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4日,中国移动发布2012年财务报告。中国移动终于等来了TD-LTE的大发展,自主创新技术守得云开见日出,4G商业有望。
从中国移动财报看,目前TD-LTE的进展包括:(1)政府部门对TD-LTE进展给予高度评价,明确表示大力支持、加快发展;(2)中国移动在香港推出了TD-LTE/LTE FDD融合网络服务,TD-LTE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3)“全球TD-LTE发展倡议”已有51家运营商和44家制造商加入,14个商用网络已正式推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4)截止到2012年年底,全球建成并正式运行了14个TD-LTE商用网络,全球TD-LTE商业用户超过150万,TD-LTE系统设备整体趋于成熟,具备了商用能力。
回顾中国通信发展史,由于发展基础薄弱及缺乏核心技术,我国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要引进何种移动通信标准,甚至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而是要取决于人家愿意提供什么标准。直到2000年,中国自己的3G标准——TD-SCD-MA被国际电联采纳为第三代移动通信三大主流标准之一,使我国实现了自主创新的突破,这才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由于起步较晚,失去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笑言之,则是:“1G,只负责给洋大人送钱;2G,喝了点没油没盐的清汤寡水;3G,自己能做面包糊口。”
直到4G,由TD-SCDMA演进而来的4G标准TD-LTE,有可能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先发优势,吸引全球设备厂商参与TD-LTE产业链,推动标准加速成熟,从而真正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民族产业终于有可能“磨刀霍霍向猪羊”了。能实现商用的关键点有三。
(1)是不是符合了开放合作的大势?
无数历史告诉我们:封闭就要落伍,开放才能振兴。中国通信业应放眼全球,自觉融入全球通信的发展大潮。没有多个玩家,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或者定了规则自己玩,最终死的是自己。
同为自主创新技术,相较之3G制式,由于有了TD-SCDMA的成功商用,TD-LTE产业的国际化参与程度更高。在中国移动、TD产业联盟等大力推动下,在TD-LTE产业化起步之初就吸引了国内外知名移动通信厂商投入到产业化开发中。2011年,中国移动又联合日本软银、欧洲Vodafone、印度Bharti、美国Clearwire等海外运营商共同成立GTI(即全球TD-LTE发展倡议联盟)。据悉,该平台将推动2014年底前在全球部署50万台基站、覆盖20亿人口的商业目标。借助这一国际合作平台,中国移动参与TD-LTE产业在全球的市场推广进程,在未来重量级的竞争中夺取主动权。
全球漫游是4G走出国门的重要标志。在2013年1月,中国移动主要领导在出席“海峡两岸TDD峰会”时明确表示,中国移动发展TD-LTE要走TDD与FDD融合的模式,要实现两者同步发展的目标。因此目前中国移动的4G终端支持多种3G制式。TD-LTE五模十频终端可同时支持TD-LTE、LTE FDD、TD-SCDMA、WCDMA、GSM五种通信模式,支持TD-LTE Band38/39/40,TD-SCDMA Band34/39,WCDMA Bandl/2/5,LTE FDD Band7/3,GSM Band2/3/8等10个频段,实现全球漫游,绝对不在话下。
(2)可以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吗?
上回和某位前辈聊天,谈到中国到底什么时候能发4G牌照,他的观点很特别——在中国政府要拉动经济发展的时候。
相比3G市场,4G的产业链更加拉长、细分和开放。仔细梳理4G产业链,除了通信运营商、终端设备商、主设备制造商等重要环节外,CP/SP提供商、系统集成服务商等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测试设备提供商、网优/网维厂商等环节也将在产业链中发挥作用。目前可知的数据,在2012年建成2万个TD-LTE基站后,中国移动2013年将建成20万个基站,总投资额就高达1800亿元。因此有个说法,4G未来能够形成的万亿市场规模,对中国经济是个重要拉动。
(3)用户买账吗?
对于大多数非业内人士来说,并不太关心今天中国4G到底发展到哪个地步了。民族的自主性、技术上的优势不是让大家期待TD-LTE的主因。大家关注的是,较之3G,4G网络真快吗?用得起吗?日常生活中看视频、订餐、聊天交友是不是使用起来更方便了?
要时刻关注用户,就要注重用户实际感知,仅仅号称有多少速度是不够的,要能让用户切身感受到4G的存在。在资费上要更适合移动互联网,在流量套餐上有更周详的设计,才能吸引4G用户。要有更多的创新业务,关注市场的变化,关注用户的需求,满足用户的需求,“以更加多样化的通信手段满足日益丰富的社会需求”。
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讨论时表示,预计2013年将发放4G牌照。中国移动在TD-LTE上先期发力,已经在技术研发、终端布局、基站投入、业务储备中获得了先发优势。4G商用开阐在望,中移动前景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