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护理学
32341700000008

第8章 藏象学说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藏于体内的脏腑;“象”——征象、形象也,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明·张介宾《类经·藏象类》注云:“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藏象学说,即是通过对外部征象的观察,来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体现了中医学从外知内、以象测脏的思维方法,是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藏象学说的基础是脏腑。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其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其形态及其生理功能均有异于“六腑”,不与水谷直接接触,而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且具有类似于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早在原始社会,通过宰杀动物和战争,对内部器官有了了解,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如耳能闻声、目能视物、鼻能嗅气、舌能辨味等生理功能的粗浅认识;若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若患者见纳差、腹胀、便溏、消瘦等症状,常从脾着手治疗而获愈,从而推论出脾主运化、主肌肉的理论。四是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藏象理论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认为人体是通过经络而联系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华的完整的功能系统。五大系统之间紧密联系,且受天地四时阴阳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成为密切相关的统一体。

知识链接:

“藏”与脏器的区别

“藏”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察和“以象测藏”的认识方法,决定了“藏”的结构是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即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脏器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指机体内外的器官而言,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的结构,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一、五脏

(一)心

心居于胸腔,横膈膜之上,两肺之间,内有孔窍相通,外有心包护卫。其形态在《类经图翼·经络》中描述为:“心象尖圆,形如莲蕊。”五行中属火,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表里。

知识链接:

“华”,光彩之义。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由于头面部的血管极为丰富,所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则红润有泽;心气不足,则可见面色晄白、晦滞;血虚则面色无华;血瘀则面色青紫等。

心在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起主宰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其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主血脉;二主神志。

1.心主血脉“主”即主持、掌管之意。心脏、脉管、血液三者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心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的功能称为心主血脉。故《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诸血者,皆属于心”之论。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气。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及心律,血液才能在脉内周流不息、濡养全身,可见面色红润光泽、心胸畅达、舌色淡红荣润、脉象和缓有力等外在表现。如果心气不足,血液亏虚,脉道不利,势必形成血流不畅或血脉空虚,可见面色晦暗、心前区憋闷或刺痛、唇舌青紫、脉象涩滞或细弱无力等外在表象。所以临床上常从面色、心胸部感觉、舌色、脉象等方面来观察心脏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正常与否。

2.心主神志即心主神明或心藏神。神包括生理、心理活动,如人之精神、面色、言语、意识、思维活动、姿态等均由心主宰。所以《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神志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睡眠安稳;若异常,则可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健忘、失眠、多梦、神志不宁、胡言乱语等临床表现。

心主血和心藏神的两种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心之所以能主神明,是以心血为基础的。血是神的主要物质基础,神是血液的功能表现,故《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

知识链接:

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心包络是心的外围,具有保护心脏、“代心行令”、“代心受邪”的特点。在临床上心包络受邪所出现的病证,多表现为心神病变。如若热入心包,病人可出现高热、神昏、谵语、发狂等心神昏乱的病证;痰蒙心包则可引起神昏模糊、意识障碍等神志异常。

(二)肝

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五行属木,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与胆相表里。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一是主疏泄,二是主藏血。中医学采用类比的方法,以木性升发、柔和、条达来阐述肝脏疏通、升发的生理。肝的特性是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称之为“刚脏”。

1.肝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功能。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节气机、畅达情志人体精神情志活动以五脏的精气和功能活动为基础,机体的活动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肝具有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为气机的疏通、畅达提供了条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表现为精神愉快、情志舒畅;功能异常则可出现精神抑郁之肝郁,头目胀痛、面红耳赤、急躁易怒之肝气上逆。

(2)促进脾胃消化脾胃为后天之本,肝主疏泄是保证脾胃运化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肝的疏泄功能使气机调畅,有助于脾升胃降功能的协调;另一方面促使胆汁的分泌及排泄,有助于脾胃饮食物的消化。肝失疏泄,若气机失调累及脾胃,在上则为眩晕、呕逆、嗳气,在下则为飧泄或便秘;若影响胆汁,可出现胁下胀满、疼痛、口苦、纳食不化、黄疸等病证。

(3)调节气血、津液的运行人体的气血相依相随、运行不息,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水行,气滞则血瘀、水停。若肝失疏泄而致气滞血瘀水停,则可见胸胁刺痛、肿块、痰饮、水肿等病变。

(4)调节生殖机能女子的月经和男子的排精与肝疏泄气机的功能密切相关。肝气调畅,则任脉通利、太冲脉盛,月经应时而至,孕育分娩顺利。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说明精液的封藏在肾,排泄在肝,若肝失疏泄,男子可出现排精不畅、不育等病证。

2.肝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流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1)贮藏血液指肝具有贮藏一定血液于肝内,以供给机体各部生理活动之需的作用。若肝血亏虚,肝体失养,阴不制阳,肝阳上亢,可出现眩晕、头目胀痛或魂无所养而致卧寐不安、呓语、幻觉等症。

(2)调节血流量指肝脏根据身体的不同生理状态,合理地分配各部位所需血量的多少。当机体在休息或情绪稳定时,需血量减少,大量血液贮藏于肝;当劳动或情绪激动时,需血量增加,肝脏在升动之性的配合下,则将所贮备的血液通过经脉将血液输送到相应部位。若肝脏调节血量失常,则可引起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血液濡养不足的病变。如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视物昏花、夜盲;不能濡养于筋,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血海空虚,胞宫血亏,则月经量少或闭经。

(3)防止出血指肝气能收摄约束血液,防止血逸脉外,是气的固摄作用在肝脏的体现。若肝气虚弱,摄血无力,临床上可见咯血、呕血、衄血、崩漏等病证。

(三)脾

脾居膈下,位于中焦,《灵枢·本藏》记载有脾的形态大小、位置高下偏正、质地坚脆等内容。五行属土,在体合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1.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精微物质的作用。饮食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但必须依赖脾的运化才能输送至全身。脾运化水谷的功能正常,习惯上称之为“健运”,则气、血、津液的化生有源,全身各脏腑组织才能得到充分营养,表现为精力充沛、四肢强壮有力、面容红润等状态。若“脾失健运”,表现为精神萎靡、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少、便溏等虚弱之症。由于人体出生后所需要的气血等营养物质,主要依赖于脾和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供养,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脾气健运,既能使体内各脏腑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滋润,又能防止多余水液在体内停滞,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反之,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致病因素而发生水肿、泄泻等疾病,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说。

2.脾主升清“升”即上升之意,“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概括了脾的生理功能特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二是主升提,脾气升托内脏,使之维持相对恒定位置而不游移或下垂。脾主升清是与胃主降浊相对而言,故常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活动。若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脾气(中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病证。

3.脾主统血指脾气具有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外的功能。若脾气虚弱而统摄无权,则血失制约而溢出脉外,即“脾不统血”,可导致崩漏、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性疾病。

(四)肺

肺居胸腔,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华盖”。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五行属金,在体合皮毛,其华在毛,开窍与鼻,其志为忧,其液为涕,与大肠相表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

1.肺主气,司呼吸是指肺主呼吸及一身之气。《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有司呼吸的作用,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是人体一身之气的主要来源。宗气由肺所吸入的清气和水谷精气生成,上出喉咙,促进肺的呼吸运动;下贯心肺而行气血,以温养脏腑组织和维持其正常活动。肺的这一功能正常,则呼吸运动均匀和调,气道畅通,吸入清气充分,生成宗气充足,全身气机升降出入协调,从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若肺主呼吸的功能减弱,则表现为少气,声低气弱、疲倦乏力等症。

2.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宣发,即宣布、发散之意,即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体现有三:一是肺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二是将脾转输到肺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布散于全身;三是宣发卫气,司腠理开合,将汗液排出体外。肃降,即清肃、洁净、下降,是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保持呼吸道洁净的作用。肃降功能有三:一是由于肺气的下降,使肺能充分吸入自然界之清气;二是将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的津液及水谷精微向下布散周身,并将代谢后的水液输送至膀胱;三是肃清呼吸道的异物,保持其洁净畅通。通调水道是指肺对水液代谢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是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在津液代谢中的体现。故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3.肺朝百脉而主治节朝,即聚会、朝向;百脉,泛指人体全身的经脉。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吸清呼浊,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至全身的功能。“治节”,即治理、调节,肺主治节是通过治理、调节气血津液而起到治理全身的作用,实际上是对肺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五)肾

肾位居腰部,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五行属金,在体合皮毛,其华在毛,开窍与鼻,其志为忧,其液为涕,与膀胱相表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1.肾主藏精精是人体内最宝贵的物质之一。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即肾对精气具有闭藏作用。肾所藏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故称“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之精”指出生以后,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藏之于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虽来源虽然有异,但均藏于肾,二者不能截然分开的。

肾藏精是生养身体的根本,其所藏之精可转化为气,称为肾气。肾中精气具有主管生长发育、生殖繁衍、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的功能,其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生殖机能的旺盛与衰减。

知识链接:

人在出生以后,肾中精气得到后天之精的培育而日渐充盛,机体就表现为齿更发长、筋骨隆盛等蓬勃生长之势。中年以后,随着肾中精气的转衰,机体表现为发白齿摇等衰老之象。肾中精气不足,在婴幼儿可出现五迟(立、行、齿、发、语迟)、五软(头项、口、手、足、肌肉软)等病证;在青壮年可表现为头发稀疏、早白少泽、齿槁、齿落、健忘等早衰之象。

2.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作用。人体水液代谢的调节,虽与肺、脾、肝、肾等多个脏腑有关,但起主导作用的是肾,特别是肾阳的“气化”功能。在肾中阳气的温煦和蒸化作用下,脾运化水湿、肺通调水道、肝疏泄水液、三焦司水道之决渎、膀胱适度开合,各脏腑协调一致,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

3.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之清气以防呼吸表浅的作用。正如《类证治裁·喘证论治》所言:“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肾主纳气的功能实质是肾主藏精在呼吸运动中的体现。若肾中精气不足,摄纳无力,则肺气上浮而不下,即可见吸气困难、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肾不纳气的病证。

知识链接:

命门,首见于《内经》,如《灵枢·根结》中说“命门者,目也。”自《难经》提出“左肾右命门”后,逐渐发展成为命门学说。各代医家对命门提出了众多不同的见解。如从部位而言,有左肾右命门说、两肾俱为命门说、两肾之间为命门说、命门为肾间动气说等;从功能而言,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水火之宅、为人身阳气的根本、与生殖机能密切相关等学说。虽见解不同,目的均为强调肾中阴阳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二、六腑

(一)胆

胆呈囊形,附于肝之短叶间,为六腑之一。《素问·本输》称“胆者,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功能似脏,故又称奇恒之府。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故胆与肝相表里。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东医宝鉴》说“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即胆汁的化生和排泄,受肝疏泄功能的调节。若肝失疏泄,胆汁上逆,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胆汁外溢,可见一身及面目黄染;若影响及脾胃运化功能,则出现胁下胀满疼痛、食欲减退、腹胀、便溏等症。

(二)胃

胃居于膈下,上接食管,下通小肠,与脾互为表里关系。胃有接受、容纳和消化饮食的功能,且在整个功能活动中,具有以降为顺的生理特征。首先饮食入口,经食管、贲门,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入胃之水谷依赖胃的腐熟作用,消磨变成食糜,在脾的运化下化为精微,以供全身。协助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并助大肠传导糟粕。中医学特别重视人体“胃气”的作用,认为“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若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减退,则可见纳呆、厌食、胃脘胀满等症;胃的受纳腐熟功能亢进,则可见多食善饥等症;若胃失通降,则饮食物停滞于胃,可见胃脘胀痛、纳呆厌食或恶心、嗳气、呕吐、呃逆、口臭等胃气上逆等症。

(三)小肠

小肠位居腹中,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小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与心构成表里关系。小肠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受盛化物指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并对其作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言:“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若小肠的受盛和化物失常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可见腹胀、腹痛、泄泻等症。泌别清浊中的“清”指各种精微物质,“浊”指饮食物经消化后剩余的残渣部分。小肠将食糜进一步消化的同时,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剩余的食物残渣传入大肠。因吸收的精微物质中包括大量的水液,故有“小肠主液”之说。若小肠清浊不分,可见小便短少、肠鸣泄泻等病证。

(四)大肠

大肠位居腹中,上接小肠,下接肛门。大肠与肺构成表里关系,五行属金。大肠的主要功能是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吸收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如大肠传导失常,可出现排便的异常,如肠鸣、泄泻或腹痛、便秘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肛门灼热等病证。

(五)膀胱

膀胱居小腹,为囊性器官,其上有输尿管与肾相通,其下有尿道,开口于前阴。与肾构成表里关系,五行属水。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尿、排尿。人体津液代谢后剩余之液,经三焦之道路,下达于肾和膀胱,变成尿液,贮存于膀胱内,贮留到一定容量时,在膀胱气化作用从尿道排出体外,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闭、遗尿等。

(六)三焦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对其形态和实质,历代医家众说纷纭,至今尚未完全定论。一般认为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膈以下至脐为中焦,包括脾胃;脐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小肠、大肠、膀胱、女子胞。三焦具有通行元气、运行水谷精微等功能,实际是脏腑功能的集合。

知识链接:

《灵枢》对三焦功能的认识对后世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上焦如雾”指上焦有“开发”、“宣化”的功能,治疗用药宜轻,药性须轻清上浮,使药力直达病所。“中焦如沤”概括了脾胃腐熟水谷、转输精微的作用,治疗用药须着眼于调理脾胃气机。“下焦如渎”指出下焦像沟渠一样排泄二便。治疗用质地沉重下行的药物直达病所。

三、奇恒之腑

(一)脑

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故《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脑是生命活动的中枢,具有统帅人体的生命活动、精神思维活动、主持感觉运动的功能。

(二)髓

髓是分布于骨骼腔内的精微物质,为肾藏先天之精化生,并由后天之精不断地充养。髓具有充养脑髓、滋养骨骼、化生血液的功能。

(三)骨

骨即骨骼。骨中为腔隙,内藏髓,故曰“骨者髓之府”。骨骼具有贮藏骨髓、支撑形体、主司运动的功能。

(四)脉

脉为气血运行的通路,约束气血循着一定轨道和方向运行,并将气血输送到全身,以营养脏腑组织。

(五)女子胞

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居小腹、膀胱后,直肠前,下口与阴道相连,具有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功能。

(六)胆

见前叙,略。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

五脏不仅有各自的生理功能,而且之间又存在着普遍而复杂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可以各脏的生理功能及特性为依据,阐述脏与脏之间的密切联系。

(1)心与肺心、肺同居上焦。“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的输布需要血的运载。如果肺气虚或肺失宣降,会影响心的行血功能,从而导致胸闷、心率改变、口唇青紫等血瘀症状体征;若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也将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出现咳嗽、气促等临床表现。

(2)心与脾心脾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在血液生成方面,心主血脉,血液环流转输脾运化生成的精微物质,维持和促进脾的正常运化;脾主运化为气血生成之源。在血液运行方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不息;脾气固摄血液在脉中而不外逸。若心血不足或思虑过度,气行结滞,均可使脾失健运;若脾气虚弱,气血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均可导致心血不足。

(3)心与肝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血液运行与神志活动方面的相互依存、协同关系。心主血,肝藏血。心行血功能正常,则血液供应充分,肝有所藏;肝藏血功能失常,心无所主,血液运行也会受影响。心主神志,肝主疏泄,故心肝配合能保持精神情志活动正常。若心肝血虚,出现面色无华、心悸、头晕、目眩、月经量少、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若心肝火旺或心肝阴虚则表现为心烦、失眠、急躁、登高、弃衣等神志失常的症状。

(4)心与肾心位居于上属阳,五行属火;肾位居于下属阴,五行属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应当降于肾,以助肾阳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而肾水则须上济于心,以资心阴,从而防止心阳过亢。心肾之间的这种正常的相互帮助、相互制约的关系,被称为“心肾相交”。如果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则出现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等“心肾不交”之症。

(5)肺与脾肺与脾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肺主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主行水,脾能运化水湿,肺脾配合,才能保证人体气的生成充足,津液代谢正常。若脾气虚损,常可导致肺气不足,出现疲乏倦怠、少气懒言等症;若脾虚运化失调,水湿内停,影响肺的宣降功能,出现咳嗽、喘息等症;肺气虚衰,无法通调水道,水湿内停,则会使脾阳受阻,出现腹胀、便溏、水肿等症。

(6)肺与肝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调节方面的对立制约。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升肺降,才能保持气机调畅,气血运行正常。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可出现咳逆上气、咯血等表现,称之为“肝火犯肺”;反之,燥热伤肺,肺失清肃,也可累及于肝之疏泄,出现咳嗽、胸胁胀满、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

(7)肺与肾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肾主水,肺为水之上源,可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肾两脏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肺失宣降或肾的气化失调,则可出现尿少、水肿、喘促等症。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由肺肾二脏相互配合,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如果肾气虚损,不能摄纳肺吸入之清气,则会出现动则气喘等症。

(8)肝与脾肝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饮食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又需要依靠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才能保持疏泄功能的正常。若肝失疏泄影响脾的运化,可见抑郁、胸胁胀满、腹胀、泄泻等症。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则可使肝胆疏泄不利而现黄疸。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且主统血,而肝主藏血,两脏均与血液的生理、病理情况相关。脾运健旺,生血有源,且血不逸出脉外,则肝有所藏。若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导致肝血不足。

(9)肝与肾肝与肾的关系主要是精和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故有“肝肾同源”之说。另外,肝主疏泄功能与肾主封藏功能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若二者失调,则可出现女子月经周期、经量异常,男子遗精、滑泄等症。

(10)脾与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二者是先、后天相互滋养的关系。脾气的健运,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而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若肾阳不足以温煦脾阳,可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水肿等症;若脾阳久虚,进而可损及肾阳,而成脾肾阳虚之病证。

(二)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是阴阳表里配合关系。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阴一阳,相互配合,组成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等表里关系。

(1)心与小肠二者通过手少阴心经及手太阳小肠经互相络属形成表里关系。若心火亢盛下移小肠,可出现尿少、尿黄、尿痛等症;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扰于心,使心火亢盛,而出现心烦、失眠、舌红、口舌生疮等病证。

(2)肺与大肠二者通过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相络属形成表里关系。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相辅相成、相互为用。肺气清肃下行可助大肠传导;大肠传导糟粕下行,则有助于肺的肃降和呼吸功能。如果肺失肃降,气不下行,大肠的传导功能受其影响,则会出现便秘或便溏;大肠实热内结,腑气不通,则可影响肺的肃降,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等症。

(3)脾与胃二者通过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相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属阴喜燥恶湿,胃属阳喜润恶燥。二者一运一纳,一升一降,一燥一润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谷精微的传输。如果脾虚运化功能不良,胃的受纳和降功能也会受影响,出现食少、恶心、呕吐等症;如果饮食不节、胃失和降,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出现腹胀、腹泻等症。

(4)肝与胆二者通过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络属而形成表里关系。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胆附于肝,贮藏、排泄胆汁,共同合作使胆汁疏泄到肠道,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另外,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胆主决断,与人之勇怯有关,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为用,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5)肾与膀胱二者通过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互为络属而成表里关系。肾司开合,为主水之脏,开窍于二阴;膀胱贮存尿液,排泄小便,而为水腑。肾气充足,固摄有权,则尿液能够正常地生成,并下注于膀胱贮存之而不漏泄;膀胱开合有度,则尿液能够正常地贮存和排泄。若肾之阳气不足则膀胱开合失度,出现癃闭、尿频、多尿、遗尿等症;若膀胱湿热,开合不利,亦可影响肾而出现尿频、尿急、尿黄、尿痛、腰痛等症状。

(三)六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方面。饮食入胃,经腐熟而下传至小肠进一步消化以分清浊。清者通过脾的转输以营养全身;剩余的水液经肾入膀胱,成为尿液排出体外;浊者为糟粕,经大肠吸收水液和向下传导为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在整个过程中,胆汁排泄入胃以助消化;三焦的气化则促进饮食水谷传化功能的正常进行。六腑之间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伤及津液,可使大肠传导不利而现便秘;大肠传道失常也会使胃失和降而现恶心、呕吐;脾胃湿热,熏蒸肝胆,可使胆汁外溢而现黄疸;胆火过盛犯胃可现呕吐苦水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