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氣之上下,何謂也?岐伯曰:身半以上,其氣三矣,天之分也,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其氣三矣,地之分也,地氣主之。以名命氣,以氣命處,而言其病。半,所謂天樞也。
身之半,正謂臍中也。或以腰為身半,是以居中為義,過天中也。中原之人悉如此矣。當伸臂指天,舒足指地,以繩量之,中正當臍也,故又日半,所謂天樞也。天樞,正當臍兩傍,同身寸之二寸也。其氣三者,假如少陰司天,則上有熱中有太陽兼之三也。六氣皆然。司天者其氣三,司地者其氣三,故身半以上三氣,身半以下三氣也。以名言其氣,以氣言其處,以氣處寒熱,而言其病之形證也。則如足厥陰氣,居足及股經之內側,上行於少腹循脅。足陽明氣,在足之上,腑之外,股之前,上行腹臍之傍,循胸乳上面。足太陽氣,起於目,上額絡頭,下項背過腰,橫過牌樞股後,下行入駙貫端,出外踝之後,足小指外側。足太陰氣,循足及股經之內側,上行腹脅之前。足少陰同之。足少陽氣,循經外側,上行腹脅之側,循頰耳至目銳毗,在首之側。此足六氣之部主也。手厥陰少陰太陰氣,從心胸橫出,循臂內側,至中指小指大指之端。手陽明少陽太陽氣,并起手表,循臂外側,上肩及甲上頭。此手六氣之部主也。欲知病診,當隨氣所在以言之,當陰之分,玲病歸之,當陽之分,熱病歸之,故勝復之作,先言病生寒熱者,必依此物理也。新校正云:按《六微旨大論》云:天樞之上,夭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
故上勝而下俱病者,以地名之;下#1勝而上俱病者,以天名之。
彼氣既勝,此未能復,抑#2鬱不暢,而無所行,進則困於偉嫌,退則窮於怫塞,故上勝至則下與俱病,下勝至則上與俱病。上勝下病,地氣鬱也,故從地鬱以名地病。下勝上病,天氣塞也,故從天塞以名天病。夫以天名者,方順天氣為制,逆地氣而攻之。以地名者,方從天氣為制則可,假如陽明司天,少陰在泉,上勝而下俱病者,是怫於下而生也。天氣正勝,天可逆之,故順天之氣,方同清也。少陰等司天,上下勝同法。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上勝則天氣降而下,下勝則地氣逆而上,此之謂也。
所謂勝至,報氣屈伏而未發也,復至則
不以天地異名,皆如復氣為法也。勝至未復而病生,以天地異名為式。復氣已發,則所生無問上勝下勝,悉皆依復氣為病,寒熱之主也。
帝曰:勝復之動,時有常乎?氣有必乎?岐伯曰:時有常位,而氣無必也。
雖位有常,而發動有無,不鈴定之也。
帝曰:願聞其道也。岐伯曰:初氣終三氣,天氣主之,勝之常也;四氣盡終氣,地氣主之,復之常也。有勝則復,無勝則否。
帝曰:善。復已而勝何如?岐伯曰:勝至則復,無常數也,衰乃止耳。
勝微則復微,故復已而又勝。勝甚則復甚,故復已則少有再勝者也,假有勝者,亦隨微甚而復之爾。然勝復之道,雖無常數,至其衰謝,則勝復皆自止也。
復已而勝,不復則害,此傷生也。
有勝無復,是復氣已衰,衰不能復,是天真之氣已傷敗甚,而生意盡。
帝曰:復而反病何也?岐伯曰:居非其位,不相得也。大復其勝,則主勝之,故反病也。
拾己官觀,適於他邦,己力已衰,主不相得,怨隨其後,唯便是求,故力極而復,主反襲之,反自病者也。
所謂火燥熱也。
少陽,火也。陽明,燥也。少陰,熱也。少陰少陽在泉,為火居水位。陽明司天,為金居火位。金復其勝,則火主勝之。火復其勝,則水主勝之。餘氣勝復,則無主勝之病氣也。故又日所謂火燥熱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夫氣之勝也,微者隨之,甚者制之;氣之復也,和者平之,暴者奪之。皆隨勝氣,安其屈伏,無問其數,以平為期,此其道也。
隨,謂隨之。安,謂順勝氣以和之也。制,謂制止。平,謂平調。奪,謂奪其勝氣也。治此者,不以數之多少,但以氣平和為準度爾。
帝曰:善。客主之勝復奈何?
客,謂天之六氣。主,謂五行之位也。氣有宜否,故各有勝復之者。
岐伯曰:客主之氣,勝而無復也。
客主自有多少,以其為勝與常勝殊。
帝曰:其逆從何如?岐伯曰:主勝逆,客勝從,天之道也。
客承天命,部統其方,主為之下,固宜祗奉天命。不順而勝,則天命不行,故為逆也。客勝於主,承天而行,理之道,故為順也。
帝曰:其生病何如?岐伯曰:厥陰司天,客勝則耳嗚掉眩,甚則咳;主勝則胸脅痛,舌難以言。
五巳、五亥歲也。
少陰司天,客勝則歟嚏頸項強,肩背瞥熱,頭痛少氣,發熱,耳聾,目瞑,甚則駙腫血溢,瘡瘍咳喘;主勝則心熱煩躁,甚則脅痛支滿。
五子、五午歲也。
太陰司天,客勝則首面駙腫,呼吸氣喘;主勝則胸腹滿,食已而瞥。
五丑、五未歲也。
少陽司天,客勝則丹膾外發,及為丹嫖瘡瘍,嘔逆喉痺,頭痛隘腫,耳聾血縊,內為痣癥;主勝則胸滿,咳仰息,甚而有血,手熱。
五寅、五申歲也。
陽明司天,清復內餘,則咳鈕嗑塞,心鬲中熱,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
復,謂復舊居也。白血,謂咳出淺紅色血,似肉似肺者。五卯、五酉歲也。新校正云:詳此不言客勝主勝者,以金居火位,無客勝之理,故不言也。
太陽司天,客勝則胸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則咳;主勝則喉嗑中嗚。
五辰、五戌歲也。
厥陰在泉,客勝則大關節不利,內為痙強拘痣,外為不便;主勝則筋骨縣併,腰腹時痛。
五寅、五申歲也。大關節,腰膝也。
少陰在泉,客勝則腰痛,屍股膝髒踹腑足病,瞥熱以酸,駙腫不能久立,沒便變;主勝則厥氣上行,心痛發熱,鬲中,眾痺皆作,發於肚脅,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五卯、五酉歲也。
太陰在泉,客勝則足痿下重,便搜不時,濕客下焦,發為濡寫,及為腫,隱曲之疾;主勝則寒氣逆滿,食飲不下,甚則為疝。
五辰、五戌歲也。隱曲之疾,謂隱蔽委曲之處病也。
少陽在泉,客勝則腰腹痛而反惡寒,甚則下白溺白;主勝則熱反上行而客於心,心痛發熱,格中而嘔。少陰同候。
五巳、五亥歲也。
陽明在泉,客勝則清氣動下,少腹堅滿而數便寫;主勝則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為鷥塘,則寒厥於腸,上衝胸中,甚則喘,不能久立。
五子、五午歲也,驚,鴨也。言如鴨之後也。
太陽在泉,寒復內餘,則腰屍痛,屈伸不利,股經足膝中痛。
五丑、五未歲也。新校正云:詳此不言客主勝者,蓋太陽以水居水位,故不言也。
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曰: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折之,不足者補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適其寒溫,同者逆之,異者從之。
高者抑之,制其勝也。下者舉之,濟其弱也。有餘者折之,屈其銳也。不足者補之,全其氣也。雖制勝扶弱,而客主須安,一氣失所,則矛循更作,榛棘互興,各伺其便,不相得者,內淫外併,而危敗之由作矣。同,謂寒熱溫清,氣相比和者。異,謂水火金木土,不比和者。氣相得者,則逆所勝之氣以治之。不相得者,則順所不勝氣以治之。治火勝負,欲益者以其味,欲寫者亦以其味,勝與不勝,皆折其氣也。何者?以其性躁動也。治熱亦然。
帝曰:治寒以熱,治熱以寒,氣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從之,余已知之矣。其於正味,何如?岐伯曰:木位之主,其寫以酸,其補以辛;
木位春分前六十一日,初之氣也。
火位之主,其寫以甘,其補以鹹;
君火之位,春分之後六十一日,二之氣也。相火之位,夏至前後各三十日,三之氣也。二#3火之氣則殊,然其氣用則一矣。
土位之主,其寫以苦,其補以甘;
土之位,秋分前六十一日,四之氣也。
金位之主,其寫以辛,其補以酸;
金之位,秋分後六十一日,五之氣也。
水位之主,其寫以鹹,其補以苦。
水之位,冬至前後各三十日,終之氣也。
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寫之,以甘緩之;少陰之客,以鹹補之,以甘寫之,以鹹收之;
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更,急食鹹以更之。此云以鹹收之者誤也。
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寫之,以甘緩之;少陽之客,以鹹補之,以甘寫之,以鹹奕之;陽明之客,以酸補之,以辛寫之,以苦泄之;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鹹寫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開發勝理,致津液,通氣也。
客之部主,各六十一日,居無常所,隨歲遷移。客勝則寫客而補主,主勝則寫主而補客,應隨當緩當急以治之。
帝曰:善。願聞陰陽之三也,何謂?岐伯曰:氣有多少,異用也。
太陰為正陰,太陽為正陽,次少者為少陰,次少者為少陽,又次為陽明,又次為厥陰,厥陰為盡,義具《靈樞繫日月論》中。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何謂氣有多少,鬼突區曰: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
帝曰:陽明何謂也?岐伯曰:兩陽合明也。
《靈樞繫日月論》曰: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陽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陽明,兩陽合於前,故日陽明也。
帝曰:厥陰何也?岐伯曰:兩陰交盡也。
《靈樞繁日月論》曰: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厭陰,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厭陰,兩陰#4盡,故日厥陰也。
帝曰:氣有多少,病有盛衰,
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曰:形有盛衰。
治有緩急,方有大小,願聞其約奈何?岐伯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至所為#5故也。
藏位有高下,府氣有遠近,病證有表裹,藥用有輕重,調其多少,和其緊慢,令藥氣至病所為故,勿太過與不及也。
《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三臣六,偶之制也。
奇,謂古之單方。偶,謂古之復方也。單復之制皆有小大,故奇方云君一臣二,君二臣三;偶方云君二臣四,君三臣六也。病有小大,氣有遠近,治有輕重所宜,故云制也。
故曰:近者奇之,遠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補上治上,制以緩;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厚,緩則氣味薄。適其至所,此之謂也。
汗藥不以偶方,氣不可以外發泄;下藥不以奇制,藥毒攻而致過。治上補上,方迅急則上#6不住而迫下;治下補下,方緩慢則滋道路而力又微;制急方而氣味薄,則力與緩等。制緩方而氣味厚,則勢與急同。如是為緩不能緩,急不能急,厚而不厚,薄而不薄,則大小非制。輕重無度,則虛實寒熱,藏府紛撓,無由致理。豈神靈而可望安哉!
病所遠而中道氣味之#7者,食而過之,無越其制度也。
假如病在腎而心之氣味飼而玲足,仍急過之。不飼以氣味,腎藥凌心,心復益衰。餘上下遠近不#8同。
是故平氣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遠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則數少,小則數多;多則九之,少則二之。
湯丸多少,几如此也。近遠,謂府藏之位也。心肺為近,肝腎為遠,脾胃居中。三陽胞臚膽亦有遠近,身三分之上為近,下為遠也。或識見高遠,權以合宜,方奇而分兩偶,方偶而分兩奇,如是者近而偶制,多數服之,遠而奇制,少數服之,則肺服九,心服七,脾服五,肝服三,腎服一,為奇#9制矣。故日小則數多,大則數少。新校正云:詳注云三陽胞臚膽,一本作三腸胞臚膽。再詳三陽無義,三腸亦未為得。腸有大小,并誼腸#10為三,今已云胞臚,則不得云三腸,三當作二。臚,之力切。
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
方與其重也寧輕,與其毒也寧善,與其大也寧小。是以奇方不去,偶方主之,偶方病在,則反一佐,以伺病之氣而取之也。夫熱與寒背,寒與熱違。微小之熱,為寒所折,微小之玲,為熱所消。甚大寒熱,則祕能與違性者爭雄,能與異氣者相格,聲不同不相應,氣不同不相合,如是則且憚而不敢攻之,攻之則病氣與藥#11氣抗衡,而自為寒熱以開閉固守矣。是以聖人反其佐以伺#12其氣,令身#13氣應合,復令其#14熱參合,使其終異始同#15,燥潤而敗,堅剛強#16又折,柔脆自#17消爾。脆,須醉切。
帝曰:善。病生於本,余知之矣。生於標者,治之奈何?岐伯曰: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
言少陰太陽之二氣,餘四氣標本同。
帝曰:善。六氣之勝,何以候之?岐伯曰:乘其至也。清氣大來,燥之勝也,風木受邪,肝病生焉;
流於膽。
熱氣大來,火之勝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
流於迴腸大腸。新校正云:詳注云迴腸、大腸,按《甲乙經》迴腸即大腸也。
寒氣大來,水之勝也,火熱受邪,心病生焉;
流於三焦小腸。
濕氣大來,土之勝也,寒水受邪,腎病生焉;
流於膀胱。
風氣大來,木之勝也,土濕受邪,脾病生焉。
流於胃。
所謂感邪而生病也。
外否#18其氣,而內惡之,中外不喜,因而遂病,是謂感也。
乘年之虛,則邪甚也;
年木不足,外有清邪。年火不足,外有寒邪。年土不足,外有風邪。年金不足,外有熱邪。年水不足,外有濕邪。是年之虛也。歲氣不足,外邪奏甚也。
失時之和,亦邪甚也;
六氣臨統,與位氣相剋,感之而病,亦隨所不勝而與內藏相應,邪復甚也。
遇月之空,亦邪甚也。
謂上弦前,下弦後,月輪中空也。
重感於邪,則病危矣。
年已不足,邪氣大至,是重#19感也。年已不足,天氣剋之,此時感邪,是重感也。內氣召邪,天氣不祐,欲病之不危,可乎?
有勝之氣,其必來復也。
天地之氣不能相無,故有勝之氣,其叉來復也。
帝曰:其脈至何如?岐伯曰:厥陰之至,其脈弦;
軟虛而滑,端直以長,是謂弦。實而強則病,不實而微亦病,不端直長亦病,不當其位亦病,位不能弦亦病。
少陰之至,其脈鉤;
來盛去衰,如偃帶鈞,是謂鈞。來不盛去反盛則病,來盛去盛亦病,來不盛去不盛亦病,不偃帶鈞亦病#20不當其位亦病,位不能鈞亦病。
太陰之至,其脈沉;
沉,下也。按之乃得,下諸位脈也。沉甚則病,不沉亦病,不當其位亦病,位不能況亦病。
少陽之至,大而浮;
浮,高也。大,謂稍大諸位脈也。大浮甚則病,浮而不大亦病,大而不浮亦病,不大不浮亦病,不當其位亦病,位不能大浮亦病。
陽明之至,短而澀;
往來不利,是謂澀也。往來不遠,是謂短也。短甚則病,澀甚則病,不短不澀亦病。不當其位亦病,位不能短澀亦病。
太陽之至,大而長。
往來遠是謂長。大甚則病,長甚則病,長而不大亦病,大而不長亦病,不當其位亦病,位不能長大亦病。
至而和則平,
不大甚,則為平調。不弱不強,是謂和也。
至而甚則病,
弦似張弓弦,滑如連珠,沉而附骨,浮高於皮,澀而止住,短如麻黍,大如帽簪,長如引繩,皆謂至而大甚也。
至而反者病,
應弦反澀,應大反細,應沉反浮,應浮反沉,應短澀反長滑,應軟虛反強實,應細反大,是皆為氣反常平之候,有病乃如此見也。
至而不至者病,
氣位已至,而脈氣不應也。
未至而至者病,
按曆占#21之,几得節氣,當年六位之分,當如南北之歲,脈象改易而應之。氣序未移而脈先變易,是先天而至,故病。
陰陽易者危。
不應天#22常,氣見交錯,失其常位,更易見之,陰位見陽脈,陽位見陰脈,是易位而見也,二氣錯亂故氣危。新校正云:按《六微旨大論》云: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過何也?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來氣不及也,未至而至來氣有餘也。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何如?岐伯曰:應則順,否則逆,逆則變生,變生則病。帝曰:請言其應。岐伯曰:物生其應也,氣脈其應也。所謂脈應,即此脈應也。
帝曰:六氣標本,所從不同,奈何?岐伯曰:氣有從本者,有從標本者,有不從標本者也。
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
少陽之本火,太陰之本濕,本末同,故從本也。少陰之本熱,其標陰,太陽之本寒,其標陽,本末異,故從本從標。陽明之中太陰,厥陰之中少陽,本末與中不同,故不從標本從乎中也。從本從標從中,皆以其為化生之用也。
故從本者,化生於本,從標本者,有標本之化,從中者,以中氣為化也。
化,謂氣化之元主也。有病以元主氣用寒熱治之。新校正云:按《六微旨大論》云: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23。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本標不#24同,氣應異象。此之謂也。
帝曰:脈從而病反者,其診何如?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
言病熱而脈數,按之不動,乃寒盛格陽而致之,非熱也。
帝曰:諸陰之反,其脈何如?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
形證是寒,按之而脈氣鼓擊於手下盛者,此為熱盛拒陰而生病,非寒也。
是故百病之起,有生於本者,有生於標者,有生於中氣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標而得者,有取中氣而得者,有取標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
反佐取之,是為逆取。奇偶取之,是為從取。寒病治以寒,熱病治以熱,是為逆取。從,順也。
逆,正順也;若順,逆也。
寒盛格陽,治熱以熱,熱盛拒陰,治寒以寒之類,皆時謂之逆,外雖用逆,中乃順也,此逆乃正順也。若寒格陽而治以寒,熱拒寒而治以熱,外則雖順,中氣乃逆,故方若順,是逆也。
故曰:知標與本,用之不始,明知逆順,正行無問#25此之謂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診,足以亂經。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已,寒病復始,同氣異形,迷診亂經。此之謂也。
嘻嘻,悅也。言心意怡悅,以為知道終盡也。六氣之用,粗之與工,得其半也。厥陰之化,粗以為寒,其乃是溫。太陽之化,粗以為熱,其乃是寒。於#26此差互,用失其道,故其學問識用不達,工之道半矣。夫太陽少陰,各有寒化,然#27量其標本應用則正反矣。何以言之?太陽本為寒,標為熱,少陰本為熱,標為寒,方之用亦如是也。厥陰陽明,中氣亦爾。厥陰之中氣為熱,陽明之中氣為濕,此二氣亦反,其類太陽少陰也。然太陽與少陰有標本,用與諸氣不同,故日同氣異形也。夫一經之標本,寒熱既殊,言本當究其標,論標合尋其本。言氣不窮其標本,論病未辨其陰陽,雖同二#28氣而主#29,且阻寒溫之候,故心迷正理,治亦亂經,呼日粗工,允膺其稱。
夫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標與本,易而勿損,察本與標,氣可令調,明知勝復,為萬民式,天之道畢矣。
天地變化,尚可盡知,況一人之診,而云冥昧,得經之要,持法之宗,為天下師,尚卑其道,萬民之式,豈日大哉。新校正云:按《標本病傳論》云: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本,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本。故治有取標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故知逆與從,正行無問#30,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為妄行。夫陰陽逆從,標本之為道也。小而大#31,言一而知百病之害#32;少而多,淺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淺而知深,察近而知遠,言標與本,易而勿及。治反為逆,治得為從。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病而後#33泄者,治其本;先泄#34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爻且調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氣,有同氣。小大不利治其標,小大利治其本。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饉察問甚,以意調之,問者并行,甚者獨行。先小大不利而後生病者,治其本。此經論標本尤詳。
帝曰:勝復之變,早晏何如?岐伯曰:夫所勝者,勝至已病,病已慍慍,而復已萌也。
復心之慍,不遠而有。
夫所復者,勝盡而起,得位而甚,勝有微甚。復有少多,勝和而和,勝虛而虛,天之常也。帝曰:勝復之作,動不當位,或後時而至,其故何也?
言陽盛於夏,陰盛於冬,清盛於秋,溫盛於春,天之常候。然其勝復氣用,四序不同,其何由哉。
岐伯曰:夫氣之生,與其化,衰盛異也。寒暑溫凍,盛衰之用,其在四維。故陽之動,始於溫,盛於暑;陰之動,始於清,盛於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
言春夏秋冬四正之氣,在於四維之分也。即事驗之,春之溫正在辰巳之月,夏之暑正在未申#35之月,秋之凍正在戌亥之月,冬之寒正在丑寅#36之月。春始於仲春,夏始於仲夏,秋始於仲秋,冬始於仲冬。故丑之月,陰結層冰於厚地;未之月,陽焰電掣於天垂;戌之月,霜清肅殺而庶物堅;辰之月,風扇和舒而陳柯榮秀。此則氣差其分,昭然而不可蔽也。然陰陽之氣,生發收藏,與常法相會,徵其氣化及在人之應,則四時每差其日數,與常法相違。從差法,乃正可#37之也。
故《大要》曰: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謹按四維,斥候皆歸,其終可見,其始可知。此之謂也。
言氣之少壯也。陽之少為暖,其壯也為暑;陰之少為忿#38其壯也為怒。此悉謂少壯之異氣,證用之盛衰,但立盛衰於四維之位,則陰陽終始應用皆可知矣。
帝曰:差有數乎?岐伯曰:又凡三十度也。
度,日也。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差有數乎?日…後皆三十度而有奇也。此云三十度也者,此文為略。
帝曰:其脈應皆何如?岐伯曰:差同正法,待時而去也。
脈亦差,以隨氣應也。待差日足,應王氣至而乃去也。
《脈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澀,秋不數,是謂四塞。
天地四時之氣,閉塞而無所運行也。
沉甚日病,弦甚曰病,澀甚日病,數甚日病,
但應#40天和氣,是則為平。形見大甚,則為力致,以力而致,安能久乎!.故甚皆病。
參見日病,復見曰病,未去而去日病,去而不去曰病,
參,謂參和諸氣來#41見。復見,謂再見已衰已死之氣。去,謂王已而去者也。日行之度未出於差,是為天氣未出。日度過差,是為#42天氣已去,而脈尚在,既非得應,故日病。
反者死。
夏見況,秋見數,冬見緩,春見澀,是謂反也。犯違天命,生其能久乎!新校正云:詳上文秋不數,是謂四塞,此注云秋見數,是謂反,蓋以脈差只在仲月,差之度盡而數不去,謂秋之季月而脈尚數,則為反也。
故曰:氣之相守司也,如權衡之不得相失也。
權衡,秤也。天地之氣寒暑相對,溫清相望,如持秤也。高者否#43下者否,兩者齊等,無相奪倫,則清靜而生化各得其分也。
夫陰陽之氣,清靜則生化治,動則苛疾起,此之謂也。
動,謂變動常平之候,而為災青也。苛,重也。新校正云:按《六微旨大論》云: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
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兩陰交盡,故日幽;兩陽合明,故日明。幽明之配,寒暑之異也。
兩陰交盡於戌亥,兩陽合明於辰巳,《靈樞繫日月論》云:亥,十月,左足之厥陰。戌,九月,右足之厥陰。此兩陰交盡,故日厥陰。辰,三月,左足之陽明,巳,四月,右足之陽明。此兩陽合於前,故日陽明。然陰交則幽,陽合則明,幽明之象,當由是也。寒暑位西南、束北,幽明位西北、束南。幽明之配,寒暑之位,誠斯異也。新校正云:按《太始天元冊文》云:幽明既位,寒暑弛張。
帝曰:分至何如?岐伯曰:氣至之謂至,氣分之謂分,至則氣同,分則氣異,所謂天地之正紀也。
因幽明之問,而形斯義也。言冬夏二至是天地氣主歲至其所在也。春秋二分,是問氣初二四五,四氣各分其政於主歲左右也。故日至則氣同,分則氣異也。所言二至二分之氣配者,此所謂是天地氣之正紀也。
帝曰:夫子言春秋氣始於前,冬夏氣始於後,余已知之矣。然六氣往復,主歲不常也,其補寫奈何?
以分至明六氣分位,則初氣四氣,始於立春立秋前各一十五日為紀法。三氣六氣,始於立夏立冬後各一十五日為紀法。由是四氣前後之紀,則三氣六氣之中,正當二至日也。故日春秋氣始於前,冬夏氣始於後也。然以三百六十五日易一氣,一歲已往,氣則改新,新氣既來,舊氣復去,所宜之時#44,大#45地不同,補寫之方,應知先後,故復以問之也。
岐伯曰:上下所主,隨其攸利,正其味,則其要也,左右同法。《大要》曰:少陽之主,先甘後鹹;陽明之主,先辛後酸;太陽之主,先鹹後苦;厥陰之主,先酸後辛;少陰之主,先甘後鹹;太陰之主,先苦後甘;佐以所利,資以所生,是謂得氣。
主,謂主歲。得,謂得其性用也。得其性用,則舒卷由人,不得性用,則動生乖件,豈驅邪之可望乎!適足以伐天真之妙氣爾。如是先後之味,皆謂有病先寫之而後補之也。
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
風寒暑濕燥火,天之六氣也。靜而順者為化,動而變者為變,故日之化之變也。
經言盛者寫之,虛者補之,余錫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檸鼓相應,猶拔刺雪污,工巧神聖,可得聞乎?
針日工巧,藥日神聖。新校正云:按《難經》云: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以外知之日聖,以內知之日神。
岐伯曰: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
得其機要,則動小而功大,用淺而功深也。
帝曰:願聞病機何如?岐伯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風性動,木氣同之。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收,謂斂也。引,謂急也。寒物收縮,水氣同也。
諸氣賸鬱,皆屬於肺;
高秋氣凍,霧-氣姻集,凍至則氣熱,復甚則氣蟬,徵其物象,屬可知矣。績,謂臉滿。鬱,謂奔迫也。氣之為用,金氣同之。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土薄則水淺,土厚則水深,土平則乾,土高則濕,濕氣之有,土氣同之。
諸熱瞥德,皆屬於火;
火象徵。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心寂則痛微,心躁則痛甚,百端之起,皆自心#46生,痛癢瘡瘍生於心也。
諸厥固泄,皆屬於下;
下,謂下焦肝腎氣也。夫守司於下,腎之氣也;門戶束要,肝之氣也。故諸厥固泄,皆屬下也。厥,謂氣逆。固,謂禁固。諸有氣逆上行,及固不禁,出入無度,燥濕不怛,皆由下焦之主守也。
諸痿喘嘔,皆屬於上;
上,謂上焦心肺氣也。炎熱薄爍,心之氣也;承熱分化,肺之氣也。熱鬱化上,故病屬上焦。新校正云:詳痿之為病,似非上病,王注不解所以屬上之由,使後人疑議。今按《痿論》云:五藏使人痿者,因肺熱葉焦,發為痿璧。故云屬於上也。痿,又謂肺痿也。
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
熱之內作。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太陽傷濕。
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炎上之性用也。
諸脹腹大,皆屬於熱;
熱鬱於內,肺脹所生。
諸躁狂越,皆屬於火;
熱盛於胃,及四未也。
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陽內鬱而陰行於外。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
謂有聲也。
諸病駙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
熱氣多也。
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
反戾,筋轉也。水液,小便也。
諸病水液,澄徹清泠,皆屬於寒;
上下所出,及吐出溺出也。
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酸,酸水及沬#47也。
故《大要》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此之謂也。
深乎聖人之言,理宜然也。有無求之,虛盛責之,言悉由也。夫如大寒而甚,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熱來復去,晝見夜伏,夜發晝止,時節而動,是無火也!當助其心。又如火#48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熱動復止,倏忽往來,時動時止,是無水也,當助其腎。內格嘔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嘔而吐,食入反出,是無火也。暴速注下,食不及化,是無水也。滄泄而久,止發無怛,是無水也。故心盛則生熱,腎盛則生寒。腎虛則寒動於中,心虛則熱收於內,又熱不得寒,是無火也。寒不得熱,是無水也。夫寒之不寒,責其無水。熱之不熱,責其無火。熱之不久,責心之虛。寒之不久,責腎之少。有者寫之,無者補之,虛者補之,盛者寫之,居其中問,疏者壅塞,令上下無礙,氣血通調,則寒熱自和,陰陽調達矣。是以方有治熱以寒,寒之而水#49食不入,攻寒以熱,熱之而昏躁以生,此則氣不疏通,壅而為是也。紀於水火,餘氣可知。故日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令氣通調,妙之道也。五勝,謂五行更勝也。先以五行寒暑溫凍濕,酸鹹甘辛苦相勝為法也。
帝曰:善。五味陰陽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奕,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
涌,吐也;泄,利也。滲泄,小便也。言水液自迴腸,沁別汁,滲入膀胱之中,胞氣化之,而為溺以泄出也。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更。又云: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四時五藏,病隨五味所宜也。
帝曰:非調氣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無毒,何先何後,願聞其道。
夫病生之類,其有四焉,一者始因氣動而內有所成,二者因氣動而外有所成,三者不因氣動而病生於內,四者不因氣動而病生於外。夫因氣動而內成者,謂積聚癥癡,瘤氣癢起,結核癲痛之類也。外成者,謂癱腫瘡瘍,痂疥疽痔,掉應浮腫,目赤縹勝駙腫痛癢之類也。不因氣動而病生於內者,謂留飲癖食,饑飽勞損,宿食霍亂,悲恐喜怒,想慕憂結之類也。生於外者,謂瘴氣賊魅,蟲蛇蠱毒,輩尸鬼擊,衝薄墜墮,風寒暑濕,斫射刺割捶仆之類也。如是四類,有獨治內而愈者,有兼治內而愈者,有獨治外而愈者,有兼治外而愈者,有先治內而後治外而愈者,有先治外後治內而後愈者,有須齊毒而攻擊者,有須無毒而調引者。几此之類,方法所施,或重或輕,或緩或急,或收或散,或潤或燥,或叉或堅,方士之用,見解不同,各擅己心,好用#50非素,故復問之。
岐伯曰:有毒無毒,所治為主,適大小為制也。
言但非緩.積愈疾,解急脫死,則為良方。非爻要言以先毒為是,後毒為非,無毒為非,有毒為是,叉量病輕重,大小制之也。
帝曰:請言其制。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
夫病之微小者,猶大#52火也。遇草而#53,得木#54而繙,可以濕伏,可以水滅,故逆其性氣以折之攻之。病之大甚者,猶龍火也。得濕而焰,遇水而繙,不知其性以水濕折之,適足以光焰詣天,物窮方止矣;識其性者,反常之理,以火逐之,則繙灼自消,焰光撲滅。然逆之,謂以寒攻熱,以熱攻寒。從之,謂攻以寒熱,雖從其性,用不叉皆同。是以下文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此之謂乎。新校正云:按神農云:藥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攝。合和宜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二臣,九佐使也。
堅者制#55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益#56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
量病證候,適事用之。
帝曰:何謂逆從?岐伯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
言逆者,正治也。從者,反治也。逆病氣而正治,則以寒攻熱,以熱攻寒。雖從順病氣,乃反治法也。從少,謂一同而二異;從多,謂二同而三異也。言不#57同者,是謂#58制也。
帝曰:反治何謂?岐伯曰:熱因寒匯隱牘壇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
夫大寒內結,蓄聚疝痕,以熱攻,除寒格熱,反縱,反縱之則痛發尤甚,攻之則熱不得前,方以蜜煎烏頭佐之以熱蜜,多其藥,服已便消。是則張公從此而以熱因寒用也。有火氣動,服玲已過,熱為寒格,而身玲嘔喊,啞乾口苦,惡熱好寒,眾議攸同,咸呼為熱,玲治則甚,其如之何?逆其好則拒治,順其心則加病,若調寒熱逆,玲熱鈴行,則熱物玲服,下啞之後,玲體既消,熱性便發,由是病氣隨愈,嘔喊皆除。情且不違,而致大益,醇酒玲飲,則其類矣,是則熱因寒用也。所謂惡熱者,凡諸食餘氣主於生者,新校正云:詳主字疑誤上。見之已嘔也。又病熱者,寒攻不入,惡其寒勝,熱乃消除。從其氣則熱增,寒攻之則不入。以豉豆諸玲藥酒漬或溫而服之,酒熱氣同,固無違件,酒熱既盡,寒藥已行,從其服食,熱便隨散,此則寒因熱用也。或以諸玲物,熱齊和之,服之食之,熱復圍解,是亦寒因熱用也。又熱食緒肉及粉葵乳,以椒薑橘熱齊和之,亦其類也。又熱在下焦,治亦然。假如下氣虛乏,中焦氣壅,朕脅滿甚,食已轉增,粗工之見無能斷也,欲散滿則恐虛其下,補下則滿甚於中,散氣則下焦轉虛,補虛則中滿滋甚。醫病參議,言意皆同,不救其虛,且攻其滿,藥入則喊,藥過依然,故中滿下虛,其病常在。乃不知疏啟其中,峻補於下,少服則資壅,多服則宣通,由是而療,中滿自除,下虛斯實,此則塞因塞用也。又大熱內#59結,注泄不止,熱宜寒療,結復已除,以寒下之,結散利止,此則通因通用也。又大熱凝內,久利滄泄,愈而復發,綿歷歲年,以熱下之,寒去利止,亦其類也。投寒以熱,涼而行之,投熱以寒,溫而行之,始同終異,斯之謂也。諸如此等,其徒定繫#60略舉宗兆,猶是反治之道,斯其類也。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論》云: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亦熱因寒用,寒因熱用之義也。
帝曰:善。氣調而得者,何如?岐伯曰:逆之,從之,逆而從之,從而逆之,疏氣令調,則其道也。
逆,謂逆病氣以正治。從,謂從病氣而反療。逆其氣以正治,使其從順,從其病以反取,令彼和調,故日逆從也。不疏其氣令道路開通,則氣感寒熱而為變,始生化多端也。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從內之外者,調其內;從外之內者,治其外;
各絕其源。
從內之外而盛於外者,先調其內而後治其外,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
皆謂先除其根屬,後削其枝條。
中外不相及,則治主病。
中外不相及,自各一病也。
帝曰:善。火熱復,惡寒發熱,有如瘧狀,或一日發,或問數日發,其故何也?岐伯曰:勝復之氣,會遇之時,有多少也。陰氣多而陽氣少,則其發日遠;陽氣多而陰氣少,則其發日近。此勝復相薄,盛衰之節,瘧亦同法。
陰陽齊等,則一日之中,寒熱相半。陽多陰少,則一日之發而但熱不寒。陽少陰多,則隔日發而先寒後熱。雖勝復之氣,若氣微則一發後六七日乃發,時謂之愈而復發,或頻三日發而六七日止,或隔十日發而四五日止者,皆由氣之多少,會遇與不會遇也。俗見不遠,乃謂鬼神暴疾,而久析禱避匿,病勢已過,旋至其斃,病者頂歿,自謂其分,致令冤魂塞於廣#61路,夭死盈於曠野,化愛鑒玆,能不傷楚?習俗既久,難卒釐革,非復可改,未如之何,悲哉,悲哉!
帝曰:論言治寒以熱,治熱以寒,而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復起,奈何治?
謂治之而病不衰退,反因藥寒熱,而隨生寒熱病之新者也。亦有止而復發者,亦有藥在而除藥去而發者,亦有全不息者。方士若廢此繩墨,則無更新之法,欲依標格,則病勢#62不除,拾之則阻彼几情,治之則藥無能驗,心迷意惑,無由通悟,不知其道,何恃而為,因藥病生,新舊相對,欲求其愈,安可奈何?
岐伯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
言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故日求其屬也。夫粗工褊淺,學未精深,以熱攻寒,以寒療熱;治熱未已,而玲疾已生;攻寒日深,而熱病更起;熱起而中寒尚在,寒生而外熱不除;欲攻寒則懼熱不前,欲療熱則思寒又止。進退交戰,危亟已臻;豈知藏府之源,有寒熱溫凍之主哉。夫取心者不又齊以熱,取腎者不叉齊以寒;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強腎之陰,熱之猶可。觀斯之故,或治熱以熱,治寒以寒,萬舉萬生#63,孰知其意,思方智極,理盡辭窮。嗚呼!.人之死者,豈謂命,不謂方士愚昧而殺之耶!
帝曰:善。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氣,是以反也。
物體有寒熱,氣性有陰陽,觸王之氣,則強其用也。夫肝氣溫和,心氣暑熱,肺氣清涼,腎氣寒冽,脾氣兼并之。故也春以清治肝而反溫,夏以玲治心而反熱,秋以溫治肺而反清,冬以熱治腎而反寒,蓋由補益王氣太甚也。補王太甚,則藏之寒熱氣自多矣。
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岐伯曰:悉乎哉問也。不治五#64味屬也。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
新校正云:按《宣明五氣篇》云: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
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夫入肝為溫,入心為熱,入肺為清,入腎為寒,入脾為至陰而四氣兼之,皆為增其味而益其氣,故各從本藏\之氣用爾。故久服黃連苦參而反熱者,此其類也。餘味皆然。但人意疏忽,不能精候耳。故曰: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不已,益歲年則藏氣偏勝,氣有偏勝則有偏絕,藏有偏絕則有暴夭者。故曰:氣增而久,夭之由也。是以《正理觀化藥集》商較服餌曰:藥不具五味,不備四氣,而久服之,雖且獲勝益,久叉、致暴夭。此之謂也。絕粒服餌則不暴亡,斯何由哉?無五穀味資助故也。復令食穀,其亦夭焉。
帝曰:善。方制君臣,何謂也?岐伯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中#65下三品之謂也。
上藥為君,中藥為臣,下藥為佐使,所以異善惡之名位。服餌之道當從此為法,治病之道,不鈴皆然。以主病者為君,佐君者為臣,應臣之用者為使,皆所以贊成方用也。
帝曰:三品何謂?岐伯曰:所以明善惡之殊貫也。
三品,上中下三品,此名#66藥善惡不同性用也。新校正云:按神農云:上藥為君,主養命以應天;中藥為臣,主養性以應人;下藥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
前問病之中外,謂調氣之法,今此未盡,故復問之。此下對,當次前求其屬也之下,應古之錯簡也。
岐伯曰:調氣之方,必別陰陽,定其中外,各守其鄉。內者內治,外者外治。微者調之,其次平之,盛者奪之,汗之下之,寒熱溫凍,衰之以屬,隨其攸利,
病有中外,治有表裹,在內者,以內治法和之;在外者,以外治法和之;氣微不和,以調氣法調之#67;其次大者,以平氣法平之;盛甚不已,則奪其氣,令其衰也。假如小寒之氣,溫以和之;大寒之氣,熱以取之;甚寒之氣,則下奪之,奪之不已,則逆折之;折之不盡,則求其屬以衰之。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則汗發之;發之不盡,則逆制之;制之不盡,則求其屬以衰之。故日汗之下之,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攸,所也。
謹道如法,萬舉萬全,氣血正平,長有天命。
守道以行,舉無不中,故能驅役草石,召遣神靈,調御陰陽,鐲除眾疾,血氣保平和之侯,天真無耗竭之由。夫如是者,蓋以舒卷在心,去留從意,故精神內守,壽命靈長。
帝曰:善。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四十八竟
#1下:原脫,據顧本補。
#2抑:原作『仰』,據顧本改。
#3二:原脫,據顧本補。
#4陰:顧本『陰』下有『交』字。
#5為:原作『謂』,據顧本改。
#6上:顧本作『止』。
#7之:疑當作『乏』。
#8不:顧本作『制』。
#9奇:顧本作『常』。
#10腸:原作『陽』,據顧本改。
#11藥:顧本作『聲』。
#12伺:顧本作『同』。
#13身:顧本作『聲』。
#14其:顧本作『寒』。
#15同:原作『伺』,據顧本改。
#16強:顧本無『強』字。
#17自:原作『伺』,據顧本改。
#18否:顧本作『有』。
#19重:顧本作『一』。
#20不偃帶鉤亦病:此六字原脫,據顧本補。
#21占:原作『古』,據顧本改。
#22天:原作『大』,據顧本改。
#23厥陰:此二字原與下『陽明』互倒,據顧本乙正。
#24不:原作『中』,據顧本改。
#25問:顧本作『問』。
#26於:顧本作『由』。
#27然:顧本作『熱』,屬上讀。
#28二:顧本作『一』。
#29主;顧本作『生』
#30問:顧本作『問』。
#31大:原作『七』,據顧本改。
#32害:原作『善』,據顧本改。
#33後:原作『復』,據顧本改。
#34泄:原作『也』,據顧本改。
#35未申:顧本作『午未』。
#36丑寅:顧本作『寅丑』。
#37可:顧本作『當』。
#38忿:原作『壯』,據顧本改。
#39曰:原作『且』,據顧本改。
#40應:原作『慮』,據顧本改。
#41來:原作『未』,據顧本改。
#42為:顧本作『謂』。
#43否:原作『石』,據顧本改。
#44時:顧本作『味』。
#45大:顧本作『天』。
#46自心:原作』『悉』字,據顧本改。
#47沫:顧本作『味』。
#48火:顧本作『大』。
#49水:原作『火』,據顧本改。
#50用:顧本作『丹』。
#51非緩:顧本作『能破』。
#52大:顧本作『水』。
#53媾:原作『病』,據顧本改。
#54木:顧本作『水』。
#55制:顧本作『削』。
#56益:顧本作『溫』。
#57不:顧本作『盡』。
#58謂:顧本作『奇』。
#59內:原作『肉』,據顧本改。
#60繫:顧本作『繁』。
#61廣:顧本作『冥』。
#62勢:原作『熱』,據顧本改。
#63生:顧本作『全』。
#64治五:原作『味王』,據顧本改。
#65中:原脫,據顧本補。
#66名:顧本作『明』。
#67氣徹不和,以調氣抉調之︰此十字原脫,據顧本補。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祿卿直秘閣林億等校正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