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32324600000043

第43章 调查研究(42)

三、新能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能源企业与电网公司衔接不够

虽然目前宁夏还没有出现风电、光电并网接入障碍,但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每年新增几十万千瓦的风电、光电装机容量,必将对电网消纳能力带来严峻考验。有些新能源企业由于与电网公司衔接不够,没有提前开展接入设计、项目报审等工作,难免出现风电场建设与电网建设配套不够、不能按计划接入的情况。如风电场建设周期较短,从开工建设到具备并网条件,通常仅需要一年左右时间。而电网项目核准程序和办理过程较长,需要1~2年时间,电网建设受多种因素影响,工期一般都在一年左右。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不够协调

宁夏新能源发展从“十一五”开始进入发展阶段,虽然现在初具规模,但产业发展还不协调。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较好,配套的制造业发展滞后。风电建设较快,但区内风电设备制造刚刚起步,风机设备制造本地化率低。多晶硅产能已经能够满足区内市场,单晶硅和电池组件产能还满足不了区内需求,逆变器生产还处于空白,光伏产业链还不够完善,光伏材料的发展与光伏发电发展速度不相适应。

(三)新能源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宁夏新能源技术研发起步晚、研究经费投入不足,没有建立新能源重点研发机构,缺乏有利的技术研究支撑平台。在光伏发电、电网接入、风机核心部件生产等方面缺乏大规模发展所需要的核心技术。虽然通过获取三菱、恩德等国外企业生产许可证的方式具备了兆瓦级机组设备生产能力,但仍以组装外国部件为主,控制系统、变速系统等核心部件本地化率低,风机制造的带动能力不强。宁夏太阳能光伏材料生产仅仅依赖个别企业自身研发能力,整体研发水平低,没有形成规模。

(四)新能源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宁夏现有高等院校暂时都还没有设置与新能源相关的专业,没有形成新能源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机制。现有技术人员主要来自与新能源相近领域的专业人才,行业的高端技术研发、技术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大量缺乏,没有建立起支撑新能源快速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

(五)新能源产品成本较高,投资回收期长

风电、光电开发项目初期投资成本较大,回收期较长。风电投资每万千瓦8000万元,是火电投资的2倍;光电投资每万千瓦2个亿,是火电投资的5倍。据企业测算,按照目前核定的风电上网电价,风力发电企业略有赢利,投资回收期需13年左右。一些企业反映,目前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光伏电站上网电价和实际成本形成倒挂,多数民营企业对开发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积极性不高。只有具备光伏电池、光伏电池组件和光伏电站生产建设配套的企业,才有可能整体赢利,但投资回收期也在13~15年。降低光伏电池的成本成为降低光伏发电投资成本的关键。

四、加快新能源发展需重点关注的几项工作

根据自治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区风电、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煤层气发电项目等新能源发电约占全区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8%(含水电22%)。其中:风电装机规模2020年达到500万千瓦,约占全国的3%;太阳能光伏电站2020年达到200万千瓦,约占全国的9%。届时,风电、太阳能光伏电站总投资将达到800亿元。实现以上新能源发展目标,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认为,以下几项工作尤其应该引起重视。

(一)加大新能源发展各项配套政策的落实力度

宁夏在建立完整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政策扶持层面比较完备。今后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抓规划、政策的落实方面。政策如不能有效执行,发展效果将大打折扣。建议将落实自治区发展新能源的各项政策和长远规划列入各有关部门和市县效能建设考核范围,定期对扶持新能源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科技”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加大考核督查力度,做到平时检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切实把加快发展新能源这项有利于宁夏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确保新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与电网公司协调,合理安排新能源投产进度

电网规划建设由中国电网公司统一规划管理。由于新能源接入核准报批手续复杂、周期较长,一些省区已出现风电场建成后,设备闲置、不能出力的现象。为尽量避免在宁夏发生以上情况,自治区和各市主管新能源发展的部门和业主单位,要加强与宁夏电力公司的沟通和协调,争取电力公司的配合和支持,及早开展接入系统设计、项目报批等工作,使每个新能源项目都能按计划列入电网公司电网建设规划。另外,主管部门要合理安排新能源投产进度,优先开发接入条件较好的风电项目。通过各项卓有成效的工作,缩小风电场建设与电网建设的时间差,争取每个项目都能按计划开工、按计划并网发电。

(三)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建立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实行产学研联合,围绕风机关键部件、太阳能电池组件、电网接入等重点技术建立自治区级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制订新能源人才培养、专家储备计划,吸引国内外优秀能源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支持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银川大学等区内高等院校,设置与新能源有关的专业,为本区培养新能源专业人才。

(四)完善产业链,提高装备本地化率

实现新能源装备本地化是促进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也是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长远方向。一方面要通过技术研发和技术引进再创新,提升宁夏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新能源开发利用项目实行强制使用本地化装备的措施,扶持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装备、优良产品的新能源装备材料制造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降低产品成本,提升竞争力,促进新能源产业整体水平提升。

(五)加强电网建设,保障新能源电力接入

加强适应新能源的电网前期研究工作,综合考虑资源分布、电网消纳能力和电力输送方向,制定适应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电网规划。做好新能源、常规能源与电网统一协调。加强配套调峰能力建设,实现打捆送出、平滑出力,提高安全稳定水平。完善新能源发电标准,努力提升新能源装备水平,风电、光伏发电按相关技术标准具备有功调节、无功控制、低电压穿越、调峰、功率预测等能力。推广应用新能源运行控制新技术,完善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和监控系统,保证新能源并网后的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主持人:****民 苏昀

调研组成员:苏昀 折强 李育钢 吕继明 张谦 刘洁

执笔人:折强 张谦

2010年10月

社会事业

聚民意固本兴邦 促民生绘就新图——关于宁夏保障和改善民生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牢固树立“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重点民生上,每年突出几个重点,兴办一批实事,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实惠,生活每年都有新的改善。为了系统地总结宁夏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自治区政府研究室组成调研组赴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5市和区直有关部门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做法、经验及成效

(一)优先发展教育,努力实现“学有所教”

基础教育全面进步。宁夏提前一年实现“两基”攻坚目标,在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实行“三免一补”,并将这一政策推广到民办中小学学生,实现了全区范围内的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全部得到化解。在全国率先实施“中小学安全工程”,自治区投入7.8亿元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校舍进行新建、重建、扩建和改造,兴建100所标准化回民学校,中小学面貌焕然一新,大通铺、大班额问题逐步改善。从2008年开始实施标准化高中建设工程,两年共安排资金3.66亿元,新建、改建、扩建10所高级中学。投入1.3亿元,为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备相关配套设施和全区中小学配备音体美器材。实施教育扶贫,投资建设了宁夏六盘山中学和宁夏育才中学,通过免收学费、住宿费和提供生活补助,使1.6万名山区贫困家庭优秀学生接受优质高中教育。

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中西部合作办学成效明显,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快速增长,制定实施技能致富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使每个市建有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每个县(市)有一所职教中心,确保未升入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学生都能进入职业学校接受教育培训。西吉县利用宁鲁联合办学,2007年以来,先后向山东等地职业中学输送初高中毕业生3792人。青铜峡市2007年以来,投入资金2.29亿元,新建、改建学校74所,初中、高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2%和80.5%,职业教育就业率达99%。

高等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宁夏大学进入“211”工程,固原师专更名为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医学院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西北二民院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科研能力、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宁夏大学现有博士100余名,宁夏医科大学有博士50余名。

(二)心系群众安康,努力实现“病有所医”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对全区188所乡镇卫生院和37所分院、村卫生室、131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了改扩建,按国家标准配备了医疗设备,完成了一批县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所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13所农垦医院的建设,实现了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提升了医疗综合服务水平。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区22个县(市、区)共有358.45万人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为92.1%,参加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152.4万人,参加医保的人数占总人口的83.8%,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群众医疗保险的全覆盖,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医疗保险。在全国率先实施药品招标采购“三统一”制度(即统一招标、统一价格、统一配送),较大幅度降低了药品价格虚高,有效减轻了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开展“农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实现全区行政村农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村级全覆盖,对65岁以上农民进行免费体检,农民健康知识普及率、知晓率、卫生习惯养成率、农民健康建档率、体检率均达到了规定标准。全面组织开展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达95%。抓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预防如“三鹿事件”、甲型H1N1等方面的重大突发事件。

(三)完善社会保障,努力实现“困有所助”

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在全国较早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区级统筹和社会保险费由税务征收,提高了保障能力。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步实施,基本实现全区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84.22万人、44.85万人、152.4万人、37.86万人和26.57万人,较2000年分别增长1.48倍、1.3倍、15.8倍、3倍和2.8倍。确保了养老金足额发放,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由2005年的862元增加到2009年的1415元,增长了64%。2009年5月,在全国率先以区(省)为单位建立了高龄老人基本生活津贴制度,为80岁以上无生活来源的城乡老人发放高龄津贴。

社会救助水平明显提高。1999年在全区全面建立城市低保制度,低保标准由90元提高到185元,低保对象由5282人增加到21万人,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加大残疾人教育和资助力度,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培训,妥善安置残疾人就业,城镇和农村残疾人就业率分别达80%和90%以上。近3年来,灾民救助共下拨各类救灾资金900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600万人次。

社会福利社会化较快发展。近年来,投入各类资金2亿多元,新建、改扩建60所农村敬老院、6所福利院,建成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328个。实施了“明天计划”和“重生行动”项目,先后为1251名孤儿和贫困家庭儿童实施手术治疗和康复矫治。五保供养实现了由农民集体互助共济向财政保障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40%。

(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实现“劳有所得”

全民创业成效显著。各地把全民创业作为引领全民脱贫致富、带动全民就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抓手,完善政策,强化培训,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广大干群创业意识日益增强,创业积极性日益高涨,创业空间日益拓展,创业成效日益显现。2008年,宁夏新注册各类经济组织31986户,私营企业3.08万户,个体工商户16万户,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8.89%、30%和20%;培养小老板2126人,培育小企业1901个,开发创业项目1684个,创造新岗位18907个,超额完成了自治区年初下达的“4个1”目标任务。

就业形势明显好转。自治区每年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特设岗位,输送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到区外就业。2009年安排7900名大学生到农村开展支农、支教、支医、扶贫和到企事业单位工作,或担任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每年投资购买3000个公益性岗位,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和4050人员再就业。出台了促进农民工就业和农民持续增收的10项政策措施,确保在工农业生产领域重点工程项目优先安置10万多名本地农民工就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54321”(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一免)等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稳定社会局势,截至2009年5月底,共为全区500余家企业减免各类社会保险费3500余万元。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通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全民创业、发展劳务产业等措施,促进了经济较快发展,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932元,居西部省区第五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82元,增幅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五)改善住行条件,努力实现“居有所安”

建立住房保障制度,使居者有其屋。2008年以来,新建、购买和改建廉租房34246套,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43万平方米,改造完成农民工公寓312套,对19911户城市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和住房面积不足13平方米的21562户城市低收入家庭实施了保障。

加大危房改造力度,使安全有保障。2005年宁夏开始实施“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和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工程,截至2008年底,自治区各级政府共投入9亿多元,改造危窑危房5.55万户,综合整治旧村645个,采取整村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完成479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和生态移民工作,建成了以砖瓦房、水泥路、绿化带、垃圾池、健身场、太阳能热水器、自来水、沼气池为标志的一大批示范村,使广大农民群众和城市人一样,共享改革发展和现代文明成果。实施南部山区地质灾害点群众整体搬迁,2008年完成了44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8457名群众的搬迁避让工作,力争用3~5年时间将处于地震断裂带上的居民全部搬离。石嘴山市争取国家资金9.3亿元,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已安置沉陷区居民12590户、棚户区居民近8000户。

加快交通基础建设,使出行更便捷。到2008年底,宁夏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1008公里,70%的行政村通油路,计划到2012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通油路。高速公路通车突破1000公里,建成“三纵六横”路网,实现了“三大目标”:所有县(市)1小时上高速公路,所有乡镇通油路、所有行政村通公路。打造黄河金岸,银川、吴忠、中卫、石嘴山4市在黄河两岸修建滨河大道,初步形成“两小时经济圈”。

(六)改善城乡面貌,努力实现环境优化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较快发展,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通宽带,村村通公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户户通电的目标。2008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3.31%,燃气普及率达74.89%,用水普及率达86.68%,“塞上农民新居”村庄整治率达75%以上。统筹规划建设海原县新区,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海原县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了中部干旱带脱贫致富的步伐。以沿黄城市带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契机,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使城市和农村得到同步建设和发展。

银川市围绕“两宜”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五创”活动,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5项,建成了供水、供气、供暖、污水处理等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石嘴山市以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为载体,大力实施“********”,建成了星海湖等一批城市湿地、公园,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吴忠市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两大工程”为抓手,高起点规划建设了吴忠新区、同心县清水河改造、盐池县千户新农宅等一批项目,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固原市投资2.6亿元,实施各类基础设施项目36项,通过东部引水、固西引水工程和东山坡引水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中卫市利用黄河水系优势,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实施了新区建设及香山公园、黄河公园、景观水道、红太阳广场等工程,提升了城市品位。

支农惠农不断强化。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着力抓好城乡饮水安全、农村水利、引黄灌溉、防汛抗旱和水土保持等工作。投资10.64亿元,解决了110.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和9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草)等各种补贴通过“一卡通”发放到农户手中,仅2008年,共落实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补贴补偿资金12.5亿元,农民户均政策性增收1265.7元,人均增收293.6元。积极“打造放心食品计划”,强力推进畜禽定点屠宰,为群众提供放心食品。深入开展“流通富民”,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三新工程”建设,构建起了适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具有新型流通和经营业态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规范12315行政执法体系,开展“红盾护农保春耕”专项行动,在全区推行农资市场监管“一账通”。积极推进“少生快富工程”,不断提高奖励标准。隆德县筹措资金,对“少生快富”项目户,在自治区奖励的基础上户均增加奖励3000元。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创新扶贫方式,先后在479个贫困村修建基本农田39.4万亩,兴建人畜饮水工程244处,打井窖4792眼,建设集雨场6793处,新修养殖暖棚19350座。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连续7年组织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区内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石嘴山市甩掉了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之一的帽子,银川市大气环境质量连续4年位居西北省会城市第一,吴忠市2009年度大气环境质量检测居全区首位。在“中国城市幸福感调查”中,“文明幸福感”和“城市发展幸福感”两项,银川均排名第二,银川市被评为“两个最适宜”城市,宁夏平原被评为十大“新天府”之一。盐池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采取封、飞、造相结合,草、灌、乔合理培植等措施,扩大森林资源面积,在全区率先实现了“人进沙退”的历史逆转,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贺兰县整治农村卫生环境,落实“一池三改”,2009年建设卫生厕所4100户,使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42%以上。

(七)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努力实现文化繁荣

基础建设日渐完善。健全完善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区新建、翻建、扩建了86个县乡宣传文化中心,20个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重点建设了自治区标志性文化建筑“四馆三中心”(宁夏博物馆、宁夏图书馆、宁夏科技馆、固原体育馆和宁夏国际会展中心、宁夏广电中心、银川文化艺术中心)和宁夏大剧院、宁夏亲水体育中心,扶持实施了一批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中心)标准化建设改造项目,进一步提高数字图书馆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水平。大力实施“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为全区行政村配备了篮球架,在全区500个行政村实施标准化体育场地建设,部分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向社会开放。

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推出了“大篷车”演出模式,创作演出了《农机站长》《铁杆庄稼》《花儿》等一批符合“三贴近”原则的艺术精品,创排了大型现代京剧《海上生明月》,当年演出160场以上,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拍摄了《冯志远》《画皮》等在国内、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合作拍摄《女村长》等7部农村题材电影。《画皮》成功取得了2.5亿元的票房业绩,荣获香港金像奖最佳摄影、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和大学生电影节最佳观赏效果奖。银川艺术剧院排演的大型回族舞剧《月上贺兰》先后在宁夏以及京沪闽浙等地公演90余场,受到国家领导人和有关方面的一致好评,银川秦腔剧团演员柳萍、李小雄分获第19届和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柳萍折桂中国秦腔“四大名旦”。

群众文化多姿多彩。各地开展以文化广场和各乡镇、村文化广场为主阵地,以文艺演出和电影放映为主要内容的广场文化系列活动,策划举办了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全区校园文化艺术节、职工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国际性、区域性大型文化活动和“清凉宁夏”“激情广场”“湖城之夏·广场文化季”等30个特色品牌文化广场活动,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彰显出“小省区也能办好大文化”的气魄。大力实施广播影视惠民工程,连续4年超额完成每月为每个行政村放映一场数字电影目标任务,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的省区。

民族文化魅力初显。加大民族特色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书画、摄影等各门类艺术创作,推出一批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宁夏花儿、宁夏坐唱、宁夏道情等品牌文艺作品,支持5市各打造一台品牌文化旅游节目。中华回乡文化园、银川文化城、西夏文化城等重点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深入挖掘花儿、刺绣、剪纸等民间艺术文化精品,实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全覆盖,弘扬了优秀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