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思想壁垒,从理财的角度讲,就是指阻碍或影响理财顺利进行或正常发展的错误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许多老年人都存在理财上的思想壁垒:有的老人认为理财就是节衣缩食,为了理财甘愿做“苦行僧”;有的老人则认为理财就是存钱吃息,将银行当“保险箱”;还有的老年人一味追求收益最大化,过多投入风险性投资,从而影响了家庭财产的稳定性。
总体来说,老年人理财的思想壁垒主要有三个方面:省钱、存钱和盲目。作为儿女,当父母退休了,年纪大了,当然希望他们的晚年生活过得充裕无忧,当然也希望他们适当理财。但面对父母在理财上的思想壁垒,做儿女的又该如何去“打破”?不如学点老年心理学,从心理层面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以便更好地攻破他们的思想壁垒。
老年人之所以习惯省钱,主要是惯性心理使然。所谓惯性心理,就是在长久的生活中积累下来的,很难随着环境改变的心理定势。大部分老年人都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所以习惯了节俭,他们的消费观念和当下的经济环境有一定的脱节,他们的理财知识和目前的经济形势也有很多的脱节。要打破老年人的惯性心理很不容易,做儿女的,不妨另辟蹊径,利用老年人的攀比心理,来改变父母过度节俭的习惯。
老年人喜欢攀比,这种攀比,不是比较谁吃得好住得好,而是比较谁的儿女孝顺,孝敬的东西好,孝敬的东西新。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隐瞒商品价格,让老人们先享受,先快乐,再了解商品的价格,这样他们就会感到物有所值,而不会一味地抱怨儿女奢侈浪费。在改变了过度省钱的观念之后,老年人才可能理解理财乐趣,接受投资风险。
老年人之所以习惯存钱,主要是安全心理使然。所谓安全心理,就是一种对生活、环境、金钱所固有的追求安全的心理。老年人认定存钱安全,就是因为他们看不到理财投资的稳定收益,认为理财投资不安全。做儿女的,可以从相对来说最为安全最为稳定的投资方式——债券投资说起,让父母意识到投资理财也可以安全而有效。
要想让父母真正改变一味存钱的习惯,就要让父母看到投资的持久受益。最好的办法就是花点时间,让父母看到投资理财的长期平均收益。可以设一个收入账本,收入账本上明确记录所有的投资内容和投资获利,并且每季度总结平均收益率,时间不用太长,不出一两年,父母就一定能够对投资理财的安全性有一定的认可,从而不再一味存钱,接纳投资理财。
老年人之所以盲目,主要是从众心理使然。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的行为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的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在老年人身上尤为明显。然而,在投资领域,盲目从众,却是大忌。儿女们一定要注意提醒老年人,在投资理财过程中,避免盲目避免从众。
要想让父母拒绝盲目投资,就要让父母意识到盲目投资的危害性,不论是投资股市还是投资房产,抑或进行其他类型的投资,都不能盲目跟风,跟风虽然有可能获得短期利益,但却会带来更大的风险,追涨杀跌,最终将会是输多赢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