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32324600000026

第26章 调查研究(25)

三、宁夏劳务移民的成效和特点

实践证明,劳务移民是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减少贫困人口、缓解城市用工、降低移民成本、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减少了贫困农民

宁夏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集中在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受环境资源条件限制,贫困农民在当地就业岗位少,增收渠道窄。近年来,随着劳务经济和沿黄城市带快速发展,宁夏贫困地区有60万农民外出打工,劳务收入达30多亿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例达到40%。劳务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自发劳务移民,据统计,南部山区8县区已有6.4万户农民举家外迁,占当地农户总数的13%。大多数长年在外的青壮年打工人员,已成为产业工人和城市建设者。从试点情况看,多数劳务移民输出一人,带出一户,实现举家移民。随着劳务移民转移力度的加大,将有更多的贫困农民从山区转移出来,在城镇、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就业安家,增收渠道将进一步拓宽,贫困农民总量将进一步减少。

(二)实现了“山川共赢”

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劣,当地农民以劳务移民的方式转移出来后,人口资源承载压力明显减轻,为生态环境恢复和改善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集中财力物力实施贫困地区脱贫解困工程,山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为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川区通过劳务移民迁入,能够集中发展起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和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城镇化率和工业化水平,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功能明显增强,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沿黄城市带通过吸引和安置山区农民转移就业,带动了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更好地融入宁夏发展格局之中,实现了山川共赢。

(三)缓解了城市用工

劳务移民有效缓解了沿黄经济发展面临的劳动力短缺困难,为沿黄城市带产业发展构建了一个稳定的劳动力群体。灵武羊绒工业园区由于新上项目陆续开工,面临一线工人大量短缺的问题。灵武市积极牵线搭桥,与海原县等地联系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为中银、嘉源和荣昌三大绒业集团招收了1000名劳务人员,缓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中卫创业集团2010年4月组建,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中卫市扶贫办从南部山区引进600多名劳动力,保证了集团后续各项建设顺利开展。

(四)降低了移民成本

近年来宁夏实施的生态移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其需要整合发改、财政、扶贫、民政、水利、电力、交通等部门项目资金,用于移民工程配套建设,据测算,要使一户生态移民真正安定下来,用于住房、水电道路工程、社会事业、农田设施配套等方面的投入大约在16万,投资成本较大。而劳务移民安置需要的住房建设补助、技能培训补助等人均只需1万元左右,投资少、见效快。

四、宁夏劳务移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认识不足制约着劳务移民的开展。劳务移民是一项新生事物,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对劳务移民工作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认识不够充分,思想还不够解放,办法和思路不多,采取的措施不够得力,对这项新生事物的支持和配合力度不够。

制度缺失束缚着劳务移民市民化。从土地制度看,劳务移民在转出阶段虽仍享有原土地承包经营权,但原有土地如何有效转包、出租、发展规模经营缺乏后续制度保障。从户籍制度看,现阶段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仍未建立,附着在其上的就业、居住、教育、社会保障、医疗服务等诸多相关福利在城乡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差异。从社会保障制度看,有利于劳务移民市民化的就业、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制度以及覆盖劳务移民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完善,尤其是城市承载劳务移民压力越来越大,住房问题和子女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现象尤为明显,影响着农民工安居乐业。

自身素质不高制约着劳务移民市民化。劳务移民文化水平和技能素质不高,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与企业用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社会认知的偏差阻碍着劳务移民市民化。人们思想观念上受城乡对立、城乡分治的影响较深,城市社会文化中客观存在对农村乃至务工人员的歧视,劳务移民往往被排斥在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之外,缺乏与市民互动与沟通,其结果是劳务移民的期望在心理上不能获得认同,在情感上找不到归宿,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五、推进宁夏劳务移民工作的建议

山区有一定文化和技能的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带动家庭向沿黄城市带、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基地转移,成为劳务移民,是山区农民走向城市文明的过程。与生态移民相比,具有政府投入少、移民成本低、安置形式灵活、转移空间广阔等特点,是从根本上降低山区人口压力,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引导推进。

第一,加强领导。试点市县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工作力度,妥善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建议自治区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外省市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宁夏实际,出台《关于促进劳务移民的意见》和相关管理办法,推动全区劳务移民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开放户籍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放活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在全区取消农业户、非农业户的登记管理模式,实行“一元化”的户籍管理登记制度。放开劳务移民进城落户条件,凡在城市(镇)范围内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劳务移民及其配偶、子女,可根据本人意愿迁移户口,及时办理城镇落户手续,使劳务移民在迁入地顺利落户。

第三,加大投入,改善劳务移民居住条件。保障劳务移民家庭安居,是促进劳务移民的关键。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一是要把解决劳务移民的基本住房,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统一规划,统筹解决。二是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自治区对市县政府建设劳务移民公共租赁住房和公寓给予资金支持,平均每平方米1000元;鼓励企业建设劳务移民公寓,自治区对企业建设劳务移民公寓,给予50%的资金支持。劳务移民公寓的户型以40~50平方米为主,保证农民家庭基本需求,但不宜过大,否则不利于周转。对租住公共租赁住房和公寓的劳务移民特困家庭给予适当房租补贴。用工单位要逐步建立住房公积金缴存制度,提高劳务移民稳定解决住房的能力。三是要加大劳务移民集中居住区水、路、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投入力度。四是要选择条件成熟的工业园区,采取政府+企业的方式,建立劳务移民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中小学、医疗室等社会公共服务,方便劳务移民的工作生活。五是要明晰产权,按照资金来源和归属,明确划分劳务移民公寓的产权。政府投资建设的劳务移民公寓,其产权归政府;政府与企业合建的劳务移民公寓,其产权按投资比例划分。六是要加强管理,遵循“谁出资谁管理”的原则,政府投资的要由政府管理,政府与企业合建的要共同管理。

第四,做好劳务移民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就业是劳务移民最终实现稳定移民的根本保证。要将劳务移民就业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为劳务移民免费提供就业信息、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等服务。要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劳务移民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制度,逐步形成培训、鉴定、就业“三位一体”的农民培训补助机制,加大对劳务移民职业技能鉴定的支持力度,增加补贴工种,提高补贴标准。鼓励用人单位加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财政给予适当补助。鼓励青年农民到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学习,享受中等职业教育优惠政策和国家助学金政策。支持用工企业同培训院校联合办学,对劳务移民进行定向技能培训。制定激励政策,引导用工企业多用宁夏劳务移民。培育和扶持社会就业服务中介机构,鼓励他们发挥各自优势,发挥更大的作用。支持劳务移民自主创业。对进入城镇自主创业的劳务移民,享受全民创业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及工商、税务、金融机构要把劳务移民纳入全民创业支持范围,引导劳务移民创业带就业。劳务移民入住的社区,要加强宣传和沟通,使其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第五,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继续享受惠农政策。保留劳务移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劳务移民进城落户后,可在6年内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权、宅基地使用权,6年后根据土地流转收益情况给予一次性补偿。引导劳务移民对原有承包土地实行转包、托管、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流转,保证劳务移民的基本权益。劳务移民在6年过渡期内,继续享有国家和自治区退耕还林(草)等各项惠农政策和各项补贴政策,同时以城镇居民身份享受国家对城镇居民的各项优惠政策,消除劳务移民的后顾之忧。

第六,保障劳务移民子女同等享受公平教育。将劳务移民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城镇教育发展规划,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市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扩大教育资源,满足劳务移民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优化学校布局,按照就近免试入学的规定,统筹安排劳务移民子女就学,学校不得拒收和另外加收任何费用,同时劳务移民子女享受国家对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的政策。

第七,加快劳务移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实现稳定就业的劳务移民应以职工身份参加企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可自主选择参加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行跨市县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接续措施,允许劳务移民在迁入地自主选择参保方式。对进城农民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援助制度,确保一户有一人以上就业。劳务移民进城落户后,同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享受城镇居民低保待遇,同时纳入城镇医疗救助范围,享受医疗救助待遇。

第八,重视劳务移民计划生育管理。进城农民自落户之日起,3年内执行农村居民的生育规定政策,过渡期结束后执行城镇居民的生育规定。在农村享受“少生快富”工程政策的劳务移民家庭转入城市户口后,继续享受奖励扶助政策。

主持人:****民 周鸣和

调研组成员:马文兴 唐宝山 常青 张伟虎

执笔人:常青 张伟虎

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