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名琰,字明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又字昭姬。汉灵帝熹平六年(177年),蔡文姬出生于陈留郡之圉县(今河南省杞县西南)。她在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蔡文姬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她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俨然是文坛的领袖。许多的文人学士都曾到蔡府拜访,他的父亲就在那时与曹操交了朋友。而曹操在蔡文姬的生命里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蔡文姬命运凄惨,一生坎坷。她的文学造诣很高,传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真情穷切,自然成文”,在建安诗歌中别具一格、自成一家。
蔡文姬是个命运多舛的女子,她一生中共结了三次婚。关于她的婚姻,丁廙在《蔡伯喈女赋》中是这样说的:“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明六列之尚志,服女史之箴言;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玄”。丁廙在《蔡伯喈女赋》中描述了她的婚姻:“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这些记载道出了一代才女的坎坷一生。
文学世家,幸福童年
蔡文姬出生在一个文学世家。她从小就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要说蔡文姬的命运,就不得不说对她影响至深的一个人,她的父亲——蔡邕。蔡邕是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因为他在汉献帝时曾做过左中郎将,所以后人也称他为“蔡中郎”。蔡邕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而且精于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除此之外,蔡邕的音乐造诣也很好。他通晓音律,精通古典,善长于弹古琴。即使在演奏中出现一点点差错,他都能够精确地指出。而且他对于制琴工艺也很有研究,关于琴的选材、制作、调音,他都有一套精辟独到的见解。关于蔡邕的琴还有一个流传了很久的故事。
有一天,蔡邕正坐在屋里抚琴。当时女房主正在隔壁的灶里烧火做饭,她将木柴塞进灶膛里,火星乱蹦,木柴被烧得“噼里啪啦”地响,这个声音很是好听。蔡邕在弹琴的间歇中偶然听到了这个声音,他不由得心中一惊,抬头竖起耳朵细细听了几秒钟,大叫一声“不好”,跳起来就往灶间跑。当时火炉里的木柴已经全部燃着,火势很猛。但是蔡邕还是一眼就看到了,在众多的柴中有一块上好的梧桐木。他连忙把这块梧桐木抽了出来,将火熄灭。他仔细地端详了一会儿说:“真是可惜,这可是一块做琴的难得一见的好材料啊!不过还好还可用。”虽然蔡邕的手在取柴时被烧伤了,但是他一点儿也不以为意,仍然像是拿着一件宝贝一样,惊喜地在梧桐木上又吹又摸。蔡邕将它买了下来,然后精雕细刻、一丝不苟、费尽心血地将梧桐木上被烧焦的部分作为琴尾,终于将这块梧桐木做成了一张琴。这张琴弹奏起来音色美妙绝伦,盖世无双。由于它的尾部是焦木,所以后人为它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焦尾琴”。
在蔡邕的言传身教之下,蔡文姬从小就受到熏陶,因而品格端庄、情操高尚、志向远大。《蔡伯喈女赋》称她“明六列之尚志,服女史之箴言;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玄”。她非常仰慕东汉才女班超的成就,于是从小就留心典籍、博览经史,有志与父亲一道续修汉书,青史留名。可以说,蔡文姬的童年是衣食无忧、幸福无比,而且受到父亲音乐才华的熏染,她也十分精通音律。文姬在十岁时就显现出了音乐方面的天赋,而且她还具有非凡的音乐听觉能力。据说有一天,蔡邕坐在屋里弹琴,忽然啪的一声,一根琴弦断了。蔡文姬在房门外说:“父亲!是第二弦断了吧?”蔡邕一看,果然不错。为了考验蔡文姬的音乐才华,他把断了的弦接好,而且故意在弹琴时跳过第四弦。然后问蔡文姬:“又断了一根弦,你听是第几弦?”蔡文姬回答说:“第四弦。”古琴共有七条弦,每条弦上都能发出数十个音,而蔡文姬却能有如此精准的分辨,这实属不易。
蔡文姬才十二岁时就已经掌握了蔡邕书法的精髓,既稳重端庄,又飘逸顿挫。传说,蔡邕的字是神人传授的,传给文姬后再由文姬传给钟繇,钟繇再传给卫夫人,卫夫人再传给王羲之……十四岁时,文姬的文学才华已光耀一方,诗书礼乐无不通晓。蔡文姬的多才多艺被人们争相传诵,她的名声甚至超过了她的父亲,于是当时有了人们因为知道蔡文姬才知有蔡邕的现象。蔡文姬就靠着口口相授的口碑声名远扬。
不幸婚姻,流落匈奴
蔡文姬到了待嫁年龄时,父亲将她许给了卫仲道。卫家是当时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二人恩爱非常。可惜两人婚后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也认为是她克死了丈夫,冷眼相待。于是,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返回了娘家。
时值东汉腐败时期,时局动乱,终于酿成了黄巾起义,豪强地主为代表的地方势力扩大。董卓进军洛阳尽诛十常侍,把持朝政。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势力,便想要笼络当时声誉地位都很高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三日周历三台,拜中郎将,后来甚至还封他为高阳侯。然而,董卓并没有坐拥江山太长时间,由于他火烧洛阳、迁都长安,这些倒行逆施的行为终于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最终被吕布所杀。受其牵连,蔡邕也被收捕交廷尉治罪,最后死于狱中。内忧未除,外患又起,羌胡乘机掳掠中原一带。据史料记载,当时“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回路险且阻”。在这种状况下,蔡文姬与许多妇女都被掳去,一齐被带到南匈奴,饱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来。不幸中的万幸,蔡文姬到达胡地之后,被位居匈奴高位的左贤王相中,并将她封做了自己的王妃。后来,她为左贤王生下了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在此期间,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
蔡文姬在匈奴的这段时期,曹操也已经基本扫平了北方群雄,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许昌,后来又迁到洛阳。曹操当上宰相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念及与蔡邕的多年交情,于是四处探查文姬的下落。终于,他得知了蔡文姬流落在南匈奴,于是立即派周近作为使者前去营救。周近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把她赎了回来,这年蔡文姬三十五岁。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蔡文姬结束了她在匈奴长达十二年的生活,并在临行之际有感而发,做出了名留青史的著作《胡笳十八拍》。
回到中原,命运不顺
蔡文姬回到邺城以后已是孤身一人。曹操看她孤苦伶仃无所依靠,于是就将她嫁给了董祀。董祀只是一个屯田都尉,蔡文姬初嫁与他时,二人的生活并不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又因为思念儿子而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但是由于这门亲事乃是曹操亲自提出的,也不敢违抗,无奈之下只能接纳了她。哪知道时隔不久董祀犯了法,被曹操的手下人抓了去,判了死罪。此时蔡文姬毅然地抛下了二人的嫌隙,蓬首跣足地跑到了曹操的府上,向他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
经历此事之后,董祀非常感激文姬。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对蔡文姬恩爱有加,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定居于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后来,蔡文姬又生下了一儿一女,而且她的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
悲剧一生谁之过
蔡文姬虽是一代才女,但她始终还是逃脱不了命运的捉弄。蔡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这也许就是历史上才女共同的命运。但是,蔡文姬却有着当时平凡女子所没有的特质。正是这种可贵的精神使她在悲惨的命运中创造了一个奇迹,并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她凭着过人的记忆力和对音乐的感知,所创作的五言诗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精神财富。蔡文姬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女子柔弱中的另一面,提升了她们的文化品味。她给“建安风骨”吹入了一股凄美阴柔的风。纵观蔡文姬多蹇的一生,战乱的生活已将一介才女的尊严与骄傲打磨得薄如纸片,那是连愤怒都难以郁积的人生。
蔡文姬出生在一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那个时候“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蔡文姬几时被掳去已不可考,关于她的记载多是在她被曹操赎回后的事情。匈奴的生活虽然是她一生中最为艰难的时刻,但是亲情始终是不可割舍的。因此在她回国时,因思念留在匈奴的亲人,做出了《胡笳十八拍》的哀音。这就是一代才女对于生活的无奈,而这也正是她不同于平凡女子的地方。平常女子伤心时往往诉诸眼泪,大珠小珠落玉盘,汪洋恣肆,一发不可收拾;但是蔡文姬却将她的眼泪留在了心里,熟谙音律的她将一腔无名的愁怨倾注于乐音之中。从此,她的眼泪与悲哀就沉沉地落在后人的心上。蔡文姬的《悲愤诗》读来令人断肠。“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阿母常仁侧,今何更煎熬”,那么在蔡文姬生活的年代里何尝又不是呢?蔡文姬被掳初嫁左贤王时,也是难以接受的。“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在那个时代,女子再嫁已是失德之举,何况是远嫁异地呢?这更是失去了民族大气节。作为以忠孝著称的蔡伯喈的女儿,她感到无比屈辱,“志义乖兮节义亏”;作为一个有文化的女性,尊严被无情践踏更是在她的内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此时,死亡或许是最好的解脱。但是蔡文姬选择了比死更为艰难的事情——活着。嫁给左贤王对她来说应是不幸中的大幸。蔡文姬是被迫嫁给左贤王的,她可以不爱左贤王,但却不能不爱两个孩子。而有孩子作为纽带,就注定了她与左贤王之间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
那么,到底是谁造就了蔡文姬悲剧的一生呢?是时代、是战乱。战乱给人类造成的苦难罄竹难书,它给妇女和儿童造成的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尤为深重。蔡文姬的命运也许在她的才华基础上,留给人们的多是感伤与美丽传奇,但她个人的悲剧仅仅是整个社会大悲剧中的一个音节。因此,她个人的悲剧就获得了古往今来善良的人们所共识的“把人类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的悲剧原则。战乱毁坏了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人们正是在这个苦难的角度上为文姬掬了一把伤心之泪。
蔡文姬能名留青史,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她没有被时代的洪流吞噬。她始终以其坚韧的品格傲立于世。蔡文姬多灾多难的一生使她有足够的理由选择死亡,在父亲、丈夫、母亲相继辞世,她又被掳之时,她完全可以选择以死逃避;她在蒙受奇耻大辱时,可以以死来排遣;在母子离散而又重会无期时,可以以死来解脱。然而蔡文姬终于没有走上这条不归路,她以更勇敢的方式生存了下来。这正体现在她性格上的是不屈服厄运的抗争精神。悲哀是她生命的主旋律,愤怒则是主旋律中的最强音,有悲哀和凄婉,更有控诉和抗争。
蔡文姬的一生书写了一个强者在鲜血和荆棘中前进的历程,这正是整个人类从远古走来的一个缩影:不屈不挠,悲而弥坚。蔡文姬给我们留下来的不仅仅是《悲愤诗》,更多的是她的精神带给后人的坚忍不屈的毅力;她闪耀的人格光辉给后世的积极影响。可以想象,不管文明怎样发展,蔡文姬和她的《悲愤诗》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巨大的激励作用。