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司马相如所著《谏猎书》有云:“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
卧薪尝胆的故事说的便是这一道理。春秋时期,吴国军队把越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越王勾践被迫放弃了王位和自己的国家,忍辱负重,给吴王夫差当了奴仆。三年以后,勾践被释放回国,他立志洗雪国耻、发愤图强,每天睡在草堆上,吃饭时尝尝苦胆的滋味,以不忘亡国之耻。公元前473年,勾践率领大军灭了吴国,做了春秋时期最后的一个霸主。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需要有一种放弃的智能。当你与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只要不是什么原则问题,你完全可以放弃争强好胜的心理,甚至甘拜下风,就可能化干戈为玉帛,避免两败俱伤;当你在家庭生活中发生摩擦时,放弃争执,保持缄默,就可以唤起对方的恻隐之心,使家庭保持和睦温馨。
以前有一位国王,他缺手断腿,但他爱民如子。他很想将他那副尊容画下来,留给后代子民瞻仰,就请来全国最好的画家,那个画家的确是第一流的,画得很逼真,栩栩如生,很传神,但是国王看了之后很难过,说:“我这么一副残缺相,怎么传得下去!”就把他给宰了。于是又请来第二位画家,第二位因有前车之鉴,不敢据实作画,就把他画得圆满无缺,把缺的手补上去,把断的腿补上去,国王看了之后更难过,说:“这个不是我,你在讽刺我。”又把他给宰了。后来又请来第三个画家,第三个画家怎么办呢?写实派的给宰了,完美派的又给宰了,想了好久,急中生智,画他单腿跪下闭住一只眼瞄准射击,把他的优点全部暴露,把他的缺点全部掩盖,这就叫做“隐恶扬善”。所以拍马屁也不容易!要拍到痒处,这好像是一个笑话,其实在告诉我们要“隐恶扬善”,多讲人家好的那一面是对的。
过多指责别人是错误的,表面上你好像占了便宜,其实错了。失得都是一样,有得就有失,得就是失,失就是得,所以一个人达到最高的境界,应该是无得无失。但是人们非常可怜,都是患得患失,未得患得,既得患失。我们的心,就像钟摆一样,得失、得失,就这么样摆,非常痛苦。最高的层次,应该是无得无失。因为失就是得,得就是失,塞翁失马,你怎晓得是福还是祸呢?所以,我们在得失之间,不要把它看得太重。
生活中多贪会被人指责,思想上多贪会使自己沉闷,放弃也是一种权利,一种化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