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
独立意识是宝宝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也是宝宝终身发展的重要素养。独立意识较强的宝宝,在幼儿园中会表现出色,自信心也会增强。相反,独立意识比较弱的宝宝,在幼儿园中常有挫折感,这将影响宝宝的自信和进取心。
2岁以上的宝宝开始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意识,但这种独立意识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增强,而是会随着所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宝宝的独立意识形成于4~6岁,这种独立要求在规则中建立,被称做“规则独立期”。父母在培养宝宝独立意识的时候,要注意这种独立必须建立在规则之内。
怎样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
●让宝宝参加公益活动
大部分宝宝都具有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父母可以让宝宝跟随自己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这是培养宝宝动手能力的捷径。比如,参加春天的植树、秋天的除草、冬天的扫雪等活动;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做点事情;为邻居送报纸、取牛奶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宝宝感受真正的生活,磨炼宝宝的意志,萌发自立的思想,并逐渐提高其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对宝宝的日后成才有强大的推动力。
●坚持一定的原则
在培养宝宝独立意识时,应坚持这样的原则:只要是宝宝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父母要懂得宝宝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从不会到会,从做不好到做得好。
宝宝做不好的时候,父母不要求全责备,更不要代替宝宝去做,那实际上等于剥夺了宝宝锻炼的机会。及时鼓励宝宝独立的行为,这样宝宝就会感到我能行,这种感觉会增强宝宝的自信,有利于增强宝宝的独立意识。
宝宝独立性差怎么办
我女儿巧巧今年5岁,上幼儿园中班,平时爱唱歌跳舞,很会表现自己,老师也挺喜欢她。可是唯一最大的问题是她不管干什么总希望我们家长陪着,比如她搭积木、拼图,她有什么不会就觉得可依靠,如果这件事是她独立完成的,我们称赞她几下,她就很得意,不过也总得我们坐在她边上看着,就连看动画片也需要陪,我们稍走开一点,她就拼命地喊叫,直至大人过来,这样我们必须等她睡着了才能干家务活。
有一次在家里,她钻到爸爸怀里,悄悄地跟爸爸说想吃梨,爸爸让她自己去厨房,洗两个梨子顺便也给爸爸一个,每到这个时候,就使劲在爸爸怀里蹭,撒娇哭闹地让爸爸替她去,直到大人被缠磨得无计可施为止。
幼儿园李老师也发现巧巧的依赖性实在太强了,她什么事情都要喊老师帮忙,吃饭要老师喂,小便要老师给她脱裤子、穿裤子,午睡时要老师给她脱鞋、脱衣服……老师想让她自己做,她总是以“我不会”而拒绝。李老师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我,我无奈地说:“是啊,有一阵子,她老是要自己做,我还嫌她烦;现在可好,懒得不得了,什么都要大人帮忙,想叫她自己做,她总是不肯。”
引导宝宝合理安排生活
由于宝宝受年龄、经验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在自主安排生活时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父母对于宝宝的选择应适当地限制,比如,带宝宝出去买衣服,父母可以把选择好的两件衣服给宝宝看,然后让宝宝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最后的选择。
●尊重宝宝的独立意识
当宝宝的独立意识开始萌芽时,他就会要求自己做一些事情,比如,自己跌跌撞撞地搬小凳子,自己拿小勺吃饭等。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宝宝自己要求做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这说明宝宝的独立意识正在增强,父母要予以重视,有意识地鼓励和支持宝宝的行为。
●教宝宝独立做事的知识和技能
宝宝不仅需要独立意识,而且还要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比如,怎样自己脱衣服、洗脸洗手,怎样扫地、擦桌子,怎样择菜、洗菜。父母可以教宝宝自己完成游戏和学习任务;自己选择朋友;当和朋友发生纠纷时,教宝宝自己解决矛盾等。
·亲子心经·
当宝宝出现独立意识时,这是一种积极的信号。父母要高兴并给予鼓励和支持,不要生硬限制或干预宝宝的独立行动。父母还应创造一些条件,让宝宝学会自己尝试做,同时注意给宝宝必要的指导。
让宝宝学会生活自理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宝宝在生活中能自己处理的小事,主要包括穿脱衣服和鞋袜,独立进餐,收拾衣服和床铺,自己洗脸、洗脚和洗小手帕等。
让宝宝的自我管理能力在锻炼中逐步走向完善,让他们学会有条理、会安排、巧打算,不仅使宝宝从小学会了自立,而且也使宝宝摆脱依赖父母的习惯,在心理上也会健全起来。
如何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必须从小事做起
要想加强对宝宝自理能力的培养,还需要父母下一番狠心,留些事让宝宝自己去做。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琐事,例如洗衣服、扫地、整理书包、穿衣服、整理房间、包书皮,这些事情都应逐步交给宝宝自己完成。
●别怕宝宝做不好
有的人认为,宝宝年纪太小,许多事情都办不好,因此不愿放手让宝宝多干活,唯恐宝宝把事情办砸了。其实越是对宝宝束手束脚,越会使宝宝形成依赖心理。宝宝会想:反正这样的事情轮不到我,我还不如自由自在地玩呢!
宝宝自理能力差怎么办
家住河北省邯郸市的母亲说:我儿子5岁了,儿子的爸爸在外地,我一个人带宝宝。宝宝别的方面都很好,很爱学习,能背30首诗,英文字母都认识,也能记住很多英语单词,而且会基本的英文会话,汉字也认识挺多了,在这个方面相当的聪明。宝宝4岁时我要上班,没办法,给他找一个保姆。还好,保姆非常负责,对宝宝很好,宝宝相当依赖她,我上班也很放心。可是凡事必然有它不好的一面,宝宝的自理能力相当差。去年回老家过年时,他叔叔家的宝宝比他小四个月,可是人家宝宝会自己吃饭,还会剥鸡蛋,什么东西都吃,还会自己洗脚。当时儿子什么都不会,什么事情都是等。
入冬以来,宝宝感冒了,我实在没办法,就又找保姆给看了。可是,大概是因为保姆照顾得太好吧,而我儿子到现在什么事情都等大人帮助,自己也不做。送幼儿园时,本来都会吃饭了,可是现在又不会了,有时我是嫌他太慢,又折腾得太脏,所以也就喂他了。而且儿子挑食得很,我有时想宝宝不吃,身体又不好,就调样赶着他吃,哎!到现在如果你不喂,他就什么都不会,穿衣、穿鞋、洗脸,更是什么都不做,别的倒也无所谓,可是吃饭怎么办呢?有时候也想不管他,饿了自然就吃了,可是又老是坚持不了!
近来由于工作太忙,而且过年后保姆可能没有时间来看他了,老公说要把他送到乡下他奶奶家去,我不太放心,一个是那里条件太差,再者他也学不到东西,宝宝从3岁到6岁也是智力开发的一个重要阶段,最重要的是老人会养成他任性的坏习惯,以后不好改!
眼看又要回家过年了,想想宝宝肯定是没他叔叔家的宝宝自理能力好,重要的是我以后肯定没那么多的时间来管他的,而且我打算送他去全托的幼儿园,可是以他现在的自理能力,可怎么办呢?
让宝宝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对学龄前的宝宝来说,自己管理自己的日常事务,这是能够办到的事情,虽然有时可能引发宝宝的不快。但从长远来看,却非常有利于宝宝的发展,父母只要把道理给宝宝讲清楚,宝宝还是很乐意去做的。
让宝宝参与家务劳动,可以使宝宝学会简单的统筹方法,例如,学会平行地做两三件事而不致手忙脚乱,做事的计划性也要好于同龄小伙伴。有的父母认为,做家务只是锻炼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小事,这显然是将做家务的目的狭隘化了。其实,做家务可以帮助宝宝确立对家庭的责任心,使他与长辈有休戚与共的感受,这对宝宝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解及体察父母的情绪变化,有着很好的效果。让宝宝反复做同样的家务,如擦地板、择菜、晾衣服等,对宝宝的忍耐力也是很好的锻炼。
当宝宝学会处理一件日常事务后,父母如果夸奖他一番:“真不错!真能干,是个大人了!”那么,宝宝的兴致一定会更高,做起事来一定更积极、更快乐。
·亲子心经·
宝宝的自理能力差,很大程度是由父母包办、溺爱造成的,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注意引导和教育的方式、方法。要让宝宝多主动尝试做一些事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何培养自主的宝宝
每个人的性格和习惯基本上都是在幼年时期养成的,很多人性格中的依赖性与懦弱都与宝宝时期爸爸妈妈的影响有关。院子里练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爸爸妈妈们如果包办宝宝的一切,就容易让宝宝失去自己锻炼的机会,还有独立发展的空间,当然也就谈不上自主的性格。
循序渐进培养宝宝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宝宝以后适应家庭以外生活,更是走入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但是这个能力的培养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对宝宝循序渐进的去培养。
●耐心等待宝宝的成长
爸爸妈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能做到不厌其烦。比如在教宝宝自己穿衣服系扣子时,爸爸妈妈要先教给宝宝正确的方法,然后耐心等待宝宝自己动手,并且要及时地鼓励宝宝。这样自然会麻烦些,而且也很费时间。但是爸爸妈妈要知道宝宝独立自主的能力就是从一件件生活中的小事上慢慢培养起来的。
●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宝宝能力毕竟有限,爸爸妈妈在培养宝宝独立自主的能力时,不要急于求成。要注意过程的安排和锻炼。
比如,在培养宝宝独立吃喝方面,1岁时可以开始教宝宝用小勺吃饭,到了1岁半左右,就可以教宝宝左手扶碗,右手拿勺独立吃饭,到了两岁以后再开始试着教宝宝使用小筷子进食。那么,等宝宝到了两岁半左右,就能够顺利地吃完一顿饭了。
如果一开始就试图让宝宝学会怎样使用筷子,那么,估计宝宝3岁了,也许还不会用勺子吃饭。爸爸妈妈们要知道,欲速则不达。
●家校要求要一致
爸爸妈妈们注意不要把幼儿园里要求宝宝做的一些事情,回家后替宝宝完成,这是不利于宝宝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的。只有爸爸妈妈和幼儿园老师协调一致,对宝宝共同要求,步调一致,才不至于给宝宝造成混乱,也才能使宝宝早日养成独立自主的能力。
不会自理的龙龙
午休过后,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发了一个芒果,大家兴致勃勃地剥开芒果,津津有味地享用起来。这时,3岁的龙龙却举着自己的芒果看了半天,然后开始叫老师过来帮忙剥开。老师问:“龙龙很乖,自己剥开芒果,好吗?”龙龙理直气壮地说:“每次在家里吃芒果都是妈妈给我剥好了我就可以吃了,我没剥过,我不会……”老师很无奈,在平时,龙龙就连穿衣服也会请老师代劳,他自己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系扣子,就算偶尔扣上了一个,十有八九也是安错了地方。因为在家里,一直是妈妈帮他穿脱衣服。几乎每天的午餐,都得有一位老师陪着,小龙龙才能吃饱,如果没人喂他,没人在旁边催促他,他不是吃不完就是干脆不吃饭。
老师请来龙龙的妈妈,反映这些问题,龙龙妈疼爱地抚摸着宝宝说:“我就这么一个孩子,而且从生下来身体就一直不太好,经常生病,我怎么舍得让他自己去做什么?反正我也不累,就让宝宝舒服点吧。孩子已经受了很多罪了,我不想他再有什么不舒服的。这么小的孩子自己能做个什么主?”老师无奈地看着这位母亲,真想告诉她,她的宝宝已经完全不会自理生活了。
·亲子心经·
培养宝宝的独立自主就要敢于放手和耐心等待,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要害怕宝宝吃苦受伤。只有让宝宝自己在多种多样的生活实践中去慢慢体会和锻炼,才能够培养和提高他的独立自主能力。
拒绝也是一种爱
平日里,当宝宝向爸爸妈妈提出要求和寻求帮助时,建议爸爸妈妈们不要一概答应宝宝,可以试着找一些理由来拒绝宝宝,同时要讲一定的拒绝策略。在刚开始实施这一方法时,爸爸妈妈要选择在宝宝情绪稳定和快乐的时候进行,随后,可以根据时间的推移,慢慢增加拒绝宝宝的次数。比如在爸爸妈妈正好比较忙,而宝宝又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分情况有意识地拒绝宝宝的一些要求,向宝宝解释自己暂时没时间,建议宝宝自己动手去试试看。
这样,爸爸妈妈给了宝宝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渐渐地,宝宝的生活能力就会在这种拒绝下得到提高和发展。那么,你就会发现,培养一个独立自主的宝宝,并不需要你天天跟随左右,看着他,提醒他。
看看国外宝宝的自立教育
在国外那些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爸爸妈妈们普遍都很重视从小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每一位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国外是如何教育宝宝自立的,爸爸妈妈们可以引以为鉴。
美国宝宝的自立教育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宝宝具有开拓精神,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爸爸妈妈们从宝宝很小的时候起,就会让他们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常常让宝宝自己动手修理、装配一些劳动工具,或者自己装配摩托车,鼓励宝宝到外面去参加一些劳动。就算是富豪的宝宝,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教育理念是,倡导在逆境中塑造宝宝的独立性,培养宝宝的抗挫折能力。
在美国,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就要开始试着独自喝水喝奶,1岁多的宝宝基本已经开始自己进食,两到3岁的宝宝便已独居一室。平时在大街上也很少能看到抱着宝宝走路的美国爸爸妈妈,他们主张宝宝要尽早地独立行走。如果宝宝不小心摔倒了,他的爸爸妈妈一定是一声不吭地等在那里,而宝宝也会习以为常地、一声不响地爬起来继续走路。
美国的爸爸妈妈们还主张从小就教宝宝做家务,并把每周宝宝要做的家务劳动内容张贴出来。他们也经常把一些特定任务指定给宝宝去干,并且规定他们完成任务的时间。美国人在家庭教育中,对宝宝的鼓励多于保护,对宝宝的引导多于灌输。他们要求宝宝从小就掌握能够脱离父母独自生活的能力。
日本宝宝的自立教育
日本的家庭从小就很重视培养宝宝自主、自立的精神。当宝宝还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向他们灌输一种“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思想,并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注意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大部分的家庭都要求宝宝要做家务劳动,包括吃饭前后的帮忙、洗菜做饭,刷碗筷。日本的爸爸妈妈经常让宝宝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及身边的东西,让宝宝自己去买东西等等。而在全家人外出旅行的时候,无论多么小的宝宝,都无一例外地要背一个小背包。如果你会忍不住问为什么?日本爸爸妈妈们会对你说:“那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让自己去带。”在日本,宝宝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都比较强。在那里,小学生在冬天都穿短裤,有的宝宝腿冻得都发紫了,爸爸妈妈们并不“心疼”,而是支持和鼓励宝宝继续那样做。
日本宝宝的自立生活
在日本教育宝宝的理念里,有一句流传很久远的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的一切都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许多日本的爸爸妈妈们在教育宝宝学好功课的同时,经常要求宝宝们要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让宝宝自己到外面去打工挣钱,养活自己,或者帮助爸爸妈妈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难题。在日本的宝宝们中,勤工俭学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宝宝们经常靠自己在饭店里端盘子、洗碗和在商店里理货、售货,做家庭教师,陪护老人等,以换取自己的学费。在宝宝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就经常地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走到哪里,都不要给别人增添麻烦。”
瑞士宝宝的自立教育
在瑞士,爸爸妈妈们为了不让宝宝成为无能之辈,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其自食其力的精神。比如,宝宝星期天的时候就要去一些有教养的家庭当小佣人,在平时也是上午做工,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宝宝的劳动能力,培养宝宝的自立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宝宝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种语言地区的宝宝通常被爸爸妈妈们安排到另外一种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
培养宝宝独立思考的能力
宝宝必须学会独立地思考,通过自己的亲自实践来认识社会,思考人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收获成功的幸福和喜悦。
独立思考是宝宝认识世界的根本途径之一。
在独生子女家庭里,很多宝宝什么事情都依靠父母,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的宝宝不仅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连思考的灵气也会渐渐消失。如果孩子做事很懒散,就更谈不上勤于思考了。父母应注意了解宝宝思考问题的方式,积极地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宝宝独立思考。
了解宝宝思维发展的规律
宝宝3岁以前思维的主要方式是直接行动思维,这是人类最初级的思维方式。3~6岁宝宝主要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即依靠头脑中已长期储存的各种事物表象与语言符号联系来进行思考。5~8岁的宝宝抽象思维开始萌芽,这是思维发展的最高级形式,处在这一阶段的宝宝可以初步依靠词所代表的概念来判断和推理,认识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父母在培养宝宝独立思考时,要遵循宝宝这一思维发展规律,充分理解宝宝的行为与需要,引导宝宝挖掘他们的生命潜能,让宝宝勇于思考,乐于思考。
在游戏中学会思考
游戏是培养宝宝思考能力的好方法。在玩游戏时,宝宝常常会遇到“小困难”而向父母发出求助信号。这时,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沉住气,让宝宝有时间自己进行思考,比如,“还有没有方法?”如果宝宝实在想不出来,父母可给宝宝一点提示,而不是直接告诉他该怎么做。
从思考中得到乐趣
我是铭铭的妈妈。铭铭今年5岁了,幼儿园的老师经常夸他反应快,思维敏捷,很聪明。因为我在生活中非常注重培养宝宝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一次,我把剪掉底部的细口瓶倒过来,它就成了一个漏斗。铭铭往“漏斗”里装沙子,结果是上面装、下面漏。于是他用手指头堵住漏斗口,等装满沙子再把漏斗挪到另一个瓶口,让沙子流进去。然而,沙子漏的速度很快,从他拿开手指到将漏斗对准瓶口的瞬间,沙子几乎都漏光了。铭铭回过头来求援似地望着我,但我却把头转向一边,一声不吭。铭铭无奈地一次次地重复着……终于,他恍然大悟:先将漏斗口伸进瓶口,再开始灌沙子,很快瓶子就被装满了。他得意地回头看我,而此时,我已经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还有一次,铭铭把一小瓶水倒入另一个大一点的瓶子中,左看右看之后,又倒回原来的瓶子。就这样反反复复,不解地问我:“妈妈,在这个瓶子(大一点的瓶子)里,水怎么变少了?”我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递给了他一个更小的瓶子:“把水放这里,试试看。”结果,瓶子装满了,水还剩了一半。铭铭又试了几个来回,突然开窍了:“这些水放在大瓶子里就觉得少,放在小瓶子里就觉得多……”
●培养宝宝思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宝宝对某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集中思想和注意力,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去达到目的。父母要用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来影响和感染宝宝,用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情趣和态度来影响宝宝。同时,父母还可以经常给宝宝提一些问题,激发宝宝的求知欲,以引导宝宝进行独立思考。
3~6岁的宝宝,还很难理解抽象的理论,因此,只对宝宝进行说服教育其效果不会很理想。父母应该为宝宝创造思考的环境,开展一些益智活动,在活动中启发宝宝思考。比如,搞家庭智力游戏、家庭猜谜活动、家庭数学游戏、中秋赏月晚会等,将数学、智力题融入家庭活动当中。
●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对于不喜欢思考的宝宝,父母不要提出太高的要求。要根据自己宝宝的实际,从最直接、最容易思考的问题入手,例如,可以比较两事物的异同,然后慢慢地增加难度,让宝宝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
无微不至的照顾妨碍宝宝自立
由于现在的宝宝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宝,爸爸妈妈们总是紧张地保护着他们,其实这样很容易让宝宝对生活产生恐惧,容易让宝宝形成患得患失的性格,为人处世小心翼翼会很累。其实,我们不可能把宝宝的每一件事情都安排好,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会在很多方面限制宝宝的能力和发展。
经常听到我们的爸爸妈妈们抱怨,自己的宝宝总是丢三落四。等把他送到幼儿园了,却发现不是忘记带书本了就是忘记带文具了。也有的宝宝,穿衣吃饭样样是爸爸妈妈包办。天冷了爸爸妈妈会在第一时间里给他加厚衣服,天热了,爸爸妈妈会很细心的帮他准备凉开水和解渴消暑的食物,总之,爸爸妈妈们对宝宝的关爱,可谓是点点滴滴,无微不至。其实,每个宝宝天生都是很聪明也很勤快的,但是,在爸爸妈妈们事事都代劳的生活条件下,宝宝渐渐地失去了自主生活的能力,越来越依赖于爸爸妈妈的插手,也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动手的热情与勇气。日久天长,他们渐渐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过分保护是限制
爸爸妈妈们总是想时时刻刻保护宝宝,不让他们受伤害受委屈,从感情上来说,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爸爸妈妈们过于保护宝宝,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能动,又怕累着,又怕伤着,这样的过分保护,只会导致宝宝能力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那么宝宝就很难学会自立,自己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爸爸妈妈们要明白,我们不可能保护宝宝的一生。我们所面临的现实有时连我们自己都难以应付,如何能保证宝宝将来不受伤害呢?我们的责任是培养宝宝有自主生存的能力,让宝宝能够很好地去应对生活中的种种,而不是无微不至地去帮他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难题。我们不能将自己对宝宝的关爱延伸得太远,不可以将宝宝的所有事情都考虑周全,使他们完全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勇气,限制了自主发展的能力。
我自己会想办法
上星期,我到一位朋友家做客。一上午,我们天南海北地聊着天,竟然不知道外面什么时候下起了大雨。正是放学的时间,我突然想起朋友六岁的儿子龙龙早上走时没有带伞,他一定会淋了雨的。这样想着,我赶紧抓起一把伞,准备以最快的速度给小龙龙送去。朋友见状拦住了我,淡淡地说:“你不用担心,龙龙他自有办法平安顺利的回家。”正说着,龙龙跑回来了。我关切地问:“龙龙,你没被大雨淋湿吧?”龙龙走过来,让我摸摸他的头发,骄傲地说:“你看,我的头发上一滴水珠都没有!”我问:“龙龙,你想的什么办法?”龙龙说,“那还不简单?”他从背后变戏法似的拿出一把伞来,在我眼前得意地晃了晃,“我见爸爸一直不来给我送伞,就找老师借了一把。”我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儿地夸奖:“你真聪明,我生怕你被大雨淋湿了,正准备给你送伞去。”龙龙嘴巴一撇:“你们别小看我!我自己有的是办法。”我决定考考这个小家伙:“那你准备想些什么办法?”龙龙扳起手慢慢说:“如果雨下得小,我就跑回家,反正我身体好,淋湿一点无所谓。万一雨下大了,我就躲一会儿再走,还可以和打伞的小朋友一起走。如果不行,我就到学校旁边的商店买件雨衣,但是今天我身上没带钱,只好找老师借伞了。”龙龙说到这儿,突然对我有些不满:“你们别总是把我当小孩子看,老替我把什么都想好。遇到问题,我会自己解决的!”
引导宝宝体验生活
爸爸妈妈总是觉得宝宝太小,没有能力解决什么问题,或觉得宝宝的想法太幼稚,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其实,爸爸妈妈们应该信任宝宝的能力,要相信宝宝自己会做好许多的事情。我们应当给宝宝一些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去发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是让他们去凭自己的微小能力与经验去“过日子”,也不是放任自流让宝宝为所欲为。爸爸妈妈不可能让宝宝永远站在自己身边,无微不至的保护一辈子。所以我们要给宝宝机会,让他有机会去体验生活,锻炼自己的能力,从生活的磨炼中学会自立,学会生存。
·亲子心经·
宝宝的潜力很大,可以自己做很多的事情,可是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爱却剥夺了他们自立的能力。如果不希望自己的宝宝将来离开你们后无法在社会上立足,那么从现在起,爸爸妈妈们要从点滴做起,鼓励宝宝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动手能力,让宝宝从小就学会自立自强。
让宝宝爱上独立思考
随着宝宝的成长,他慢慢地会掌握许多生活的技巧和能力,人们天生都是比较向往自由的,他们总希望能够自己去探索和思考。所以,生活中,爸爸妈妈们要多给宝宝自己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时间,让宝宝能够自己思考,用自己的办法解决小问题。
从出生到学会走路,宝宝的独立能力在渐渐的增加,他可以慢慢地开始自己行动,一个人去他想去的一些地方,做自己好奇的一些事情,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个时候正是宝宝思考能力发展的大好时机。
如果这时爸爸妈妈们替宝宝做得太多或对宝宝管制太严,就容易限制宝宝思考能力的发展。爸爸妈妈们可以让宝宝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有机会自己想一些事情,做一些决定,然后运用自己的办法去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来培养宝宝的自主能力,让宝宝爱上独立思考。
亲子阅读多向宝宝提问
爸爸妈妈要多陪宝宝一起阅读,并且可以根据书中的故事情节和画面的内容,结合宝宝的实际水平,给宝宝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宝宝去独立思考。而且,完全可以引伸开来,比如,可以在回家路上问宝宝:“你看那汽车离我们越来越近和越来越远,看起来会有什么不同?”这样,爸爸妈妈们把书中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就拓展了宝宝的思路。如果妈妈爸爸能和宝宝互换角色,相信宝宝会更有兴趣去思考和发现问题。
让宝宝在游戏中动动脑
很多时候,当宝宝在游戏时,经常会因为“走投无路”而向别人发出“求救”信号。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一定要沉住气,让宝宝有时间自己去琢磨琢磨,自己再好好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行得通?如果宝宝实在没办法,爸爸妈妈可以在旁边给宝宝一点提示,取代直接告诉宝宝该怎么做。可以先启发宝宝去尝试,然后鼓励宝宝自己去做做看。这样能够很好地帮助宝宝从小学会从多种角度来思考一个问题,让宝宝体会到独立思考的乐趣。
小小“机灵鬼”
一岁半的豆豆渐渐进入问题多的时期了。他几乎每天都要拉着爸爸妈妈问:这是什么呢?那个又是什么?这个是做什么用的呢?这像个什么呢?为什么呢?有时候甚至会让爸爸妈妈有十分头疼的感觉。但是,通常情况下,爸爸妈妈都不会马上回答小豆豆的问题。而是蹲下来对豆豆说:那你觉得是怎么回事呢?你自己想想看是做什么用的呢?豆豆自己动动小脑筋嘛。于是,豆豆就会歪着脑袋安安静静地去想那些自己看来奇奇怪怪的东西和现象。脑筋动过之后,他就会有很多自己的答案,有的时候会正确,令爸爸妈妈感到大吃一惊,有的时候会无厘头地引起大家的爆笑,也有太多的时候是错误的。但是,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嘲笑过小豆豆或者打击他的思考积极性。因为在爸爸妈妈看来,不管豆豆想到的答案是对是错,重要的是他在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现在,豆豆成了左邻右舍讨论的“小机灵鬼”了,因为他遇到事情总是非常喜欢自己动脑子想办法,甚至让很多大人都感到十分的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