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与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出结论。成功与失败的差别可能只在一念之间。一个微小的细节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世界在变幻,人也在追求着,地球载着我们一起转动。
有这样一个故事: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智力测验,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让被试者回答这是什么。问到机关干部,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都用求救的眼光看着在场的上级。局长沉默良久,气呼呼地说:“没有经过研究,我怎么能随便回答你们的问题呢?”问到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他们则哄堂大笑,拒绝回答这个只有傻瓜才回答的问题,问到中学生,一个尖子生举手回答“是零”,一个调皮的学生大喊“英文字母O”,却遭到班主任的白眼。最后问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异常活跃地举起小手回答:“是月亮”,是“乒乓球”,“是烧饼”……事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给这个节目起了个名字“中国人的想像力是怎样丧失的?”我们看到: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所受教育越多,想像力就越贫乏、越苍白,甚至要非研究一下才能回答。中国现行的填鸭式教育扼杀了他们的想像力。
西方国家的学校在教育孩子时,总是想方设法发掘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我国的教育则要学生循规蹈矩地进行机械式思维,孩子们常常在正确答案面前如履薄冰,举步艰难,生怕一不小心便被老师痛斥为“回答得不好”。学习变得异常的呆板,枯燥,同学们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渴望,甚至一点儿灵活的理解也没有,只能死记硬背“标准答案”,以求万无一失。久而久之,一个个学生经过填鸭式学校教育后,变得呆头呆脑,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完全成了一台机器,哪里有半点想像力,创造力可言?
我们既不能让传统束缚了我们的情感,也不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要求别人,多样的世界给了我们五彩的选择,为什么要用单调的心灵来冲淡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