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镇压,废除世袭
帝辛即位时,先王留给他的是一个残破的河山和破败的政局。国内,他要面临已经崩溃的经济、不断出现的奴隶起义和来自王室、大贵族集团以及以大祭祀为首的宗教神权集团对他权力的挑战。对外,他要面对从四面八方涌入的外族入侵。在这种危局下,年轻的帝辛表现出超凡的才智、勇气、高超的政治手段和冷酷残暴的铁腕。史料记载,帝辛聪明机智,智慧过人。而且产才健壮高大,力大无穷。可以“手格猛兽”。在先王老臣的辅佐下,年轻的帝辛开始了他砺志强国的历程。
首先是选拔贤能。在帝辛的支持下,一批有才能的从中下层管理和善战的将领被重用,首开平民而非贵族中简拔干部之先河。在能臣如微子、比干的辅佐和京城宿卫将领的支持下,帝辛开始对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是针对王室、大贵族集团。当时的规定是奴隶主贵族“世袭”制。王室成员和大贵族从中获得巨大利益。获得利益后的王室成员和大贵族为了保护既得利益经常干预政务。为此,帝辛采取大胆改革,废除了以往贵族的世袭权利并收回了他们的领地。丧失领地后就意味贵族以及王室成员再也无力组织起与中央的对抗。
利益受到损失的王室成员和大贵族进行了激烈的反抗甚至发动了武装叛乱。而且还勾结以大祭祀为首的宗教神权集团。在商代,国家要经常进行祭祀活动。凡事都要进行占卜,大到对外用兵,小到杀一只鸡都必须通过占卜“问神”,因此宗教神权集团的权力极大。以大祭祀为首的宗教神权集团经常用占卜等宗教手段干涉朝政,严重威胁到王权的稳固。为此,帝辛进行了坚定的宗教改革。他惩处了一批为非作歹的宗教人员,同时明确规定政、教分离。宗教不得干预国家世俗政治事务。而这就危及到宗教集团的利益。为此,以大祭祀为首的宗教神权集团一方面利用宗教手段进行反帝辛宣传,煽动叛乱。另一方面则公开勾结贵族集团进行武装叛乱。面对两股敌对势力的勾结,帝辛毫不手软,进行了空前血腥的镇压。大批贵族和包括大祭祀的神职人员被处决,都城内血流成河。忠于帝辛的神职祭祀被任命为新的大祭祀。至此,王室、大贵族集团已经以大祭祀为首的宗教神权集团受到毁灭性打击,再也无力对君王构成威胁。消灭上层对手后,帝辛开始整顿国内经济,鼓励生产,减少赋税和劳役。国家经济逐步得到改善,国力得到提高,而这就为他下一步对外行动做好了准备。
征伐鬼方,征服羌族
帝辛即位时,商王朝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入侵。这其中包括北方的鬼方、西方的羌、南方九苗以及中原王朝的世敌东夷。为了抗击外敌,帝辛进行了军事改革。首先是提拔一大批新将领,随后是大规模扩充军队尤其是战车和象阵。在军事实力强大后,帝辛开始对外大举用兵。当时商朝要面对来自多个周边民族的入侵,而这种中原地区的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早在夏代就已经开始了,到帝辛时期已经持了近千年。
由于夏、商时期中国中原地区中央王朝属于典型的部落制国家,也就是说一个民族或一个部落就是一个国家。作为中央王朝的夏、商其王国能直接实际控制的面积很有限。王朝除了自己的直接领土外还控制着很多又其他民族或部落建立的“方国”。这些方国在王朝强大时臣服于中央王朝,在王朝势力衰弱时则与王朝对抗,属于“时战时和”。而且当时的民族、部落情况极其复杂。作为中原地区中央王朝的夏、商始终处于周边各部落、民族的包围中,因经常与这些周边势力发生战争。尤其是商代,这种外部侵略更加强烈,曾经迫使王朝先后5次迁都。整个商王朝历史就是一部商人与周边民族的战争史。这种情况到帝辛时期发展到顶点。当时对商王朝构成直接威胁的周边势力主要四股。包括鬼方、西羌、南方九苗以及中原王朝的世敌东夷等。而帝辛完成内部整顿后对外发动战争的第一个部标就选择了北方的宿敌鬼方。
鬼方是在中国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在商王朝北方,属独立的方国。位于今中国陕西东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靠近今河北、山西的地区。鬼方对商王朝的入侵从王朝建立一直到灭亡从未中断过,鬼方问题是困扰历代商王的重大难题,双方之间进行了600年之久的战争。商帝武丁,为消除北方隐患,曾举倾国之力发兵2.3万人发动大规模的讨伐鬼方的战争。
《周易》载:“伐鬼方,三年克之”。部分鬼方人在武丁时期王朝强大的武力打击下暂时臣服于商朝,但更多的鬼方人在首领的带领下依仗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优势向更北的方向也就是今内蒙古地区迁徙,这造成其势力没有受到致命打击。商帝武丁死后,由于君王无能,商王朝再次陷入内乱,造成王朝无暇北顾,鬼方趁机再次崛起并开始不断入侵商朝,到帝辛时期达到顶点。于是,帝辛将他第一次对外战争的矛头指向鬼方。约公元前1070年,帝辛起本国族兵约1万,加上附属方国的军队共约1.5万人,御驾亲征北伐鬼方。
经过多年恢复和整顿,商军实力得到极大增强,新式战车、青铜兵器-铠甲-盾牌、远程弓弩等新式武器大量装备军队。而已经衰落多年的商军象阵在帝辛的强力干预下再次复兴。现代考古证明,在中国商代,今天的河南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与今天大为不同。当时的河南地区温暖湿润,遍布丛林。在丛林中繁衍生息着大量中华犀牛、中华象等野生动物。其中大量的中华象属于当时的普遍物种。
根据从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墓和其他商代墓葬出土文物和甲骨文的考证。商朝时期,中原人已经掌握了一整套成熟的捕捉、驯养、使用大象的技术。当时大象在商朝是仅次于马匹的重要家畜。
据甲骨文记载,商人在各个方面广泛使用大象。他们用大象拖载物品,还用大象耕田。最重要的是,商人将捕获的公象组织成专门用于作战的象阵。这是有明确的历史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战象军。而商王朝也只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大规模驯养、使用战象的中原中央王朝。与同时期南亚印度的战象相比,商军战象已经披挂了由犀牛皮或牛皮和硬木制成的护甲,属于世界上最早的甲胄战象。作战时,商军常用的战术就是首先用远程弓弩对敌进行远程打击,随后在远程火力掩护下,象阵发起冲击。
战象背部战楼上的士兵远用弓箭射击,近用长柄青铜戈击杀对手。同时驾驭战象用象鼻、象牙去攻击敌人,而战象四周始终有步兵跟进以掩护战象免受对方步兵袭击。在象阵发起冲击后,战车群将在象阵后方跟进,然后散开追击、包抄溃散的敌军。最后是步兵冲击占领阵地。商军象阵实力在帝辛时期达到顶点,拥有战象千余头,是当时东亚地区最强大的象阵,也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中央王朝所拥有过的最强大的象军。商军向北出今河南,穿越河北、山西南部,到达鬼方。整个战争中,作为王朝最高统治者和军队最高统帅的帝辛每次作战都披挂铠甲,亲自驾驭他那辆镶嵌有黄金宝石的战车,挥舞青铜长戈冲在最前线。在统帅勇武举动的鼓舞下,商军士气大振。而鬼方面对强大的商军尤其是商军历史上最强大的象阵其防御顷刻土崩瓦解。帝辛在正面进攻的同时,派兵向鬼方大后方远距离迂回,以切断其退路,目的就是避免重蹈武丁伐鬼方时期鬼方主力远逃北方的覆辙。结果,在商军强大攻势下,经过5年左右的战争,商军的包抄战略取得成功,鬼方向北逃窜的希望彻底破灭,部族军队主力基本被商军摧毁。至此鬼方彻底崩溃,部落上层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大规模流血政变,亲商势力上台,坚决反商的原部落首领被杀后被“献首”于商王,鬼方正式战败投降。帝辛为永绝后患,采取分割瓦解的战略,将原来相对完整的鬼方分为昆戎、洛泉、昆夷、绲夷、串夷等多个小部。分别委派忠于商王朝的贵族执掌,同时留下了一支由商王朝本族中央军和始终坚定的忠于商王朝的方国军队组成的约1000-1500人的商军在当地长期驻扎以震慑鬼方。至此,威胁中央王朝近600年之久的北方强敌鬼方彻底灭亡,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战后,少部分留居原地的鬼方人后来融入西戎,春秋时期发展为林胡、东胡等北方少数民族,在战国时期最终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北方第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而大部分鬼方人开始不断被内迁至中原地区,逐步与华夏族融合到了一起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至此,经过帝辛也就是纣王的努力,今天的山西中部和北部、陕北部、内蒙古南部靠近今河北、山西的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构成日后中原王朝北部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帝辛也就是纣王征鬼方的事件经过周朝及后世的无数艺术加工和渲染,最终演变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封神演义》中“大商太师闻仲征争北海”的故事,远征的主角也从真实的帝辛被人为的篡改为“人造英雄”闻仲,纣王对中国版图作出的巨大贡献也就这样被抹杀了。这里简提,不作他述。
平定北方的宿敌鬼方后,帝辛开始将目光投向西方中原王朝的宿敌羌。这里所说的西羌并不是今天的中国西北羌族。当时“西羌”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是商人对当时商王朝西方的众多游牧民族的通称。西羌与鬼方一样也是商朝的宿敌,双方之间的战争同样进行了数百年。但与相对统一的鬼方相比,西羌由于分数很多不同的部落和民族,因此对商的威胁力要小些。帝辛对西羌的战争一方面是为打击入侵者,另一方面是为掠夺财富和奴隶。西羌的文明程度很低。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等与商王朝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加之内部分散,因此商军对西羌的战争进行得非常顺利。伴随战争的不断进展,大批财宝和战俘被掠回商朝。尤其是大批战俘的到来给商朝带来大量奴隶,而大量奴隶劳动力的加入极大地增强了商朝国内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对外战争的胜利经济开始进一步繁荣。最终,商军基本征服了大部分西羌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