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杰是大学新闻专业的科班出身,知道新闻报道的最高境界是锄强扶弱,替天行道,所谓“铁胆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虽然国内新闻媒体被真理部牢牢控制,但总有夹缝中的生存之道,他尝试着用可行的方式实践他的理想。
这一次的线索不是来自老朱、也不是来自于老何,而是来自于一名普通的市民,最让人视若无睹的事物,常常就被最视若无睹的人物发现了。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老人提供这个新闻线索,方一杰恰好在报社值班,所以接到了这个电话,电话里传来老人有些絮叨但是真诚的声音。
“20多个年轻人,天气多冷啊,这几天还下着大雨,就住在天桥下面,连个棚子都没有,就是挡板和塑料布搭起来的一块地方……每顿饭都吃馒头,包工头坑人呢……”
一位在本市居住超过50年的老大妈在电话里告诉方一杰,在三环路六里桥附近的一个过街天桥下,20多个小伙子组成的民工队伍在这里搭起了简易宿舍,工作是修理三环路上的所有过街天桥,生活却是在抵抗饥饿和寒冷。
老大妈说的那个地方方一杰经常路过,那是一个交通要道,城西的繁华地段之一,靠近火车站,附近高楼林立,商铺鳞次栉比,但是此刻,这个地方正在上演一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写实画面!
这段时间已经到了11月底,每天晚上的最低温度已经低到零下,如果不开暖气,在房内犹感寒冷,何况是在室外,还是在一个过街天桥下!
这个城市正在迅猛的发展之中,随处可见建筑工地和工棚,但是方一杰此前还从未看到在天桥下搭就的工棚,而且只是用几块挡板和塑料布遮盖!
因此,方一杰决定去看看。他拿着自己的小数码相机,再次出发。
在瓢泼大雨、凛凛寒风中,方一杰看到了这个城市最真实、最残酷的一幕:27个民工被他们的工头命令住在天桥下,工地搬来的石棉瓦板竖立在天桥下,两侧用铁皮板撑起,石棉瓦板上绷着几根尼龙绳,“房顶”就搭在这几根尼龙绳上,居然就是几块废弃的塑料布。
远远看去,这个类似农村茅房一样简陋的建筑物(如果它能算是建筑物的话)是那么奇特、刺眼,仿佛就是城市肌体里的一颗肿瘤、一块烂疮。
此刻,几名工人正在里面休息,其实不能算休息,天桥上的雨水正在通过台阶的缝隙“哗哗”地砸向他们,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伙子正在用一块塑料板挡住侵袭而来的“洪水”,以防止这天神的眼泪摧毁他们今晚的栖息地。
方一杰开始和工人们攀谈,这个过程并不困难,他从来不以“精英”自居,因为原本他就来自草根。
方一杰了解到,他们来这个城市干活已经一个月了,每日的任务便是修理、维护三环路上的天桥,而天桥下就是工头为他们选定的居所,而他们用来充当“墙壁”和“屋顶”的这些挡板和塑料还是自己从附近找来的废弃物。
每天晚上,这不到20平方米的空间内,有27名来自外地的男青年在此度过寒夜,由于工钱要在工程结束后付讫,目前他们每顿的食物只是2个馒头,虽然准备了锅碗瓢盆等“烹调”的工具(如果还能称为“烹调”的话),但他们能烹调的不过是一点略带咸味的清汤和咸菜。
这27名农民工当中,还有两名准大学生,在开学前的暑假准备打工为自己筹措部分学费。
方一杰意识到这样的场景无须用过多的语言来形容,而照片则是最好的白描,于是他给本报摄影记者刚子去了一个电话,不一会,刚子便赶来拍摄了一组城市人视若无睹但却生动无比的图片。
另外,方一杰还从工人处要到了工头的手机号码,去了个电话了解情况,工头的说法竟然是,“他们睡在天桥下很正常。”
在稿件中,方一杰详细描述了这27名农民工一个多月来的“家”——天桥底下“围”出一个家,因为包工头就是这么安排的;
讲述了他们的“生活”——遇到大雨他们蹲到天亮,因为这个窝棚无法挡雨,只能蹲在床板上;
揭示了他们的“尊严”——他们不想被人瞧不起,因为这里连衣服都无法换,每天只能吃馒头就咸菜;
解释了他们的“待遇”——包工头认为这样很正常,因为他们正在享受锦衣玉食,即使这些临时工变成冻死骨也与他们无关。
在稿件后,方一杰加了一段深沉的按语:
“昨天,本市暴雨如注。然而,来自外地的27名农民工却只能睡在三环一过街天桥下,这种近似于露天的地铺生活,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
“他们有工作。他们负责修理三环路上的过街天桥:清理防滑槽、橡胶皮、打磨高度等等。然而,自一个多月前来本市,他们便开始了在天桥下打地铺的历程——但是不巧,他们又赶上了本市的倾盆大雨。
“他们不乏文化。两名准大学生说他们从来没来过这么大的城市,正想看看名胜古迹、长长见识。
“但是,他们的包工头却说:睡在天桥下,这很正常……”
就在方一杰撰写这篇稿件的时候,《娱乐报》当日的选题会却炸开了锅,有的领导称这类事情在哪里都是司空见惯,根本没有新闻价值,主张“冷处理”或是干脆舍弃,有的领导却认为此事可大可小,具有典型意义,最后,在部门陈主任的强力推荐下,总编辑一锤定音,决定刊发通版报道,内含方一杰撰写的特写及按语,配三幅大图。当晚,方一杰与编辑讨论改稿到12点。
次日一早,方一杰便被来自四面八方的祝贺短信从睡梦中叫醒,有鞠彦发来的,有《神州时报》董沛发来的,有“影楼底片事件”当事人于哥的,甚至连老朱和老何也发来短信表示佩服。
另外,报社从上至下、从总编辑到部门陈主任,都鼓励方一杰继续关注此类事。在这种鼓舞下,方一杰誓要将此事彻底曝光,直到解决问题,于是他开始对此事“刨根问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