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孙子原来这样说
32400000000047

第47章 妙用反间,为我所用

“原典”

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

“古句新解”

所谓反间,就是使敌方间谍为我所用。

有“用间”就有“反间”,自古以来它们就是敌对双方交战中惯用的较量手段之一。反间是五间的一种。所谓反间,就是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使其为我方所用。反间计的内容是以假乱真。其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敌方间谍被我方发现或捕获后,不是公开审判,而是暗中以重金收买,使他变为在我方控制下给敌方提供假情报的双重间谍。二是我方发现了敌间谍,并摸清了他的来意,但不露声色,装得像根本不知道一样,采取将计就计的办法,向他透露一些假情报。敌人以假当真,我方则可以利用敌人的错误达到目的。

对于“用间”方来说,“间”是在暗处,被侦察方在明处,反过来,反间时,间谍此时已经暴露在明处,反间方变成在暗处。这种“用间”和“反间”双方的斗争有时是非常激烈和惊心动魄的。因此,无论哪一方都要通过精心策划并运用高超的技巧来取得对方的信任,它是高度的智慧和胆识的体现。

在宁远战役中,努尔哈赤受重挫,没过多久便因伤重而死,努尔哈赤去世后,明将袁崇焕特地派使者到沈阳假意去吊丧,但其实是为了探听后金的动静。皇太极对袁崇焕窝了一肚子的怨恨,但是因为后金刚打败仗,军队需要休整,再说他也想趁机试探一下明朝的态度,所以,不但接见了袁崇焕的使者,还派使者到宁远去表示感谢。双方表面上缓和下来,背地里却都在加紧准备下一步更加激烈的战斗。

第二年,皇太极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明军。后金军兵分三路南下,先把锦州城团团包围起来。袁崇焕料定皇太极的进攻目标是宁远,决定自己留在宁远率兵防守,派副将带领4000骑兵援救锦州。援兵还没出发,皇太极已经带兵攻打宁远了。袁崇焕亲自出战,到城头上督战下令用大炮猛轰后金军。同时,城外的明军援军也和城里的兵士内外夹击,把后金军赶跑了。皇太极见攻城失利,就把人马撤到锦州。但是锦州的明军守得非常严实,加上天气转暖,后金军士气消极不振,皇太极只好退兵。

这次袁崇焕又打了一个大胜仗。可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却把功劳记在自己名下,反而责怪袁崇焕没有亲自率兵去救锦州。袁崇焕知道魏忠贤有意为难他,迫于魏忠贤的淫威,便辞去了职务。

1627年,昏庸无能的明熹宗得病死去,他的弟弟朱由检即位,就是明思宗,也叫崇祯帝(崇祯是年号)。

崇祯帝早就了解魏忠贤作恶多端、专横跋扈、民愤极大,他一即位,就宣布了魏忠贤的数条罪状,把魏忠贤充军发配到凤阳。魏忠贤知道自己十恶不赦,肯定活不成,在半路上服毒自杀了。

崇祯帝整治了阉党以后,又给杨涟、左光斗等人平反了冤狱。此时,许多大臣请求把袁崇焕召回朝廷。崇祯帝接受了这个意见,并且提拔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负责指挥整个河北、辽东的军事。崇祯帝问他有什么计划与打算。袁崇焕说:“只要给我指挥军事的大权,朝廷各部一致配合,我敢说不出5年,可以恢复辽东。”

崇祯帝听了十分高兴,感到袁崇焕确实有雄才大略,是个难得的将领,于是赐给袁崇焕一口尚方宝剑,准许他全权行事。

袁崇焕重新回到宁远,选拔人才,整顿队伍。当时的东江总兵毛文龙作战不力,却又屡次虚报军功,不服从袁崇焕的指挥。袁崇焕一气之下,使用尚方宝剑,把毛文龙杀了。这件事震惊朝野,全军上下没有谁敢违抗他的命令。

皇太极上次打了败仗,一直在伺机反击,他知道宁远、锦州防守十分严密,决定改变进兵路线。于1629年10月,率领几十万后金军,从龙井关、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北)绕到河北,直扑明朝京城北京。

这一招大大出乎袁崇焕的预料,给袁崇焕一个措手不及。袁崇焕赶快下令出兵,想在半路上把后金军拦住,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后金军长驱直入,一直来到了北京郊外。袁崇焕带着明军刚到北京,没顾上休息,就和后金军展开激烈的战斗。其他几路前来增援的明军,也陆续赶到,投入战斗。

后金军大举进攻北京,这消息引起了全城震动。崇祯帝坐卧不宁,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后来听说袁崇焕带兵赶到救驾,心才安定了一些。他亲自召见袁崇焕,慰劳了一番。然而一些魏忠贤的余党此时却散布谣言,说这次后金军绕道进攻北京,是袁崇焕故意引进来的,说不定里面还有什么更大的阴谋。

崇祯帝是个猜疑心极重的人,听了这些谣言,也有些怀疑起来。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被后金兵俘虏去的太监从后金营设法逃了出来,向崇祯帝密告,说袁崇焕和皇太极二人已经订下密约,袁崇焕要出卖北京。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把崇祯帝吓呆了。

原来,明朝有两个太监被后金军俘虏去以后,被关在后金营里。一天晚上,一个姓杨的太监半夜醒来,听见两个看守他们的后金兵在外面轻声地谈话。

一个后金兵说:“今天咱们临阵退兵,完全是皇上(指皇太极)的意思,你可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

另一个说:“什么原因?”

一个又接着说:“刚才我看到皇上朝着明营的方向急走,明营里也有两个人过来,他们谈了好半天话才回去。听说那两个人就是袁将军派来的,他已经跟皇上有密约,眼看大事就要成功啦……”

姓杨的太监偷听了这番话,趁看守他的后金兵不注意,偷偷地逃了出来,跑回皇宫向崇祯帝报告。崇祯帝听了后信以为真。他哪里知道,这恰恰是皇太极预先布置的反间计。

崇祯帝大怒,命令把袁崇焕押进死囚大牢。

有个大臣知道袁崇焕平日忠心为国,绝无他意,觉得这件事情非常蹊跷,于是就劝崇祯帝三思而行,崇祯帝拒绝大臣的良言劝告,一意孤行,第二年,袁崇焕被崇祯帝处死。

皇太极用反间计除掉了对手袁崇焕以后,就退兵回到盛京。从此以后,后金越来越强大。1635年,皇太极把女真改称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

反间计确实很厉害,轻可以使对手输上一阵,重可以使对手丧身亡国。反间计在商场中也是经常被派上用场,在商业竞争中使用它常能不露声色地击败对手。

1936年,“面粉大王”鲜伯良经营的重庆复兴面粉公司曾与当地粮商有过一次较大的交锋。当时四川干旱,粮商囤积居奇,重庆粮价居高不下,影响了复兴厂的原料收购。而此时汉口粮价仍然平稳,由汉口运粮至重庆出售,虽然不获利,但不至于亏本。于是鲜伯良便施展“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手段,在汉口买面粉三千包运至重庆出售;一面将向汉口福新厂订购十万包面粉的假合同一份寄往重庆,视作“密件”保存,但又让重庆负责收购粮食的厚生商行经理粟玉泉有窃见之机。鲜伯良之所以对粟玉泉不明相告,是既防他在紧要关头与粮商联合起来对付自己,同时又使自己的助手都不知是假合同而信以为真,对于实现自己的全部计划更为有利。果然粟玉泉中了“蒋干盗书”之计,将此消息外泄,粮商眼见汉口面粉不断运来,却不见复兴厂在市场采购原料,也就确信了合同一事,争相脱手,小麦价格从而直趋下落,复兴厂便乘机购进小麦一万四千石,战果相当可观。

在当代,某些外国企业集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其“反间”活动更是五花八门,手段亦狡猾阴险。如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为窃取日本日立、三菱两公司的新技术,就是巧用“反间计”,采取“佯为不觉”,虚虚实实,设饵诱敌,终于使日本在那次“电脑战”中出局。此外,“反间计”并非都是用诡秘的手段暗中进行,也有在公开的微笑外交活动中巧妙进行的。如有些日本企业负责人,接待外商、外公司人员时,和美国一般经理的拒而不见或敷衍塞责的“待客”风格不一样,他们通常都是殷勤相待,热情备至。其如此“好客”的目的,在于使对方感到亲切、热诚,犹如故交,从而放松“戒备”,在谈笑之间便巧妙地套取所需的情报。其策略是:你摸我的底你摸不着,我摸你的底你不知道。这种寓攻于守、“顺理成章”的高超手法,确实堪称妙用“反间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