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校园文化建设多年来一直是附小教育改革研究的重点。自2004年起,从校色对办学理念的诠释与彰显,从祝晨楼、羡林楼的命名对百年历史的定格与固化等,均凝聚着我们对附小文化的深入思考与诚挚追求。特别是我们的课程研究阶段,附小优秀的老师和可爱的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设计、更新、充实、完善,校园文化在百年底蕴的基础上越来越多地迸发出朝气与活力,匠心独运、饶有童趣、极具教育智慧的设计也越来越多。与各种拓展课程相对应的丰富多彩的班牌、好孩子梦工场、书香班级、“我歌我唱童心闪亮”奖牌等色彩鲜艳,深得孩子们的喜爱。金奖、银奖“羡林班”以泉标为基本造型,将泉城、季羡林和附小的渊源融为一体,赋予传统的“市区先进班集体”以崭新的含义与校本特色,鼓励学生为班级增光,为学校添彩。于是乎,时至今日,当学校文化生成为与显性课程水乳交融、相互促进的隐性课程,成为学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陶继新:每次到你们学校,都会感到浓浓的文化味。这种感觉来自外在形态的文化,更来自教师身心的那份文味。文化是可以化人的。前些天到北京大学去,早晨还在那里锻炼了两次。看那积淀了无数岁月的破旧瓦房,观那“惯看了”“秋月春风”的古树,甚至那衰败了的枯草,都觉得其间蕴藏着说不尽的文化。这些对于身在其中的师生,都会形成一种文化熏陶。你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您又通过各种文化载体,让它在百年厚重之中,又有了现代的气息,让人感到传统与现代并存,继承与创新同在。而天天工作其中的教师,当然也就沐浴了这种文化之美,也就有了特别的文化味。这种文化味,不只是从课堂教学上来,更多的是从学校的各个角落、各个生命点上不经意间取来的,然后才化成了属于自己生命的东西。
张萍:是的,我常常在想,校书香班级的掌门人园文化建设追求设计精美,追求视觉靓丽,追求深刻内涵,但是精美与靓丽一旦没有教育意义,特别是在“小学”,一旦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就失去存在的价值。所以附小的校园文化建设,更立足于“学生喜欢”,更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课程发展理念。在附小的教学楼里,很少看到成年人的东西,触目可及、琳琅满目、创思奇妙的展板上全都是孩子们斑斓的作品,看到的都是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如每班门前的墙壁上最引人注目的是“校园吉尼斯”,它定时更换,所追求的是让每一个附小的孩子都在小学阶段有一次在全校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如读书节期间的“博士墙”,小博士们闪亮登场,书香四溢,令人称羡;学校科技馆的外墙上有三幅巨幅的儿童画,色彩亮丽,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耀眼,它是我校优秀的美术老师池新宇老师指导学生在全省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池老师的“小池工作室”是充分体现学校隐性文化理念的专用教室,除了必要的学校硬件配置之外,所有的室内装饰——电脑盖布、墙壁壁纸、图腾柱都是师生的创意与创作。他们的作品还走出工作室,张贴在校园中,成为学校校园中最亮丽的风景……
附小文化必然要带有浓浓的附小气息,见证附小学生与新加坡崇正小学友好交流历史的“崇正门”和记载季羡林先生与附小真情交往点滴的“羡林小广场”不久也将与孩子们见面。
我感觉,校园文化只有与学校的修身课程、学科课程、拓展课程形成彼此相依的课程体系,润泽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快乐和谐成长,这份精美和靓丽才会拥有美丽与丰盈,才会散发出人性的光辉与教育的魅力。
正是基于此,在2009年附小印制以“隐性课程设计”为主体内容的研究册时,我们就以校园里最迷人的风景——孩子们的笑脸命名此画册为《太阳花开》,我想这是我们校园文化的精神追求之所在。
陶继新:校园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喜欢,校园就充满生机;学生发展,学校就有了生命力。“校园吉尼斯”让每个学生在教室之外的墙壁上有了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文字。这样的展示,展示的不只是学生的形象与文字,更展示了他们的心灵,他们的快乐,他们的向往。我想,每次墙上有名的学生,都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甚至为了这次展示而煞费苦心地进行准备。当这些学生离开学校之后,对这样的展示并不会忘记,也许甚至会记忆终身。于是,学校留下了他们美丽的童年,有了他们永久的向往。小博士在“博士墙”上登场,不但会感到特别荣耀,而且还会传递一个优质的信息,就是读书是美的,人人都应当好好读书,应该让他们懂得“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看过你们学校的儿童画,美中透视着童趣,稚嫩中彰显出发展的潜力。让学生包括教师的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是对他们成果的展示,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认可。当更多的人不断地得到欣赏的时候,心里就会生成一种特别的快乐情怀与自信意识,于是,生命就会有了别样的色彩。即使那些一时没有展示的师生,也会从其他展示者那里感受到美质所在,以及向他们学习的内在驱动。
张萍:2007、2008两年间,济师附小人精心规划,反复研讨,将修身课程、学科课程、拓展课程组成的显性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生成的隐性课程组成了一个符合国家规范又极具附小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我常常在追问自己,我心目中的小学课程体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答案是:小学的课程体系应在多彩中彰显创造。它应该是一个“调色板”,提供多彩的颜色、缤纷的内容,并能给学生留出一定的创造空间,孩子们可以挥洒自己五彩的想象,去涂抹更加绚丽斑斓的童年。
陶继新:世界本来就是绚丽多彩的,孩子眼里的世界就更加美丽。可是,为什么现在一些学校的小学生没有了对这种多彩生活的感觉了呢?因为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将其与课上学习同等重要的童年快乐生活给挤掉了。当孩子没有了童年的快乐之后,失去的还不是幸福感,还会在长大成人之后,少去很多生命的情趣。所以,让童年更有童年的生活,更有童年之美,当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你们让学生“去涂抹更加绚丽斑斓的童年”,他们在未来也一定会回应学校一个更加绚丽的成年。
张萍:我和我们的老师怀着一份真诚共同努力着,期待着……
附小的阳光学子陶继新:期待不会是一个梦境,因为你们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作了准备,相信成年之行定然更加美丽。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