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是中国古代都邑周围用土或砖石砌成的防御性墙垣。据说在原始社会末期,聚居于中原嵩山地区的部落领袖鲧(禹的父亲),已经开始构筑最早的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的推动,便逐渐形成以都邑为中心、以城墙为主体、以城门和敌楼为重点的点线结合、综合配置的军事筑城体系。由城墙围圈的城郭有正方、长方、圆形和其他不规则几何图形,它们的建筑要受地质、地形、地理位置的制约,因此有平陆筑城、依山筑城、沿海临江筑城等,千姿百态,各有千秋。
按唐代规定,平陆筑城的城高、城根厚、城顶厚之间的比是四比二比一(见《卫公兵法辑本·攻守战具》)。如城高是六丈,那城根厚是三丈,城顶厚一丈半。按照这一比例构筑的城墙,既坚固耐久,又节省工料。但是在复杂地形上建筑城郭,就要因地制宜了。明立国前二年到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66年到1390年)建成的明初南京城,就是在复杂地形上因地制宜建成的一座在当时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构筑最坚固的大型军事城防,是我国古代军事筑城技术高度发达的标志。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首先,充分利用天然的和历史上形成的地形地物作为筑城的基础。这样做,不但独具形胜,而且节省工料。如利用马鞍山、四望山、卢龙山的“岗垄之脊”而构筑的南京城西北段城墙,在墙外的敌人但见它立于崖壁之上,高耸难攻,而城内的守军却可凭借平缓的护土坡上下往来,进行机动作战。又如建于清凉门(石头城附近)左右侧的城墙,因三国时期孙吴所建石头城的旧址而筑,也具有同样的军事形胜。
其次,建筑深厚牢固的墙基,使新筑的城墙坚实耐久。如三山门到石城门段的城基,都用大条石砌成,深入地下五米多,还不见底层基石;覆舟山到解放门段城基,深挖到十二米,仍不见铺砌的大条石底层。第三,采用巧妙的筑基技术,减轻城墙对地表的重荷,避免城墙塌陷的危险。如在三山门到石城门土质比较松软的地段,在两端建筑坚固的墩基,以后在墩基上交错支架多层大粗木排,把城墙对地表的压力通过木排转移到墩基上。在聚宝门、正阳门东侧和光华门东侧的城基下,都发现了采用这种方式构筑城基的大量圆木。如果遇到在地下埋设水管的地段,那么就在水管上面建筑拱顶,使城墙的重压避开管道,通过拱顶转移到两端的墩基上。1980年,在覆舟山西侧挖掘防空巷道时,就发现了一座横在城墙之内高4.5米、宽4米、长20米的拱顶和墩基建筑。经考察认为,它是为保护武庙闸通往后湖的涵管而建的。
第四,修建了排水和控水设施,使城内不受旱涝之患。城墙的排水设施在筑城时已一并设计:城顶以砖砌面,外沿置滴水槽,使雨水从顶部流入城根略高于地表的石槽,通过窨井排入河流。聚宝门一带到现在还可见到这种设施。控水设施主要是建于河水入城处的水闸,水闸下接铜铁涵管或砖砌涵洞,启闭闸门便可控制流入城内的水位。在朝阳门南、太平门内偏西的地方,都发现这种设施;在秦淮河流入流出的通济门和三山门,各建有三道闸门。为守御两门,还建有藏兵洞,仅通济门东关头就建有22个藏兵洞。
第五,选择优质的材料,保证筑城的质量。筑基所用的条石,是在南京东部的汤山采制的,一般长达80到119厘米,宽70厘米,厚26到33厘米。城砖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从已搜集到的实物和刻在上面的铭文可知,它们是由相当于今江苏、江西、安徽、湖北和湖南五省的28个府、118个县、工部下属的一些单位,以及飞熊、豹韬、横海三个卫,组织民工和军士烧制的。砌城的粘合剂,是把江、浙两省所产的一种“蓼草”加水加温成粘液,再配以适量的石灰、细沙,搅拌成混合浆而制成的。据考古部门取样试验,它的承压能力比现在的水泥沙浆稍低,而拉力和渗透力都比水泥沙浆高,因此是一种韧性比较大的粘合剂。
采用先进技术构筑的南京城郭,再配以厚足的兵力和守城器械,已经形成一个据可守、进可攻的坚固城防体系,达到了古代军事筑城技术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