讲一个概念-净残值。残值,我们已知道就是预计卖废品能卖多少钱。而净残值又是什么呢?比如说,一台机器报废了,为了使废品多卖点钱,我们先把它拆了,把能卖的摆一块儿,或者是把这台废机器弄得干净点儿,预计为这个花的工资等……就叫清理费用。用残值减去清理费用就叫净残值。要是清理费比卖废品的钱还多,那可就不划算了。

直线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例3-5 某公司一台生产用设备原值为30000元,预计清理费为1200元,而预计残值为3000元。使用年限为4年。那么用直线法怎么算折旧额呢?

年折旧额=[30000-(3000-1200)]/4

=(30000-1800)=7050(元)

月折旧额=7050÷12=587.5(元)

那计算出的折旧额又怎么记账呢?我们先要知道,折旧额是在“累计折旧”科目核算,而累计折旧是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也就是说,用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累计折旧,便是固定资产还剩多少没提折旧(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净值)。会计上的核算是这样的,每期提折旧时,在“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记账。

像上面的例子,提的折旧应记入“制造费用”,因为那是生产用的,所以每期的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587.5

贷:累计折旧587.5

(2)工作量法

这是假设固定资产只能用来生产固定数量的产品,生产一件产品便提一个单位的折旧额,相当于工资制里的“计件制”。

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作业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总作业量

各期折旧额=单位作业量折旧额×各期实际作业量

例3-6 某电器厂购置一台专用机床,价值200000元,预计总工作小时数为300000小时,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购置的当年便工作了2400小时,则有:

每小时折旧额:(200000-2000)/300000=0.66(元/小时)

当年的折旧额:2400×0.66=1584(元)

工作量法实际上也是直线法。它把产量与成本相联系,也就是把收入与费用相配。于是年末计提折旧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例3-7 某公司有经理用的小汽车一辆,原值为15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总行驶里程为600000公里,当月行驶里程为3000公里,该项固定资产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位里程折旧额=(150000-150000×5%)/600000=0.2375(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3000公里×0.2375元/公里

=712.5(元)

因为这辆车不是生产用,应算做管理用,所以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712.5

贷:累计折旧712.5说白了,上面两种算法都是按一定规则平摊。而有些固定资产,例如计算机,新买来时创造利润大,若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就相对少。而到了后来,所创利润减少,如果还这样计提折旧就显得相对多了。于是就有了“加速折旧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使用双倍余额递减要注意两件事情:

[1]这种方法使用初期不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2]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的两年,也就是使用期的最后两年,把其余下还没提的那部分扣除净残值以后,二一添作五,平均分在两年内计入折旧。现举个例子。

例3-8 某公司进口一条生产线,安装完毕后,固定资产原值为2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收入8000元。该生产线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如下:

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折旧=200000×40%=80000(元)

第二年应提折旧=(200000-80000)×40%

120000×40%=48000(元)

第三年应提折旧=(120000-48000)×40%

=72000×40%=28800(元)

第四年应提折旧=[(72000-28800)-8000]/2=17600(元)

第五年应提折旧=[(72000-28800)-8000]/2=17600(元)

(4)年限总和法

年限总和法的折旧率是怎么确定的呢?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以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比如一项固定资产可用6年,第一年时,还可用6年,于是:

年折旧率=6/(6+5+4+3+2+1)×100%=6/21×100%;

=28.57%

第二年时,还可用5年,于是:

年折旧率=5/(6+5+4+3+2+1)×100%=23.80%

以后各年依次类推。

现在我们知道了年折旧率,那么月折旧率便是年折旧率除以12了。那如何算折旧额呢?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例3-9 某公司一台小型机床的原值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则:

第一年折旧率为:5/(5+4+3+2+1)×100%=5/15

第一年折旧额为:(50000-2000)×5/15=16000(元)

第二年折旧率为:4/15

第二年折旧额为:(50000-2000)×4/15=12800(元)

其余几年依次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