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了,学校组织教职工出去玩,我没有去。忽然间觉得玩的心思淡了。我是不是老了?蓦然一想,哦,四十岁了。
四十岁的年纪,轻狂已经不在。人生有了可以回味的东西。
人到了四十岁的年龄,正如孔子所言,不惑之年。
四十岁就是不一样啊!特别是跟二三十岁的时候相比。
四十岁,该明白的就明白了,如爬坡的挑夫,到了路程过半的时候,正好可以停下脚步来看一看风景,回溯一下走过的路程。回首来路,一切尽收眼底。
曾经的痴狂、曾经的激动、曾经的幼稚……都如过眼云烟,在这样的经历中,人业已走过了浮躁冲动的年龄。一切归于平淡。看清了,就不再盲从,就不再偏信,就不再固执,就不再自负。人生应该到彻悟的时候了。
到了这一层,应该是落尽繁华之后的成熟,应该是脱离沉迷之后的清醒。如秋后饱经风雨的土地,默然而庄重,丰富而内敛。
四十岁了,不再沉浸于一时的得失之中而喜忧不定,不再患得患失,不再为名利而去拼去争。看透了,人生不就是一场没有完美结局的闹剧吗?
西方的哲人大都具有悲剧情怀。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往往带有浓厚的宿命色彩。由此而衍生的处世哲学大都具有悲凉的意味。因此,西人的人生往往显得轻松而自然、幽默而富有喜剧感。我非常喜欢西方的喜剧小品。《劳拉与哈台》曾经成了我心中的经典!这也是我活了四十年之后的切身感受。
中国人活得大都是累的。他们的累主要来自于他们的处世哲学。
特别是到了人生四十这一层,该有一个精彩的亮相了。但传统是一具十分沉重的轭具,让你无法张扬自己,只有努力向前,追逐本来无意义的东西,你觉得你在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其实,个体生命的渺小本身在嘲弄着我们一些自以为是的痴人。到头来,在人生这个热闹的大舞台上,你演的只是喜剧小丑的角色。
近年来,西风东渐,我们从洋人那里学来了不少好的东西。对于生存哲学,我们不妨也吸取一些,我想那将会对我们这个以传统封建而绵延不绝的社会起到一定的解构作用。人大可跳出那种怪圈,而生活得像人一些,自在一些,轻松一些。
不管怎么说,人生的年轮到了四十这一层,的确应当明白了,我们在这滚滚红尘中还能做些什么?我们还有多少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光可以去散散步,去打打球,脱去面具,卸下伪装,去为自己休闲一下!
记得在一本讲人生哲理的故事书中,我读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他的意思是,有一个人在拥有了权力、地位、金钱、美女、名誉、才华、诚信、善良等这些东西之后,在一次渡船过海时,上帝要考验他,行程刚过了一半,忽然狂风大作。划船的老艄公说,先生,现在老天在发难,要你必须舍弃你身上的一些东西,方可渡过江去。不然你就会被风浪打入江中,葬身鱼口。这位先生说,船工老大爷,我已经年过四十了,我懂得上帝的意思,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了,就留一样东西——诚信吧!这位先生说完此话,狂风大作的江面突然风平浪静。老艄公拈须微笑,颔首不语……我读了这篇故事之后笑了。
贾平凹先生有一本散文集,书名叫《说舍得》,不说作者返璞归真之后的平实文笔了,单就命题已使我不舍。买来一读,果不出我所料。有一种如遇知音的精神共鸣。说透了,人生就是一个舍得的过程。不舍之人那能活得轻松?舍得二字,本出自佛教。佛教教义本是劝人向善,向善的本意就是要学会舍得,广施恩惠,广结善缘。人生重要之事是积善行德。吾生而愚钝,四十岁后方才明白。
四十岁,正是人生这部繁杂的大书才启开智慧的一页,才到了耐读的时候,细细去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