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患勞動靜,皆為變也。
變,謂變易常侯。
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
腎王於夜,氣合幽冥,故夜行則喘息內從腎出也。
淫氣病肺。
夜行腎勞,因而喘息,氣淫不次,則病肺也。
有所墮恐,喘出於肝,
恐生於肝,墮損筋血,因而奔喘,故出於肝也。
淫氣害脾。
肝木妄淫,害脾土也。
有所驚恐,喘出於肺,
驚則心無所依#1,神無所歸,氣亂胸中,故喘出於肺也。
淫氣傷心。
驚則神越,故氣淫反傷心矣。
度水跌仆,喘出於腎與骨,
濕氣通腎,骨,腎主之,故度水跌仆,喘出腎骨矣。跌,謂足跌。仆,謂身倒也。跌,音迭;仆,音付。
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
氣有強弱,神有壯懦,故殊狀也。
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
通達性懷,得其情狀,乃為深識,診契物宜也。
故飲食飽甚,汗出於胃。
飽甚胃滿,故汗出於胃也。
驚而奪精,汗出於心。
驚奪心精,神氣浮越,陽內薄之,故汗出於心也。
持重遠行,汗出於腎。
骨勞氣越,腎復過疚,故持重遠行,汗出於腎也。
疾走恐懼,汗出於肝。
暴役於筋,肝氣罷極,故疾走恐懼,汗出於肝也。
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搖體勞苦,謂動作施力,非疾走遠行也。然動作用力,則穀精四布,脾化水穀,故汗出於脾也。
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
不適其性,而強云為,過即病生,此其常理。五藏受氣,蓋有常分,用而過耗,是以病生。故下文曰: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2,淫氣於筋。
肝養筋,故胃散穀精之氣入於肝,則浸淫滋養於筋絡矣。
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
濁氣,穀氣也。心居胃上,故穀氣歸心,淫溢精微入於脈也。何者?心主脈故。
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
言脈氣流運,乃為大經,經氣歸宗,上朝於肺,肺為華蓋,位復居高,治節由之,故受百脈之朝會也。《平人氣象論》曰:藏真高於肺,以行榮衛陰陽。由此故肺朝百脈,然乃布化精氣,輸於皮毛矣。
毛脈合精,行氣於府。
府,謂氣之所聚處也,是謂氣海,在兩乳問,右日擅中也。
府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
羶中之布氣者分為三隧:其下者走於氣街,上者走於息道,宗氣留於海,積於胸中,命日氣海也。如是分化,乃四藏安定,三焦平均,中外上下各得其所也。
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三世脈法,皆以三寸為寸關尺之分,故中外高下,氣緒均平,則氣口之脈而成寸也。夫氣口者,脈之大要會也,百脈盡朝,故以其分次死生也。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
水飲流下,至於中焦,水化精微,上為雲霧,雲霧散變,乃注於脾。《靈樞經》曰:上焦如霧,中焦如樞#3。此之謂也。
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水土合化,上滋肺金,金氣通腎,故調水道,轉注下焦,膀胱稟化,乃為波矣。《靈樞經》曰:下焦如瀆。此之謂也。
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合於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從是水精布,經氣行,筋骨成,血氣順,配合四時寒暑,證符五藏陰陽,睽#4度盈虛,用為常道。度,量也。以,用也。新校正云:按一本云陰陽動靜。
太陽藏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餘也,
陰,謂腎。陽,謂膀胱也。故下文曰:
表裹當俱寫,取之下俞。
陽獨至,謂陽氣盛至也。陽獨至為陽有餘,陰不足則陽邪入,故表裹俱寫,取足六俞也。下俞,足俞也。新校正云:詳六當為穴字之誤也。按府有六俞,藏止五俞,今藏府俱寫,不當言六俞,六俞則不能兼藏言,穴俞則藏府兼舉。
陽明藏獨至,是陽氣重并也,當寫陽補陰,取之下俞。
陽氣重并,故寫陽補陰。
少陽藏獨至,是厥氣也,嬌前卒大,取之下俞。
踏,謂陽踏脈,在足外踝下。足少陽脈,行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附。然跚前卒大,則少陽之氣#5盛也,故取足俞少陽也。
少陽獨至者,一陽之過也。
一陽,少陽也。過,謂大過也。以其大過,故踏前卒大焉。
太陰藏搏者,用心省真,
見太陰之脈伏鼓,則當用心省察之,若是真藏之脈,不當治也。
五脈氣少,胃氣不平,三陰也,
三陰,太陰脾之脈也。五藏脈少,胃氣不調,是亦太陰之過也。
宜治其下俞,補陽寫陰。
以陰氣大過故。
一陽獨嘯,少陽厥也,
嘯,謂耳中嗚,如嘯聲也。膽及三焦脈皆入耳,故氣逆上則耳中嗚。新校正云:詳此上明三陽,此言三陰,今此再言少陽,而不及少陰者,疑此一陽乃二陰之誤也。又按全元起本此為少陰厥,顯知此即二陰也。
陽并於上,四脈爭張,氣歸於腎,
心脾肝肺,四脈爭張,陽并於上者,是腎氣不足,故氣歸於腎也。
宜治其經絡,寫陽補陰。
陰氣足,則陽氣不復并於上矣。
一陰至,厥陰之治也,真虛痛心,厥氣留薄,發為白汗,調食和藥,治在下俞。
一或作二,誤也。厥陰,一陰也。上言二陰至則當少陰治,下言厥陰治則當一陰至也。然三墳之經,俗久淪墜,人少披習,字多傳寫誤。瘠,烏玄切,骨節疼也。
帝曰:太陽藏何象?岐伯曰:象三陽而浮也。帝曰:少陽藏何象?岐伯曰:象一陽也,一陽藏者,滑而不實也。帝曰:陽明藏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
新校正云:按《太素》及全元起本云:象心之大浮也。
太陰藏搏#6,言伏鼓也。二陰傳至,腎沉不浮也。
明前獨至之脈狀也。新校正云:詳前脫二陰,此無一陰,闕文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