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
32505300000040

第40章 氣厥論篇

黃帝問日:五藏六府,寒熱相移者何?岐伯曰:腎移寒於肝,癱腫少氣。

肝藏血,然寒入則陽氣不散,陽氣不散,則血聚氣澀,故為癱腫,又為少氣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腎移寒於脾。元起注云:腎傷於寒而傳於脾,脾#7主肉,寒生於肉則結為堅,堅化為膿,故為癱也。血傷氣少,故日少氣。《甲乙經》亦作移寒於脾,王因誤本,遂解為肝,亦智者之一失也。

脾移寒於肝,癱腫筋攣。

脾藏主肉,肝藏主筋,肉溫則筋舒,肉玲則筋急,故筋攣也。肉寒則衛氣結聚,故為癱腫。

肝移寒於心,狂隔中。

心為陽藏,神處其中,寒薄之則神亂離,故狂也。陽氣與寒相薄,故隔塞而中不通也。

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沒二,死不治。

心為陽藏,反受諸寒,寒氣不消,乃移於肺,寒隨心火內鑠金精,金受火邪,故中消也。然肺藏消鑠,氣無所持,故令飲一而波二也。金火相賊,故死不能治。

肺移寒於腎,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嗚,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

肺藏氣,腎主水,夫肺寒入腎,腎氣有餘,腎氣有餘則上奔於肺,故云涌水也。大腸為肺之府,然肺腎俱為寒薄,上下皆無所之,故水氣客於大腸也。腎受凝寒,不能化液,大腸積水而不流通,故其疾行,則腸嗚而濯濯有聲,如囊裹漿而為水病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水之病也作治主肺者。

脾移熱於肝,則為驚鈕。

肝藏血,又主驚,故熱薄之則驚而鼻中血出。

肝移熱於心,則死。

兩陽和合,火木相燔#8,故肝熱入心,則當死也。《陰陽別論》日:肝之心謂之生陽,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死。新校正云:按《陰陽別論》之文義與此殊,王氏不當引彼誤文,附會此義。

心移熱於肺,傳為鬲消。

心肺兩問,中有斜鬲膜,鬲膜下際,內連於橫鬲膜,故心熱入肺,久久傳化,內為鬲熱消渴而多飲也。

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痊。

柔,謂筋柔而無力,痙,謂骨痙而不隨。氣骨皆熱,髓不內充,故骨痙強而不舉,筋柔緩而無力也。痙,音職。

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僻死,不可治。

脾土制水,腎反移熱以與之,是脾土不能制水而受病,故久久傳為虛損也。腸僻死者,腎主下焦,象水而玲,今乃移熱,是精氣內消,下焦無主以守持,故腸僻除而氣不禁止。

胞移熱於膀胱,則癥溺血。

膀胱為津液之府,胞為受納之司,故熱入膀胱,胞中外熱,陰絡內溢,故不得小便而溺血也。《正理論》日:熱在下焦,則溺血。此之謂也。

膀胱移熱於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麋。

小腸脈,絡心,循咽下隔抵胃屬小腸,故受熱,以下令腸隔塞而不便,上則口生瘡而麋斕也。麋,謂爛也。糜,武悲切。

小腸移熱於大腸,為處癡,為沉。

小腸熱已,入。大腸,兩熱相薄,則血溢而為伏痕也。血澀不利,則月事沉滯而不行,故云為伏痕為況也。處與伏同。痕一為疝,傳寫誤也。

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入,謂之食亦。

胃為水穀之海,其氣外養肌肉,熱消水穀,又鑠肌肉,故善食而瘦入也。食亦者,謂食入移易而過,不生肌膚也。亦,易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入作又。王氏注云:善食而瘦入也。殊為無義,不若《甲乙經》作又,讀連下文。

胃移熱於膽,亦曰食亦。

義同上。

膽移熱於腦,則辛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

腦液下滲,則為濁涕,涕下不止,如彼水泉,故日鼻淵也。頻,謂鼻頻也。足太陽脈,起於目內毗,上額交巔上,入絡腦。足陽明脈,起於鼻,交頻中,傍約太陽之脈。今腦熱則足太陽逆,與陽明之脈俱盛,薄於類中,故鼻類辛也。辛,謂酸#10痛。故下文日:

傳為鈕瓖暝目。

以足陽明脈,交頻中,傍約太陽之脈,故耳熱盛則陽絡溢,陽絡溢則鈕出汗血也。戚,謂汗血也。血出甚,陽明太陽脈衰,不能榮養於目,故耳暝。暝,暗也。蝶,莫結切。

故得之氣厥也。

厥者,氣逆也。皆由氣逆而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