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宁夏新闻出版行业始终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新闻出版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发展新闻出版产业这一中心任务,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力度,推动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了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新闻出版产业发展基本概况
新闻出版行业主要包括出版行业(图书出版、报纸出版、杂志出版、数字出版)、印刷行业、出版物发行行业。“十一五”期间,宁夏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概况如下。
图书出版:宁夏有图书出版社3家,即宁夏人民出版社、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阳光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总资产15042万元,年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实现利润700多万元。
音像出版:宁夏有音像出版单位1家即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总资产96万元,在职职工11人,年出版音像制品150多种,销售收入10多万元。有只读光盘复制企业1家即宁夏新海利视盘有限公司,光盘复制生产线有3条,年生产能力1600万张,年产值2500万元。
网络出版:网络出版物主要有互联网报纸、互联网图书、互联网期刊、互联网文学等。当前,宁夏有两家获得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网络出版单位,即宁夏人民出版社网和宁夏网;有4家******新闻办公室批准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即宁夏网、宁夏新闻网、银川新闻网、宁夏信息港,有手机报5家,数字报纸7家。
报纸出版:宁夏有公开发行的报纸有20种,总印数达到8000万份,平均期印数50万份,报业从业人员1700多人,年总收入达1.36亿元。
杂志出版:宁夏公开发行的期刊有35种,平均期印数17万册,年总收入475.4万元。
印刷企业:宁夏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印刷企业468家,打字复印经营单位1162家,从业人员1.1万多人。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59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71家,专项排版、制版、装订企业60家,其他印刷品印制企业278家,年产值7亿多元。宁夏印刷企业主要集中在银川、吴忠两市,银川市有印刷企业312家,占全区印刷企业总数的67%;吴忠市有印刷企业72家,占全区印刷企业总数的15%;石嘴山、中卫、固原三市共有84家,占全区印刷企业总数的18%。
出版物发行企业:宁夏共有各类出版物批发、零售单位777家。其中批发兼零售单位61家(总发行资质的单位1家,二级批发资质单位49家,本版总发行资质单位11家),零售单位716家(民营书店占95%)。宁夏图书发行单位总资产约5亿元,其中:国有单位约4亿元,占总资产的80%;民营约1亿元,占总资产的20%。新华书店是宁夏图书发行的主导力量,全区新华书店系统年图书发行额3亿多元。
二、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成效
通过近年来的深化改革、大胆创新、科学发展,宁夏新闻出版业无论从产业规模、产值效益、技术力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下,新闻出版行业逆势上扬,经济效益逐年攀升,整个行业呈现出健康繁荣的局面。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始终坚持正确的新闻出版导向
新闻出版行业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把正确的新闻出版导向摆在全部工作的首位,高度重视,加强管理,主动引导,确保了主流文化健康向上,宁夏没有出现影响党和国家以及自治区工作大局的导向问题。宁夏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和各出版单位从坚守党的舆论阵地、坚持正确导向的高度出发,健全审读工作的组织机构,发展审读员队伍,坚持“出版前审读”和“出版后审读”并重的原则,加强审读工作的制度建设,拓展审读工作思路,强化审读工作时效,使审读工作在宁夏新闻出版业得到扎实有效的开展。各出版单位贯彻落实选题论证制、三审三校制等制度,坚持对本单位出版物选题、样稿和成品进行审查。并设立审读室,安排专人负责审读工作。各报社还聘请了评报员,定期征集对报纸出版的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切实做到了关口前移,提高了出版质量。
(二)以集团优势带动产业发展
以《宁夏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指导,注重出版的产业属性,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产业。2009年8月30日,自治区党委举行了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宁夏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六家国有文化企业挂牌仪式,宁夏新闻出版改革迈出了大步伐。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整合了宁夏人民出版社、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宁夏少儿出版社三家图书出版单位,宁夏画报社、少年读者、国企三个期刊出版社,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自治区新华书店系统,业务范围涵盖了图书出版、音像出版、数字出版及出版物发行等方面,努力打造国有出版发行的龙头企业。5年来共出版图书1722种,策划出版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图书。宁夏5个市级报的出版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拓展,也都先后出版了手机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在增长。印刷复制业发展较快,技术力量有了较大的提高。5年来,宁夏印制的150种出版物被评为“署优产品”。
(三)大力拓展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出版物市场
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宁夏2007年启动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两年来,共建成211个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统一配置各类出版物1630种。其中,图书1500种3000余册,报刊30种,VCD光盘100种,并全部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的验收,现已投入使用。2009年的1000个农家书屋正在紧张的筹建当中。农家书屋工程扩大了农村图书市场,解决了农民朋友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四)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在科学管理中凸显服务功能
推动新闻出版行业的科学发展,政府职能由重审批向重服务的转变,由抓选题向抓规划的转变,由管理单位向管社会的转变,由管经营向管市场的转变,真正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行业管理、产业规划、质量监督、市场培育和公共服务上来。近年来,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加强新闻出版业的宏观调控,对出版、印刷、发行行业实施优化布局,控制总量,并加强总体规划,科学指导产业发展。严格按照《出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行业管理,做到事事坚持依法办理。同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收费项目,实行“一站式”审批,在强化管理中体现服务职能,在有效服务中加强管理。
三、新闻出版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约因素
近年来,宁夏新闻出版业形成了编辑出版、印刷制作、发行销售为一体的新闻出版产业体系,出版物市场保持了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但总的来看,在推动宁夏新闻出版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思想观念上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宁夏新闻出版单位从业人员思想观念滞后,没有完全从事业单位体制下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中解脱出来,缺乏科学发展的思路,“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主要表现在:因循守旧,缺少开拓意识和敢闯、敢干的拼搏精神;盲目乐观,得过且过,没有深入挖掘优秀文化资源,开发出更多的精品力作;缺乏市场意识和长远眼光,缺少精打细算和精心谋划,造成产品滞销,企业亏损;缺乏调查研究,产业意识不强,不善于培养市场增长点,市场运作意识和能力不适应发展的要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不解放,影响、制约了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
体制机制上还存在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束缚新闻出版业快速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新闻出版生产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过去一段时间,出版单位实行的是“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其结果是人往事业靠、钱按企业拿,单位没活力,事业难发展。经过5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宁夏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从总体上看还没有完全转变旧有的管理模式、运行方式,一些出版单位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式、僵化的管理体制和落后的运行模式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改革创新的任务依然艰巨。运行机制方面,全区新闻出版单位没有形成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责、权、利一致的工作机制,缺少激励和奖惩机制,人浮于事,还存在机制不活的问题。有的出版单位绩效不挂钩,没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员工没有压力,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效率意识、效益意识、节约意识、成本意识,从而造成产品大量积压,债务沉重,难以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新闻出版行业发展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宁夏的新闻出版业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出版单位普遍规模较小,活力不足,整体传播实力较弱;单品种的出版物发行量太小,在国内有影响的出版产品不多;资本实力不足,难以有效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新闻出版“走出去”战略难以实施。
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不到位。由于新闻出版产业在宁夏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过低,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尚未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发展新闻出版产业的优惠政策相对滞后,尤其是在土地、规划、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的优惠政策不明确,不能有效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新闻出版产业。
高精尖人才队伍匮乏制约了新闻出版产业的长远发展。宁夏新闻出版单位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对人才难引进、留不住、用不活;民营单位受经济实力和人才政策的限制,难以吸引真正高素质的人才。在培养人才方面也比较滞后,造成全区新闻出版领域的“大家”寥若晨星,缺乏名记者、名编辑和管理人才、营销人才,这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四、新闻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规划目标
(一)“十二五”发展的总体目标
支持进入企业轨道、运行正常的出版发行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资本运行机制,尽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鼓励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参与出版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鼓励非公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领域,鼓励条件成熟的出版传媒企业上市融资,促进宁夏新闻出版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媒体发展,指导有条件的企业跨地区兼并、联合、重组。培育现代市场流通体系,提高产业质量,扩大产业规模,推进产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使产业发展速度与全区经济发展相适应,逐步加大新闻出版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力争销售收入、增加值、上缴税金在2010~2015年,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2013年使产业结构基本合理,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产品科技含量明显提高。2014年,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人才配置合理的新闻出版产业体系。2015年,使宁夏发展成为辐射西北、走向全国、面向世界的西北部新闻出版业战略高地。
(二)产业发展目标
宁夏图书出版业按照“体制集团化、图书精品化、管理现代化、经营产业化”的改革思路,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步伐,打造新的市场主体。宁夏图书出版品种在2009年1796种的基础上,年均增长5%,到2010年达到1886种。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形成包括畅销书群、常销书群和引进版在内的可持续发展的图书出版格局。
深化报刊业的改革,推动报业向集团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报业抓住广告、发行、印刷三大支柱产业,拓宽、延长产业链,在提高产业的广度与深度上下工夫,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报纸出版单位总资产年递增10%,预计2015年达到5.1亿元;年总收入每年递增10%,预计2015年达到4亿元,努力使宁夏报业集团做大做强。重点建设《宁夏日报》《新消息报》《银川晚报》《新知讯报》等为代表的报纸群体,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宁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印刷复制业努力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亿元,年递增10.5%。其中出版物印刷总产值年递增7%,包装装潢印刷总产值年递增15%,其他印刷总产值年递增15%。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加大数字化印刷规模。建立宁夏印务包装工业园,规划面积为1000亩,分两期工程,工程总投资10亿元。入驻企业50家,就业1万人,实现增加值4亿元,税金0.72亿。
出版物发行业发行销售收入在2009年3.6亿元的基础上每年递增10%以上,组建以资产为纽带,以首府为龙头,以中心城市书店为中心,以区县、乡镇、社区网点为依托的出版物发行格局。进一步扶持发展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大力发展连锁书店、社区书店和便民书店。建设自治区新华书店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形成覆盖全区和辐射周边省、市的流通网络。加强农村图书发行工作,各县级新华书店的农村发行额要达到年均10%的增长速度。积极拓展版权贸易,加大引进海外出版资源。注重宣传推介宁夏优秀文化,大力推动版权输出,着力开展外向型出版物版权贸易,建立和完善版权贸易机制,引导和推动版权贸易健康发展,力争实现版权贸易年交易额品种以10%的速度递增。
五、加强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围绕保增长、促发展这一主题,通过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新闻出版项目,加速推进产业和产品升级,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
进一步强化项目意识。项目就是生产力,好的项目是经济学中的“看不见的手”。项目建设抓得如何,体现了一个部门、一个领导、一个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各级新闻出版从业人员只有形成一致的认识,才能齐心协力地抓好项目建设。
积极谋划、引进和争取项目。要提高科学谋划和自主开发能力。注意项目与产业政策投资方向保持一致;注意项目之间的互补和联动,集聚产业群,拉长产业链;注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筹考虑。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广泛开展宣传推介,选准目标,积极引进重大项目,争取新闻出版总署支持宁夏新闻出版业的14条实施意见落到实处。
切实抓好项目的落实。项目能否有效落实是项目带动效应能否发挥的关键。要严格按照立项审批程序,逐个环节进行周密部署,切实把前期工作抓到位。同时,严格政府对项目的管理程序,建立健全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政府部门对项目管理的指导与监督。
突出重点项目,加速产业发展。实践证明,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统一部署,在新闻出版项目建设中,要优先发展成长性好、示范带动效应强、具有全局性和先导性的重点项目工程。根据宁夏新闻出版业的特点,借助新闻出版总署支持宁夏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研究制定重点项目,为宁夏新闻出版产业发展起到核心带动作用。
为项目带动创造良好的环境。环境包括政策环境、金融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政府部门在其中所提供的政策、服务等将对项目的实施起到关键作用。与其他经济行业相比,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许多配套的政策措施还不尽完善,需要政府在推进产业发展、项目开发和引进的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的政策措施,真正发挥保驾护航的推进作用。要强化领导干部责任制,把项目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指标。要继续改进和加强行政审批职能,简化审批程序,设立绿色审批通道。同时,加大对违纪、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加强项目反馈和总结机制建设。项目的反馈和总结,可以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必要的经验和教训。为此,必须建立健全项目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对项目的评价,总结成功经验,为以后相关项目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构建良性循环管理机制。
(二)实施集约化发展战略
宁夏新闻出版产业发展要坚持深化集约化发展战略。要以集群式发展为理念整合印刷业资源。宁夏印刷业规模小、厂点分散、竞争力不强,矛盾非常突出。应当借鉴外省区建设印刷包装城的经验,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依托宁夏国家级开发区,以政策调控和服务支撑为抓手,在开发区内相对集中现有的大型印刷企业。同时,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和外商投资印刷企业,使之形成区域规模,打造区域品牌,进一步提升宁夏印刷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以标志性出版物市场建设为抓手整合出版物发行业。目前,宁夏还没有一个标志性的图书城和全国有影响的出版物交易市场。应当采取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在城郊结合部的适当位置,按照立足宁夏、辐射周边、影响全国的要求,建设一个一流的出版物交易市场,吸引名牌出版社和各类资本进场经营,使其成为西北有名的专业市场。
(三)强化新闻出版管理
新闻出版业既有产业属性,也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一要抓好新闻出版活动的管理,确保导向正确。按照加强“事前选题审批,事中书号调控,事后审读管理”的思路,进一步把握导向。二要抓好出版物市场管理,营造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发展环境。强化市场管理,积极开展“扫黄打非”,不断完善“扫黄打非”工作长效机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三要抓好行业管理,确保行业发展健康规范。加强对出版、印刷、发行各环节的管理,抓好源头管理,把好出版环节关。加强网络管理,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四要抓好版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盗版活动,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五要以市县机构建设为抓手,健全完善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体系。积极探索新闻出版分级管理,充分发挥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越是基层,新闻出版、版权管理任务越艰巨。目前宁夏县级还没有单独设立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制约了新闻出版管理职能的发挥。建议地市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构单独设立,并设立县级新闻********,形成覆盖宁夏城乡的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体系,发挥区、市、县三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为更好地履行新闻出版行政管理职责奠定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