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孙子原来这样说
32400000000015

第15章 先胜后战,百战百胜

“原典”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古句新解”

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具备了必胜的条件之后才交战,而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交战,在战争中企图侥幸取胜。

综观古今中外的战争历史,无一不是力量强大的一方战胜力量弱小的一方。即使本来是力量弱小的一方,要最后战胜力量强大的一方,也是由于通过各种途径,使自己的力量最后从总体上超过了最初强大的一方而实现的,这是战争活动的客观规律。

为此,孙子提出了在军队作战中要努力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先为不可胜”、“不可胜在己”,做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在此基础上,再积极寻找和利用敌人的可乘之机,即所谓“以待敌之可胜”,一旦时机成熟,便采取行动,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孙武助吴破楚就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典型例子。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听取伍子胥的建议,拜孙武为将军,向孙武请教攻打楚国的妙计。

孙武认为,楚国地大物博,兵多将广,而吴国则地狭兵弱,要想打败楚国,还要准备几年。为此,他制定了“三分疲楚”、“多方误敌”的战略,即把吴国的军队分为三部,每次用一部骚扰楚国的边境,待楚军倾巢出击,则率师而归:等楚军退回,第二部再出动骚扰,楚军出,吴军退;待楚军退,吴军第三部又出。这样吴国的军队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整,而楚国的军队却疲于奔命,劳苦不堪。

公元前512年,孙武和伍子胥率吴军北上攻打钟吾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掉了钟吾。还没等楚国君臣回过神来,吴军又移兵攻打徐国。待楚军前来营救徐国之时,吴军已攻下了徐国。

次年,孙武、伍子胥又以三分之一的兵力伐夷,楚国接受上次的教训,立即出兵营救。等楚军主力赶到,吴军却又掉头向南,攻打楚之城邑。楚军忙回来援救,但又为时已晚,吴军已在蹂躏其地后扬长而去。

楚军长途跋涉,已疲惫不堪。不料吴军第二部又出动了,包围了楚之弦邑。楚军只好前去营救,等赶到那里,吴军又撤走了。待楚军确知吴军已回吴国,正欲班师之时,不料吴军第三部又已出动,前去攻打楚之养邑。楚军实在太疲惫了,救援不及,养邑遂被吴军攻下,楚公子掩余与公子烛庸被吴军所杀。

六年的疲楚战略使楚军陷入疲于奔命的境地,吴军直攻楚都的时机已经成熟。孙武采用“伐交”之计,使长期受楚国欺侮勒索的蔡国和唐国,答应出兵相助。

公元前506年冬,吴王阖闾任命孙武为伐楚部队总指挥,伍子胥和伯噽为副将,率3万吴军倾国而出,拉开了伐楚的序幕。

孙武经过了深思熟虑,将吴军分为两路,主力经青苔关、松子关,从荒无人迹之处潜行至郢。第二路,则先至蔡国,与蔡军会合后,再会同唐军向汉水地区进发,准备在汉水一带配合潜行而至的吴军主力与楚军决战。

一切都如孙武所料。楚令尹囊瓦闻蔡国欲助吴来攻,想先下手为强,率军攻蔡。吴军一部遂前来相救。囊瓦深恐腹背受敌,解围撤至汉水西岸,欲在此与吴军决战。不料有人报信,说吴军主力已从柏举以东的山区进入楚国腹地。囊瓦听从部将武城黑的建议,率军匆匆渡过汉水,向大别山一带进发,欲堵截潜行而至的吴军。

由于楚军并无既定作战方略,只是疲于应付,所以囊瓦在与吴军主力相遇后,三战皆败,最后只好整顿军队在柏举列阵,欲与吴军死战。阖闾乃令吴军全线进攻,楚军兵败如山倒,囊瓦畏罪逃往郑国。

吴军乘胜长驱直入,抵达郢都。吴军仅用了十多天就攻破郢都。楚昭王见楚国大势已去,狼狈不堪地逃离郢都,一直逃到了随邑(今湖北随州)。

吴国以小吞大,令当时各诸侯国对吴国刮目相看,吴王阖闾也一跃取代楚国的霸主地位,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而这一切,完全得益于孙武的疲楚战术,真正体现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作战原则。

所谓先胜,就是在对敌作战前,必须制定出克敌制胜的总方案,以及多方面的具体计划、部署、措施等,然后再投入战争,这就会“百战百胜”。

做任何事都需要有条件,条件是否充分、有利,将直接关系到事情的结果。所以,当准备做某件事时,一定要事先考虑周全,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做的事情顺利完成。

奔驰牌汽车之所以位列“世界十大名牌”之首,究其原因,也是“先为不可胜”,把自己置于不败之地。首先奔驰公司具备无处不在的售后服务,他们在原西德本土设有1700多个维修站,雇有5.6万人做保养和修理工作。如果车辆在行驶途中发生意外故障,只要就近向维修站打个电话,维修站立刻就会派入来修理。另外,安全、节能在同行中也处于领先地位。1953年该公司装备车辆使用承载式焊接结构,既美观又安全,接着又研制出“安全客舱”,可以保证乘客的内舱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不会被挤瘪。在每一部奔驰小轿车上,从车身到驾驶室,有136个零部件是为安全服务的。可靠的质量、完善的服务、安全的性能,使奔驰牌汽车处于“先为不可胜”的地位,在世界各地保持旺盛的销售态势。

同样,人们不管做什么事,谨慎的性格也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这就是不办没有把握的事。谨慎的性格带来稳健的办事风格,而这一切又离不开思考。是不是善于思考,是一个人素质能力的体现,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必然足智多谋,办法和点子多;相反,则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人与人的差距,往往就体现在思考问题的方法上,一个善于观察、学习、思考和总结的人,必然进步快,业绩突出,也就更容易成功。在面对差距和挑战时,需要及时调整心态,增强自己的独立思考、随机应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