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目击天安门-(一)
32351600000013

第13章 引子 岁月沧桑天安门!天运人事尽其中(13)

接着,慈禧开始吃早饭。这对她来说,只是一顿小吃,所以很是简单,只有几样糕点和三四十道菜肴。吃完早点后就已经上午9点左右,临朝的时候到了。慈禧换上一件“十二章”的金黄色龙袍,坐在黄色纱屏的御椅上,垂帘听政。慈禧临朝的时间并不固定,有事则长无事则短,有时只要20分钟。

接下来就是批阅大臣们送来的奏章。慈禧太后虽是满人,却不识满文,只认得汉字。她还爱好古典诗词,晚年的时候还学习过画花卉。慈禧的午膳是正餐,一定要做成100碗不同的菜肴,分别放在几个桌子上。正中是一只直径长达2尺的特制大碗,里面盛的是全鸡、全鸭和鱼翅、火腿汤。在用膳的时候,总是慈禧一人先吃,皇后和宫眷在旁侍立,谁也不敢吭声。等她吃完了,其他的人才可以吃,但吃的时候必须站着,不许坐下。

负责做饭的是御膳房,有膳师100人左右。加上其他挑水的、洗菜的等等,总共有数百人之多。

午饭后慈禧要睡一会儿。她一般是午后3点钟起来,然后就在宫里东游西逛。慈禧太后还酷爱养狗,最多时养有100多只。其中有一只最受她宠爱的哈叭狗,穿着光艳的绸衣,每次进食必要有鱼肉,并且慈禧太后还别出心裁,专门派了一名太监做这条狗的仆人。

下午5点半,照例是晚饭时间。晚饭也得有100种不同的菜。晚饭后她一般喜欢玩玩骨牌。玩牌时宫眷们故意输掉,讨她个高兴。

慈禧太后还经常洗澡。她洗澡时也要由一个女官担任指挥,四名宫女在身边替她搓洗,她自己连手都不抬一下。洗完澡后,她就上床睡觉了。她睡觉时也得有人做陪。但这些做陪的宫女们是不许睡的,甚至连坐也不行,必须站立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她醒来后再换班。

生死相恋投古井,精卫通诚怀远堂

珍妃,是侍郎长叙之女,1888年即光绪十四年在“选秀女”中被选中,次年进宫被封为珍嫔,后又进封为珍妃。光绪即位后,西太后慈禧为了控制他,就选了她的胞弟桂祥的长女给光绪做皇后,即后来的隆裕太后。

光绪并不喜欢隆裕,很少和她在一起。而珍妃美貌活泼,精于文墨,经常与光绪在宫中作扮装的游戏,给政治上抑郁不得志的光绪也增添了不少快乐和安慰,成为光绪最亲爱的妃子。但慈禧却一点也不喜欢她。后来因为珍妃参与买官卖官,慈禧便以“干预朝政”为借口把她贬入冷宫,幽禁在皇宫东北角的一个小院子里。

关押珍妃的地方名叫东北三所,正门一直关着,上面贴着内务府的十字封条,看守人从西边的腰子门出入。珍妃被关在北房三间的最西头的一间,屋门从外面倒锁着。窗户只有一扇可以打开,看守们可以从那儿把食物和水递进去。珍妃吃的是普通下人的饭,平常也不能与人说话。每逢过年过节和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也就是在别人最高兴的时候,看守她的老太监要代表慈禧太后对她进行申斥。申斥一般在吃午饭时进行。老太监指着珍妃的鼻子,列举珍妃的罪过,让珍妃跪在地上聆听。申斥完,珍妃按规定还必须要向上叩头谢恩。就这样珍妃度过了三年的囚徒生活。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七月二十一日早晨,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离北京。就在出逃的头一天,珍妃被投在贞顺门内的一口井里。

这天中午,慈禧太后在她当时居住的乐寿堂睡足了午觉,起床后,匆匆洗了脸就向乐寿堂后头的颐和轩走去。原来,在吃午饭的时候,她就秘密吩咐监班太监崔玉贵,让他下午2点整带珍妃到颐和轩。

珍妃来到颐和轩的时候,慈禧已端坐在轩里了。珍妃身穿淡青色绸子旗袍,脚上穿着平底缎子鞋。这是戴罪妃嫔的装束。太后板着脸对珍妃说:洋人要打到城里来了,谁也保不定会怎么样,万一受了洋人污辱,那就丢尽了皇家的脸,也对不起列祖列宗。慈禧的意思很明白,是要珍妃自己去死。没料到珍妃愣了一下,镇定地说:我明白,决不会给祖宗丢人的。

慈禧见珍妃不松口,又说:“你年轻,容易惹事!我们要避一避,带你走不方便。”珍妃据理不让,针锋相对地说:“您老了,可以避一避;但皇上应该坐镇京师,维持大局。”这话正好戳在了慈禧的痛处,她不禁恼羞成怒,大声喝斥道:“你死在临头,还敢胡说!”珍妃反驳说:“我没有犯下应死的罪!”慈禧冷笑道:“不管你有罪没罪,你一定要死。”珍妃回道:“我要见皇上一面。”慈禧决定不再和珍妃多费口舌,叫道:“皇上救不了你,来人,把她扔到井里去。”

就这样,崔玉贵和另一个太监一起,连推带拉,把珍妃推进了贞顺门里的水井里。一路上珍妃并没有惊恐地大喊大哭,只是不停地回头向光绪住的寝宫望去,嘴里念着:“皇上,来世再报恩啦,皇上,来世再报恩啦……”

珍妃被害的第三年,慈禧太后从西安回到北京。七月初四日,珍妃被安葬在城外恩济庄内务府茔地。慈禧死后,珍妃的姐姐瑾妃把珍妃的墓迁到清西陵光绪崇陵旁。为了纪念妹妹,瑾妃在珍妃遇害的水井旁,立了一个小小的灵堂,名叫“怀远堂”,里面供着珍妃的牌位。在牌位的上头,挂着一幅横匾,上书“精卫通诚”四字,以颂扬珍妃对光绪的一片真情。

修在故宫门前的厕所――袁世凯最后的闹剧

在民国初年,袁世凯不顾全国的反对,一意孤行地登上帝位,企图实现他当皇帝的梦想。但他复辟之后,民怨四起,各地都在组织力量讨伐他。在万般无奈中,他只好求助于迷信。

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向他推荐了一位山东的叫作贾兴连的风水先生。这位贾术士果然与众不同。一般风水先生都是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衫,鼻梁上还架一副铜腿的圆片镜。而贾兴连却是西装革履,一派洋气。他不但继承了老祖宗的衣钵,还上过西洋学校,懂得几句英文。

贾兴连被招到北京后,袁世凯问道:“听说你看阴、阳宅很有些本事?”

贾兴连忙应道:“不过对此学略有研究,受过异人传授而已。”

袁世凯过去见到的多是传统式的风水先生,对这位现代派的风水先生颇感兴趣,就让他去看看紫禁城的风水。

贾兴连一连看了三天之后,便向袁克定汇报了一番。在说了一大套之后,他严肃地对袁克定说:“紫禁城元初兴建,又经明清两代修葺,气象恢宏,可保皇帝江山万代。惟有新华宫门气散而不聚,此亡国之象也,不可不慎重待之。”

袁克定一听,连忙问道:“有什么办法可救吗?”

贾兴连故作沉吟了片刻,才缓缓说道:“办法倒是有一个,就是在新华宫门左侧修建一个厕所,聚其秽气,问题便可化解。”

袁克定将贾兴连看皇宫的气数情况向袁世凯作了详细的汇报,特别是提到要在新华宫门左侧修建厕所一事。新华宫是袁世凯这个洪宪皇帝刚刚下旨修葺而成,在这富丽堂皇的宫门外修个厕所,实在是有伤大雅。可是他想到自从他称帝之后,内外交困,莫不正是由于这个宫门气数不佳的原因?于是为了皇图永固,他也就顾不了许多了,便接受了贾兴连的建议,并在他的指导下,在新华宫左侧修了一个厕所。

到如今,每每提到这件发生在紫禁城的最后的闹剧,人们仿佛还能闻到那个厕所散发出来的冲天的臭味儿。

(摘自《国都风云》)

万人空巷,市民争相涌进紫禁城

辛亥革命之后,溥仪及其家人仍住在紫禁城里。直到1924年11月4日深夜,冯玉祥组织的临时执政府摄政内阁召开会议,决定清室应该从即日起移出宫禁,并且同时决定由警卫司令鹿仲麟,警察总监张璧等负责办理。

为了防止意外,11月5日上午10点,鹿仲麟、张璧先将守护紫禁城外的卫兵、宪警缴械后,调遣到北苑听候改编。

中午12点,鹿仲麟、张璧会同国民代表李煜瀛来到紫禁城,同清室内务大臣绍英、朱益藩接洽,请溥仪移出宫禁。

李煜瀛的祖父李鸿藻是道光时的大学士。内务大臣们便对李煜瀛说:“你还是李相国家的公子呢?你家世代享受皇恩,今天怎么也帮人来欺负皇上?”李煜瀛笑而不答。

内务府把此事报告住在养心殿的溥仪,请皇上定夺。溥仪连忙召集王公贵族、皇亲国戚们商讨对策。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尽量拖延,等待外援。于是溥仪便以宫内人员和物品太多为由,不肯即日搬出。

当时,紫禁城里还有相当数量的清室卫戍部队,冯玉祥的国民军,则驻扎在神武门外。如果僵持下去,难免要发生武力冲突。鹿仲麟忽然灵机一动,生出一计,便故意高声向副官叫道:“现在虽然时间已到,但还有商量的余地。你赶快传我的话,告诉大家不要放枪,更不得放炮!”他这一喊,立刻搞得紫禁城里人心惶惶,纷纷传言景山之上国民军已经支上了大炮。溥仪见势不妙,才勉强同意出宫。

1924年11月5日的下午3点,溥仪及皇后婉容、妃子文绣等同乘一辆汽车,在鹿仲麟、张璧的护送下,缓缓驶出紫禁城,到达前海北沿的醇王府他的生父载沣家。

随后,在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宣告成立。这一天正好是民国纪念日,北京城里“万人空巷”,人们都争相涌进故宫,一窥这座数百年来神秘的宫殿。沉寂了500多年的紫禁城,终于逐渐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摘自《天安门见证录》)

第四节 皇权巍巍天安门,蟒袍煌煌紫禁城

至今,北京仍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著称于世界。

“天”“地”“人”三要素决定都城的兴衰更迭。

北京关系到明朝大一统的命运,负有汉人大一统思想之重任。

南京的不利因素和永乐帝“逆取皇位”是永乐帝迁都的主、客观原因。

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并且能将两条龙画得完全一样。

西方人以“十”为完美;中国人视“九”及它的倍数八十一为“极数”。

张勋拥戴溥仪在这里重新“登极”,复辟12天;1945年10月1日,盘踞在北平的日寇也是在这里举行投降仪式的。可见它的政治功能之大。

迁都与定都

我国历史悠久,先后兴起许多王朝,在统一王朝之外,还有不少的割据政权。各王朝都有自己的都城,有的甚至不止一处。迄今,这些都城有的仅有遗迹可寻,有的还在不断发展,成为现代化的都市,而北京到现在依然是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

选择首都,是历代王朝极其重视的一件大事。各朝代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疆域边界不同,统辖区域不同,政治、经济、军事的区域性发展不同,因此都城的选择和确立的着眼点也就不同。各朝代都有自己选择的标准和建设的过程,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等城市就先后成为各朝代的都城。在这些城市中,北京以故宫的雄伟壮观,城市的布局完整,坛庙寺观、园林水榭的宏大规模居各都城之冠,在都城发展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页。至今,北京仍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著称于世界。

国都形成的根源及其兴衰变化,是由多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的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概而言之,“天”“地”“人”三要素决定都城的兴衰更迭。其中的“天”主要指自然气候条件,“地”主要是由地势、物产、水源等组成的地理环境,“人”即各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内部关系。在这三方面均占优势的城市,不可避免地要发展成为统一国家的都城。在这三方面的基础雄厚,则兴旺畅达,并历时甚久,反之则历时甚短。北京城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天”“地”“人”诸多因素的兴衰更迭,曾经历了战国国都、普通州郡、边陲重镇至军事要塞,至辽、金少数民族都城,直至元、明、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首都的历史发展过程。北京在封建社会晚期,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北交通中心及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交流、融合的中心。

浮沉迭兴北京城

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北部,它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和北部为连绵不断的群山,东南是冲积平原。西部的山地属太行山脉,北部山地属燕山山脉,两山交界处形成一个大山弯,围绕着东南的北京小平原,称为“北京湾”。古代北京有五大水系,即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大清河、蓟运河水系。这五条水系灌溉了北京地区的农田,却也有时发生水灾。北京的气候是标准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北京周围可以利用航运的河流甚少,交通运输以陆路为主。自古北京就处于南北交通的要冲。由北京向东北方出古北口,可进入松辽平原;向西北方出南口,可直上蒙古高原;向南沿太行山东麓可深入华北平原;北京东部为沼泽地带。北京都邑的起源,正是由于这种重要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战国时燕国定都于北京(当时称蓟),就是因为它“南通齐赵,东北边胡”(《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的缘故。《辽史》论北京的形势,称“其外,有居庸、松享、榆林之关,古北之口”(《辽史》卷40《地理志》)。北京作为燕国的都城,在战国时期是北方的政治、军事中心。自燕以后,北京成为秦、汉、曹魏的普通州郡。这是北京的平稳发展时期,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交往、融合,为以后各族共同繁荣打下了基础。隋朝炀帝时三次用兵东北,北京又成为北方军事重镇;隋炀帝开通永济渠,漕运自杭州直通汤郡,北京又增加了一条水上通路,客观上促进了北京的经济发展。北京作为“安史之乱”的基地和由此导致唐朝全国“藩镇割据”局势的形成,是北京作为各族长期融合发展迅速进入全国各种关系中心的重要标志。五代时期,党项、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兴起壮大,北京城为各族所重视。契丹族统治的辽朝占领北京后,将北京作为辽的陪都“南京”,后又改为析津府,作为南下的据点。公元1122年,金人攻破辽“南京”,设置燕京析津府,后海陵王迁都北京,改称中都,与南宋对峙。公元1215年,蒙古军队攻破中都城,以此为基地,修建新城,更名为大都,作为元朝的首都。明初攻破大都,更名北平,朱元璋封其第四子朱棣为燕王,驻守北平。朱棣夺得帝位以后,改年号永乐,改北平为北京,决定迁都于此。

定都北京有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