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科技
32328000000007

第7章 抛投火器和管形火器制造技术

公元10世纪,中国已将火药用于军事,制造出火毯、火箭、火蒺藜等火器。据《宋史·兵志》记载:宋太祖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等进火箭法,命试验,且赐衣物束帛”。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灭南唐时,曾用火炮(注:火毽)、火箭。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神卫水军队长唐福献所制火箭、火毽、火蒺黎”。“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知宁化军刘锡制火炮(注:火毽)以献,诏沿边造之以充用”。

火毽,即装有火药的燃烧性球形火器。一般以硝、硫、炭及其它药材的混合物为球心,用多层纸、布等裱糊为壳体,壳外涂敷沥青、松脂、黄蜡等可燃性防潮剂,大者如斗,小则如蛋。使用时先点燃(初以烧红的铁锥烙透发火,后改为以引信发火),再用人力抛至敌方,球体爆破并形成烈焰。主要用来焚烧敌方城垒车船,杀伤和惊扰敌军。

火箭,是一种依靠自身向后喷射火药燃气的反作用力飞向目标的兵器。“火箭”一词,最早见于《三国志·魏明帝纪》。不过那时的“火箭”只是在箭头下绑缚一些易燃物,点燃后用弓弩发射出去而已。火药发明以后,才出现了真正的火箭。北宋后期民间流行利用火药的反作用力能升空的“流星”(后来称作“起火”),用以玩赏。南宋时期,这一技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了军用火箭。其制作方法是:用多层油纸、麻布等做成筒状,筒内装有火药,前端封死,后端留有小孔。然后将火药筒绑在箭杆上,箭尾有翎和配重铁块以稳定飞行姿态。发射时点燃火药,火药燃气从尾部喷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到了明朝初年,军用火箭已相当完善并广泛用于战场,被称为“军中利器”。明代初期兵书《火龙神器阵法》(公元1412年)和明代晚期兵书《武备志》(公元1621年)以及其它有关中外文献,均详细记载了中国古代火箭的形制和使用情况。仅《武备志》便记载了20多种火药火箭,其中的“火龙出水”已是二级火箭的雏型。火箭的制作工艺也比较考究,对于装药的方法、火药筒后孔的方向、深浅、大小都有规定。明代军事家戚继光在其《练兵实纪·杂集》中有所记述。火箭由于射程较远,箭头上涂有毒药,还可燃烧、发烟,在古代战争中是一种威力很大的兵器。

12世纪以前的各种火药兵器,如火毽、火箭、“火炮”、“霹雳火炮”、蒺藜火球、毒药烟球、火药包等利用的都是火药的引燃和爆炸性能。其中的“火炮”是用礮发射的火毬;“霹雳火炮”是火箭的一种。而利用火药的发射性能是在12世纪之后。12世纪30年代,宋代出现了以巨竹为筒的管形火器。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宋将陈规守德安时发明了“火枪”,它是将火药装在竹管内,引爆燃烧后用以烧伤敌人。宋宝枯五年(公元1257年)前后,出现了火筒。它是用粗短的竹筒制成,内装火药和石子,点燃后能将石子射出,这是真正的射击性管形火器的先驱。同一时期,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安徽寿春罕创制“突火枪”。“突火枪”是用粗竹筒制成,内装火药与“子窠”。火药点燃后产生强大的压力将“子窠”射出,“子窠”也就是日后的子弹。《宋史》有明确记载:“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到13世纪中叶前,开始出现金属管形射击武器火铳。火铳之名最早见于《元史·达礼麻识理传》,书中说公元1364年已经有“火铳什伍相联”的部队,说明火铳在此以前就已创制成功。火铳由铜或铁铸成,前膛呈圆筒形,内放弹丸,有石弹、铅弹和铁弹。药室呈球形隆起,室壁有火门,可安放引线。尾銎中空,可安放木柄或木棍。手铳(相当于后来的枪)的铳身细长,可用尾銎上的木柄操持;大碗口铳和盏口铳(相当于后来的炮)形体短粗,置于木架上使用。火锍自发明以后,其制造技术发展很快,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明朝建立以后,大量制造火铳,并于永乐年间组建了专用火器的“神机营”。期间,出现了各式轻型和重型手铳、较大口径的碗口铳,其制造工艺也日益精细,铳身白药室至铳口壁厚逐渐递减,形成一定锥度;火门铸有长方形槽,便于装药;火门上装有活动的盖;手铳还配有装药匙。嘉靖年间还出现了三眼铳。火铳的发明使火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为近代枪炮制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