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曰:天有八風,經有五風,何謂?
經謂經豚,所以流通營衛血氣者也。
岐伯對曰: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藏,邪氣發病。
原其所起,則謂八風發邪,經脈受之,則循經而觸於五藏,以邪干正,故發病也。
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
春木,夏火,長夏土,秋金,冬水,皆以所剋殺而為勝也。言五時之相勝者,不謂八風中人則病,各謂隨其不勝則發病也。勝,謂制剋之也。
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
春風發榮於萬物之上,故俞在頸項,《曆忌》曰:甲乙不治頸。此之謂也。
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胸脅;
心少陰脈,循胸出脅,故俞在焉。
西風生於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肺處上焦,背為胸府,肩背相次,故俞在焉。
北風生於冬,病在腎,俞在腰股;
腰為腎府,股接次之,以氣相連,故兼言也。
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
以脊應土,言居中爾。
故春氣者病在頭,
春氣,謂肝氣也。各隨其藏氣之所應。新校正云:按《周禮》云:春時有病首疾。
夏氣者病在藏,
心之應也。
秋氣者病在肩背,
肺之應也。
冬氣者病在四支。
四支氣少,寒毒善傷,隨所受邪則為病處。
故春善病勛鈕,
以氣在頭也。《禮記月令》曰:季秋行夏令,則民多軌嚏。
仲夏善病胸脅,
心之脈,循胸脅故也。
長夏善病洞泄寒中,
土主於中,是為倉凜糟粕水穀,故為洞泄寒中也。
秋善病風瘧,
以涼折暑,乃為是病。《生氣通天論》曰: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此謂以涼折暑之義也。《禮記月令》曰:孟秋行夏令,則民多瘧疾。
冬善病痺厥。
血象於水,寒則冰凝,以氣薄流,故為痺厥。
故冬不按嬌,春不歟鈕,
按,謂按摩。躋,謂如躋捷者之舉動手足,是所謂導引也。然擾動筋骨,則陽氣不藏,春陽氣上升,重熱需肺,肺通於鼻,病則形之,故冬不按躋,春不軌鈕。軌,謂鼻中水出。鈕,謂鼻中血出。跚,音喬。
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脅,長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風瘧,冬不病痺厥,飧泄而汗出也。
此上五句,并為冬不按踏之所致也。新校正云:詳飧泄而汗出也六字,上文疑剩。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此正謂冬不按嬌,則精氣伏藏,以陽不妄升,故春無溫病。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
此正謂以風凍之氣折暑汗也。新校正云:詳此下義,與上文不相接。
此平人脈法也。
謂平病人之脈法也。
故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
言其初起與其王也。
平日一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
日中陽盛,故日陽中之陽。黃昏陰盛,故日陽中之陰。陽氣主晝,故平旦至黃昏皆為天之陽,而中復有陰陽之殊也。
合夜至雞嗚,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嗚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
雞嗚陽氣未出,故也天之陰。平旦陽氣已升,故日陰中之陽。
故人亦應之。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之藏府中陰陽,則藏者為陰,府者為陽。
藏,謂五神藏。府,謂六化府。
肝、心、脾、肺、腎五藏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府皆為陽。
《靈樞經》曰:三焦者上合於手心主。又曰:足三焦者,太陽之別名也。《正理論》曰:三魚者有名無形,上合於手心主,下合右腎,主謁道諸氣,名為使者。
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也。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
心為陽藏,位處上焦,以陽居陽,故為陽中之陽也。《靈樞經》曰:心為牡#1藏。牡,陽也。
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
肺為陰藏,位處上焦,以陰居陽,故謂陽中之陰也。《靈樞經》曰:肺為牝#2藏。謂#3陰也。
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
腎為陰藏,位處下焦,以陰居陰,故謂陰中之陰也。《靈樞經》曰:腎為牝藏。牝,陰也。
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
肝為陽藏,位處中焦,以陽居陰,故謂陰中之陽也。《靈樞經》曰:肝為牡藏。牡,陽也。
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脾為括藏,位處中焦,以太陰居陰,故謂陰中之至陰也。《靈樞經》曰:脾為牝截。牝,陰也。
此皆陰陽、表裹、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以其氣象參合,故能上應於天。
帝曰:五藏應四時,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
精,謂精氣也。木精之氣其神魂,陽升之方,以目為用,故開竅於目。
其病發驚駭,
象木屈伸有搖動也。新校正:詳東方云病發驚駭,餘方各闕者,按《五常政大論》委和之紀,其發驚駭。疑此文為衍。
其味酸,其類草木,
性柔脆而曲直。
其畜雞,
以鴻為畜,取巽言之。《易》曰:巽為鷂。
其穀麥,
五穀之長者麥,故束方用之。《本草》曰:麥為五穀之長。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論》云:其畜犬,其穀麻。
其應四時,上為歲星,
木之精氣,上為歲星,十二年一周天。
是以春氣在頭也,
萬物發榮於上,故春氣在頭。新校正:詳束方言春氣在頭,不言故病在頭,餘方言故病在某,不言某氣在某者,互文也。
其音角,
角,木聲也。孟春之月,律中太簇,林鐘所生,三分益一,管率長八寸。仲春之月,律中夾鐘,夷則所生,三.分益一,管率長七寸五分。新校正:按鄭康成云:七寸二千兀百八十七分之寸千七十五。季春之月,律中姑洗,南呂所生,三分益一,管率長七寸又一十。#4分寸之一。新校正:按鄭康成云:九分寸之一。几是三管,皆本氣應之。
其數八,
木生數三,成數八。《尚書洪範》曰:三日木。
是以知病之在筋也,
木之堅柔,類筋氣故。
其臭躁。几氣因木變,則為躁。新校正云:詳躁《月令》作擅。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
火精之氣其神神,舌為心之官,當言於舌,舌用非竅,故云耳也。《繆刺論》曰:手少陰之絡,會於耳中。義取此也。
故病在五藏,
以夏氣在藏也。
其味苦,其類火,
性炎上而繙灼。
其畜羊,
以羊為畜,言其未也。以土同王,故通而言之。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論》云:其畜馬。
其穀黍,
黍色赤,
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
火之精氣,上#5為熒惑星,七百四十日一周天。
是以知病之在脈也,
火之躁動,類於豚氣。
其音徵,
徵,火聲也。孟夏之月,律中仲呂,無射所生,三分益一,管率長六寸七分。新校正云:按鄭康成云:六寸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萬二千九百七十四。仲夏之月,律中葵賓,應鐘所生,三分益一,管率長六寸三分。新校正云:按鄭康成云: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季夏之月,律中林鐘,黃鐘所生,三分喊一,管率長六寸。凡是三管,皆火氣應之。
其數七,
火生數二,成數七。《尚書洪範》曰:二日火。
其臭焦。
几氣因火變,則為焦。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
土精之氣其神意,脾為化穀,口主迎#6糧,故開竅於口。
故病在舌本,
脾豚上連於舌本,故病氣居之。
其味甘,其類土,
性安靜而化造。
其畜牛,
土王四季,故畜取丑牛,又以牛色黃也。
其穀稷,
色黃而味甘也。
其應四時,上為鎮星,
土之精氣上為鎮星,二十八年一周天。
是以知病之在肉也,
土之柔厚,類肉氣故。
其音宮,
官,土聲也。律書以黃鐘為濁官,林鐘為清官,蓋以林鐘當六月管也。五音以官為主,律呂初起於黃鐘為濁官,林鐘為清官也。
其數五,
土數五。《尚書洪範》曰:五日土。
其臭香。
几氣因土變,則為香。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於肺,
金精之氣其神魄,肺藏氣,鼻通息,故開竅於鼻。
故#7病在背,
以肺在胸中,背為胸中之府也。
其味辛,其類金,
性音聲而堅勁。
其畜馬,
畜馬者,取乾也。《易》曰:乾為馬。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論》云:其畜鷂。
其穀稻,
稻堅白。
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
金之精氣上為太#8白星,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
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
金之堅密,類皮毛也。
其音商,
商,金聲也。孟秋之月,律中夷則,大呂所生,二分.喊一,管率長五寸七分。仲秋之月,律中南呂,太簇所生,三分喊一,管率長五寸三分。季秋之月,律中無射,夾鐘所生,三分喊一,管率長五寸。几是三管,皆金氣應之。
其數九,
金生數四,成數九。《尚書洪範》曰:四日金。
其臭腥。
几氣因金變,則為腥羶之氣也。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
水精之氣其神志,腎藏精,陰泄注,故開竅於二陰也。
故病在谿,
谿,謂肉之小會也。《氣穴論》曰: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谿。
其味鹹,其類水,
性潤下而滲灌。
其畜蠡,其穀豆,
其畜競者,競,豕也。其穀豆者,豆,黑色也。
其應四時,上為辰星,
水之精氣上為辰星,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
是以知病之在骨也,
骨主幽暗,骨體內藏,以類相同,故病居骨也。
其音羽,
羽,水聲也。孟冬之月,律中應鐘,姑洗所生,三分喊一,管率長四寸七分半。仲冬之月,律中黃鐘,仲呂所生,三分益一,管率長九寸。季冬之月,律中大呂,奠賓所生,三分益一,管率長八寸四分。几是三管,皆水氣應之。
其數六,
水生數一,成數六。《尚書洪範》曰:一日水。
其臭腐。
几氣因水變,則為腐朽之氣也。
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藏六府,一逆一從,陰陽、表裹、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於精,
心合精微,則深知#10通變。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隨其所能而與之,是謂得師資教授之道也。《靈樞經》曰:明目者可使視色,聰耳者可使聽音,捷疾辭語者可使論語,徐而安靜手巧而心審諦者,可使行針艾,理血氣而調諸逆順,察陰陽而兼諸方,緩節柔筋而心和調者,可使導引行氣,痛毒言語輕人者,可使唾癱咒病,爪苦手毒為事善傷者,可使按積抑痺,由是則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故曰: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也。
#1牡:原作『牝』,據顧本改。下同。
#2牝:原作『牡』,據顧本改。『牝』下『藏』字原脫,據顧本補。
#3謂:顧本作『牝』。
#4一十:顧本作『二十』。
#5上:原作『之』,據顧本改。
#6主迎:原作『上逆』,據顧本改。
#7故:原作『疾』,據顧本改,上下文例一律。
#8太:原作『於』,據顧本改。
#9二分:顧本作『三分』。
#10知:原作『之』,據顧本改。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五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祿卿直秘閣林億等校正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