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宫廷春深
32383000000072

第72章 终遇真爱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北平。有一次表哥在《华北日报》社做瓦工活时,正赶上报社招校对员,文绣便抓住机会,得到了这份工作。单身生活的痛苦和寄人篱下的尴尬,已经让文绣把自己从那个离婚时荒谬的约定中解放出来,而刘振东的出现,也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气息。

刘振东四十多岁,为人善良本分,一直未婚,在北平行营长官李宗仁部下任少校军需官,是文绣所在报社社长的表弟。两人经社长亲自介绍认识,相处了几个月后,刘振东的体贴和专情终于打动了害怕再次受伤的文绣。1947年夏天,他们在北平结婚了。

婚礼在东华门颇具盛名的“东兴楼”里举行,前来庆贺的亲友坐了满满十桌,刘振东的顶头上司副官李宇清还做了主婚人。婚后,夫妻二人把新家安在地安门外白米斜街的三间租住房中。刘振东把自己的积蓄都交给了文绣,让她打理家事。于是文绣辞了工作,专心地做起了国民党的军官太大。她做时髦的头发,穿漂亮的旗袍,经常看书,作画。文绣喜欢京剧,嗓音也相当清亮,一时兴起还会唱几段花旦、青衣戏。空闲时,夫妻二人还一起到离家不太远的前门大栅栏那儿看戏、下馆子。这个真正的家让文绣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曾经的磨难给她带来的阴影,也就这样渐渐淡去了。

第二年夏天,李宗仁到南京去当国民党政府副总统,他手下的北平行营也就名存实亡了。

在和文绣商量后,刘振东决定退役。他用退伍费买了八辆平板车,当上租车吃息的老板。然而这一年中秋节过后,时局突然紧张起来,刘振东就想卖掉家当,去投奔已经撤到台湾的李宇清。虽然文绣舍不得,但这个来之不易的新家还是被卖掉了。他们用八辆平板车和全套家具换回来两张船票。可当他们正准备动身前往天津时,天津已解放,北平也被包围。去不了台湾,刘振东和文绣只好留在北平。他们拿着船票又去换,可这一次,船票却只换回了粮食,换不回家具。在真的是“家徒四壁”的空房中,刘振东很是忐忑,倒是文绣不断地安慰他说:“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在一起。”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并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接管。刘振东非常不安,他害怕政府会让他坐牢,甚至把他枪毙。最后在文绣的劝说下,他决定去市公安局登记自首。吃完早饭临出门前,刘振东跟文绣说,如果幸运判得轻的话,他出来后一定让文绣过几年好日子;如果判重了,文绣就再找个伴,别委屈自己。丈夫走后,文绣终于忍不住哭了,她很伤心:好日子才过了几天呀,这个家就遭到了这样的劫难,以后可怎么办啊!谁知接近正午之时,文绣正在家里手足无措的时候,刘振东居然回来了!“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没想到还能回来!”他一进门就兴高采烈地跟文绣说道。原来,公安局的人听他交代完后,向他保证不抓他,只是让他回去等待处理。文绣这才反应过来,夫妻俩高兴坏了。没几天,结果出来了:特给予刘振东从宽处理,戴上“历史反革命分子”帽子,实行监督管制。文绣也主动去公安局交代自己当“皇妃”的经历,公安局的人则告诉她没事,让她回家安心过日子。

1951年,因为表现好,政府结束了对刘振东的审查,也解除了管制,还给他安排生活出路,让他到西城区当清洁工人,清扫公厕。为了上班方便,刘振东带着文绣把家搬到了西城区辟才胡同西口的一间小房子里。刘振东有了工资收入,他们的生活就有了保障。虽然没有孩子,但两人的感情很好,他们在这个十平方米的新家里相濡以沫。清贫却安定的生活让这对饱经沧桑的夫妻感觉很踏实、很幸福。

一天晚上,文绣做着家务的时候,突然摔倒在地上。刘振东赶紧过去,想扶她起来,却发现妻子已经断气了。那是1953年9月17日,文绣的死因后被证明是突发心肌梗死。文绣的去世,让刘振东很伤心。他很想给和自己共患难的妻子办个像样的葬礼,可是他却力不从心。

后来,在清洁队的帮助下,刘振东用四块木板给文绣打了一口简陋的棺材,并把她安葬在安定门外的土城义地里,没有墓碑,也没有任何仪式。风吹过,扬起一层黄土,曾经的末代皇妃,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

§§后记

本系列图书将清朝重要历史人物尽收其中,展现了清朝三百年的历史风云,披沙沥金,洋洋大观,出版社的编辑和本系列作者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此书的出版,还得到了中国财富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社领导和编辑同志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引用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著作和观点,我们已征求了部分作者的同意并支付了稿酬,但其中一些资料来自互联网和一些非正式出版物,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敬请作者见书后及时与此邮箱联系:724176693@qq。com,我们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稿酬并寄送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