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目击天安门-(一)
32351600000114

第114章 革命首义武昌城!龙气黯然天安门(15)

随即有大批军警在出事地点搜查刺客,当场捕获了张先培、黄之萌、杨禹昌、陶鸿源、薛荣、李怀莲、许同华、傅思训、黄永清、萧声10人。但当时又由袁手下的著名大刽子手、劳务处总理陆建章亲自开庭审问,当天就有法国新闻记者保释了其中的7个人,只有张光培、黄之萌、杨禹昌三人因当场搜出武器被判处死刑,当天执行。

这些刺客并不都是同盟会会员。他们都不满意南方对袁的妥协政策,想用暗杀手段把这个不雨不晴的局势摆转过来。行刺的人分为三队,每人携带手枪一支、炸弹一枚,一队装作三义茶馆的的茶客,一队装作祥宜坊酒店的酒客,还有一队徘徊在东安市场附近担任接应。他们都不是熟练的枪手,虽然布置得很好,但因没有投中目标而失败了。

对于袁世凯来说,这次遭刺,可谓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从此,隆裕太后不但不怀疑袁是“革命军的奸细”,并且相信他是清政府的“股肱社稷之臣”,当天就派特使前往慰问,并于26日封为一等侯以示优异。也正是由于这一事件,使袁以前所捏造的用以恐吓清政府的“革命党人已经遍布于北京城”的谣言得到“证实”,引起清政府内部的大慌乱,使他们不得不在保全皇位与保全性命之中选择其一。

就从这天起,袁称病不入朝,派他的心腹民政部大臣赵秉钧做他的代理人。1月19日(农历十二月初一日),赵在参加御前会议时采取了摊牌的办法,提出了南北两政府同时取消、另在天津组织临时政府以及优待清皇室的问题。在座的年老王公都默默无语,少年亲贵则坚决反对,使得隆裕皇太后作不出最后的决定来。

赵秉钧突然站起身来大声地说:“今天开会,明天也开会,议来议去议不出个所以然来,内阁只得引咎辞职!”

他满面怒容地往外跑,署理外务部大臣胡惟德和署理邮传部大臣梁士诒也跟着走出来,吓得隆裕太后脸上变了颜色。

1月26日,袁又第二次使用他的法宝:北洋军将领段祺瑞等47人联名发出通电,吁请清帝即日退位,明定共和政体,以安皇室而定大局。25天之前,通电誓死拥护君主立宪,反对共和政体的也正是这些将军,名单上仅仅缺少了一个冯国璋。

原来冯国璋在攻下汉阳后,清政府封他二等男爵,他曾经表示过“感激涕零,愿为朝廷效死”;他此时已经内调,不适宜于出面来唱这个“反调”了。

就在同一天,又发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刺杀案,清贵族中的少壮派良弼被一个名叫彭家珍的志士刺死了。

良弼是清贵族中惟一有胆识的军事人材。禁卫军名义上由载涛统率,良弼以禁卫军第一协协统兼任军咨使,实际上是禁卫军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以前袁到北京来组织责任内阁时,其第一步骤就是要把清政府的这支武力夺过来,他才可以把清政府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他特意提出皇族应当亲自出征的建议,逼使胆小如鼠的涛贝勒辞去禁卫军军统,他就把他的心腹大将冯国璋从汉口前线调回来,接替了这个位置。

但是,禁卫军的实权仍然抓在良弼的手里,而良弼正是对袁世凯最怀疑、最反感的一个人物。如果冯国璋以袁的私党的面目出现,而不以清政府的忠实奴才的伪装姿态出现,就很难插进清皇族的圈子里充当袁的内奸。他和袁的密切关系是人所共知的。但自他得到二等男爵以来,就经常地表示“与袁的政见不同”,反对与“反叛朝廷的匪军”讲和,主张组织力量“大力挞伐”。

惯于卖弄小聪明的良弼,错误地认为冯是为个人打算因而与袁所走的路线不同,就竭力拉拢冯,借以分化袁的力量。

良弼始终认定袁是插在清政府心脏里的一支毒箭。

当袁内阁以辞职手段要挟清政府接受退位条件时,主张批准内阁辞职,另组皇族战时内阁,派铁良南下统率“讨伐军”的也正是良弼。袁从内线取得了这个情报。当然,袁在京内的力量大过良弼的力量,杀良弼是可以做得到的。但是,杀害一个皇族,将使他永远洗不清“活曹操”的恶名,而他是不肯这样做的。

刺死良弼的彭家珍,四川陆军武备学堂毕业,曾任奉天军事教官及中级军官。1911年同盟会北方支部成立时,彭入盟被推为军事部长。他听了良弼阻止清室退位的消息,内心十分气忿,愿以一死除此害群之马。1月26日,他守在光明殿胡同良弼住宅的附近,等到良弼下朝回来,他扔了一颗烈性炸弹,炸断了良弼的一条腿,延至次日不治而死。彭自己也被弹片炸伤,当场牺牲了。

在此以前,袁曾捏造“革命党人潜伏京师”的谣言,清贵族还将信将疑。在11天之内,接连发生袁自己被刺和良弼被炸身死的两大事件,他们就不能不相信袁的话是有根据的。并且由于袁本身也是刺客的对象,没有人怀疑良弼之死是出于袁的政治阴谋。

良弼之死,一般王公大臣都吓得胆战心惊,纷纷离开北京逃到天津、大连、青岛一带。在京的满族大员纷纷请袁派兵保护。袁正要利用保护之名把大批政治俘虏控制在他的手里。

天安门城内七次御前会议

在紫禁城后三宫的西面,有一栋叫养心殿的宫殿,它的后部是西六宫。

养心殿建于明朝,清雍正年间重修,因雍正帝的父亲康熙帝死于乾清宫(明、清皇帝的寝宫),雍正帝不愿再住父亲住了60多年的乾清宫,决定在养心殿为父守孝,期满后再没搬动,养心殿就成为他的寝宫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以后,清朝各代皇帝一直沿用这栋宫殿。

养心殿正间设有宝座,上有藻井,是召见大臣,引见官员的地方,前、后殿相连,周围廊庑环抱,设计非常紧凑舒适,前殿办公、后殿就寝方便自如,且这里与办理军国要务的军机处相距很近。

外院矮小的房屋是太监侍班的地方,官员可以在此暂候召见。院内东西配殿是佛堂。养心殿前殿正间及东暖阁,在同治、光绪年间是皇太后垂帘听政之地。

在辛亥革命的冲击下,一直在拖延待机的隆裕太后,已无计可施,只好多次召开御前会议,商议宣统皇帝溥仪的退位问题。

御前会议在养心殿东暖阁里召开,据《清室禅记》载,隆裕太后为此事曾召开了数次御前会议。到退位时为止,共召开了7次。

宣统三年,即1911年11月1日,在全国反对帝制的革命浪潮冲击下,皇族内阁总理奕讠斤不得不宣布辞职,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

同年12月6日,摄政王载沣也不得不辞职。此时清室虽名义上还有隆裕太后支应,但实际已经被袁世凯所掌握。

此后,袁世凯便利用革命势力向清廷施加种种压力。以辞职、辞爵,索取皇族资财充军饷,发动中下级军官段祺瑞、曹锟等46人合词请清廷接受共和政体,胁迫清室退位。

据载涛认为,大太监张兰德受袁世凯贿赂,替袁在隆裕太后面前做了很多威胁利诱的工作,促使隆裕太后接受共和政体。这使走投无路的隆裕太后,只有往袁世凯的圈套里跳,因为这样还能得到优待。

第一次御前会议是在12月下旬。会议召开前,袁世凯派出的所谓北方代表曾传达过南方民军代表伍廷芳的要求,即:“人民志愿,以改建共和政体为目的”,否则罢议。

唐绍仪亦屡次电奏:谈判艰难,并请速开国会。

在这种情况下,隆裕太后遂召集王公大臣开御前会议。她认为,此等大事应该由临时国会公决。即当面询问诸王公大臣,均未提出异词。

于是命内阁一方面迅速拟出选举法,限定日期召开国会;一方面电告唐绍仪转达伍廷芳,先行罢兵停战。袁世凯在这个会上则表示自己“奉职无状,罪应万死”。隆裕反而安慰他说:“卿勿尔!国家大事既相付托,当勉为其难,即使挽回无术,吾决不咎卿也。将来皇帝成立,吾且以卿之忠尽、艰难困苦情形告之。”言罢与帝相抱而泣。诸王大臣亦涕不可抑。第一次御前会议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次御前会议1912年1月。国务大臣并未参加,会上贝子溥伦首先发言。

他说:“我族再立中夏,固已绝望,即国民会议果开,于我亦绝无利益。袁世凯虽力欲保存君主,而势孤党弱,譬之片石置激流,终必动摇,其何能济!目下和议虽未决裂,而南京已立政府,北伐之声日益加厉,民军四布,与待兵临城下,服从武力,何若自行逊让,爱蒂长留!况优待皇室,系民军商请,似不中变。孙文虽暂为总统,岂能支此危局。闻已约定,推袁世凯为总统,事若果成,岂但中国之幸,抑亦皇室之福。所虑者,袁世凯理学气太深,日来辞职之意,坚决非常,此则不可不虑。凡我宗支当说,其不可拘泥者也。”

虽然他对袁世凯的判断有所失误,但是对皇室的前途的分析、维持皇族利益,是颇有见地的。

随后,奕讠斤很赞成他的发言,但是,恭亲王溥伟、贝子衔奉恩镇国公载泽却坚决反对,这次会议争论了好久,都没有结果。

第三次御前会议也是在1月。这次宗室王公与国务大臣共同与会。以前已经表示过赞成共和的溥伦、奕讠斤,由于被坚持反对共和的军咨使、宗社党头目良弼和溥伟等人所恐吓,又改变立场,也反对共和。各大臣都默然相对。过了好长时间,民政大臣赵秉钧、署外务大臣地有惟德、署邮传大臣梁士贻等先后发言:“主持共和,本非初愿,但人心已去,恐君主难保耳!”

实际这次会议又有退步。再加袁世凯11月28日途中遇炸弹未伤,宗社党又恫以危词,袁世凯自己也有些害怕,事情仍是僵局。而革命军方面却不能等待,故隆裕太后不得不再召集御前会议。

此后,隆裕太后又召集亲贵召开第四次御前会议。奕讠斤托病未参加,载沣行至地安门时,听说奕讠斤未到,自己也返回本府。这次会议上恭亲王溥伟显然是力谏太后“勿惑流言,勿堕奸计,止君主立宪尚可求生,若一旦逊位,则万事瓦解!臣等宁决死殉国,不服共和!”

说话时声色俱厉。

隆裕太后表示:“吾亦以逊位事大,尔等既不欲,吾敢擅专?”

言毕大哭。这时各亲贵又参劾起奕讠斤来,说他历年误国,诸多罪责,直至这次主张共和,全是错误!最后,载泽又奏劾袁世凯,说他“以军饷不足不能开战,后颁国内短期公债,勒捐亲贵大臣,合内帑黄金八万两,款近千万,仍不开战,是何居心?”

这次会议又是无结果而散。

在宗社党头目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以后,段祺瑞等清军将领46人又联名上书,请清室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共和政体。

46名将军联名要求共和,形势十分严重,这无疑成为一次内部出现的示威,几乎是一次兵谏。

在此情况下,不得不召开有各亲贵参加的第五次御前会议。

会上,连反对共和最激烈的人也没有发言,大家面面相觑。只有人提出段祺瑞的电文可能是假的。其实这是一种自我欺骗。由于奕讠斤和载沣都没有到,隆裕太后只说了一句“明日与渠二人(指奕讠斤和载沣)决之”,大家即散去。

隆裕太后在召集第六次王公们参加的御前会议上。

各位王爷们仍然是唯唯诺诺,没有一句肯定的话。

最后隆裕太后说:你们反复推求,始终迁延不定,这样疑惑会越来越多,“将来会演出同室操戈、涂炭生灵之惨剧!此后兹事由我一人承担耳!”

于是罢会,召袁内阁撰拟宣布共和诏旨。平素遇事无甚主见的隆裕太后,这时事情逼到这里,也只好破釜沉舟拍此一板了。

当然,这不排除主张逊位的王公及被袁世凯收买的张兰德事先对她的影响。

会后,优待皇室条件决定,于宣统三年12月25日,即公历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及溥仪发出了退位诏书。

这是一份特殊的诏书,诏书前没有以往皇帝诏书中“奉天承运皇帝”的程式,尾部却又增加了内阁诸大臣的签名。

在退位诏书发下之前,隆裕太后率皇帝还召集近支王公大臣及内阁总理大臣、国务大臣开了最后一次即第七次御前会议。

会上隆裕太后哽咽流涕,各王公大臣也都痛哭失声。

过了一段时间,太后向溥仪说:

“‘尔这所以得有今日者,皆袁大臣之力’。即敕皇帝降御座致谢袁大臣。袁大臣惶恐顿首辞谢,伏地泣,不能仰视。”

(摘自《天安门见证录》)

清帝退位

民国元年(1902年)2月12日,清隆裕太后率同清帝宣统退位,其退位诏书全文如下: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宣布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又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优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这篇诏书据说是南通状元张謇的手笔,但“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一笔是袁的左右所增加。诏书由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外务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赵秉钧、度支大臣绍英、陆军大臣王士珍、海军大臣谭学衡、学务大臣唐景崇、司法大臣沈家本、邮传大臣梁士诒、农工商大臣熙彦、理藩大臣达寿副署。

清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至宣统退位,共计297年;自顺治入主中国,至宣统退位,则为268年。宣统退位是在民国元年2月12日,就是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与退位诏书宣布的同一日,袁世凯发表了“真电”表示赞成共和,其原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