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周末秦初那些事儿
32381800000032

第32章 扫清障碍,秦王收权

扫清两大障碍

一、平定嫪毐之乱

公元前239年,吕不韦公布《吕氏春秋》,嫪毐分土封侯。两个政治集团都向年轻的嬴政示威,嬴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吕氏春秋》反对君主专政,宣传无为思想,主张天下为公,华夏一统,这些理论与当时秦国盛行的法家思想及政策截然相反。吕不韦想用这种理论对嬴政治理国家的方式产生影响。

嫪毐则倚靠赵太后扩大自己的权势,还想害死嬴政,以扶植自己和太后的私生子。

虽然吕党和后党的气焰日炽,但秦王嬴政一直引而不发。公元前238年春,嬴政按照原定计划前往秦国故都雍城举行加冠礼。

一次,嫪毐与贵臣因醉酒而发生口角,嫪毐情急中怒斥贵臣说:“我乃秦王的假父,你居然敢惹我?”贵臣心惧而逃走,并向嬴政揭露嫪毐与太后的隐私和阴谋。嫪毐得知此事后,马上偷偷返回防备空虚的咸阳,发动军事政变。

嬴政对此早有准备,他迅速命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带领军队攻打嫪毐。嫪毐并无军事才能,而且他的手下只不过是仓促纠结起来的乌合之众,根本无法与嬴政的卫戍部队相对抗。激战之后,嫪毐及其党羽兵败逃跑。嬴政大加褒赏在平叛中立功的人,同时发布通缉令:“有生擒毐者,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不久,嫪毐和他的党羽都被捉住。随后,嫪毐及其党羽在咸阳闹市被施以车裂的刑罚。嬴政还诛灭嫪毐三族,包括其与太后所生的两个私生子。在此事中被株连、剥去官爵、遭流放的人达4000多家。

二、罢黜权相吕不韦

事情过去了差不多一年,也就是秦始皇十年(前237年),一个叫茅焦的人给秦始皇上书说:“我是齐国人,想跟大王谈谈太后的事。”

秦始皇吩咐左右:“你去告诉这个家伙,他没看到门阙下还堆着死人吗?”

使者原话转告茅焦。

茅焦说:“陛下车裂假父,有嫉妒之心;扑杀两弟,有不慈之名;软禁母亲,有不孝之行;滥杀忠臣,有桀纣之治。天下知道了,人心离散,还有谁会向着秦国?”

秦始皇悚然而惊,立刻拜茅焦为师傅,爵为上卿,然后亲自去迎接母后。为张扬孝心,让天下都知道秦国美德,他驾着千乘万骑,把母亲迎归咸阳。太后大喜,赞叹说:“安定秦国社稷,使我母子相见,都是茅君的功劳啊。”

嫪毐事件自然牵连到吕不韦,毕竟是他将嫪毐献给太后的。嬴政这时已有杀吕不韦之心,并想趁机肃清吕党。吕不韦为秦国立下奇功,功勋卓著,在朝在野都很有影响力,为他求情的人络绎不绝。嬴政考虑到自己刚亲政,根基不稳,于是决定顺水推舟,先放吕不韦一马,暂时不动他。先让他回封地去养老。

公元前237年,嬴政已经牢牢掌握了国家政权,他罢去吕不韦的相国职位,还将其封地改为洛阳。

其实,真正打动秦始皇的,不是茅焦的话,而是统一六国的伟大理想(那时李斯已经建言,要秦始皇抓住时机,统一六国,秦始皇也已下定了决心)。其关键处,不在于说者怎么说,而在于听者如何听,时机拿捏精当,一点即通。这是官场上的一大学问。茅焦的话为儒家观点,前面二十七个人未必就没说到,可能是时机不对,秦始皇听了也白听。不知道是茅焦命好,还是他真有某种先知先觉,反正仅凭几句话,就获得朝廷富贵,仍然不脱离于谋略的大智慧。迎回母后,让吕不韦去养老,这些都接近于儒家的仁政做法。可见秦国名义上虽然专用法家,其实也兼用别家思想,程度轻重不一罢了。

收回权力,施展雄才大略

吕不韦在洛阳居住的一年时间里,关东六国的君主一直派人到洛阳和他联络。嬴政知道后,十分震惊。为防止吕不韦叛变,嬴政于公元前235年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信中尽是藐视和侮辱的言辞:“君于秦究有何功?得封国河南,食邑十万户?君于秦究有何亲?得为仲父?今可率领家属迁居蜀中,毋得逗留!”

吕不韦心想:我已经罢去相位了,他还不肯罢休。虽说名义上是流放四川,其真实目的不得而知。嬴政终究是不会放过自己的,于是就服毒自杀了。他的门人秘密地把他埋葬在洛阳北芒山。嬴政得知后,不仅把吕不韦全家男女老少都贬为官府奴隶,还大肆搜捕吕不韦的门人弟子,将他们或削官夺爵,或驱逐出国门,或流放到偏远地区。

仅仅用了三年时间,秦王嬴政就相继清除了嫪毐和吕不韦集团,扫清了执政路上的障碍,由此可见嬴政有着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此后,嬴政专心于政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他依次兼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从此,“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秦昭襄王时代,秦国虽然一强称霸,但山东六国仍然有力,一旦联合起来,就会胜过秦国。到秦始皇亲政时,秦国的版图大致以太行山山脉、汉水为东西分界,秦国独占西部一半土地,山东六国合占东部一半土地,秦国的胜势已经不可动摇。此时,秦始皇开始重用李斯,李斯为消灭六国,统一天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