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杰听着这些人的闲聊,案发当时的状况也了解了一个大概,此时他在院子外面已经观察了半个钟点。
时间又过了片刻,院内的一众警察又有了动静,出事房间内鱼贯而出四五名警员,最后出来的两名警察一前一后地抬着一个黄色的殓尸袋,这尸袋已经用绳子封口,随后被抬入那辆警用面包车上。几名警员围在一起交谈了片刻,之后面包车掉头开出了平房区的院子。
面包车开出后和院门外的那排警车停在了一起,两名便衣(估计是协警)开始撤走警戒线,几名警员走了出来,方一杰看见他们的制服上有“刑侦”字样,一名身材高大的警员走出来时掏出手机打电话,当他刚把手机抬手放在耳边时,方一杰身旁响起了手机铃声。
自称报警人的男子连忙从裤兜里掏出一个破旧的手机,接通了电话,“喂……是,我是姓陈……是是,是我打的110……是下午两点多钟……这人我不认识,从没见过……我就在院门对面……好的。”
报警人挂断了电话,然后又向前走了两步。
在院门口打电话的那名高大警员走了过来,走到这名报警人面前问道,“你姓陈?”
“是的。”
“是你最先看到的?”
“是。”
“发现状况之后,那屋子有没有其他人进去过?”
“没有,一个人也没有。”
“你进去过吗?”
“没有,我哪敢呀,就在门边看了看,后来又找了一个人过来看了一眼,然后立马就报了警。后来又有几个胆大的在门缝里看了看,但是都没有走进去过。”
“这人你们真的没人认识?”
“好像没有。”报警人转身看了看人群里的几个人,问了句“有人认识那个人吗?”
众人都摇头。
“行了,谢谢你们配合。”
警员高大的身影转了过去,走向警车。
方一杰此时突然觉得这警员的声音十分耳熟,好像是不久前刚听到过的,但又想不起来地点。
此时,只见这警员离开了人群,方一杰看他要返回,立刻快步上前,想要采访他。
这警察一阵警觉,发现有人跟在身后,立即转身站住,问道,
“你是谁?”
“警官你好,我是记者,我姓方。”
方一杰亮出了采访证,对方的戒备神态随即有了缓和,他将这张采访证捏在手里看了看。
“《娱乐报》,记者,方一杰?”
“没错,就是我。”
“来了多久了?”
方一杰没想到他会这么问,略一迟疑,“半个多小时吧。”
“来得够快的啊。”
说时这警员冲他笑了笑。方一杰此时愈发觉得此人的声音耳熟,刚才听他说“来得够快的啊”,然后又冲他这么诡秘地一笑,似乎知道他来采访的事情,按常理说,警方人员对记者的采访都是避之唯恐不及,每次在事故现场见到记者都是敷衍了事,更不会有人主动与记者去沟通,今天这警员却一反常态,着实让他有些意外……突然之间,方一杰恍然大悟,难道这名警察就是给报社打电话的线索人刘先生?难怪声音怎么耳熟,一旦明白了这个状况,他立即兴奋起来,采访也应该更容易些了,这时对方开始发问了。
“你想要采访还是怎么?”
“我想问一下这个案子的相关情况。”
“你想知道什么情况。”
“我想知道死者是什么人?”
“目前还不能确定。”
“那现在能够确定的是不是一个男子,三十到四十岁之间。”
“根据现场目击者的观察,可以这么说。”
“死者是他杀?”
“自杀的可能性很小,基本上可以确定为他杀。”
“听说手段很残忍。”
“这个我不方便透露,希望你们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报道,不要加油添醋。”
“这个我明白,所以我现在正在与你们核实情况。”
“对了……”这名刘姓警官话锋一转,“听说你们报社记者都是神通广大的,希望你们也能配合我们警方破案,而且在未破案之前,希望你们不要报道,如果一定要报道,请尽量避免捕风捉影的一些说法。”
“这是当然的,我明白。”
接着方一杰又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刘警官,如果有关于这案子的新情况,我能打电话向你核实吗?”说着举起了自己的手机。
对方听到他称呼“刘警官”后随即愣了一下,立刻明白方一杰已经知道自己就是打进报社电话的线索人,看眼前这名记者还挺配合,他马上就点头同意这个要求。
方一杰举起手机,说道,“那我把你的手机号码存上了?”
他指的是在报社楼下拨的那个号码。
“好吧,有消息你也可以通知我,我在分局刑侦科。”
“谢谢你。”
“不客气,再见。”
……
刘警官用一分钟的时间向方一杰简单介绍了一下案情,随后走回了警车内。一分钟后,停在院外的警车全部开走,驶离了现场。
方一杰又在附近观察了一会,与报警人及周围的人又聊了聊,基本情况全部掌握之后,方一杰又来到案发时的平房内查看了一番,除了地上的大片血污外,事发时的物件已经被警方全部带走。
方一杰走出屋外,走到街边,打车回报社写稿。
第二天,稿件在《娱乐报》登出,主标题为“西装男伏尸南城贫民窟内”,副标题是“死状甚惨,并非当地住户,警方疑为他杀”。
因为死者身份并未明确,因此方一杰并没有将此稿处理成头条,只是写了一个四五百字的普通消息,因为文字精炼,编辑排版时基本上原文照登。
这件事很快过去,方一杰只在第二天读到本报时匆匆看了一眼就放下了,因为报社每天处理的稿件十分繁多,新闻线索则更多,除非是深度调查,一般都不会花太多工夫去纠缠一个稿子,“倚马千言,援笔立就”,这是被逼出来的真功夫,只要叙事明白、文字简练、观点和说法的来源清晰即可,普通新闻稿对文笔并没有太多要求,但因为日报截稿时间明确,记者们都有一种争分夺秒的好习惯。
******************
可能是我把这书当世界名著来写了,所以速度超慢,希望大家包涵,同时也请各位千万别吝惜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