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又叫“核磁共振CT”。核磁共振实际就是一种新CT,与普通CT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那么,核磁共振CT是怎样发明的呢?这得从一位叫拉比的美国核物理学家说起。
自从美国物理学家柯特恩发现质子磁矩后,核的磁奥秘就被揭开了。
原子核具有自旋特性,从而形成了核磁矩,它就像一条微型磁铁那样,放在原子当中。当原子核置于一个强大的磁场中,除了核自旋外,还绕外磁场的轴作拉摩振动,振动速率与外磁场成正比。在垂直于外磁场的地方,加一个频率相当的电磁波,核便会共振吸收这一无线电波的能量。在物理学上,这就叫做“核磁共振”。
拉比经过10多年的研究,发明了核磁共振成像法。它除了可分析大量化合物外,还可应用在医学上。
那么,拉比是怎样发明核磁共振成像法的呢?
原来,原子核的共振频率与核所处的磁场强度有关;信号的强弱,又和参与共振的核间自旋密度有关。利用一个梯度磁场,叠加在核磁共振谱仪的主磁场上,就可对人体进行立体扫描;再用合适的射频脉冲照射,所得到的时间核磁共振信号,经电子计算机处理、变换和图像重建,就可得到可供医生分析的分布图。这种图像,有点像常见的平行光对物体的投影图。
拉比A型超声波诊断仪因核磁共振法的发明,荣获了1944年诺贝尔物理奖。
20世纪70年代,第一台核磁共振仪问世。后来,核磁共振法与电子计算机联用,就成为一种新型的诊断仪——NMR-CT。它在检查中可以任意断面化学成像,特别是对人体的柔软组织,对比度好,不需要造影剂,既无害又安全。它的不足之处是,对骨组织显像差,成像速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