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华严经行愿品疏钞
32578300000033

第33章

二徧該九會以皆不起菩提樹王徧一切處一時頓說。

鈔此之一會至亦屬佛說者謂初會來皆菩薩為主欲有所表謂初會普賢為主初會是九會之總表佛依正二果體是法界普賢主法界故二文殊為主主十信故足下放光三法慧為主十住是解位足指放光四功德林為主十行森聳如林故足趺放光五金剛幢為主回向高出故兩膝放光六金剛藏為主入地能生無盡之功德故眉間放光七普賢為主位滿還同法界故於一會中隨品別有所表故有餘菩薩等說者也八普慧普賢等為主託法進修慧能引行故普賢主行故九至此會初方是佛自為主表證入因果若不冥合佛心無由證入故此云佛為會主也則諸善友皆佛十身中餘類身故以總該別縱前八會說主亦佛十身中菩薩身也故一一會初皆先標佛淺識不曉此意云華嚴多分非佛親說未為極妙者渾是街巷之談也疏二通該九會至一時頓說者謂不起菩提樹而昇忉利天等三天也皆不起而昇之如昇須彌品云爾時世尊不離一切菩提樹下而昇須彌向帝釋殿法慧菩薩偈云佛子汝應觀如來自在力一切閻浮提皆言佛在中我等今見佛住於須彌頂十方悉亦然如來自在力既三天皆爾故成四句一不起一切菩提樹而昇一天如前經文二不起一處而昇一切處三不起一處而昇一處四不起一切處而昇一切處二四兩句取其結例之文謂十方悉亦然取前一切閻浮提對忉利悉亦然則是第四句但取一閻浮提對一切忉利是第二句其第三句易知故無文義必合有是則不起法界菩提樹遍昇法界七處即第四句問動靜相違去住懸隔既云不離何得言昇答然佛得菩提智無不周體無不在無依無住無去無來然以自在即體之應應隨體遍緣感前後有住有昇閻浮有感見在道樹天宮有感見昇天上非移覺樹之佛而昇天宮故云不離覺樹而昇釋殿故法慧云佛子汝應觀等文理有據今更以喻顯譬如朗月流影遍應且澄江一月三舟共觀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見月千里隨南北者見月千里隨北停舟之者見月不移是謂此月不離中流而往南北設百千共觀八方各去則百千月各隨其去諸有識者曉斯旨焉。

疏向見普賢在菩提場攝末歸本以本該末並為佛說。

鈔向見普賢至佛說者然第一會初是菩提場證道佛既不離菩提樹而在逝多林文殊從佛會而出乃至福城東開發善財是從本起末善財求友展轉南行並是末也從寄登地已後多不指方最後見普賢時在菩提場內是攝末歸本也故云以本該末竝為佛說也。

疏二時眾受持二一列能持眾三一菩薩眾。

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諸大菩薩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彌勒菩薩而為上首賢劫一切諸大菩薩無垢普賢菩薩而為上首一生補處住灌頂位諸大菩薩及餘十方種種世界普來集會一切剎海極微塵數諸菩薩摩訶薩眾。

疏文有四類前之二類多在此會第三普賢義通常隨則徧該九會第四種種世界普來集會亦通二義亦是前來遠集新眾二通九會集有遠近而梵本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