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在建设速度上是值得称赞的。在西方城市史上,一个重要广场的形成,往往经历了几十年、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岁月,而新中国在短短的近30年的时间内,就建成了。她北起天安门红墙,南抵正阳门城楼,东始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是全世界最大的广场。
天安门广场,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就成了中国人民举行各种盛大集会的神圣重地,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当人们步入天安门广场,无不油然而生出虔诚而庄严的自豪感,无不陶醉在这东方伟大民族的母体之中,受到一种超自然的感召。
一年四季景色美丽的广场,令人向往。春天,解冻了的金水河上,诗情画意,妩媚动人。夏云变幻,广场四周满布茂密的绿阴,阵阵蝉鸣。而在晶莹明朗的秋光中,“普天同庆”的硕大花坛,则又使广场靓丽非常。在冬天,城楼上下,则是银装初换,寒风摇曳,松柏青翠,这一切都使人们流连忘返。
1977年国庆前夕,一架银色的直升飞机经过特别批准,在超低空摄取了一张天安门广场的全景。这张照片,是迄今最完整的天安门广场的鸟瞰图像。在照片上标示着这样的字样:地理位置:市区中心,中轴线上。东经116°2317,北纬39°54’27,面积44万平方米。
天安门广场由于位置特殊,历史内涵丰富,知名度高,在1987年北京十六景评选中,以286404票的最高票数名列榜首。称为北京第一景。景名为:天安丽日。
辽、金时的兴国寺
远古的潮声已歇,那些苍茫似乎还在人们心中回荡。
北方强悍的部落,华夏人的祖先黄帝在战胜蚩尤之后,在涿鹿建都,这是北京作为都邑的最早传说。后来颛顼在此举行祭祀,称之为幽陵,这是北京最早的名称。舜时,共工治水失败而被放逐到幽。后来这里称为燕和蓟,是上古的两个方国,原隶属于商,周武王伐纣后,封一族于燕,称燕国,建都蓟城,北京的雏形诞生了。
秦统一六国之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燕是其中的第六郡,蓟城逐渐从一个诸侯国的都城发展为中国北方边陲重镇。
随着北方契丹与女真民族的强大,蓟城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辽南京与金中都的先后建立,标志着北京由方国都邑、北方军镇向全国政治中心的逐步过渡。
936年,河东节度史石敬瑭起兵太原反叛后唐,为求得契丹军事上的援助,许以灭后唐之后,将幽燕和雁门关以北十六州的土地割让给契丹。两年后,石敬瑭将幽燕十六州拱手相送,割让于辽,辽太宗耶律德光把幽州升为陪都,称南京,又名燕京。燕京是辽五京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基本沿用了唐代幽州城的城址,加以局部修筑,全城方圆36里,共有城门8座,皇城居于西南角。燕京城“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锦绣组绮,精绝天下”,燕京城,堪称独具契丹风格的壮丽的城池。城池的总体位置在今广安门和宣武区一带。
1125年金灭辽,1149年金海陵王发动政变,谋杀了金熙宗,夺取了帝位,并于1151年正式迁都燕京,改燕京为“中都”。从此,北京成为北部中国的心脏,一代王朝的都城。中都城不是单纯地沿袭旧日的辽都城,而是参照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的规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与扩建,分为大城、皇城、宫城三重。大城略呈方形,周长37里,墙高40尺;城为三重壕堑,壁垒森严,城周共有13座城门。大城除北城墙依旧外,东、西、南三面都大大向外扩展。大城位置相当于现北京宣武区西部的大半,大城中部的前方为皇城,故址在今广安门以南,为长方形小城。皇城之内又有宫城,宫城西侧为风景优美的苑囿。
金中都城池雄伟壮丽,是金代劳动人民的卓越创造,同时,也开辟了北京作为都城的宫城建设的先河,是使北京成为向全国性政治中心过渡的重要标志。
辽燕京“僧居佛寺,冠于北方”。契丹笃信佛教,辽燕京是整个辽王朝佛教发展的基地之一。辽代燕京到处佛刹林立,庵院遍布。在当时,城区的寺院多是围绕城区和近郊;而远郊的名刹多建在风景秀丽之地,像已成为当今北京名胜之区的妙应白塔寺、戒台寺。而现今的天安门广场北侧,中山公园之地,则是当时辽燕京的东北郊。
东北郊之地兴建了一座当时著名的寺院――兴国寺,金代时,也称兴国寺,元代则改称万寿兴国寺。现今,这座佛教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了。但数株参天古柏,却是辽代遗物。
从现在的中山公园南门进入,过石牌坊之后,但见来今雨轩之西,有七株高大的巨柏一字排开,大可数围。其中一棵,在古柏树身之中又生出一棵国槐,二树浑然一体,人称柏槐合抱,是罕见的植物景观。这些柏树正是当年兴国寺的遗存。
这样说来,当今天安门广场建筑物的始祖,则应是兴国寺,留以作证的则是那七株参天古柏了。
元大都城的丽正门
蒙古英雄忽必烈胯骑矮马,手持纯钢弯刀,驱兵南下,入主中原,把以灿烂文化为自豪的汉人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并在燕京建立首都,建号大元,当时称大都。
经过金、元之际频繁的战事,金中都已残破不堪,忽必烈决定放弃中都旧城址,以金代的琼华岛离宫为中心,另建新的大都城,城址的勘定、规划主要由刘秉忠及其助手赵秉温、赵铉等人负责。
大都城的设计,恪守《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3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皇权至上的城市规划原则,体现了在中原立国的少数民族统治者,适应形势,推行汉法的指导思想。大都城在建筑规模、城市布局和工程水平上,都是当时其他城市无法企及的,成为一座举世闻名的国际性大都市,令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叹为观止,称元大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城市。
元大都规划严整,规模宏大,平面为长方形,由宫城、皇城、外城三重方城组成。全城以琼华岛为中心,宫城在太液池东,皇城在外城南部中央偏西,太庙居东,社稷坛在西。大都城以一条中轴线贯通南北,东西建筑对称排列,城中街道整齐划一,经纬分明。黄仲文在《大都赋》中说:“论其市廛,则通衢交错,列巷纷纭。大可以容百蹄,小可以方百轮,街东之望街西,仿而见,佛而闻。城南之走城北,去而晨,归而昏。华区锦市,聚万国之珍异;歌棚舞榭,选九州之禾农芬。”马可?波罗也说:“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门可由街道远望彼门也。”又说:“全城中划地为方形,划线整齐,建筑房舍……方地周围皆是美丽道路,其行人由斯往来。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
大都城外城最大,周长达60里。城墙底部宽,顶部窄,用夯土筑成;夯土中又加入了竖木和横木,十分牢固;同时墙壁上植以芦苇,防止雨水冲刷。城墙四角建有角楼,外侧等距离建有墩台,加上宽阔的护城河,的确是固若金汤。
在外城,共开11座城门,每个城门的上端,以及两门相隔的中间,都有一个漂亮的建筑物,即箭楼。11座城门的分布是:东、南、西三面各3门,北面只有2门。东面三门自南至北依次是齐化(今朝阳门)、崇仁(今东直门)、光熙(明时废掉)。西面三门,自南至北依次为平则(今阜成门)、和义(今西直门)、肃清(明时废掉)。南面3门,自东至西依次为文明(今崇文门北)、丽正(今天安门南)、顺承(今宣武门北)。北面2门,自东至西,依次名为安贞(今安定门北)、健德(今德胜门北)。其中,丽正门坐落在南北向中轴线上,崇仁、和义2门,坐落在东西中轴线上。
这样说来,现今的天安门广场,在元大都时,已成为城区的重要区域,是进出丽正门的必经之地。
天安门广场的雏形
明代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参照南京城而修建的。城垣的修建经历了洪武、永乐、正统、嘉靖四个时期。洪武元年(1368),大将徐达攻克大都城之后,将原大都城的北城墙向南收缩了3公里另建新墙一道。据说这是为了削减大都的“王气”,使它的规模不超过南京,但实际上是因为大都北部空旷萧条,易受蒙元的攻击,因而才向南收缩。
到了公元1380年,朱元璋的四儿子燕王朱棣,遵父命镇守北平。1398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火文继位,年号建文,是为明惠帝。此时,镇守北平的朱棣已重兵在手,一心要当皇上。于是就在第二年以入京诛殊为名,向南京进攻,这就是史书上所称的“靖难之役”。四年之后,叔叔打败了侄儿,朱棣终于夺取了帝位,当上了皇帝,是为明成祖,改年号为永乐。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没有忘记北平。这不仅因他相当长一个时期驻守北平,深知北平势踞形胜,为“龙兴之地”,还因为他深知逃到塞外的蒙古族残余势力仍威胁着明王朝。为能更有效地控制北方,更及时地掌握情况变化,部署和调配军事力量,他打算迁都北平。《明成祖实录》载,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在永乐元年给朱棣上书说:“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统。则肇迹之地,皆有升崇,窃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化之地,宜尊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师。”于是在永乐元年正月辛卯日(1403年2月4日),朱棣将北平改称为北京。
北平改为北京,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实为皇城。皇城定位于京师中央,便开始大规模营建宫殿楼阁。明代北京城是按照传统封建王朝都城的规制进行布局设计的,因此,它在许多方面都体现出突出“皇权”的主导思想。宫城(现在的故宫)建在全城中心,是北京的核心部分,历时14年修建的宫城,沿用了元朝大内的旧址而稍向南移,其主要建筑都布置在北京城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两侧匀称地排列许多建筑群,而且左右对称。这座帝王宫阙,现今保存得十分完整,它巍峨壮丽,千姿百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堪称世界建筑的瑰宝。
皇城在内城的中央、宫城的外围。皇城外围墙32250丈9尺4寸。从现在遗留下来的东皇城根、西皇城根、西安门和东安门等地名,我们可大致描绘出皇城的范围:东西皇城根相连,为皇城的北墙;东皇城根向南,经过东安门再向南,与东长安街相接,为皇城东墙;西皇城根向南,经过西安门再向南,沿太液池西岸与西长安街相接,为皇城西墙;东西长安街为皇城南墙所在。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建皇城的正门――承天门。在皇城的最南端建有一座砖石结构三门洞的券门,是皇城的最南门,称大明门。其位置在今天毛主席纪念堂的位置上。
在大明门左右两侧,是两道通脊红墙,分别向东向西,再折而向北,并在今东长安街西口、西长安街东口,建有两座与大明门规格相同的门,东为长安左门,西为长安右门,再往北,与天安门城墙一线的皇城相接,形成一个“T”形广场,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倒凸字形的围墙,从而构成了天安门广场最早的雏形。
天安门广场上的棋盘街和千步廊
大明门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砖石结构建筑,与明十三陵大红门、清东陵大红门相同。
清代时,将大明门称之为“大清门”。据《大清会典》记载:“大清门,三阙上为飞檐崇脊,门前地正方,绕以石栏,左右狮各一,下马石碑各一。”永乐年间该门建成时,朱棣命大学士解缙题门联,缙书古诗:“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明、清之际,这个门称“吉门”。意为只准进喜,不准出丧。就是清帝也只有在娶正宫皇后时,大红喜轿才准经过此门进宫,称为“进喜”。其他如嫔妃,尽管是喜事,也不得进此门,只能用彩车由神武门进宫。至于殡葬,即使皇帝、皇后也一律不准从此门进出。
大明门有“国门”之誉。明皇帝御封“大明门”,清帝改为“大清门”,民国时改为“中华门”。
关于大清门上的门匾则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大清门匾是石头做的,字迹用青金石琢制,镶嵌在石中。民国时,要更换门名,有人想把石匾拆下来掉个脸,把“大清门”三字翻到墙里,把原先的背面放到外面,刻上“中华门”三个字。但当将石匾拆下来,发现里面竟是“大明门”三个字。原来清人早在200多年前就使用了这种省工省料的高招了。无奈,只好重新刻了一块木匾,木匾上从右至左刻上“中华门”三个字,挂在中间门洞的上方。中华门在解放后扩建广场时被拆除。
据《国朝宫史》记载:“大清门在都城正阳门内……前为天街,方广数百步,周以石栏,俗名‘棋盘街’。”天街、棋盘街,即指今广场最南端,毛主席纪念堂南门至正阳门城楼下这片空地。
棋盘街,在明代是以木栏围着,中间东西有一路与江米巷(今东、西交民巷)相通。从正阳门上居高临下一望,犹如一副象棋盘,通道恰似双方交战的“楚河”“汉界”。清乾隆年间(1775),修葺棋盘街时,拆掉了木栏,换成了石栏,以崇体制。使原来象棋盘的两座木栅栏,成为了一座正方形的石栅。这样改建,使原来的棋盘变了形,象棋盘类似了围棋盘。
明代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这样记叙棋盘街:“大明门前棋盘天街,乃向离之象也。府部对列街之左右,天下士民工贾各以牒至,云集于斯,肩摩毂击,竟日喧嚣,此亦见国门丰豫之景。”清时也有诗云:“棋盘街阔静无尘,百货初收百戏陈,向夜月明真似海,参差宫殿涌金银。”足见棋盘街在明清之际曾是商贾荟萃、市井繁华的贸易、娱乐之所。
在大清门里,则是著名的千步廊。千步廊是指大清门内,红墙以里,东西两侧往北建有联檐通脊、黄瓦红柱、红窗金饰,汉白玉阶基的长廊,东西各为110间,北端折东折西各34间,东西千步廊各144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